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樊夫人 看來大家主要聊的是這位夫人,不過也是,她是"趙子龍羅曼史"中 唯一有史書記載的女性。有《三國志》裡裴松之的注引《雲別傳》為證。 書中說,趙範歸降,要把"有國色"的寡嫂樊氏許嫁趙雲,趙雲婉拒,理 由是"相與同姓,汝嫂即吾嫂也,固不敢取",後來旁人也覺得是件美事 而"勸雲娶之",趙雲笑答趙範歸降只是為情勢所迫,並非真心," 天下女子不少",於是此事作罷。後來"範果逃去,雲無纖芥"。我們可以 說,趙範這個聯姻只不過是想用自己的嫂子來撈政治資本,並沒有什麼 誠意,而以趙雲清醒的政治頭腦和謹慎的性格,這樣的把戲自然是一眼 看穿,為了劉氏基業,也為了自己不受連累,他當然會一口回絕。再說, 趙雲和樊夫人又沒什麼感情基礎,何苦去娶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所以無 論從公私哪方面來說,趙雲這事都處理得相當漂亮。(當然,樊夫人如 果真是單戀趙雲那是比較慘,但這又沒法強求,要怪就怪自己小叔子不 會做媒好了)。 《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為了讓趙子龍更符合自己心中英雄的形象, 讓趙雲大怒而起:"吾豈肯做此亂人倫毀綱常之事乎!"咣噹一拳打倒趙 範衝出門去,以後又對劉備和諸葛亮說:"其婦再嫁,使失大節。"實際 上那時還不講"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禮節上也沒那麼多臭規矩。這是羅 先生把趙子龍一不留神擱明代了,不過那時的讀者應當看不出來。 婚事黃了,以後國色天香的樊夫人又怎麼樣了呢?不同的書有不同 的設想,大致如下: ⑴被趙範帶走,可能又被獻給了哪個有權勢的人(三國時的婦女多 苦命,如果真是這樣,請讀者們同為她掬一捧同情之淚); ⑵出家,自此青燈黃卷,花容空老; ⑶自盡(這個結局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相信大家也是,不過好象 電視劇三國原來就是這麼拍的,後來刪掉了。); ⑷在不久之後,趙雲終於認識到"曾經以為還有更好的,實際我早 就找到了",一番不亞於言情小說的波波折折後,二人繼劉備與孫夫人 後喜結連理(袁闊成的《長坂雄風》是唯一這麼處理的,大概袁老也 很同情樊夫人)。 樊夫人的情況大致如此,下一章我再介紹其他"趙大嫂"(這麼說 好象有歧意?)。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p.s.如果趙雲一見樊氏就神魂顛倒或一劍刺死樊氏,那他就 不會在網上擁有人氣第一的位置了,對吧? 2 馬伕人 真是聰明,就是小馬的妹妹。 這位夫人芳名雲祿(Sorry,原書最後那個字是馬字旁的,字型檔裡沒 有),馬騰的女兒,馬超的妹子,由於自幼隨父習武,不但善做女紅,而且更 是一身的好武藝,性格豪爽又不失溫柔,另外,也是個超級大美人(總之想象 為藤崎詩織好了)。因此馬騰愛如掌上明珠,立誓找個蓋世英雄的女婿,馬家 哥幾個也是一天到晚盯著敢來討打的臭小子,因此她到了二十二歲也沒有找到 夫婿,直到那命運中的邂逅為止。。。。。。 先說說《反三國演義》中的安排。 馬騰被曹操所害,馬家人得知此訊息後決意復仇,馬超與馬岱起大軍 向中原開來,雲祿小姐也在其中,並領中軍。