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達達學院
-
2 # 雲鶴凌空
我現在的任務,是“管好”兩個孫子的學習,一個初三,一個小三。
之所以說是“管好”,而不是輔導,這與我的教育理念相關。我認為,任何有水平的家長,任何有水平的老師,都不可能代替孩子自身的成長,也可能代替孩子自己的努力。
我在家裡常常說,我管孩子的學習,最大的問題,是要和兩個孩子的四個家長“作鬥爭”!孩子的家長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脾氣,各有各的願望,但是,他們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急”。由“急”而催,而嘮叨,可是,急也好,催也好,嘮叨也好,都是教育孩子的大忌,如果透過急,催,嘮叨,就能教育好孩子,那教育也太簡單了。誰不會急?誰不會催?誰不會嘮叨?
家裡專門買了一塊小黑板,用來分別給四個家長上課,上什麼課?上教育學,心理學,少兒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學習心理學,管理心理學,講孩子的三個逆反期,講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講孩子的心理成長規律,生理發展心理發展規律,等等。
講容易,讓他們聽懂也容易,但是,要讓這些教育方面的理論,變成他們自己的觀念,就難了,就要跟他們“作鬥爭”。這就好比老師教學生,學生聽懂了課,可是,仍然不會寫作業。
最難的,是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去批評他們的做法,因此,常常自己憋自己,憋得好難受。只有等孩子寫完作業,睡覺了,才能跟他們交談。
好在四個家長還能聽得進我說的那些門道。
孩子的學習,本質上是腦力勞動那麼,對孩子學習的管理,就要遵循腦力勞動的規律,不是讓孩子趴在書桌上就能解決的。
為什麼還要磨蹭?因為你把孩子嘮叨到書房裡,讓他坐在書桌前,可他的思想不在那裡,半天回不過神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磨蹭的壞習慣。
而且,現今的社會,誘惑的因素太多了,粗暴地禁止,不厭其煩地嘮叨,都是無濟於事的。
因此,家長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站在孩子一邊,不但要成為一個好的家長,更要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孩子一起,共同應對孩子學習上,成長過程中的問題,而不能現在問題一邊,來對付孩子!
-
3 # 小Z老師教育經
對我家孩子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說什麼他都不聽,定好的規矩也不能嚴格執行。就拿做作業來說,每天放學回來就催他早點寫作業,可他就是拖著不想寫,非要出去和小朋友們玩,玩夠了再回來寫。基本上每天寫完都得九點多,導致睡覺晚第二天早上醒不來,得叫好多遍才能醒來。這一點很是讓我頭疼,批評過多次好習慣也沒養成。
還有一個,孩子回到家就想看手機,爺爺拗不過他,就把手機交給他,這下他玩起來如魚得水肆無忌憚,我阻止過幾次,可如果不動手強制奪走,勸說是無濟於事的。就這樣為了個手機,每天全家人都鬧得一團糟,其他人一致反對他玩手機,害怕損傷視力,他奶奶心疼他,不想讓他哭,動不動就會把手機交給他,讓他一玩就是大半天。我又心疼又著急,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除非是豁出去了狠勁兒地打,可又捨不得。
我兒子還有個壞習慣讓我無法招架 那就是不愛換衣服。一件衣服穿舒服了再髒都不讓換,別人家的孩子看到新衣服新鞋子就急著要穿,可是他卻恰恰相反,讓他換個衣服簡直就是一場大戰。從小便是如此,一說換衣服就大哭,有一次讓他換穿了幾天的褲子他不換,還死抓住不放,我實在忍不住了,對著他的屁股啪啪就打下去了,越打他哭得越兇,他哭得越兇我的火氣就越大。對他一陣狂風暴雨後,想著怎麼樣他也該聽話了,結果還是不換衣服,我就直接把他的衣服扒下來扔到了洗衣盆裡,泡上了洗衣粉,他看看實在沒辦法了,才答應換衣服。
另外,對於玩具,他永遠有熱情有興趣,可也僅限於一時,百分之八九十的玩具買的時候急著要,一買回來拿回家就不聞不問了。而且玩具玩完根本不知道整理回原位,就是在地上攤開一大堆,搞得烏煙瘴氣,把人氣得半死。
-
4 # 朱文亮談家教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父母不學習的問題
孩子的出生就是一張白紙剛出生的嬰兒都差不多:
視覺、聽覺、觸覺,基本都是一樣的;
都沒有形成各自的性格,也是一樣的;
都沒有任何的習慣,也是一樣的;
智力也基本沒差別;
