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鴨綠江畔的濤聲
-
2 # 燕北林叢
土耳其和以色列在地中海發生的衝突,可以說是冤家路窄。自從2010年5月,以色列攻擊了前往加沙地帶的國際人道主義援助船隻“藍色馬爾馬拉”號,導致9名土耳其船員喪生,兩國關係就走向了破裂。近10年來兩國領導人除了隔空互懟,很少坐下來好好說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甚至放話稱:誰站在以色列一邊,誰就是土耳其的敵人!
兩個敵人在同一塊海域相遇,都覬覦那裡的海底資源,還不擺足了陣勢較量一番?
據媒體報道,近日在塞普勒斯沿海大陸架附近海域巡邏的土耳其海軍艦艇,驅逐了一艘正在那裡進行考察的以色列海洋調查船。土耳其海軍要求以色列調查船向土方提供調查活動的相關資訊,並停止調查活動,離開該海域。以色列船隻發出了求援訊號,以出動F16戰機前往事發海域,與土耳其軍艦發生了激烈對峙。據悉,以空軍戰機以超低空狀態飛行掠過土艦上空,甚至開啟了火控雷達,對土艦進行照射。土耳其方面也不甘示弱,這個時候土耳其購買的俄羅斯S400防空導彈系統就派上了用場,該系統很可能已經在土耳其開始了戰備值班。就在以戰機與土軍艦激烈對峙的時候,F16突然也遭到了火控雷達的鎖定,警報聲不斷。
這大約就是題主所說的土以在地中海的衝突。
塞普勒斯附近海域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但土耳其與希臘在這片海域的海權歸屬上分歧巨大。前一段時間,土耳其與利比亞臨時政府達成了地中海專屬經濟區的劃分協議,引起了希臘政府的強烈抗議。希臘認為土耳其與利比亞劃分的地中海專屬經濟區,與該國在地中海的領海區域有重合。因為希臘的島嶼克里特島正好介於土耳其和利比亞之間,按國際海洋法規定,一國島嶼同陸地領土一樣擁有自己的大陸架、領海和專屬經濟區。所以,希臘認為,土耳其和利比亞忽略了克里特島的存在,違反了國際法。為此,希臘還將土耳其告上了北約,並驅逐了利比亞駐希臘大使。
由於歷史原因,土耳其方面認為與希臘在愛琴海海域的劃分上不公平,所以土耳其在與希臘的海域爭端上一貫持強硬立場,聲稱他們擁有北塞普勒斯附近海域的資源開採權。
當然,希臘也不是軟弱可欺之輩,聯合以色列計劃建設一條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將地中海的天然氣輸送到歐洲。歐洲對能源的需求量大,當然樂見其成。但土耳其發出了警告,稱以色列的管道計劃需要得到土耳其的批准。
說了半天,在塞普勒斯附近的海域爭端,土耳其、以色列、希臘,甚至利比亞都粉墨登場了,那塞普勒斯呢?
塞普勒斯是個島國,面積不足1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90多萬,長期以來就受土耳其和希臘的影響。1974年被分裂成南塞普勒斯和被塞普勒斯,南塞普勒斯主要以希臘族人為主,被塞普勒斯則以土耳其族人為主。土族依附於土耳其,希族則依附於希臘。那麼,在這一海域的爭端也就成了土耳其與希臘的爭端。
由於該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所以這裡也就成了地中海沿海國家爭奪的焦點。據美國地質調查局估計,東地中海海底大約儲藏天然氣10萬億立方米左右,石油35億桶,可供這一地區數十年的能源消耗。1999年以來,以色列發現的天然氣田大約超過1萬億立方米,可供以國發電100年。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雙方如果都以強硬對強硬,都想用軍事手段來攫取這個地區的資源,那這個地區很可能就是引爆衝突的爆點。
-
3 # 今古達觀
既想要錢,還想要面子——現實利益和歷史積怨使土耳其和以色列在地中海針鋒相對,劍拔弩張!12月15日,一架以色列F16戰機飛到一艘正在塞普勒斯地區勘探天然氣的土耳其船上空盤旋,已報復大約兩週前土耳其軍艦在塞普勒斯專屬經濟區驅逐以色列科學考察船的膽大妄為“罪行”。隨後土、以兩國政府高層各自發聲譴責,緊急動員引得世界矚目。一時間,地中海風急浪高,土以衝突大有黑雲壓城之勢。
