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這個問題問的不好,是問皇帝的個人生活,還是問整個清朝政府的官場風氣。

    如果是想問道光皇帝個人的節儉生活,那其實是對清朝一些國策和法規的不明白,比如說後來慈禧吃飯問題,老佛爺一頓飯吃兩百個菜,吃不完就倒掉。這是極度腐敗的說法,其實是不明白清朝宮廷的規矩。因為怕人在皇帝愛吃的菜裡面下毒,所以每頓飯必須上一二百道菜,每道菜,皇帝最多吃三筷子。到了道光皇帝,改成幾菜一湯,看似是節儉了。殊不知,道光是在改祖宗家法。

    道光皇帝的所謂的節儉,其實更像是個人心理認為的一種理所當然的世界觀,簡單來說,窮人吃蔬菜,富人吃肉的看法,說起來是正確的,事實上,在當時的自然條件下,秋冬時節,蔬菜枯萎,人大多隻能吃肉這類易儲存品來過冬。道光在皇宮中搞得那一套,自然是浪費更大的。道光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還是一種認為自己這樣,就可以改變世界的錯誤看法,道光做夢也想不到的是,他這個做法,很大程度上是改變不了當時中國的官場風氣。

    當時的中國官場風氣是如何呢?簡單來說,就是以腐敗為榮的、後來李鴻章到美國,面對李鴻章個人晚餐吃的山珍海味。當時中國官員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道光皇帝的影響力之小,可見有多大了。

  • 2 # SeaArm

    國內外形勢:道光帝即位時,國際上列強覬覦清朝的市場和財富,對清朝的入侵也是蠢蠢欲動。國內正值鴉片氾濫之時,官場上賣官鬻爵,營務廢弛,貪汙腐敗,民生凋敝,國庫虧空。在這內外交困之際,道光帝為挽救國家財政危機,主張禁菸,多次下詔禁鴉片進口,道光帝更是提倡儉樸,所穿龍袍是宮內舊料所制,以示簡樸。

    歷史背景:政治上,封建君主專制體制,在道光帝在位階段,已經腐朽不堪,朝廷暮氣沉沉,滿朝文武只知迎合貪汙謊報。經濟上,小農經濟為主導,採取重農抑商的政策,經濟凋敝。農民貧困,更加承托出了皇帝的奢華生活。文化上,八股文盛行,文人朝廷暮氣沉沉,遵循皇權至上的思想,普通百姓,更是奴性十足但是皇室內部的奢華生活,在當時是一種體制“標配”,是皇帝應享的供給,不會因為國庫虧空而改變。皇帝奢華的生活,即是皇權的象徵,也是統治者極力維護自身利益的結果。

    歷史教訓:清朝後期,內外交困,名不聊生,體制落後,只靠皇帝一人在作風上,做簡樸示範,只能是標榜皇帝個人的品質,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朝廷文武百官的生活作風和封建皇權思想,更不可能拯救清帝國的危亡。

  • 3 # 彧沢爸

    道光禁菸,真當他是反毒先鋒啊,歷史書上早就記載的,林則徐當時提出的禁菸禁英國的大煙而不禁中國的大煙。道光當時一度是在禁菸和不禁菸之間徘徊的,因為底下有大臣說,禁菸會影響收入。

  • 4 # 人文之光

    一、最後一位中國古代皇帝

    如果問: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是誰?相信每個人都會說宣統皇帝。

    但如果問,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或者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誰,相信不少人會茫然不知怎麼解答。

    中國的近代史,始於清朝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這一年,是道光帝在位時期,因此,可以將道光帝稱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以及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皇帝。

    因為道光帝結束了一箇舊時代,開啟了一個新時代(當然其實道光帝充其量是一個見證者,而非開啟者,如果讓他選擇,相通道光帝也不願意做這麼個開啟者)。

    二、嘉道中衰背景下的末路王朝

    道光帝的爺爺,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而他的父親,則是嘉慶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康乾盛世之後,就是著名的嘉道中衰:嘉,指的是嘉慶;道,指的是道光,意思是嘉慶——道光時代,清朝開始衰落了。

    其實清朝的衰落,遠非嘉慶時期開始,比如乾隆三十年(距離嘉慶帝登基還有三十年時間),清朝就爆發大規模民變,只不過清朝朝廷當時,還可以有效彈壓這類民變。

    不過,這也說明,康乾盛世,滿打滿算,到乾隆三十年,就該結束了:因為之後,大清朝幾乎民變不斷。

    而乾隆退位那年,著名的白蓮教(天理教)大起義,也開始在大清朝多個省份爆發,而嘉慶朝廷也是費盡全力、歷經多年,才勉強鎮壓住白蓮教(天理教)大起義。

    不過,這次衝擊,也嚴重消耗了清朝的實力,並且,清朝的天下,也徹底的不太平了。

    而道光皇帝接手的,恰恰是這麼一個朝廷。

    三、道光帝的努力

    道光天子也不是後世印象裡十分昏聵的君王,道光皇帝可以用平庸甚至無能來形容,但也絕非是一個不求上進、不想做一番大業的君王。

    只是無奈的是,道光帝一來生不逢時,遇到了乾隆、嘉慶留給自己的爛攤子,二來,前文也說過,道光天子比較平庸。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生不逢時、資質不行,偏偏有理想有追求,這樣的人生,往往是充滿悲劇的人生。

