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待花開只若素兮

    隨詩人內心思想感情的變化可分三層)

    第一層(前四句)寫內心苦悶,四顧茫然。前兩句渲染宴席之美盛,金樽玉盤,斗酒十千,盤菜萬錢。(用誇張手法反襯愁懷之深。

    後兩句排比三個動作“停杯”、“投箸”、“拔劍”,三種情態“不能食”、“四顧”、“茫然”,使人感受強烈。抽生模擬動作形象,

    第二層(中四句)寫世路艱難,仍存希望。

    第五、六句揭示情緒產生的根源,落到“行路難”這個主題上。此地不可久留,南下又有阻攔。“欲渡黃河”不能,堅冰塞川;“將登太行”不得,大雪封山。這是去與留的徘徊,南下前的煩惱;這也是世路艱難、舉步皆蹶的真實寫照和貼切比喻。

    接下來第七、八句,詩筆又變,借典言志。用“垂釣”藉以表明自己被閒置的境地。“夢日”藉以樂觀地表現仍存希冀,待時而飛的蓬勃向上精神。

    第三層(後六句)寫行路雖難,仍有信心。

    詩人雖然面對挫折,並沒有灰心喪氣。然而,正是這種現實與希望的矛盾,激發詩人發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呼喊,真切地表現了詩人的苦悶彷徨。世路艱難,岔路口就在面前,該向哪裡走呢?

    末兩句,詩人並沒有由於徘徊而頹唐,由苦悶而消沉,而是展望前程,放聲唱出了充滿信心的響亮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提問: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氣概?)以高昂樂觀的音調,唱出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擺脫苦悶的強大精神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 《英國病人》 最後女主人公寫的那一段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