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鎮位於萬州區西南部,地處萬州、忠縣、石柱三區(縣)交界處,是全國文明村鎮、國家級生態鎮、國家級環境優美鎮、市級衛生鎮,三峽庫區全淹全遷移民一類集鎮,也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統籌城鄉改革示範鎮和市級中心鎮,距離萬州主城陸路73公里,水路37公里。
武陵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居住(據最新考古發掘可上溯至舊石器時代),春秋時期(約2500年前)曾為巴國都城。西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為晉武陵郡駐地,太康元年(公元280)遷並於臨沅所置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北周時期(公元557年)設定南都郡和陽源縣,後(公元575年)改為懷德郡和武寧縣。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懷德郡,武寧縣隸屬南州(後改名萬州)。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省武寧縣入萬州,設武寧巡檢司;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萬州降為萬縣。清乾隆時期,武寧更名為武陵,延續至今。武陵在近代歷史上享有“小萬縣”的美譽。境內遺址眾多,“武陵遺址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出土文物達2萬餘件,其中武陵漢闕為國寶級文物。宋代詩人蘇洵、蘇軾、黃庭堅、王周等均在武陵作詩留賦。
全鎮幅員80.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4.6萬人。城鎮建成區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萬人。建有中小學4所、中心衛生院1所、市級示範敬老院1個。森林覆蓋率達56%,城鎮綜合配套服務功能完善,街道寬敞明亮,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地形地貌 境內大部為山地丘陵,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75米~700米,最高點鹿井村四方山,海拔1000米,最低點長江沿線海拔175米。
★氣候 處於亞熱帶暖溼季風氣候區,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霜雪稀少,全年無霜期270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7.5C。1月平均氣溫10℃,極端最低氣溫5℃(2009年1月);7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31℃(2010年7月)。年平均降水量1250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1500毫米(2008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900毫米(2011年)。
★自然資源 武陵溼地資源豐富,溼地區域內有荷葉鐵線蕨、中華蚊母、水杉、楠木、樟木、疏花水柏枝和小靈貓、班靈狸、水獺、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雀鷹、普通鵟、紅隼、領頭鴞、斑頭鵂鶹、貓頭鷹、中華秋沙鴨、鴛鴦、大鯢等大量的國家級保護的珍稀動植物。 ★涪溪口遺址 位於武陵鎮禹安村,海拔高程130~145米。下層遺蹟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為萬州較早的古代文化遺存之一。發現有用作貯藏的豎穴式燒土坑,出土遺物則較為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均以河灘上的礫石打製或磨製而成,有石斧、錛、網墜等。陶器大致分為炊器、盛器兩類,為裝飾有粗繩紋的陶片和灰陶片,器形為釜、罐、三足器、缸、盆、杯、豆等。