不打架,不罵人,沒有好與壞,沒有對誰親與不親,什麼都是一樣的,所以,剛出生時候的孩子都一樣。
2歲之前,我想大部分家長都非常喜歡孩子吧?因為他任由你擺佈。
孩子出現了差異--有人歡喜有人憂
3歲看小,是有道理的。因為自從2歲之後,到3-4歲,孩子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意識。
父母有沒有透過學習去意識到孩子這個階段的形成,以及如何更好的輔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識,就會顯得特別重要。如果父母透過學習來幫助孩子思想意識的形成,那麼孩子的表現就會比較好;如果父母沒有過多的關注,而任由孩子自己形成,那麼只能聽天由命了。
孩子最初的規則意識,最初的遵守承諾,也是這個時候開始形成。如果不幫助孩子形成,不要怪孩子不守規則,不守承諾。
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枯燥、麻煩的事情學習,做作業,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讓人厭煩的事情。對於還小的孩子,更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
也許你會告訴孩子一大堆的道理,可是他沒有意識。他會覺得不管學習不學習,生活都這樣,挺好的,為什麼要學習?還要做各種麻煩的作業,當然從心底裡就是抗拒的。
堅持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都在責備孩子,我都跟你說過了,你為什麼做不到,為什麼還這樣……
我只想問一句:“曾經你是否告訴過自己,以後每天或每週要做什麼,你堅持了多久?”
我們自己的難以做到,更何況是孩子呢?真的以為你說一遍,孩子就會按照你說的一直很好地做到嗎?
所以,無形之中你加劇了你和孩子之間的隔閡,當孩子隨著年齡的成長,隨著力量的增強,漸漸的你再也無法控制他了,漸漸的變成了所謂的叛逆,也終於有了最初的故事: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
問題的根源:父母的學習
孩子,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請原諒我們還不是一個有經驗的父母。既然第一次當父母,如何做好父母,我們的學習,不能任由孩子自由生長。
如果懂得學些的父母,自然會知道孩子在各種不同階段,遇到不同問題的時候考慮如何處理,不管是利用和孩子溝通,還是利用父母的權威等等;至少,會正視問題。
如果父母拒絕學習,那麼一切只是拿自己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對比,一味地尋找孩子的問題;孩子是否有權利也拿你與他人父母做一下對比呢?
讓我們自己成為優秀的父母,讓孩子成為大家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回覆列表
溝通也是人際情感的基石,良好的溝通才可以造就健康的人際關係。但是,如何跟小孩在進行溝通,讓小孩子認可你,從而達到教育的效果,是教育中特別是幼兒教育中比較難的問題。
跟小朋友溝通,首先語言必須簡化易於理解,讓小孩子能夠聽的懂;其次,語言還得生動且語氣是有比較大的變化的,這樣才能時刻吸引住小孩子的注意力;還有,透過語言溝通,讓小孩子認可你,願意跟你做朋友,這樣在教育的過程中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這些話說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在實際的教育中、語言的溝通中卻需要經驗的積累與學習。
耐心,字面的意思是指不急躁,不厭煩。教育小孩子,耐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小孩子的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對話語的理解力不強,那在教育的過程中就需要教育者耐心的講解、耐心的引導、耐心的讓小孩子“回來”。如果讓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來教育小孩子,小孩子愛動、說話的特點會回很容易讓他暴躁起來。
小編大學實習的時候,是在一所鄉村小學裡帶一年級的小孩子,班裡有四十多個學生。因為我是住在學校裡的,很多時間都是待在班級裡,跟學生待在一起,所以他們根本也不怕我。儘管小編認為自己的耐心還不錯,脾氣也挺好,但是有時候亂哄哄的,還是會忍不住發火。可是,他們的班主任老師在班級裡的時候,學生就會比較老實。我想一是我的耐心還不夠,而是我的帶班經驗不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