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66821135731

    先翻譯一下,但我翻譯不一定準確。小畜卦

    (風天小畜)巽上乾下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恢復原來的道路或方法,這樣有什麼過失而帶來的懲罰呢?吉利。

    九二,牽復,吉。

    受的牽制而返回原來的道路,吉利。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車拖了輻條,夫妻反目不和。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彼此有信心,恐懼和憂慮都遠去離開,沒有過失帶來的懲罰。【孚,信心,相信。血,恐懼。惕,憂慮,擔憂。】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有信心牽繫的樣子,得到鄰里的幫助而富裕。【攣,手拉手牽繫。如,.......的樣子。】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徵兇。

    已經下雨並且已經停止,高尚的成果已經積累。婦人堅持持續有危險,月亮接近圓滿,君子遠行有不吉。【這句翻譯不是很準確】

    (風天小畜)巽上乾下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通達【亨,通達】,烏雲密佈但是不下雨,雲彩從我西邊的郊外開始聚集。]

    【密雲不雨是比喻,周易的作者常以比喻和類比來說明和描述事物或事情發展變化的情形和道理。同時密雲不雨與上九的既雨既處相呼應。密雲不雨是積蓄時的狀態,既雨既處是積蓄的終結。】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恢復原來的道路或方法,這樣有什麼過失而帶來的懲罰呢?吉利。]

    【初九的情況應該和九二類似。可惜作者沒有明確說明初九的‘’復‘’與九二的‘’牽復‘’有什麼區別。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九二的牽復和事情發展的規律和程度推測,初九應該是‘’牽復‘’的形式不明確或者被測者主動退縮的更明確的原因。因為作者認為爻位的變化也代表時間的變化,事情也隨之變化。所以初九的‘’復‘’應該區別於 九二的‘’牽復‘’。】

    九二,牽復,吉。[受的牽制而返回原來的道路,吉利。]

    【根據初九我們可以推測這一爻也是恢復返回了‘’自道‘’,至於和上一爻的‘’自道‘’有怎樣微妙的區別,我們不能根據爻辭推測,只能自己去占卜遇到風天小畜後,根據自己的占卜所對應事情。尋求理於書更要求理於世事。

    根據九三爻的情況推測,當前的牽復正是於自己很親密的事物的牽復,車輻屬於車,車輻與車輪是相聯絡的一體。夫妻共同組成家庭,相互支撐扶持。而內在的矛盾和不一致正是牽復的原因。】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車拖了輻條,夫妻反目不和。]

    【車脫了輻條和夫妻反目是兩個並列的比喻和舉例說明。以此來說明當下‘’主‘’欲行而不可,‘’輔助‘’不順從和支援。以此來說明‘’牽‘’的力量和‘’行‘’的力量矛盾激化的結果。可以以第四爻來反推這是一個‘’血來惕入‘’的狀況。恐懼和擔憂困擾心靈。】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彼此有信心,恐懼和憂慮都遠去離開,沒有過失帶來的懲罰。【孚,信心,相信。血,恐懼。惕,憂慮,擔憂。】]

    因為六四與九五相承接,可以推斷當下的和好相互有信心是去別於初九和九二的和好的,區別於""牽復""的。前面是“畜“而不足而不能”發“,而當下是”畜“而”發“的前奏或者初始。】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有信心牽繫的樣子,得到鄰里的幫助而富裕。【攣,手拉手牽繫。如,.......的樣子。】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徵兇。]

    【第五爻可以看做是第四爻的進一步發展延續,並且有了成果,是”密雲不雨“轉變為”雲行雨施“嗎?古人認為”和“才能生”利“。事物都需要相互依靠支援才能成長髮展併發揮價值和意義。”家和“才能發揮家庭的力量,家中的人才能取得進步和作為。與鄰里相和才能很好的利用和依靠鄰里和環境的力量,才能遠行和富裕。這一爻是”畜而發“的一爻。】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徵兇。[已經下雨並且已經停止,高尚的成果已經積累。婦人堅持持續有危險,月亮接近圓滿,君子遠行有不吉。【這句翻譯不是很準確】]

    【第六爻是畜而發後的形勢。就像月亮到了最圓滿勢一樣,不能再圓滿,趨勢已經窮盡,所以婦女再堅持維持有危險,君子再謀求遠行兇險不吉。】

    【周易的作者認識到六爻所描述的或好或壞的事情狀態都是 “畜”推動的,所以以“小畜”來名此卦。我還不明白作者我為什麼稱此卦的“畜”為“小畜”。

    六爻上下,前因後果,前為基礎後為發展,逐漸按邏輯和規律變化,雖然有曲折迂迴,可是一脈相承。】

    【很多時候思考和分析問題,我總是“去其名,觀其實”,去除它的名稱,來分析事物究竟是什麼組成的,它的由來是什麼,它又會有怎樣的發展和變化。

    這樣能看到形態各異的事物的相互關聯和影響。

    我反過來以自己的認識來理解人們為什麼這樣稱呼和命名事物’

    不停的打破砂鍋問到底,使我相信古人所說的“一”,天地一本,萬物一源?老莊因此而“齊物”?

    觀察事物的發展變化能知道事物的區別和作用。

    這樣看好像"一"在前“異”在後,當然或許可以反過來。總之兩者雖然對立但是也統一。

    古往今來多少的智者在觀其“一"和觀其”異“的道路上苦苦追求這個世界的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金的家庭人物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