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61189283061

    有人說“知易行難”,有人說“知難行易”,有人時而覺得“知易行難”,時而覺得“知難行易”。

    如果想要判斷它們的關係,應該先探討下,這兩個詞中的“知”和“行”的含義是否相同。若它們歸根結底不是一個意思,自然適應的情景就不同,也就無對錯之分。

    不同的“知”

    《墨經》中將知分為三類:“聞知”,“說知”,“親知”。

    “聞知”是由別人口頭或書面傳授得來的知識。比如我沒吃過梨子,但有人告訴我,梨子是甜的,這是聞知。

    “說知”是我沒有經歷過這件事,但可以由其它類似的事推論得知。比如有兩個梨子,我吃過這個梨子是甜的,可以推想另外一個梨子也是甜的。

    “親知”是我親身經歷過這件事而得知。比如有個梨子,我吃了,發現它是甜的,這是親知。

    我們對不同的事,“知”的方式不同,比如吃毒藥而死的痛苦,我們勢必無法“親知”。我們知道孔子、王陽明、曾國藩這些儒家聖人,既無法“親知”,也無法“說知”,只能“聞知”。所以當我們無法“親知”時,只能用“聞知”、“說知”來補助。

    “行”與“知”的不同關係

    “行”與“知”的關係也有種種不同。有先行而後知,先知而後行,方行方知,方知方行。

    “先行後知”,就是初次見到一個梨子,不知道能不能吃。所以先吃試試,試過後,下次再見到梨子就知道它是可以吃的了。這是先行後知。

    “先知後行”,如果我上一次吃過梨子,或者有別人告訴我梨子可以吃,我再去吃它。這是先知後行。

    “方行方知,方知方行”,是“知”和“行”之先後相差極微。比如我們一吃梨,就知道梨的味道;一遲到梨的味道,就知道梨子是可以吃的。這是方行方知,方知方行。但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此。

    知行合一、知易行難、知難行易

    王陽明“知行合一”論中的“知”,是指“親知”,“行”是“方行方知,方知方行”。“知”與“行”先後相差極微,幾乎為零,所以說是“合一”。

    “知易行難”就是我們常說的:“懂得許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它的“知”是指“聞知”,“行”是“先知後行”,聽得這個道理容易,但去實踐它並不容易。

    “知難行易”是孫中山創立之說。他在《孫文學說》,提出“行之非艱,而知之惟艱”,並以飲食、用錢、作文、建屋、造船、築城、開河、電學、化學、進化等十事為證,說明人類社會中的任何事都是行在先,知在後。所以可知,這裡的“行”是“先行後知”,而知指的人類的科學知識,而非某個人“聞知”“說知”或“親知”。孫中山提出這一學說,是想要推翻傳統的“知易行難”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但探討完知和行的解釋,似乎很難說服我呀。

    總結

    知行合一、知易行難、知難行易,三個詞的“知”與“行”含義不同,自然沒有誰對誰錯之說。

    但同時,當我們碰到事情,與其感嘆“知易行難”或“知難行易”,何妨細化一下標籤,探討下,當前是何種“知”、何種“行”,也許更能理解所處困境。

    擴充套件閱讀

    [1] 梁啟超,胡懷琛著:《中華聖賢講什麼》,中華書局,2016,知行合一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元彬的個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