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90734925570

    從初中左右開始,好多年都以為英語最長的單詞是:

    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28字,12個音節)

    意思結構是這樣的:

    establish

    穩固建立,動詞

    establish-ment

    穩固建立的東西,建制派,制度 ,名詞(負面名詞,在古代,一般指傳統基督教體系)

    dis-establish-ment

    拆解建制派,動詞 (17-18世紀,開始有“政教分離”的意思)

    dis-establish-ment-arian

    拆解建制派的人士,名詞

    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

    反抗[拆解建制派的人士],動詞

    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 -ism

    反抗[拆解建制派的人士]的思想/主義/運動,名詞

    所以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這個單詞的意思,稍微簡化一點,大概是:不願意持政教分離的反動主義,也比較負面

    ---

    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 也是十九世紀詞典裡面最長的詞彙。

    雖然後來有越來越多的技術類新詞,比這個還更長一些,(早就不再是詞典第一最長),但是這個詞彙的文化存在感特別特別強。。。

    估計大部分各行業的英國大學生都知道這個詞。為什麼?

    1)這個詞彙在19世紀英國政治界被經常使用。經常出現在媒體或辯論當中,主要用來罵那些宗教信仰過於保守,或者不願意改進的政客,以及攻擊他們的狡辯邏輯。所以,學歷史也會經常接觸到這個詞。

    2)80年代著名幽默英劇 Blackadder “黑毒蛇”,第三季有一集用到了這個梗。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電視劇。熟悉的人可以跳過這裡。

    主要題材風格是;黑歷史,以及諷刺古代社會為主。黑毒蛇這個核心角色,憨豆先生演的,擁有現代人思維,也比身邊人更聰明更擅長狡辯,有些“馬基雅弗裡”的樣子。但是也非常自私,喜歡嫌棄和欺負身邊所有人。把他放到不同的朝代,跟當代人一起混,就能產生各種搞笑的場景。他最後結果都非常倒黴,被處死什麼的。

    第三季的黑毒蛇呢,是18世紀末一個王子家庭的僕人(或者算一種秘書吧)。那時候的喬治國王是著名的瘋子昏君,Mad King George。一般整天都在鄉下休息,說瘋話,打人,根本無法管理國家。因為這時期失去了美國,等等原因,就非常不popular。然後國王大兒子,親王(美劇Dr House那個演員,最近比憨豆更加有名了),已經四五十歲了,同樣有點神經病弱智。生活在倫敦宮殿,很多政事只能交給他辦,但是他也不怎麼去管,或者管不好。天天在家裡過著非常奢侈無腦的日子。當年也一點都不popular。

    因為這是英國年輕人必看的經典電視劇之一,所以我們從很小年齡就會接觸到,並且記得裡面的各種梗。

    那個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的梗呢,是因為黑毒蛇跟王子說要出差辦事幾天。他跟王子說,“我會很快回來的,等你念完這個詞,我也就回來了”。結果王子還真躺在沙發上那麼兩三天,各種試圖念這個詞彙,但是一直沒辦法念出來。黑毒蛇真的趕回來的時候,人家居然還在沙發上試著念詞語。這樣說,聽上去很二,不好笑,但是這一集也正好涉及到了“政教分離”和“詞典”的話題,所以黑毒蛇出差說這一句,有三個層面的含義。

    王子自己理解不到詞彙含義,反覆呆在那裡念來念去,不去思考任何別的層面。同時也能說明他根本不知道黑毒蛇到底去了哪裡幹了什麼。在我們青春印象當中,還是比較經典的笑話。

    (“陛下,我這就去辦,別擔心,在您說出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之前,我就能回到您身邊了” -- 不好意思,youtube上視屏比較模糊。。。也沒有字幕)

    因此,14歲左右的我們,也都會用到這個詞,主要是為了開玩笑或者打臉其他裝逼的同學。

    ---

    直到28歲,我都以為這是英語傳統詞庫裡面最長的一個詞。

    然而最近一年,又流行了新的詞彙。

    Floccinaucinihilipilification (29字,也是12個音節,但是就多了一個字)

    這個詞呢,疑似結構是這樣的:

    floccus(一絲小風、纖細的東西)

    naucum(一件小事、瑣碎的東西)

    nihilum(無、空)

    pilus(一根毛)

