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仲夏視點

    特朗普:“OMG!買它!!!”。

    美麗的格陵蘭島

    借用現在一個熱詞,美方的無理要求簡直是荒唐得“令人噴飯”!想花倆臭錢買島?沒門!特朗普外號“特不靠譜”,這絕對是信口開河,“滿嘴跑火車”!

    特朗普真不愧是地產商人出身,你是想買下來開發樓盤嗎?你願意買島,美國國會可不願意花錢,建個美墨邊境隔離牆都拉扯那麼長時間,更不用說買下一座偌大的島嶼了,要知道格陵蘭島面積達216萬平方公里!按照地理區分比它大的就得叫大洲了,這要花的錢可是天文數字中的天文數字!你以為還能像當初買阿拉斯加一樣嗎?再沒那便宜了!

    何況就是你美國願意出錢,丹麥政府和格陵蘭島自治政府(格陵蘭島是丹麥的自治領)也絕不會同意,這不是赤裸裸的賣國嗎?捎帶著還把島上居民賣了。我想丹麥人和格陵蘭島居民到時候就可以跑到美國大使館門口拉橫幅了,上面赫然寫著:“誓死力爭,還我格島!”

    所以,丹麥前首相拉爾斯·拉斯穆森對此在社交平臺上表示:“這肯定是弄錯了時間的愚人節玩笑。”

    不管是主權問題、現實購買能力問題或是美國作何打算的問題,這完全是想一出是一出,也僅限於聊天開玩笑,不過這話從美國總統嘴裡說出來就太讓人大跌眼鏡了,不過也還好,大家都知道特朗普的風格-不正常就是正常。

    關注『仲夏輕颺』持續為您奉上新鮮優質的國際資訊!

  • 2 # 稻門YAO

    這個明顯不是特朗普個人的想法,而是美國長期以來的一個戰略。實際上,美國之所以有目前這麼廣大的領土,其中很重要的就是透過收購的方式來獲得,包括其北方廣袤的到阿拉斯加。

    查閱資料可以發現在美國當時收購阿拉斯加後,就有一種聲音認為美國應該儘快收購格林蘭島。但由於當時美國的財政並不樂觀,因此在國會遭到了否決,才擱置了收購格陵蘭島的計劃。

    在後來的二戰期間,美國甚至一度佔領了格陵蘭島,到戰後才不得不將其歸還給丹麥。因此可以看出,美國對格陵蘭島的關注是持續的,一貫的,不是今天才有這個想法。而且從現實的角度來考慮,一旦丹麥發生了嚴重的經濟或軍事危機,很有可能將格林蘭島作為籌碼出售。如果這個真的能實現,對於特朗普來說肯定是巨大的歷史政績。

    而從現實的地緣政治來看,格陵蘭島本身和北極密切相關。目前,北極的周邊國家都在積極佈局,謀求對北極的控制,尤其是美國最大的對手俄羅斯。現在我們也提出了所謂冰上絲綢之路的說法,這些都觸動了美國敏感的神經。

    如果美國能夠成功收購格林蘭島,不僅可以將其作為北約重要的軍事基地,在此加強軍事部署,以及與北歐國家的軍事合作,強化對俄羅斯的監督和戰略遏制;與此同時,美國進一步深入北極也多了一個基地和立足點,可以更好地控制北極的戰略通道和資源。借用特朗普的話,收購格陵蘭島問題是一個戰略問題,如果真的能夠成功,那無疑是具有極大的意義。

  • 3 # 塵埃讀歷史

    特朗普提出“購買格陵蘭島”放在當今國際關係情境中或許顯得“不專業”甚至“荒唐”,不過其背後是有很重大的歷史關聯性的。回溯歷史,置於更廣的時空中,可以說格陵蘭未曾離開美國的視野,丹麥與美國關係也難以避開格陵蘭因素。

    格陵蘭島的歷史地理情況

    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一大島,面積 216. 6 萬平方千米,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格陵蘭於 18 世紀末成為丹麥的殖民地,1953 年成為丹麥的一個省,1979 年起正式實行內部自治,2009 年自治權進一步擴大,同時其外交、防務等仍由丹麥掌管。格陵蘭高度自治,但仍屬於丹麥王國的一部分。丹麥對格陵蘭統治的合法性主要源於中世紀曆史及 1814 年《基爾和約》,20 世紀 20 年代前,丹麥對格陵蘭實際管轄權限於殖民區域。

    美國曾經在歷史上多次想買下格陵蘭島均遭到拒絕

    1867 年,主導美國政府買下阿拉斯加 的時任國務卿 威廉·蘇厄德曾發起“購買格陵蘭和冰島”的調查。不過位於加勒比海的丹屬 西印度群島作為潛在海軍基地之選,引起美國更大的興趣。即便購買該群島的過程一波三折,美國仍將 之列為對丹麥關係中的優先事項,認為其重要性高於格陵蘭的主權歸屬問題。

