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86036755860

    我來提供一個角度:英語太難了,中文更簡單。

    當然我這裡指的不是單純的哪個語言更難,而是指他們在不同階段難度會不同。這圖裡的對數曲線,相當於中文。指數曲線,相當於英語。縱座標代表體會到的難度,橫座標代表學了多久。

    有人會說我說反了,如此博大精深的中文怎麼會反而更簡單呢?

    其實是這樣。英語是剛開始簡單,越學越難學。中文是剛開始爆難,後面越來越容易。這就如同,學中文是一個對數函式,一開始難於上青天。初學者要面對的是一個前所未見的書寫方式,大量的比古埃及象形文字複雜得多的複雜圖案。但是一旦一個沒接觸過中文的人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牢記掌握了現代漢語最常用的1000到2000個漢字,後面的事情突然會變簡單,這些字的各種排列組合就形成了非常直觀簡介的詞語和片語,極容易做到融會貫通。

    比如我們舉個例子,有這麼幾個字:銀,銅,鐵,鋼,鋁,鎳, 鋅。對於說中文的人來說,你認識了其中幾個,就能發現規律,其餘的的你即便第一次看到,也能八九不離十猜出來應該是某種金屬的名稱。而這幾個字對應的英語(其實英語和中文能一一對應翻譯並不多,這類具體物體名稱正好屬於為數不多可以一一對應翻譯的詞彙),就變成了: silver, copper, iron, steel, aluminium, nickel, zinc。這幾個字不管從讀音還是拼寫,你要是能看出有聯絡有規律我就服了你。一個英語學習者也必須逐個學習記憶才能都認識。中文學習者認識了鐵鋁鋼三個字,就能猜出鎳大概是個啥,不影響其閱讀理解。但是英語學習者認識了iron , copper , steel, 也毫無辦法猜出nickel是啥意思。

    上面那些都還是單個漢字,你要是看了中文的詞,就更是一目瞭然易如反掌。例如:轎車,卡車,麵包車,兩廂車,救護車,敞篷車,兩門車,等等這些,毫無背景知識的情況下就算你不知道這些詞每個具體指什麼,至少也能才出來是個車吧。但是他們對應的英語分別是:sedan, truck, van, hatchback, ambulance, convertible, coupe。在沒有任何背景知識的的情況下,你完全不知道每個單詞指什麼。

    再比如我考考你:cattle, cow, calf, bull, beef, buffalo, bovine 如果沒有學習過單看拼寫你能看出來他們都是啥意思麼,之間是否有聯絡麼?但是變成中文立馬簡單了:牛,母牛,小牛,公牛,牛肉,水牛,牛類。用幾個最常用的漢字的組合,就有了讓你立馬能大致看懂的N多個詞。

    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掌握了一定數量的基礎漢字以後,中文(主要是現代漢語)實在是太科學太高效太容易學了。當然中文這個規律性強的特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現代漢語的簡化和系統性改變,讓這個規律性得到了放大。所以現代漢語其實比傳統中文更加簡單易學。(請注意我在談現代漢語,請不要跟我說四書五經成語史記多麼博大精深)

    而英語學習則是一個指數函式,一開始貌似很平緩,如同拼音一樣門檻很低,但是一旦深入學習就會發現很多相關的詞從讀音長相上判斷幾乎毫無聯絡毫無規律,而且英語還具有海量的同義詞近義詞,甚至來自於各種各樣不同語系,因為歷史上英國不斷受到外族侵略和文化影響,成了個來者不拒的十分包容開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語言。這導致瞭如果一個人只學會了2000個最常用英語單詞,依然無法靠排列組合形成直觀的新詞並且對意思融會貫通。比如你給我說說crazy, deranged, maniac, lunatic, delusional, berserk, mad, wild ………等等等等這些同義詞近義詞,單從長相上來看他媽能看出啥聯絡來?這一下子事情就不好辦了,導致了哪怕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英語母語人士在從事語言文字方面工作時,依然可能需要用到同義詞詞典這個東西。而一個受過初等教育的中文使用者可能一輩子都從來沒用過同義詞詞典這個東西,甚至不知道有這麼個東西。

    很多英語母語的人如果從事寫作行業,依然要不斷積累新詞彙,所以有了例如a word a day這樣的網站。而中文母語者即使從事寫作很少聽說需要刻意去學習新詞彙。當然英語擁有海量同義詞近義詞這個特點也有好處,那就是讓其具有了很高的表達豐富性和多樣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還有助於固化階級,維護統治階級的地位。詞多對於有錢人來說,無非就是讓孩子多上幾年學,上更貴的學校,請更好的老師。窮人可跟你耗不起,所以一個窮人就算髮了財了,依然可以一張嘴就暴露無產階級的本性,這就維護了統治階級的利益。