當時劉玄德正在收川戰鬥中,馬超於 是投奔玄德,以圖報仇。馬小姐看哥哥戰川兵所向無敵,技癢難耐,也就出手 大戰川將,那人哪裡是她的對手,急忙逃走,此時--男主角出場!趙雲擋住 了那人的去路,雲祿一合便活捉了敵人。二人就此相識,彼此眼中都烙下了對 方的白色身影,於是陷入熱戀,步入教堂(BGM:婚禮交響曲)。。。。。。 開個玩笑,那時還是講三荼六禮,明媒正娶的,所以是劉備主婚,孔明和 法正作媒,雙方都一口答應。就這樣,馬超成了趙雲的大舅子,趙雲成了馬超的妹 夫。《反三國》裡這一對雙宿雙飛的將軍夫婦建立無數大功,最後劉氏一統天下, 趙雲封武成王,馬伕人則封敦煌公主揚威將軍,一同鎮守荊揚第三軍 區(別笑,原書這麼寫的),想來應當一直過著忙碌而甜蜜的日子。 揚州評話三國(張國良著)借用了這個人物設定。西川到手後,蜀中各位 官員都明白自己有了長久的立足之地,紛紛成家立業。張飛的髮妻早已亡故, 不免有些冷清之感,趙雲看在眼內,就為他介紹了一位沉靜賢淑的女性,她是 黃權的妹妹,張飛非常感激,想到四弟也沒結婚,就想來個投桃報李。正巧, 馬超的妹子來找哥哥,途中又救了遇到危險的張苞的未婚妻,張飛大喜,同馬 超商量後保媒拉縴,打消了趙雲的"出身不配"(趙子龍白衣起家,而馬家世 代簪纓)和"年貌不當"(猜猜書中此時趙雲多大?估計大部分人想不到,五 十五!!!!!!這也有點說不過去,以他的條件應該不會這麼晚婚。馬小姐 則是二十七歲,好象是不大配)的顧慮,最終洞房花燭。似乎還沒有《反三國 演義》裡浪漫,對不對? 不管怎樣,馬雲祿這個人物的出現都說明了人們對三國中不交代趙雲 這麼一位好將領兼好人的情感歸宿的不滿,同時真誠希望他能有個賢內助,也從一 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趙子龍的喜愛。相莊伉儷,白頭偕老畢竟是中國曆來幸福 的標準之一,至少作者們希望趙雲能得到這樣的幸福。 不知大家對這位夫人看法如何? 好累,"以雲之才武英雄,誠不患乏好逑之詠",對,還有一些"好逑 之詠"下次再說吧。 CHAPTER 3 孫夫人 李夫人 & etc. 這一章裡介紹的夫人們都是隻出現在某一個具體故事中,也就是說 沒有前面那二位有影響力,但在各自的故事中還是很活躍的。她們可以說是 色彩各異的美麗花朵,組成了民間故事和戲曲中趙雲身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線。 孫夫人,她是悲慘的趙雲血友病傳說中的女主角。她身材苗條,面貌嬌 美,性格活潑開朗,愛開玩笑。趙雲也非常愛自己的妻子,於是將軍府內常 常是笑聲不斷,二人一起安享著短暫的時時面對分離的日子〔很幸福是吧, 我個人認為這是最好的趙大嫂設定,因為它充滿了現代味道,而不是過去一 貫的俗套——賢妻良母型〕。有一天趙雲征戰回來,孫夫人高高興興地燒水 讓他洗浴,看到丈夫身上一個傷疤都沒有,趙雲笑答這是自己武藝高超,戰 鬥中從未受傷的緣故。這時孫夫人眼睛一轉,又想和丈夫開個玩笑,就拔了 一根繡花針,說道:“將軍從未受過傷?妾今日便讓將軍帶傷!”輕輕地在 他肩頭紮了一下。誰知竟一下血流不止,趙雲雖然臉色慘白,仍強笑道:“ 誰想我一世常勝,竟死於此小小的銀針,罷!這一生也不枉了!”含笑而亡 。孫夫人見自己的一個玩笑害了丈夫,又悲又悔,伏屍痛哭,抽出趙雲的寶 劍自刎在丈夫身旁。 有沒有幾分感動?