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歷史不堪入目

    一代梟雄曹操的一生不可以說是不輝煌了,但縱觀三國他也沒有完成統一全國的歷史人物,對此小編認為,首先曹操是一個多疑的人,曾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的話,還怒殺華佗,但他又能夠很好的發現人才,這也為他前期敗袁紹一統北方作了鋪墊,但在赤壁之戰中中了周瑜諸葛亮的計謀一敗塗地,從此只能休養生息,這個時候他已經將近暮年,時間來說,他已經沒有了統一三國的條件。

    其次,曹軍在北方縱橫,與江東不同,江東以水軍為主,所以就不存在消滅一說,就像三國之前劉表說過“我打不過他曹操,曹操也奈何不了我”,蜀漢又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再加上劍閣天險,所以說同意三國對曹操來說還是很有難度的

  • 2 # 蕭武

    曹操生前就完成消滅孫劉,統一全國的唯一機會,其實就出現了一次,也就是在赤壁之戰的時候。赤壁之戰輸了之後,三國鼎立之勢就形成了,孫劉聯盟,協同作戰,曹魏要再滅孫劉任何一方,就都不容易了。

    曹操到公元207年才徹底平定原屬袁紹的地盤,成為諸侯中勢力最為強大的一個,也成為當時最有希望統一全國的一個。

    當時還存在地方勢力包括荊州劉表,東吳孫權,益州劉璋,漢中張魯,關中馬騰,遼東公孫。表面上看,每一個都有可能對曹操構成威脅,但威脅最大的其實不是別人,就是荊州劉表。其他人的威脅相對來說,都要小很多。

    208年,劉表病死,劉琮幼年繼位,曹操認為一舉消滅荊州劉表勢力的機會來了,所以才出兵南下。曹操還沒到荊州境內,劉琮就在他舅舅蔡瑁等人的裹挾下,奉表請降,只剩下前出的劉備還在堅持抵抗。但劉備當時的實力太小,只是稍作抵抗,就馬上撤退了。

    所以,曹操南征的目標馬上就從攻佔荊州變成了追擊劉備。因為劉備當時有意逃亡江陵,而江陵是荊州錢糧囤積所在地,如果被劉備佔領,對曹操接下來穩定荊州是很不利的,所以曹操率軍全力追擊劉備,迫使劉備改變方向,退往夏口,和劉琦匯合。

    這時候,曹操的南征目標又發生了變化,因為荊州不戰而降,太順利了,所以曹操認為可以順勢利用佔據上游之利,沿江東下,一舉消滅東吳。如果能就此徹底消滅東吳,那麼曹操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部分任務。

    其實,曹操這時候的最佳選擇並不是一鼓盪平東吳。因為曹操南征的訊息很快就傳到東吳了,無論曹操的目標是荊州還是劉備,還是孫權,因為東吳和荊州的地盤唇齒相依,所以東吳都不會作壁上觀,已經進入臨戰狀態。

    曹操當時的判斷是,以他戰勝袁紹、逼降劉琮之後的絕對實力來說,擊敗孫權是不成問題的。而且,東吳內部當時確實也出現了主戰和主降兩種聲音,但在魯肅的勸說下,年輕的孫權還是選擇了與曹操一戰,而沒有投降。這本身就是帶有一定的偶然性的。

    因為這時候曹操已經佔據了荊州全境,除了劉備佔領的一小部分和被東吳佔領的一部分之外,其它部分都已經被曹操佔領。如果曹操以他這時候已經佔領的北方為大後方,穩紮穩打,並同時從淮南出兵,兩面夾擊,那麼東吳要扛住這樣的攻勢,是很難的。

    但曹操急於求成,想畢其功於一役,所以沒有穩紮穩打,也沒有從淮南出兵,而是直接以荊州為前線,進攻東吳,要和東吳進行戰略決戰。結果是孫劉聯盟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曹操,加上曹操軍中發生了瘟疫,曹操不得不率軍北撤。之後,劉備搶先佔領了荊州大部分地盤,接管了荊州。

    從當時各方的形勢來看,如果曹操選擇穩紮穩打,同時從淮南和荊州兩個方向進攻東吳,勝算要更大。但荊州輕而易舉的投降讓曹操麻痺大意了,因為在此之前,荊州的絕對實力都在東吳之上,東吳都不戰而降了,孫權還有什麼理由不投降呢?

