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家幹講茶
-
2 # 跟孩子一起學習
西紅柿秧苗變黑了應該是西紅柿的晚疫病危害。
西紅柿晚疫病的症狀是,在幼苗和成株期都可能發生,以成苗期的葉片和青果受害較重。幼苗期發病,葉片出現暗綠色水浸狀病斑,逐漸向主莖發展,致葉柄和主莖呈黑褐色而腐爛,果實發病時,病斑成油浸狀,開始暗綠色,果實先形成油浸狀暗綠色病斑,後變為暗褐色至棕褐色,邊緣明顯呈雲紋狀,果皮表面粗糙,一般不變軟,溼度大時,長出白黴,迅速腐爛。
晚疫病的病菌主要在種子,病殘體及土壤中越冬,借風雨傳播。一般溫度在18℃~22℃,相對溼度為95%以上時,發病最為猛烈且最快。在雨水多,氣溫急高急低,霧露大的初夏或晚秋最易發病和流行。
選用地勢較高,土質疏鬆,排水良良好的地塊,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可有效延遲晚疫病的發生。發病初期噴施5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溶液,或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溶液,或72%霜黴疫淨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溶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藥2~3次。
總之,西紅柿秧苗變黑可能是晚疫病引起的病害,採用農業和藥劑防治。
-
3 # 農大知事
西紅柿果皮發硬發黑,最後導致腐爛變質無法食用,導致西紅柿果皮出現此症狀的病害也有多種,尤其是在高溫潮溼多雨的天氣中,此類西紅柿病害最易發生。農大有幾年的大棚西紅柿種植經驗,對於此種現象有一些瞭解,下面分享一下個人所瞭解的一些常識,供參考。
西紅柿晚疫病
晚疫病就能夠導致西紅柿果實發黑的病害之一,西紅柿在果實青果期,容易受病害侵染髮病,一旦染上了晚疫病,在其果實上就會出現褐斑,褐斑逐漸擴大並變黑,西紅柿的莖基部會開始逐漸的腐爛。
對於西紅柿晚疫病的防治,需要在育苗初期就應加大檢查力度,發現病株並及時剔除,做好雨季排澇降溼的工作,控制好澆水,加強通風,在施肥上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複合肥可以適量用於補充。
在西紅柿發病前,或者是進入雨季之後,可選用代森錳鋅、異菌脲,或者精甲霜靈等噴灑,每週噴一次,噴上兩三次。
西紅柿炭疽病
炭疽病也能引起果實變黑的現象發生,炭疽病在西紅柿的發病中也比較常見,其發病時間通常是在果實接近成熟時,發病初期一般果實的表面會有透明狀的小斑點出現,隨著病情的延續,這些斑點會慢慢的擴大,其顏色也會變成黑色,最終導致西紅柿果實腐爛壞掉。
對於西紅柿炭疽病的防治,首先要從田間加強管理開始,西紅柿在收穫後,要加強田園清理,減少病原體的傳播,在西紅柿的生長期間,對於田間管理要加強修剪枝蔓,增進西紅柿植株的通風效果,注意澇季的及時排水降溼。
在對西紅柿炭疽病的化學防治上,可以使用苯醚甲環唑、苯甲·嘧菌酯、 嘧菌酯、咪鮮胺等藥劑進行噴霧,這些藥物也都屬於是低毒,在配比上可以按照說明使用。
另外,西紅柿筋腐病也會導致西紅柿果實表皮變黑變硬的症狀,西紅柿褐變型筋腐病通常會發生在西紅柿果實的膨大期,發病初期就會呈現出果實表皮褐色斑塊出現,但果形並不受到多大的影響。隨著此病害的繼續惡化,病斑部位的顏色加重變黑。
筋腐病的前期預防工作基本上與前面兩項病害類似。當有病情發現時,可以噴灑葡萄糖與磷酸二氫鉀混合液,用作提高葉片中糖和鉀的含量,能夠起到減輕病害的作用。
-
4 # 鄉村大米
西紅柿表皮硬皮發黑是怎麼了? 西紅柿表皮硬皮發黑,不但在外觀上影響形象,在質量上更是降低了價值,到底是什麼原因?有柯旺達殺菌劑專家分析如下。
西紅柿表皮硬皮發黑,是由瘡痂病造成的,其病害是番茄的一種重要病害,病株率在
10%-30%,嚴重時病株率可達50%以上,對番茄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已成為棚室番茄的主要病害。 症狀: 番茄的葉莖、果均可發生瘡痂病,初生病斑為水漬狀暗綠色斑點,擴大後形成近圓形或不整形邊緣明顯的褐色病斑,四周具黃色環形窄暈環,
內部較薄,具油漬狀光澤。莖部染病出現水漬狀暗綠色至黃褐斑不規則病斑,病部稍隆起,裂開後呈瘡痂狀。果實染病主要為害著色前的幼果和青果,初生圓形四周具較窄隆起的白色小點,後中間凹陷暗褐色或黑褐色,形成邊緣隆起的瘡痂狀病斑。 發病規律: 病原細菌在病殘體中或種子表面越冬,條件適宜時,病菌透過風雨或昆蟲傳播到番茄葉、莖或果實上,
從氣孔或傷口侵入。在葉片上自侵入到發病潛育期3-6天,在果實上潛育期5-6天。發育適溫27-30℃,最高5℃,在56℃下經10分鐘致死。該菌除侵染番茄外,還為害甜(辣)椒。高溫、高溼、陰雨天氣是發病重要條件。管理粗放,植株衰弱會促使發病加重。 防治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整枝打杈,及時清除病殘體,雨季加強排水,降低田間溼度,保持田間通風透光。