故事是誇張了點兒(就是血友病患者也不會因那麼個 小傷而迅速送命),但那份真情卻是各故事中最生動的,就算結局如此,他 們也是一對幸福的夫婦呢。 對了,孫夫人的名字是“軟兒”,孫軟兒,很不錯的名字吧! 李夫人,是河北梆子《青鋼劍》裡趙雲的妻子〔相信這是獨一份的資料, 這齣戲差不多失傳了〕,名字叫翠蓮,性情麼絕對的賢惠,是個小家碧玉。 劇中趙雲長阪大戰後又去阻擋追兵(我要是劉備打死也不能讓他這麼幹), 結果與劉備失散,來到西川(啊?湖北到四川!良牙一個!)遇到了翠蓮, 二人一見鍾情,不久成婚。後趙雲出發去找隊伍,留下青鋼劍作記認。李夫 人在等待中生下一子,取名全定。十八年後劉備進了西川,全定帶著青鋼去 認父親,誰知趙雲正與諸葛亮打賭,為了不輸掉這個賭趙雲不認這兩母子, 後來全定斬將立功,在諸葛亮與眾將的勸說下,終於趙雲夫妻相認,父子團 圓。 關於這位夫人,我不想做任何評論,我只想說趙子龍決不會做那種不負 責任又不講人情的事,不然早被人改名為趙世美了。 ETC.又是什麼意思?這是我捕風捉影的一些猜測。橫山光輝的漫畫《三 國志》中,孔明那位聰穎能幹,美貌過人的妹妹似乎對趙雲很有些好感,趙 雲好象也是如此,由於衛視中文臺只放到火燒赤壁,所以我也不知結果如何。 另外還有一些更沒譜的亂猜,就不再多佔篇幅了。 “天下佳麗且將皆欲嬪之矣”是《反三國》作者周大荒對趙雲的評價, 他又寫道:“然自太守華堂,翠袖金鐘之奉後,讀完一部三國,僅知趙雲有 子,曰統,曰廣,曾不知相莊伉儷者,果屬何姓閨瞻?更不明佳偶克諧,在 於何時也。”不錯,但也正因如此,人們對這位常勝將軍的情感世界多了一 份猜測,也多了一份好奇,作者們也有了更大的發揮餘地。我想,不管怎樣, 人們希望子龍將軍能夠找到最好的情感歸宿的願望是共同的,這也是一種對 英雄的敬仰和愛戴吧!
1 樊夫人 看來大家主要聊的是這位夫人,不過也是,她是"趙子龍羅曼史"中 唯一有史書記載的女性。有《三國志》裡裴松之的注引《雲別傳》為證。 書中說,趙範歸降,要把"有國色"的寡嫂樊氏許嫁趙雲,趙雲婉拒,理 由是"相與同姓,汝嫂即吾嫂也,固不敢取",後來旁人也覺得是件美事 而"勸雲娶之",趙雲笑答趙範歸降只是為情勢所迫,並非真心," 天下女子不少",於是此事作罷。後來"範果逃去,雲無纖芥"。我們可以 說,趙範這個聯姻只不過是想用自己的嫂子來撈政治資本,並沒有什麼 誠意,而以趙雲清醒的政治頭腦和謹慎的性格,這樣的把戲自然是一眼 看穿,為了劉氏基業,也為了自己不受連累,他當然會一口回絕。再說, 趙雲和樊夫人又沒什麼感情基礎,何苦去娶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所以無 論從公私哪方面來說,趙雲這事都處理得相當漂亮。(當然,樊夫人如 果真是單戀趙雲那是比較慘,但這又沒法強求,要怪就怪自己小叔子不 會做媒好了)。 《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為了讓趙子龍更符合自己心中英雄的形象, 讓趙雲大怒而起:"吾豈肯做此亂人倫毀綱常之事乎!"咣噹一拳打倒趙 範衝出門去,以後又對劉備和諸葛亮說:"其婦再嫁,使失大節。"實際 上那時還不講"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禮節上也沒那麼多臭規矩。這是羅 先生把趙子龍一不留神擱明代了,不過那時的讀者應當看不出來。 婚事黃了,以後國色天香的樊夫人又怎麼樣了呢?