從現實利益來看,土耳其和以色列都想要錢:緊盯著地中海區域的油氣資源根據相關機構探測,塞普勒斯東部海域存在價值8萬億美元(約合56.1萬億)的油氣資源,這分明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大肥肉啊,一時間引得各路神仙饞涎欲滴。目前,土耳其、塞普勒斯、希臘、埃及、以色列與美國都有意開發這一海域的油氣資源。擁有先天地理優勢的塞普勒斯搶先下手,與埃尼、道達爾、埃克森美孚等多家國際能源巨頭簽訂了勘探和開採協議。最讓各界不能容忍的是,本年度11月27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總統委員會主席薩拉傑,簽署了有關安全和軍事合作,特別是劃定海上管轄領域的兩份諒解備忘錄以法案的形式將該區域的油氣資源劃入土耳其囊中。埃爾多安表示,在簽署土耳其-利比亞諒解備忘錄後,希臘、埃及和以色列未經土耳其許可,不得在地中海進行勘探和挖掘。對此,最大的反對方希臘不惜把官司打到歐盟,形成了阻擊土耳其非分之想的最大同盟。
早已和土耳其不對路的域外國家以色列應邀介入,這就有了前述的今次土以面對面衝突。
從歷史積怨看,希臘、塞普勒斯劍出偏鋒:拉來了中東強國以色列做幫手長期以來,塞普勒斯以希臘族和土耳其族聚居區為界分裂為南北兩部分。土耳其只承認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不承認塞普勒斯共和國,因此在土耳其眼裡,就不存在塞普勒斯的專屬經濟區,這就有了土耳其敢於和利比亞獨享油氣資源的劃界協議。與之針鋒相對的是,希臘也不承認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連同埃及堅決反對土耳其的“膽大妄為”。為了分擔抗擊土耳其的壓力,希臘和塞普勒斯就把以色列拉入進來。
撫今追昔,原本以色列和土耳其是中東的“志同道合”朋友,一則雙方價值觀相同,以色列是中東唯一的民主制國家,土耳其也是資產階級共和制國家;二則身處中東君主制、極權制汪洋大海里的兩個“異類”難免惺惺相惜,土耳其多有求於以色列的科技、軍工技術,所以早先的土以兩國同氣相求近乎準同盟關係。然而這都在埃爾多安上臺後改變了,一心想做伊斯蘭世界領袖的埃爾多安處處與以色列作對,終於導致土以關係全面崩盤。如今的以色列早就看埃爾多安不順眼,因此積極介入地中海事務,力促反土同盟的形成。
從目前動向看,土耳其和以色列也都想要面子:操刀弄槍互不認慫!想想看以色列和土耳其,一個是享譽世界的小型超級大國“中東不敗”,一個是軍力在北約內居於前列的“新蘇丹”領導下的雄心勃勃國家,真正是棋逢對手,想不檫出點火花都難。
值此群雄逐鹿地域,誰都要面子,誰都輸不起!
這樣,今年上半年土耳其軍方出動了上百艘軍艦和上百架戰機在地中海地區舉行了兩次大規模軍事演習,短期內幾欲封鎖了整個塞普勒斯海域。不甘示弱的以色列文武並用硬懟土耳其,“武”的一面:針鋒相對,寸土必爭。今年夏天,來自10個國家的軍人應以色列海軍之邀參加了“巨浪”軍演,模擬了對地中海東岸地震災區實施人道主義援助,實則是鬥法土耳其。直至這次出動軍機驅離土耳其艦船,以儆效尤。“文”的一面:化解矛盾,廣結善緣。據英國路透社報道,約旦從2017年開始少量進口以色列天然氣,並使用以色列淡化的海水。2014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企業簽署了一份供應價值12億美元的天然氣的協議;2019年7月,以色列和埃及達成了150億美元的能源出口協議。當然結盟希臘、塞普勒斯,積極參與地中海油氣資源開發,讓土耳其美夢破滅更是應有之義。土以鬥法忽然間從中東的巴勒斯坦問題轉換到地中海的油氣爭奪,果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不惟交織著宗教、道義的較量,更是軍事、經濟實力碰撞的體現。
誰更能贏呢?似乎是埃爾多安八面樹敵,越來越不得人心。以色列呢,縱橫捭闔,朋友是越來越多了。
回覆列表
據西方訊息靈通人士十五日透露;土耳其的埃爾多安稱要與以色列在地中海決一死戰,使本來就不穩定的中東局勢更加的雪上加霜。當地時間十五日土耳其海軍在地中海接近希臘專屬經濟區及靠近塞普勒斯的海域與以色列海軍下轄的科考船發生激烈衝突。需要說明的是,就在本月初,土耳其的科研船在靠近希臘的專屬經濟區內發現了一處海底油田,儲量豐富,並準備對這處油田進行開採,目前,土耳其的大型鑽井裝置及相關船隻已經在爭議海域停靠,隨時準備對這處油田下手。但是,希臘、以色列及塞普勒斯等國卻不幹了,紛紛出動海軍搶奪這處油田。希臘認為發現油田的海域依然在希臘的控制範圍內,要求土耳其立即離開,但是以色列對該處油田也是窺探已久,不同意土耳其單方面的行動,遂出手干涉,這也引起土耳其的警戒。現在,土耳其海軍直接將以色列的科考船截停,也相當於直接宣戰,以其強硬的態度奪取油田。透過以上粗淺分析你也就明白了,土耳其之所以和以色列在地中海大動干戈的原因所在了。以上分析僅為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