★武陵遺址群 武陵遺址群是武陵長江沿線,上游從禹安村起至下游河溪口止這一段上考古發掘的古城遺址、墓群等歷史遺存和遺物的總稱,目前發現的有廟梁墓群、下中遺址、武陵墓群、大丘坪墓群、麻柳沱遺址等,歷史跨度為舊石器至明清。1994年廈門大學考古隊首次遺址群中的墓群進行了複查和試探性發掘。2001年至2007年先後進行了7次大規模的發掘。2009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將該遺址群命名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於三峽工程蓄水,下中和禹安兩處由於江水上漲而形成了兩個景色別緻的江灣,俯瞰兩灣,碧水盪漾景色絕佳。
木櫪觀歷史悠久。據新編《萬縣志》記載:“相傳‘昔大禹治水過此,見眾山漂沒,唯木櫪不動’故為木櫪山。”據當地許多老人講:遠古時期,在大禹疏通九河之前,長江大河受巫山阻堵使四川成為一個很大的澤國,此地也是一片汪洋,在那洪水朝天氾濫之中,忽然從上游衝下來一個罐,擱置在這裡不再走動,後又經過多少年土石堆積成了一座很大很高的山,形狀如罐後人們又稱它叫“流來罐”。
木櫪觀為“四大天師”( 張道陵、許遜、邱弘濟、葛洪) 之一的許旌陽修道成仙之所。許旌陽,名許遜,又名許真君、許邁(239—374年)。宋代著名詩人蘇洵,蘇軾父子途徑武陵時同以《過木櫪觀》為名分別作詩。
多部《萬縣志》對木櫪觀都有記載。如清朝《同治志》載“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木櫪山,許旌陽得道之所......蘇軾有詩載藝文。”《民國志》載“故址在縣西木櫪山,舊傳為許旌陽得道之所”,1994年12月出版新編《萬縣志》載:“木櫪觀在武陵鎮禹安村,位於長江北岸木櫪山頂。相傳‘昔大禹治水過此,見眾山飄沒,唯此山木櫪不動。’故名。”。
在木櫪山上有量大奇特的現象,一是山上佈滿眾多的鵝卵石,二是木櫪山頂上有一口大水井,終年井水不幹涸,是當時乃至後來山上人們的飲用水源。
遺憾的是在1958年木櫪觀被徹底毀掉,山上只剩下一口孤零零的古井。木櫪觀內未毀的幾尊有價值的菩薩運往了豐都,晚清進士劉貞安所書蘇軾的《過木櫪觀》石刻也先存放到了奉節縣白帝城內。
★河溪口 位於武陵鎮與瀼渡鎮交界處。河溪口上游為石橋河,發源於西南響水青木村,途徑郭村、石橋等地,從此匯入長江。河溪口原落差較大,水流湍急,三峽工程蓄水後,水漫上行近10公里,水勢平緩,水質清澈。是目前萬州境內唯一一條上游無任何汙染、且入江口最為寬闊的長江支流。河溪口自然風光獨特,生態環境良好,內有荷葉鐵線蕨、中華蚊母、水杉、楠木、樟木、疏花水柏枝和小靈貓、班靈狸、水獺、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雀鷹、普通鵟、紅隼、領頭鴞、斑頭鵂鶹、貓頭鷹、中華秋沙鴨、鴛鴦、大鯢等20多種珍稀保護動植物。現正在申報國家級溼地保護資源。
★二面巖 二面巖地處武陵鎮下中村,是一條長約4公里的幽長溪谷。谷中溪水自大林水庫流出,婉轉盤旋,最後從位於下中村二組的小浪口處流入長江中。谷中植被豐富,多生灌木,也有野雞、斑鳩穿梭其間,偶有野豬出沒。二面巖谷中石壁上有一清代崖墓,現在還清晰可見。二面巖平均海拔高度約300米,發源地與入江口落差達100餘米。在二面巖溪谷的上段,有一條千年以上的茶馬古道,古道崎嶇綿延,被一橫跨在溪谷兩岸的石拱橋連線,這裡曾是武陵商貿、交通的主要通道,身臨其中,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彷彿依稀可聞。在二面巖溪谷中段有一個叫梭口灘的地方,有一個落差10餘米的瀑布,每當溪水上漲,溪水飛流而下,景象甚為壯觀。
★四方山 四方山地處萬州武陵、郭村與忠縣野鶴、石寶四鎮交界處,遠觀山形呈較為規則的四方形而得名,最高處海拔高度約1000米。四方山全年氣候宜人,雨量充沛,霜雪稀少,四季分明。山中水體豐富,有若干大小溪流,溪流落差較大。山澗溪水潺潺,草木茂盛;山上層林疊嶂,古木參天。四方山四面均有小徑直通山頂。登至山頂,極目四望,眾山皆收眼底。向東,可見浩渺的長江。置身林間,鳥語花香,美不勝收。
★漢文化古鎮 武陵鎮歷史悠久,漢代文化特徵顯著。根據萬州區2011年規劃修編,在鎮區風貌控制規劃方面,明確提出了“武陵城鎮特色以漢文化為底蘊,建築風格以巴渝風格為主,打造武陵鎮獨特風貌景象”的控制原則,確定了武陵鎮城鎮建設風貌的主格調。近年來,在實施的重點設專案和建築風貌中,武陵鎮著重凸顯漢文化的元素與符號。在近年實施的武陵鎮道路綜合整治、武陵鎮移民廣場、武陵中心衛生院、武陵片區敬老院、下中(黃金)集中居住示範點和麗苑小區等建設專案中,均將漢代建築元素加以提煉和簡化,透過模數化設計,以漢代風格為基調,勾勒出漢文化的藝術內涵。漢文化特色古鎮的打造已初具規模。目前,武陵板凳龍已被列入市級非遺專案,武陵龍舟已列入區級非遺專案。現正在積極申報三峽後續規化瀼渡—甘寧—武陵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專案,充分體現漢文化特色的傳統美食街,以漢文化、傳統特色小吃和地方名特產品為吸引點,拓寬武陵鎮旅遊業的發展渠道,彰顯武陵古鎮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厚重的歷史底蘊。