    1916 年,作為出售丹屬 西印度群島的交換條件,丹麥要求美國發表宣告,接受丹“將政治、經濟利益擴充套件至整個格陵蘭”,美國 正式承認丹麥對格陵蘭擁有主權。

    1940 年丹麥被德國佔領,導致格陵蘭面臨物資供應中斷的風險。格陵蘭與丹麥的運輸通道被切斷,北美洲國家美國和加拿大成為其物資來源地的首選。時值二戰前期,加拿大已經參戰,而美國尚未參戰,相對超脫。格陵蘭方面不願捲入戰爭,因此,即便加拿大距離更近,格陵蘭與美國的聯絡較之加拿大更為緊密。這也為此後美國在格陵蘭發展勢力提供了便利。對於實際代管格陵蘭的美國而言,戰爭初期奉行不干涉格陵蘭事務的政策,隨著戰事發展,格陵蘭的軍事戰略地位更加凸顯,美國意識到在格陵蘭建立軍事基地的必要性。

    1941 年 4 月 9 日,考夫曼同美方達成協議,授權美國在格陵蘭建立軍事基地並擁有管轄權,同時確認丹麥對包括基地在內的格陵蘭領土仍然享有主權。隨後美軍在格陵蘭興建了大大小小十餘個基地和氣象站。當時格陵蘭對於美國的重要性至少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防止德國等敵對勢力經格陵蘭侵犯北美; 二是為戰爭期間從美國向歐洲大規模調遣軍隊、戰機等提供保障; 三是格陵蘭冰晶石系美國生產金屬鋁進而建造飛機的重要原料; 四是提供氣象資訊,尤其是格陵蘭的冷空氣前鋒對大西洋和西北歐的天氣狀況往往起到決定性作用。戰爭期間,格陵蘭越發依賴美國物資供應,作為交換條件,美國藉機擴大、鞏固在格陵蘭的軍事存在,將格陵蘭納入美國外圍防務圈。

    1945 年德國戰敗後,丹麥恢復對格陵蘭行使主權。美國曾於 1946 年向丹麥提出以 1 億美元購買格陵蘭,但丹麥未接受。冷戰時期,格陵蘭的地緣政治價值突出,其扼守蘇聯北部港口通往大西洋部分航線的要衝,也是跨北極地區洲際彈道導彈的最佳監測地,美國在格陵蘭具有地緣戰略利益。1941 年關於美國在格陵蘭建軍事基地的協議是戰爭期間特殊產物,參與談判和協議簽署的丹方代表考夫曼並未得到丹麥政府的授權。不過,該協議的第十條指出,當確認對美洲和平安全的現有威脅消失後,美國可與丹麥政府共同協商是否修改或終止協議。二戰結束後,丹麥沒有立即要求收回美軍在格陵蘭的基地,直到 1947 年才向美方表達了根據該協議第十條展開商討的意願。美國亦未立即接受丹方提議,直到丹麥加入了美國主導的北約,考慮到格陵蘭可在應對蘇聯戰略威脅上發揮重要作用,美國決定與丹麥政府以強化格陵蘭防務名義重新談判並簽訂協議。

    1951 年,雙 方 正 式 籤 署《格 陵 蘭 防 務 協 定》 。該協議被納入北約戰略框架,核心內容是確認美國可在格陵蘭建設軍事基地、進行軍事部署。格陵蘭由此作為北約冷戰威懾戰略的組成部分,再次被納入美軍勢力範圍。美國在 1951 年至 1953 年間在格陵蘭大規模擴建圖勒空軍基地。20 世紀 50 年代,圖勒基地主要定位為美國空軍中程戰略轟炸機跨北極的中途補給地,並用於排程戰略偵察機和加油機。美國還在格陵蘭東北部修建了名為“北站” 的軍事站,作為往返圖勒基地、執行跨洋任務軍機的緊急降落地。

    隨著 60 年代 B-52 轟炸機引入,格陵蘭在美戰略攻勢中擔負使命的必要性減小,轉而開始在美戰略防禦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1961 年,彈道導彈早期預警雷達在圖勒基地建成並投入執行,與位於英格蘭、阿拉斯加的雷達組成強大預警系統,能夠為攔截蘇聯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提供 15 分鐘的預警時間。因此,圖勒基地雷達成為美國威懾可靠性不可或缺的一環,為實現“相互保證毀滅”式的“恐怖平衡”提供了重要支撐。對於格陵蘭在美軍戰略中的轉型,丹麥政府樂見其成。相較在可能的對蘇聯攻擊行動中揹負發起國的責任,丹方認為讓格陵蘭在防禦體系中發揮作用更為適宜。這樣既能降低丹麥國家安全風險,又能向美國和其他盟友證明,格陵蘭在保證兩極世界戰略穩定上具有重要作用。冷戰結束以後,美國一直保留在格陵蘭圖勒的空軍基地。

    透過梳理有關歷史脈絡,可以看出,特朗普提出“購買格陵蘭島”想法絕非偶然,也不是單純的個人一時興起,而是美國對格陵蘭覬覦已久的一種特殊表達,包含了一定的歷史邏輯性。同時,這也打破了丹美同盟關係長久以來總體保持的平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程序uphclean.EXE是什麼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