(2)發病初期開始噴施進口殺菌劑--多菌烯唑醇。一袋兌水15公斤,葉面噴施,7-10天噴施一次。病情嚴重時,用多菌.烯唑醇兩袋兌水15公斤,5-7天葉面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3次。
回覆列表
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應該是番茄灰黴病,其 病菌主要侵害果實,侵染由殘留的花及花托向果實或果柄擴充套件,使果皮成為灰白色水漬狀,變軟腐爛;以後在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現大量灰褐色黴層,果實失水僵化。灰黴病也為害莖葉,成株期病斑識見於葉片,由邊緣向裡呈“V”字型發展,併產生深淺相同的輪紋,表面著生少量灰黴,葉片最後枯死。 可以選用異菌脲、嘧黴胺 、腐黴利 、乙黴威 、啶醯菌胺 、 氟唑菌醯胺、丁子香酚等加磷酸二氫鉀噴霧。間隔7天連續噴施一次。
附2.1 農業防治
2.1.1 選用抗病品種。這是防治病害最經濟有效的途徑,尤其對於一些難於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選用毛粉802、隹粉15等抗病新品種。
2.1.2 合理施肥。科學施肥,推行配方施肥、測土施肥,依據番茄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有機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適時葉面追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強抗病能力。
2.1.3 改善栽培設施。日光溫室應儘可能提高標準,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張掛反光膜;採用無滴膜,減少結露現象;全膜覆蓋,膜下灌水,最好在棚內建蓄水池並實行滴灌,以有效降低空氣溼度,避免地溫過度降低,減少病害發生和流行的可能性。
2.1.4 合理間套作與輪作倒茬。連作重茬會造成養分失衡與匱乏,造成菌源積累,加重許多病害發生。可透過科學栽培加以調節,減輕病害發生,如番茄地混種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番茄與茼蒿同穴栽可抑制番茄枯萎病;與蔥蒜類和“十”字花科類輪作,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2.1.5 清潔田園。前茬作物收穫後要徹底清除病株殘體和雜草,深翻土壤,減少室內初浸染源:發病後及時摘除病花、病果、病葉或拔除病株,帶到室外銷燬,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2.1.6 換土改造。連作幾年後,土壤鹽化及土傳病害加重,可採取老土換新土的方法來解決。方法是剷除耕層表土,換上無毒肥沃土的大田土。
2.2 生物防治
2.2.1 應用生物技術。可採用轉基因等生物技術培育抗病品種。2.2.2 使用生物農藥。如立枯病可用木黴菌0.50kg摻細土50kg混勻,然後撒在病株莖基部,每畝用藥1.50kg,能有效控制病情;青枯病可用72%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可溶性粉劑2 500~3 000倍液噴霧或灌根。
2.3 生態防治
不同病害適宜的溫溼度不同,應依據不同溫室內的具體情況,科學管理,控制溫溼度。儘量保持較低的空氣溼度,避免出現高溫高溼及低溫高溼的環境條件,溫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 ℃,夜間13~15 ℃,適溫範圍內採取偏低溫管理;合理通風,適時澆水,改善光照條件等。
2.4 物理防治
2.4.1 溫湯浸種。用50~55 ℃溫水浸種10~15min,可有效防治多種種傳病害。
2.4.2 土壤消毒。抓住春秋茬之間的夏閒高溫期翻地曬棚,進行土壤消毒,方法為每平方米鋪4~6cm麥草1kg,加石灰氮0.10kg,深翻20cm,然後田埂間灌滿水,用舊塑膠薄膜蓋上,密閉10~15d後,地表溫度可升到50~60 ℃滅菌及殺線蟲效果顯著。
2.5 化學防治
在熟悉病害種類,瞭解農藥性質的前提下,對症下藥,合理施用化學農藥;適期用藥,講究施藥方法,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農藥,把化學防治的缺點降到最低限度,生產無公害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