武陵鎮位於萬州區西南部,地處萬州、忠縣、石柱三區(縣)交界處,是全國文明村鎮、國家級生態鎮、國家級環境優美鎮、市級衛生鎮,三峽庫區全淹全遷移民一類集鎮,也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統籌城鄉改革示範鎮和市級中心鎮,距離萬州主城陸路73公里,水路37公里。
武陵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史遺存豐富。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居住(據最新考古發掘可上溯至舊石器時代),春秋時期(約2500年前)曾為巴國都城。西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為晉武陵郡駐地,太康元年(公元280)遷並於臨沅所置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北周時期(公元557年)設定南都郡和陽源縣,後(公元575年)改為懷德郡和武寧縣。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懷德郡,武寧縣隸屬南州(後改名萬州)。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省武寧縣入萬州,設武寧巡檢司;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萬州降為萬縣。清乾隆時期,武寧更名為武陵,延續至今。武陵在近代歷史上享有“小萬縣”的美譽。境內遺址眾多,“武陵遺址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出土文物達2萬餘件,其中武陵漢闕為國寶級文物。宋代詩人蘇洵、蘇軾、黃庭堅、王周等均在武陵作詩留賦。
全鎮幅員80.7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4.6萬人。城鎮建成區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萬人。建有中小學4所、中心衛生院1所、市級示範敬老院1個。森林覆蓋率達56%,城鎮綜合配套服務功能完善,街道寬敞明亮,綠樹成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地形地貌 境內大部為山地丘陵,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75米~700米,最高點鹿井村四方山,海拔1000米,最低點長江沿線海拔175米。
★氣候 處於亞熱帶暖溼季風氣候區,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霜雪稀少,全年無霜期270天以上,年平均氣溫17.5C。1月平均氣溫10℃,極端最低氣溫5℃(2009年1月);7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31℃(2010年7月)。年平均降水量1250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1500毫米(2008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900毫米(2011年)。
★自然資源 武陵溼地資源豐富,溼地區域內有荷葉鐵線蕨、中華蚊母、水杉、楠木、樟木、疏花水柏枝和小靈貓、班靈狸、水獺、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雀鷹、普通鵟、紅隼、領頭鴞、斑頭鵂鶹、貓頭鷹、中華秋沙鴨、鴛鴦、大鯢等大量的國家級保護的珍稀動植物。 ★涪溪口遺址 位於武陵鎮禹安村,海拔高程130~145米。下層遺蹟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為萬州較早的古代文化遺存之一。發現有用作貯藏的豎穴式燒土坑,出土遺物則較為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均以河灘上的礫石打製或磨製而成,有石斧、錛、網墜等。陶器大致分為炊器、盛器兩類,為裝飾有粗繩紋的陶片和灰陶片,器形為釜、罐、三足器、缸、盆、杯、豆等。
★武陵遺址群 武陵遺址群是武陵長江沿線,上游從禹安村起至下游河溪口止這一段上考古發掘的古城遺址、墓群等歷史遺存和遺物的總稱,目前發現的有廟梁墓群、下中遺址、武陵墓群、大丘坪墓群、麻柳沱遺址等,歷史跨度為舊石器至明清。1994年廈門大學考古隊首次遺址群中的墓群進行了複查和試探性發掘。2001年至2007年先後進行了7次大規模的發掘。2009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將該遺址群命名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於三峽工程蓄水,下中和禹安兩處由於江水上漲而形成了兩個景色別緻的江灣,俯瞰兩灣,碧水盪漾景色絕佳。