不同的書有不同 的設想,大致如下: ⑴被趙範帶走,可能又被獻給了哪個有權勢的人(三國時的婦女多 苦命,如果真是這樣,請讀者們同為她掬一捧同情之淚); ⑵出家,自此青燈黃卷,花容空老; ⑶自盡(這個結局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相信大家也是,不過好象 電視劇三國原來就是這麼拍的,後來刪掉了。); ⑷在不久之後,趙雲終於認識到"曾經以為還有更好的,實際我早 就找到了",一番不亞於言情小說的波波折折後,二人繼劉備與孫夫人 後喜結連理(袁闊成的《長坂雄風》是唯一這麼處理的,大概袁老也 很同情樊夫人)。 樊夫人的情況大致如此,下一章我再介紹其他"趙大嫂"(這麼說 好象有歧意?)。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p.s.如果趙雲一見樊氏就神魂顛倒或一劍刺死樊氏,那他就 不會在網上擁有人氣第一的位置了,對吧? 2 馬伕人 真是聰明,就是小馬的妹妹。 這位夫人芳名雲祿(Sorry,原書最後那個字是馬字旁的,字型檔裡沒 有),馬騰的女兒,馬超的妹子,由於自幼隨父習武,不但善做女紅,而且更 是一身的好武藝,性格豪爽又不失溫柔,另外,也是個超級大美人(總之想象 為藤崎詩織好了)。因此馬騰愛如掌上明珠,立誓找個蓋世英雄的女婿,馬家 哥幾個也是一天到晚盯著敢來討打的臭小子,因此她到了二十二歲也沒有找到 夫婿,直到那命運中的邂逅為止。。。。。。 先說說《反三國演義》中的安排。 馬騰被曹操所害,馬家人得知此訊息後決意復仇,馬超與馬岱起大軍 向中原開來,雲祿小姐也在其中,並領中軍。當時劉玄德正在收川戰鬥中,馬超於 是投奔玄德,以圖報仇。馬小姐看哥哥戰川兵所向無敵,技癢難耐,也就出手 大戰川將,那人哪裡是她的對手,急忙逃走,此時--男主角出場!趙雲擋住 了那人的去路,雲祿一合便活捉了敵人。二人就此相識,彼此眼中都烙下了對 方的白色身影,於是陷入熱戀,步入教堂(BGM:婚禮交響曲)。。。。。。 開個玩笑,那時還是講三荼六禮,明媒正娶的,所以是劉備主婚,孔明和 法正作媒,雙方都一口答應。就這樣,馬超成了趙雲的大舅子,趙雲成了馬超的妹 夫。《反三國》裡這一對雙宿雙飛的將軍夫婦建立無數大功,最後劉氏一統天下, 趙雲封武成王,馬伕人則封敦煌公主揚威將軍,一同鎮守荊揚第三軍 區(別笑,原書這麼寫的),想來應當一直過著忙碌而甜蜜的日子。 揚州評話三國(張國良著)借用了這個人物設定。西川到手後,蜀中各位 官員都明白自己有了長久的立足之地,紛紛成家立業。張飛的髮妻早已亡故, 不免有些冷清之感,趙雲看在眼內,就為他介紹了一位沉靜賢淑的女性,她是 黃權的妹妹,張飛非常感激,想到四弟也沒結婚,就想來個投桃報李。正巧, 馬超的妹子來找哥哥,途中又救了遇到危險的張苞的未婚妻,張飛大喜,同馬 超商量後保媒拉縴,打消了趙雲的"出身不配"(趙子龍白衣起家,而馬家世 代簪纓)和"年貌不當"(猜猜書中此時趙雲多大?估計大部分人想不到,五 十五!!!!!!這也有點說不過去,以他的條件應該不會這麼晚婚。馬小姐 則是二十七歲,好象是不大配)的顧慮,最終洞房花燭。似乎還沒有《反三國 演義》裡浪漫,對不對? 不管怎樣,馬雲祿這個人物的出現都說明了人們對三國中不交代趙雲 這麼一位好將領兼好人的情感歸宿的不滿,同時真誠希望他能有個賢內助,也從一 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趙子龍的喜愛。