回覆列表
-
1 # 彼岸歷史
-
2 # 星空史話
一般我們提到唐朝,總會想到一個詞——開放,好像這個朝代和他之前的秦漢,魏晉都不一樣,唐朝人少了儒家薰陶出的內斂,倒是多了幾分北方草原民族的狂放。好像中華文明發展到唐代,突然換了一種風格。
這一切都要歸因於漢唐之間混亂的400年曆史,也就是史稱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東漢滅亡後,中國進入了長期分裂時期。經過三國的大浪淘沙,最終司馬氏建立起了晉朝,重新統一了全國。但是好景不長,奢靡腐朽的晉朝統治者在當了53年皇帝后,由於內部貴族的叛亂和人民的反抗而滅亡,晉王室南遷到了現在的江南地區,艱難維持著半壁江山。而留下來的北方地區則出現了權力真空,於是長期生活在漠北的五個少數名族進入晉朝南遷留出的北方土地,和漢人雜居,互相學習,互通有無,漢族和胡人的大融合達到高潮。
這種民族大融合過程,幾乎持續了晉至唐的整個歷史時期,經過好幾代人的通婚和混血,在李淵建立唐朝的時候,北方的漢人早已經不是漢朝的漢人,而是混合了胡漢血統的雜交人種,他們不僅熟悉漢文化,也瞭解胡人的生活方式。據傳李淵李世民父子身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鮮卑族血統。
因此,嚴格來說唐朝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漢人政權,由於從統治階級到黎明百姓,都沾染了少數民族的文化基因,唐人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不同於純種漢人的大氣風貌。
問:當今世界上最強盛、最開放、語種最多、人種最雜的國家和首都是哪個?
答:美國、華盛頓。
問:世界歷史上曾經最強盛、最開放、語種最多、人種最雜的國家和首都是哪個?
答:大唐、長安。
如果不看歷史,誰能想到早在1400年前,就有這麼一個國家和這麼一個都市成為世界的聖地和中心。
先說唐都城長安面積之大。方圓80多平方公里,是當時古羅馬城的7倍,是後來大明北京城的1.4倍、南京城的1.7倍。
再說國籍(或種族)之多。從公元618年建國到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爆發,大唐一直沒有停止對外征討的步伐,不僅突厥、吐谷渾、契丹、回紇、薛延陀、高句麗、百濟或降或附,波斯、天竺、日本、東羅馬帝國、東南亞諸國均遣使來唐,就連大食也有軍事碰撞(怛羅斯之戰)。正所謂不打不相識,這些國家和種族透過戰爭或互使的方式紛紛進入大唐,進入長安。有一個數字是,最多的時候,大唐共與300多個國家有過交往。
第三說人口之眾。最鼎盛時期的長安共有人口100多萬(世界上第一個跨過這個界限的城市),僅外華人就25000多,佔比約四十分之一,這個比例現在世界上也沒有哪個城市能達到。為此,唐政府設立鴻臚寺、禮賓部專門負責外交接待,並建“番坊”、“波斯邸”供他們免費居住。唐德宗貞元三年(紀元789年),宰相李泌曾統計過一次在長安的外籍人口(胡客),發現僅私自滯留的各華人口就達4000餘人,就由鴻臚寺安排這些人的去留,結果沒有一個人願意離開。沒辦法,只好把他們編入部隊,僅此一項,每年就省下度支錢五十萬緡。
第四說宗教之雜。國家和種族的多元化帶來的是宗教信仰的多元化,襖教、基督教、景教、摩尼教、瑣羅亞斯德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已有的佛教、土生土長的道教,共同構成了一個多姿多彩的宗教文化盛世。以佛教為例,從這一時期開始,敦煌、雲崗、龍門石窟的文化風格,都受到了來自印度的影響。
第五說經濟之繁。陸上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的開拓,讓長安、揚州、泉州和廣州成為世界經濟中心,波斯、大食、羅馬商人以及著名的慄特人往來於中國和亞、非、歐之間,並有一大批在唐定居。以廣州為例,黃巢之亂時,僅死難的外華人就達12萬多。
中國歷史上曾有過多次“盛世”,但各領域、各層面均達到如此高度的僅大唐一家。“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與這種“萬國來朝”的景象最為接近的當屬明成祖朱棣時期。但是,朱棣朝的水分太大,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被來朝”,因為它的背後是鄭和“七下西洋”金銀開道、遍施恩惠甚至發放來回路費帶來的虛假繁榮。
非常之世必有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這一盛世基業的開創者李世民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胸懷?
這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胸懷;
這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
正是這種胸懷,造就了大唐的長安,也造就了世界的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