    +ification(XX 化;例如simplification:simple+ification,簡化)

    所以這個詞彙的構造就要更粗暴一些。裡面每一部分的意思都是差不多的。不像上面那種;不斷地從名詞擴充套件為動詞再擴充套件為名詞,一層一層疊起來的,有順序。而是把各種拉丁詞根疊在一起,成為一種更有強烈情感的詞。

    說白了,floccinaucinihilipilification 也就是:“大事化小”、“把重點、真實情況、具體責任或注意力故意轉移掉”。讓其他人覺得某個事情無所謂,可以忽略。

    是貶義的,諷刺的。用來罵這麼去做的人。

    比方說,有一個人在給自己洗地,或者給另一個人另一件事洗地,差點把事情重新洗掉了。在這個時候,有些人感到了各種不爽,他們就可以說人家在搞 floccinaucinihilipilification。

    為什麼這個詞最近變得很火。

    也是因為政治。主要是退歐的英國內部政治。兩邊很多人都覺得政府在隱瞞各種問題,把大事當成浮雲,故意把話題轉移到其他事上。

    其實,這詞也都是因為一個人;一個最近才紅起來的政客。。。

    Jacob Rees-Mogg

    哎呀,這個MP(議員),比較年輕,才幹了七八年。在議會代表英國西南部Somerset的一個小選區。前面六年根本沒多少人會發現他。

    可是這個人,自從退歐以後,瞬間變得越來越紅了。

    為什麼?因為他很搞笑。而且是那種天真無辜的搞笑。這就必須多講幾句。。。

    他的主要特點,是說話跟古代貴族一模一樣。他的語氣,他用的詞彙,特別漂亮精準,然而比起任何政客,甚至比起女王皇室,都要更陳舊一個檔次,或者更裝逼講究,隔好幾個時代。讓人想起維多利亞時期的感覺。

    而且他說話的時候,一點也不在意其他人在身邊嘲笑。認真一個人站著把話說完。

    有時候,下議院開個不重要的日間小會,沒幾個人過來,但是他就是在角落裡慢慢發言。有時候還能講一兩個小時,甚至躺在座椅上講。(英國議會里面沒有別人願意這麼無聊每天都去)

    不僅是說話風格,也是他各方面的行為舉止。都太過於British了(老不列顛式)。

    一般人要是這樣去做,就會顯得很驕傲。都是那種名校畢業的貴族精英什麼的。。。可是你只要自己去聽一下他講的話,內容其實都很有道理了,一點也不自私。結果就顯得非常可愛了(反差萌)。(他也是退歐政客當中最講道理的之一,從來不批評任何群體,就事論事。雖然跟他立場不同,但是我不得不欣賞他的人品以及教養素質)。

    個人感覺,他這個風格有七分是故意的。因為他的觀點真的完全不符合傳統貴族那種自以為是、欺負窮人的思維和表達。

    那麼多年過去,都沒人發現他。都是等別人走光了,他還一個人在角落裡發言。

    然後Jacob到今天都還不是核心政府大臣。天天在政府都沒人理他。但是媒體很喜歡他,現在每一件事都要把他請出來採訪,來代表保守黨的立場。(估計梅姨等人很不爽了這一點)

    為什麼?因為他那種嚴肅又可愛,真的很討人喜歡。感覺有的媒體正在逐漸把他塑造成下一代領導人。這一點,不騙你,完全能感覺到這個勢力的存在。

    現在各種他的meme(表情包)都流行起來了。

    (他的六個孩子,名字都特別長,加上姓氏就有五六個部分。名字也都是特別古老非主流的,拉丁語的,跟他平時說話用的詞彙風格一樣)

    etc。。。

    我覺得這個人以後要盯著關注。好多人都無法拒絕他的口才和魅力,包括很多左派的人,比如我。恐怕他以後很可能在青年群眾爭回科爾濱的優勢,至少成為領導以後跟科爾濱奮鬥死磕到底。

    anyway,Rees-Mogg就是很喜歡挖掘/發明這樣的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盃阿根廷對比利時,86年世杯四強, 阿根廷二比零勝兼捧杯,今次可否再勝比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