相莊伉儷,白頭偕老畢竟是中國曆來幸福 的標準之一,至少作者們希望趙雲能得到這樣的幸福。 不知大家對這位夫人看法如何? 好累,"以雲之才武英雄,誠不患乏好逑之詠",對,還有一些"好逑 之詠"下次再說吧。 CHAPTER 3 孫夫人 李夫人 & etc. 這一章裡介紹的夫人們都是隻出現在某一個具體故事中,也就是說 沒有前面那二位有影響力,但在各自的故事中還是很活躍的。她們可以說是 色彩各異的美麗花朵,組成了民間故事和戲曲中趙雲身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線。 孫夫人,她是悲慘的趙雲血友病傳說中的女主角。她身材苗條,面貌嬌 美,性格活潑開朗,愛開玩笑。趙雲也非常愛自己的妻子,於是將軍府內常 常是笑聲不斷,二人一起安享著短暫的時時面對分離的日子〔很幸福是吧, 我個人認為這是最好的趙大嫂設定,因為它充滿了現代味道,而不是過去一 貫的俗套——賢妻良母型〕。有一天趙雲征戰回來,孫夫人高高興興地燒水 讓他洗浴,看到丈夫身上一個傷疤都沒有,趙雲笑答這是自己武藝高超,戰 鬥中從未受傷的緣故。這時孫夫人眼睛一轉,又想和丈夫開個玩笑,就拔了 一根繡花針,說道:“將軍從未受過傷?妾今日便讓將軍帶傷!”輕輕地在 他肩頭紮了一下。誰知竟一下血流不止,趙雲雖然臉色慘白,仍強笑道:“ 誰想我一世常勝,竟死於此小小的銀針,罷!這一生也不枉了!”含笑而亡 。孫夫人見自己的一個玩笑害了丈夫,又悲又悔,伏屍痛哭,抽出趙雲的寶 劍自刎在丈夫身旁。 有沒有幾分感動?故事是誇張了點兒(就是血友病患者也不會因那麼個 小傷而迅速送命),但那份真情卻是各故事中最生動的,就算結局如此,他 們也是一對幸福的夫婦呢。 對了,孫夫人的名字是“軟兒”,孫軟兒,很不錯的名字吧! 李夫人,是河北梆子《青鋼劍》裡趙雲的妻子〔相信這是獨一份的資料, 這齣戲差不多失傳了〕,名字叫翠蓮,性情麼絕對的賢惠,是個小家碧玉。 劇中趙雲長阪大戰後又去阻擋追兵(我要是劉備打死也不能讓他這麼幹), 結果與劉備失散,來到西川(啊?湖北到四川!良牙一個!)遇到了翠蓮, 二人一見鍾情,不久成婚。後趙雲出發去找隊伍,留下青鋼劍作記認。李夫 人在等待中生下一子,取名全定。十八年後劉備進了西川,全定帶著青鋼去 認父親,誰知趙雲正與諸葛亮打賭,為了不輸掉這個賭趙雲不認這兩母子, 後來全定斬將立功,在諸葛亮與眾將的勸說下,終於趙雲夫妻相認,父子團 圓。 關於這位夫人,我不想做任何評論,我只想說趙子龍決不會做那種不負 責任又不講人情的事,不然早被人改名為趙世美了。 ETC.又是什麼意思?這是我捕風捉影的一些猜測。橫山光輝的漫畫《三 國志》中,孔明那位聰穎能幹,美貌過人的妹妹似乎對趙雲很有些好感,趙 雲好象也是如此,由於衛視中文臺只放到火燒赤壁,所以我也不知結果如何。 另外還有一些更沒譜的亂猜,就不再多佔篇幅了。 “天下佳麗且將皆欲嬪之矣”是《反三國》作者周大荒對趙雲的評價, 他又寫道:“然自太守華堂,翠袖金鐘之奉後,讀完一部三國,僅知趙雲有 子,曰統,曰廣,曾不知相莊伉儷者,果屬何姓閨瞻?更不明佳偶克諧,在 於何時也。”不錯,但也正因如此,人們對這位常勝將軍的情感世界多了一 份猜測,也多了一份好奇,作者們也有了更大的發揮餘地。我想,不管怎樣, 人們希望子龍將軍能夠找到最好的情感歸宿的願望是共同的,這也是一種對 英雄的敬仰和愛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