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叄核
-
2 # 核先生科普
浮動堆核電站說白了就是個大型的移動電源,哪裡缺電到哪裡,由俄羅斯國企Rosatom設計並製造目的是為北極圈附近的居民供電,也可以為海上石油開採平臺供電。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長140米,寬30米,高10米,排水量21500噸,裝備的兩座KLT- 40型核反應堆,可輸出70兆瓦電功率或300兆瓦熱功率,供20萬人使用。船上的海水淡化裝置則可為居民提供每天24萬立方米的淡水。海上浮動堆就是把反應堆移到船上這麼簡單嗎?海上浮動堆綠色環保尚且不論,主要談一下海上浮動堆在安全方面的優點。
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更強。海上浮動堆由於建設在巨大的託船上,如果發生地震,由於海水的緩衝減震效應,會使得地震波對於反應堆的衝擊大大減少。如果是海嘯等區域性極端天氣還可以提前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一體化設計。模組化、小型化、一體式是海上浮動堆的顯著特點,不向陸地大型商運核電站是有很多的系統組成,就以最重要的一回路來說,海上浮動堆的反應堆堆芯和主泵直接焊接在一起,消除了反應堆殼體被破壞導致冷卻水流失,殼體外壁採用乾式混凝土,強度更高。安全效能優於目前陸地商運三代核電站。
冷源更可靠。核電站停堆後需要繼續匯出熱容和衰變放出的熱,防止堆內溫度繼續升高,許多事故表明核電站停堆是容易做到的,關鍵問題好多都出在了餘熱匯出的過程,海上浮動堆擁有著最可靠的冷源——大海。退一步說,即使冷源抽水泵故障,海上浮動堆由於功率本身很小,停堆後產生的衰變熱有限,依靠自然迴圈也可以匯出餘熱,實現冷卻。
當然也有弊端,比如特別極端情況下被恐怖分子挾持,被導彈炸燬等可能導致放射性物質外洩,但是這個好像也不能夠把原因全部規責與核能的和平利用。其實沒有覺對的安全,理性看到即可!
一,科普一下這個大傢伙。
如下圖,就是俄羅斯建造的Akademik Lomonosov的浮動核電站,該核電站的設計來源於俄羅斯建造的核動力破冰船。現在,該浮動核電站已經完成船體的建造,由拖船把它慢慢地從聖彼得堡駛往摩爾曼斯克鎮。
根據Rosatom的新聞稿瞭解到,等到2019年夏天,Akademik Lomonosov將前往佩韋克鎮然後為那裡10萬人提供足夠的電力。Rosatom指出,駁船上的兩個反應堆可以產生高達7萬千瓦的電力,這樣的數量級大約是美國一個大型商業反應堆的7%。
然而提出“冰上的切爾諾貝利”的綠色和平組織卻擔心該電站的環境保護問題。
二、關於核電站的安全性1、安全是相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大家想一下,汽車汙染空氣,車禍頻發,汽車是安全的嗎?從統計資料來看,由於車禍死亡人數已經超過戰爭的死亡人數,從統計資料來看,汽車是不安全的,但是如果說因為汽車不安全,不用汽車估計大家都不同意。同樣,對於核電也是如此,如果說核電絕對安全那是騙人的,但是相對來說核電站還是非常安全的。而且,從獲得的利益與產生風險的比率來看,核電站還是非常安全的。該電站是為北極圈內的佩韋克鎮的10萬人提供足夠的電力,這幫助了多少人,減少了很多石化能源的汙染。
2、從核反應堆的使用歷史看是安全的該反應堆的前身是用於核動力破冰船和核潛艇的反應堆,從蘇聯時代開始至今,沒有出現因為核動力破冰船和核潛艇的反應堆汙染環境的。而且,從使用效果來看,效果非常好,因此俄羅斯才建設浮動的核電站來解決偏遠地區的電力供應問題。
3、從設計角度也是安全的綠色和平組織之所以提出“冰上的切爾諾貝利”,是因為該核電站沒有安全殼。但是安全殼的左右就是容納放射性物質,即出了問題把放射性物質包起來,不讓它們跑出來。但是,綠色和平組織怎麼知道該核電站沒有安全殼呢?鋼製安全殼的密封性不比混凝土安全殼差,因為陸地上建造混凝土安全殼比鋼製安全殼的造價低,所以會使用混凝土。但是,如果說包容性,還是鋼製安全殼比較好。而且,大海是最好的冷媒,能最終冷卻核電站,因此從設計的角度也是安全的。
另外,由於浮動核電站是在海水,地震無法對它造成傷害。
4、綠色和平組織這麼說是有目的的美國製造了多艘核動力航母,核潛艇,安全嗎?綠色和平組織不去反對,而俄羅斯造一個民用的浮動核電站就跳出來說三道四。原因就是綠色和平組織戴著有色眼鏡,只要不是自己這邊的就要汙染環境,自己的怎麼汙染也沒有問題。
三、總之關於浮動核電站的安全性,讓我們以科學的眼光去看待,不要聽信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的胡說。我可以自豪的告訴大家,我們國家也要建造類似的浮動核電站,要解決偏遠海島的供電和海水淡化問題。甚至,哪裡出現災害,浮動核電站可以航行到哪裡,提高電能,加快災害救助。
特別對於,中國南海的諸多島嶼,由於遠離大陸,供水、供電非常困難,如果浮動核電站開發成功。一座浮動核電站就解決了重要島嶼的供電、供水問題,那時,南海的島嶼就是真正的不沉的航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