    除此以外,英語還有一個不科學的地方就是單詞的發音存在很多的不規律。漢語拼音是一種完全規律的拼音,a永遠發a, o永遠發o, e永遠發e,不存在任何例外。其他有些語言,例如我所瞭解一點點的西班牙語,聲母韻母的發音也是基本固定的,例外的情況比較少。到了英語這裡,例外幾乎已經成為常態了。比如,height, weight, 倆字韻母長得一樣啊,為啥讀起來不一樣。還有through (讀音:死褥), dough(讀音:豆),bough(讀音:抱),除了聲母不同都是一樣的韻母,為什麼讀起來不一樣呢?這個給學習者帶來的記憶壓力還是不小的。

    另外還有個客觀差別,就是語速的問題。中文字都是單音節,英語一個字母都可能有多個音節,導致單位時間內說中文的人說出的音節數量肯定是低於英語說出的音節數量。經過長期聯絡以後,口舌肌肉的習慣程度也會不一樣,造成兩種語言本身語速就不一樣,所以初學英語的人也很難說流暢。

    對於中文母語的人來說,中文這個對數函式當中最難最陡峭的部分,幾乎都在上初中之前透過反覆抄寫背誦給你徹底解決了。小學時大家透過抄寫默寫反覆且徹底的學會了至少千八百個常用漢字,表小看這千八百漢字,他們排列組合一下就有無窮無盡的詞彙。所以幾乎很少有人到了初中還會有不認識的常用字(少數罕見姓氏古文當中的字除外)。但是英語詞彙的積累成為一個終身課題,別說你作為一個非母語者需要慢慢積累,母語者也是一輩子都在積累當中。正如現如今中國文盲率已經很低的情況下,你已經很難透過某人的用詞用字來判斷一個人的教育程度和社會地位,但是英語詞彙的豐富度就能直接反映一個人的教育和社會地位了。

    所以我覺得總結來看,很多人學了也沒學好,除了很多答案提到的方法教學努力程度等等原因外,英語本身就很難這一客觀因素也不能忽視,英語的難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千百年來英語一直處於一種野蠻生長的狀態,到現在也沒有一套統一的官方方案來規定如何拼寫和發音。而漢語呢,雖說是人類最古老的語言之一,但是我們現在用的現代漢語,其實是一種很新很科學很高效的語言,不僅簡化字簡化了書寫,而且現代漢語裡面大多數的詞其實沒有歷史包袱,就像我上面講的轎車,敞篷車,兩廂車,救護車之類,都是外來事物根據他的意思新造出來的詞彙,並不是盲目的把外國詞彙拿來用。造這些新詞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便於群眾理解記憶,讓他們變得很系統。而且還有官方指定的普通話和漢語拼音,一下子給全國的發音都規定死了,也就沒有發音和拼寫的例外可言。

    有人說學母語就肯定更容易。那我們如果試想,如果是一個母語為阿拉伯語的人(這是我能想到的和英語漢語區別貌似都很大的語言),在其他因素都等同的情況下,我認為他學習漢語和英語所體會到難度的過程就應該符合我上述的函式曲線。

    此外還有朋友說拼音語言和象形文字的區別。我倒是覺得在中國,小朋友其實也是從拼音學起的,大所以其實起點都是拼音。當然如果您是三歲識千字五歲能作詩的神童或者家長提前給你教了很多字,那就另當別論。但是根據我個人經歷來看,大多數義務教育學生應該是連名字還不會寫之前上一年級先學拼音的。

    上述關於英語的部分觀點和看法,來自於一本書叫做The Mother Tongue,作者Bill Bryson。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找來看看。這本書裡作者談了談歷史,解釋了為什麼這個語言如何經過千百年演變,變得自己親爹都不認識,以及充滿了怎樣的無序性和無規律性。

    如何讓英語能力接近英語母語者?

    還有人問我看什麼書學英語最好,這裡正好也有個比較有意思的答案可以給大家看看:

    英文原版閱讀有哪些入門書籍推薦?

    也有談練習英語聽力的材料,為了防止被西方意識形態洗腦,我建議大家看這樣的:

    有什麼非常好的英語聽力、口語學習資源值得推薦?

    關於英語的拼寫和讀音之間的規律性為什麼差,我也有個自己臆想的回答供您參考:

    為什麼俄語、德語、西班牙語等語言可以直接拼讀,英語就要用音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革命戰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這句話出自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