    道光帝接手大清朝廷以後,也曾打算勵精圖治一番,而此時清朝的官場已經腐朽到了極點,大清朝廷連年財政不足。

    道光帝對這個客觀事實,想不出改變的辦法,也沒有解決的辦法。

    於是,道光帝開始節儉起來:比如吃飯捨不得,穿衣服,要穿打著補丁的衣服。

    而道光帝不論怎麼節儉,也依舊改變不了大清朝貪汙成分、腐朽成性的局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無奈的悲劇。

    如同一個企業一樣,如果企業高管都開始抓一些不影響全域性的細節,那麼,這說明一個問題:管理層已經黔驢技窮了,這企業要完蛋了。

  • 5 # 士說新語

    摳門摳出“著名勤儉皇帝”稱號的道光

    清代筆記中,對在位三十年的道光“勤儉持家”的軼事多有記載。據說道光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就已經很“節儉”了,傳說他晚上只買五個燒餅,跟媳婦倆人每人吃兩個,另外一個給大兒子奕諱吃。如此這般“節儉”,真是令人嘖嘖稱奇。

    道光當了皇帝后,馬上就把自己的“勤儉”推廣開來,下旨倡導滿朝文武節儉,他自己嚴格執行。衣服舊了,捨不得扔,縫縫補補穿三年,上行下效,引發了道光朝的時尚新風潮。大臣們為了迎合道光,舊衣服自然補綴一下,即便新衣服,也要綴一圈圓綢不定,每天上朝都要特意穿出來給皇帝陛下瞅瞅。

    某一天,道光召見大學士曹振鏞,看見他套褲上有打補丁的恆基,就問:“你這套褲打掌要多少錢?”老曹蒙了,畢竟老曹深知內務府的潛規則,皇帝的家奴們為了迎合皇帝的口味,上下串通,在節儉這個事情上有許多中飽私囊的貓膩。於是老曹明哲保身,不願意拆穿,遲疑了一下才開口:“需三錢銀子。”

    道光聽後,說道:“你們外間的東西太便宜了啊,我內務府給套褲打下掌,需要五兩銀子呀。”

    其實給套褲打補丁只需要點綢布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多少花費,也就道光這種生活白痴才會自豪花五兩銀子縫衣服。

    更誇張的是有一次,他想改一下自己的黑狐皮罩衫,叫內務府一問,居然要三千兩銀子,無奈的道光就作罷了。

    由此可知,道光的勤儉,並沒有什麼效果,甚至給內務府開出了一條源源不斷的財路。

    但是道光為什麼那麼節儉,又是為了什麼呢?

    咸豐二年,時任太僕寺少卿的徐繼畲向咸豐皇帝上呈了《三漸宜防疏》。在這封奏疏中,徐繼畲提到:“宣宗成皇帝(道光皇帝)風崇儉素,力矯浮華,仿神堯之築土階,法大禹之卑宮室,篤於孝 思,暫停秋獮。熱河一切工程,悉行報罷。於圓明園澄爽靜穆,聖性所安,自正月至十 月,恆駐於此。然三十年中,未嘗增一堵一椽。其遊觀不及之地,坐落或報應修,輒令裁撤。以故內府之帑,前後發出外庫者,凡 一千數百萬,此節省之明效也。”

    如果徐繼畲的話是真實的,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定事實,那就是道光皇帝在位30年間,自掏腰包供給國家使用的銀兩超過國庫一年的收入,這真是一個相當驚人的資料。清代道光年間國家財政歲入大概4000萬兩,撥付軍費以及地方外,中樞可用的戶部銀大概也就1000萬的樣子。

    從道光四年(1825)開始,道光皇帝每年兩次(四月、十二月)將廣儲司銀庫、造辦處庫共撥處二三十萬兩白銀另行封貯。就這樣每年存個二三十萬兩,然後再加上自己時不時撥數十萬不等的“梯己錢”,經過30年的時間,就攢下了這麼多錢。

    道光的節儉,甚至可以說是吝嗇摳門,但他其實也並非為了省錢而省錢,是個一毛不拔的守財奴,而是真的有“化私為公”的行為在裡面的。

    但道光這種勤儉風格也影響了他的政治理念,30年來,道光在政治上並沒有什麼建樹,而且他私人的節儉中,也存在極大的漏洞,讓下面的人不斷地在鑽空子斂財。由此可見,道光其人,確實比較糊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星露穀物語修改器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