    但戰爭本身就是在必然之中存在著大量的偶然性。孫權能夠頂住壓力,決心抵抗,這本身就已經是偶然,而孫劉聯盟能夠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就更是偶然的了。而曹操在戰敗之後沒有退守荊州,而是直接放棄已經佔領的荊州,撤回北方,就更是偶然了。

    所以說,曹操一生中唯一一次統一全國的機會,其實就出現在佔領荊州之後,但又在赤壁之戰中戰敗這段時間。歷史就是如此,給你的機會視窗往往非常短,抓住了就可以成就帝王霸業,抓不住,歷史就要改變軌道,走向另一條路。曹操就在赤壁和統一全國擦肩而過了。

  • 3 # 千古名將英雄夢

    曹操的屠城(參考徐州)和掘墓(參考摸金校尉)都是沒有底線的行動。突破道德律甚至視道德律為無用之物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讓曹操透支了自己的信用。這就是康德所說的,純粹理想中可以被無視的道德,在實踐理想中必須復活,因為生活在現實中的人不能為所欲為,道德的價值在於讓人知道有些事情是能做的。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句話裡面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標準就是道德,知其不可而為之,需要的則是理想的激勵。比如諸葛亮屢次北伐,恰恰就是道德的力量和理想的激勵,

    這兩點曹操身上恰恰都很缺乏。曹操缺少道德的約束,很多事情的處置憑藉自己的才能去做,過分信任理性的力量,幾次頒發舉賢令,甚至鼓勵不仁不孝但有能力計程車人入仕。有人認為曹操的這一舉動實際上是對抗東漢末年形成功利主義道德律。這種道德律的基礎其實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信黃巾軍也好,信孔子也罷,都必須相信這一條,於是才會有東漢末年的一系列道德秀。這種功利主義的道德律其實一直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裡流淌,比如,我們華人拜神,求的都不是精神上的歸屬而是現實的利益。我們拜財神求的就是財,拜觀音求的就是子,拜關公求的就是砍人猛!可見,拜神就是拜的這個神或者神人能力特別強的地方,求的都是現世報,這裡面的行為邏輯簡單到令人無語,但在實踐過程中往往被偽裝上一層道德的面紗。

    曹操比純粹的功利主義道德律要高一級。他偏偏不信這一套,我行我素,任人唯賢。其實是看穿了這種道德律的虛偽,實質上就是利己主義。那麼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把道德律的外衣徹底剝掉來個更為徹底的利己主義呢!這就是曹操建立在純粹理性基礎上的利己主義來源:既然約束自己的道德面紗愚不可及,乾脆不要約束為所欲為,只要最後的結果是統一天下,那麼過程中的問題都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結果曹操的做法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他統治的曹魏根基不穩,從根本上說就是這種過於簡單的利己主義做法讓所有人都缺乏安全感和認同感。因為一旦自己被曹操視為擋路人,那麼就沒有什麼可以拯救他了,包括曹操最重要的謀士荀彧。

    更重要的是,曹操這樣的做法根本目的性並不明確。如果說唯才是舉是為了統一天下的話,那麼統一以後的天下是什麼樣子,曹操沒有想,或者說來不及想。如果統一天下是為了讓曹操繼續為所欲為,那麼這樣的天下統一了只對你曹操有好處,於其他人,尤其是其他士族有什麼意義。反正統一之後你還要唯才是舉,那還不如東漢的制度對士族有利。所以曹操後期的兼併戰爭得不到士族的支援,打的及其艱難,可以說是他道德哲學的失敗造成的。

    有人也許會認為,曹操的唯才是舉實質上科舉制的提前實踐。但壞就壞在提前這兩個字上。科舉制建立的基礎必須是讀書人數量的大量膨脹,而讀書人必須有書可讀才能叫讀書人。東漢末年雖有紙張,但並未普及,更沒有印刷術,書都稀有,更何況讀書人。所以中國的科舉取士這種相對公平的制度直到宋代才真正意義上建立起來(唐的科舉其實也是對士族的一種妥協)。曹操的唯才是舉實際上在魏晉時代離開了他自己超強的能力是辦不到的,所以這種建立在個人素質基礎上的制度必然破滅。

  • 4 # 唐不三不四藏

    這個問題我們用三國時代人的視角去看,可能十個人可以說出十種不同的理由,但是這個問題用後世人看待歷史的角度去分析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不但曹操統一不了三國,後世幾百年都沒有處理好統一的問題,也許會說晉朝不是統一了嗎?但是短短的幾十年,不足以讓他有統一的稱號。

    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利用草原帝國的武裝力量也來制衡住中原的豪族,並用中原的財富來維持草原帝國的穩定,形成一個二元帝國,這個問題在我昨天的回答裡有詳細的說明。

    所以在三國時期,誰也沒有能力統一全國,就算短暫的地理上的統一,不代表體制上就能穩定,還會走向分解,直到隋唐。

  • 5 # 喜喜羊羊喜喜人

    如網友所講,曹操對徐州無底線的屠城,可以說是人生的轉折點了,也是曹操本人性格的喜怒哀樂被一些對手摸透了出的一些損招所害了,曹操的老爸一家被殺,以任何人都是憤怒難填的,但卻正正是考驗一位眾人渴望的救世主能否可以有挽救國家嘅才能與品德了,很不幸曹操沒有能力邁過這個考驗,讓自己的慾望憤怒發洩而不能自撥,不能以品德治天下,天下人自然不會用品德接納這個人統治天下。後來發展更證明了除了劉表荊州一脈有投降現象,各地的軍閥都是與曹操的軍隊死戰到底的,曹操就難以擴充套件到更大的地盤與空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設計工程師,是什麼意思。主要幹什麼?麻煩舉幾個例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