木櫪觀歷史悠久。據新編《萬縣志》記載:“相傳‘昔大禹治水過此,見眾山漂沒,唯木櫪不動’故為木櫪山。”據當地許多老人講:遠古時期,在大禹疏通九河之前,長江大河受巫山阻堵使四川成為一個很大的澤國,此地也是一片汪洋,在那洪水朝天氾濫之中,忽然從上游衝下來一個罐,擱置在這裡不再走動,後又經過多少年土石堆積成了一座很大很高的山,形狀如罐後人們又稱它叫“流來罐”。
木櫪觀為“四大天師”( 張道陵、許遜、邱弘濟、葛洪) 之一的許旌陽修道成仙之所。許旌陽,名許遜,又名許真君、許邁(239—374年)。宋代著名詩人蘇洵,蘇軾父子途徑武陵時同以《過木櫪觀》為名分別作詩。
多部《萬縣志》對木櫪觀都有記載。如清朝《同治志》載“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木櫪山,許旌陽得道之所......蘇軾有詩載藝文。”《民國志》載“故址在縣西木櫪山,舊傳為許旌陽得道之所”,1994年12月出版新編《萬縣志》載:“木櫪觀在武陵鎮禹安村,位於長江北岸木櫪山頂。相傳‘昔大禹治水過此,見眾山飄沒,唯此山木櫪不動。’故名。”。
在木櫪山上有量大奇特的現象,一是山上佈滿眾多的鵝卵石,二是木櫪山頂上有一口大水井,終年井水不幹涸,是當時乃至後來山上人們的飲用水源。
遺憾的是在1958年木櫪觀被徹底毀掉,山上只剩下一口孤零零的古井。木櫪觀內未毀的幾尊有價值的菩薩運往了豐都,晚清進士劉貞安所書蘇軾的《過木櫪觀》石刻也先存放到了奉節縣白帝城內。
★河溪口 位於武陵鎮與瀼渡鎮交界處。河溪口上游為石橋河,發源於西南響水青木村,途徑郭村、石橋等地,從此匯入長江。河溪口原落差較大,水流湍急,三峽工程蓄水後,水漫上行近10公里,水勢平緩,水質清澈。是目前萬州境內唯一一條上游無任何汙染、且入江口最為寬闊的長江支流。河溪口自然風光獨特,生態環境良好,內有荷葉鐵線蕨、中華蚊母、水杉、楠木、樟木、疏花水柏枝和小靈貓、班靈狸、水獺、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雀鷹、普通鵟、紅隼、領頭鴞、斑頭鵂鶹、貓頭鷹、中華秋沙鴨、鴛鴦、大鯢等20多種珍稀保護動植物。現正在申報國家級溼地保護資源。
★二面巖 二面巖地處武陵鎮下中村,是一條長約4公里的幽長溪谷。谷中溪水自大林水庫流出,婉轉盤旋,最後從位於下中村二組的小浪口處流入長江中。谷中植被豐富,多生灌木,也有野雞、斑鳩穿梭其間,偶有野豬出沒。二面巖谷中石壁上有一清代崖墓,現在還清晰可見。二面巖平均海拔高度約300米,發源地與入江口落差達100餘米。在二面巖溪谷的上段,有一條千年以上的茶馬古道,古道崎嶇綿延,被一橫跨在溪谷兩岸的石拱橋連線,這裡曾是武陵商貿、交通的主要通道,身臨其中,清悠的鈴聲和奔波的馬蹄聲彷彿依稀可聞。在二面巖溪谷中段有一個叫梭口灘的地方,有一個落差10餘米的瀑布,每當溪水上漲,溪水飛流而下,景象甚為壯觀。
★四方山 四方山地處萬州武陵、郭村與忠縣野鶴、石寶四鎮交界處,遠觀山形呈較為規則的四方形而得名,最高處海拔高度約1000米。四方山全年氣候宜人,雨量充沛,霜雪稀少,四季分明。山中水體豐富,有若干大小溪流,溪流落差較大。山澗溪水潺潺,草木茂盛;山上層林疊嶂,古木參天。四方山四面均有小徑直通山頂。登至山頂,極目四望,眾山皆收眼底。向東,可見浩渺的長江。置身林間,鳥語花香,美不勝收。
★漢文化古鎮 武陵鎮歷史悠久,漢代文化特徵顯著。根據萬州區2011年規劃修編,在鎮區風貌控制規劃方面,明確提出了“武陵城鎮特色以漢文化為底蘊,建築風格以巴渝風格為主,打造武陵鎮獨特風貌景象”的控制原則,確定了武陵鎮城鎮建設風貌的主格調。近年來,在實施的重點設專案和建築風貌中,武陵鎮著重凸顯漢文化的元素與符號。在近年實施的武陵鎮道路綜合整治、武陵鎮移民廣場、武陵中心衛生院、武陵片區敬老院、下中(黃金)集中居住示範點和麗苑小區等建設專案中,均將漢代建築元素加以提煉和簡化,透過模數化設計,以漢代風格為基調,勾勒出漢文化的藝術內涵。漢文化特色古鎮的打造已初具規模。目前,武陵板凳龍已被列入市級非遺專案,武陵龍舟已列入區級非遺專案。現正在積極申報三峽後續規化瀼渡—甘寧—武陵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專案,充分體現漢文化特色的傳統美食街,以漢文化、傳統特色小吃和地方名特產品為吸引點,拓寬武陵鎮旅遊業的發展渠道,彰顯武陵古鎮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厚重的歷史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