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S影片

    謝邀回答,諾曼底登陸是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戰爭走向的關鍵戰役,這場戰鬥成功的開闢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使得納粹德國陷入雙面夾擊的不利局面。整場戰役盟軍共投入了兩百多萬的兵力,雖然陸軍佔了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戰役並不是只靠陸軍就能獨立完成的!強推這個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諾曼底登陸這場戰役雖然歷史上都將“D日”看作是戰役開始的標誌,但其實早在那年的1月份,美軍就已經空降聖母教堂鎮,開始了戰前的準備活動,以阻撓敵人加強海岸的防衛。登陸作戰前一天的時候,盟軍對海灘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與艦炮的炮擊,等到登陸作戰開始的時候,德軍只有一個裝甲師團對盟軍的登陸產開了點像樣的反擊。當然了,這些說的都是英軍,相比之下,美軍的待遇就沒那麼好了……他們主攻的奧馬哈海灘是整個諾曼底戰役中打的最慘也是最激烈的,由於情報錯誤,當時的美軍以為駐守奧馬哈海灘的德軍只有一個後備役團的兵力,結果等打上去才發現自己面對的是隆美爾的第9軍團352步兵師,這支部隊乃是德軍中的精銳所在,再加上那天天氣不好,美軍在登陸前就因為風浪損失了10艘船,大概300名士兵,可謂運氣是極差!而在登陸的過程中,美軍士兵更是遭到了352師的主力團的瘋狂反撲,整整兩個小時都沒能衝上海灘!後來美國海軍發現情況不對,當機立斷用艦炮對岸上的德軍進行了炮擊,總共17艘驅逐艦直接就開到據海灘730米處,也不管是不是會擱淺或者被水雷炸沉,直接就近距離開炮為陸軍提供火力支援!等到陸軍登上奧克角,發現近岸的155mm海岸炮全是電線杆偽裝的後,海軍更是拋下了思想包袱,炮彈跟不要錢的一樣砸在德軍陣地上!保證了登陸行動的成功。

    因此,艦炮和空中支援肯定是有的,可以說若是沒有它們的支援,這場戰役還指不定打成什麼樣呢!

  • 2 # 使用者5770541302

    當然不是,如果諾曼底登陸中完全依靠盟軍士兵自己推進,將會導致巨大的傷亡,甚至極有可能諾曼底登陸還會以失敗而告終。

    登陸作戰往往是十分考驗一個軍隊體系化作戰能力的。當時德軍之所以沒有進行海獅作戰計劃,就是因為德軍的海上運輸力量不足,而且空軍無法奪取英國上空的制空權,在這種情況下貿然登陸無異於讓部隊去送死。

    而在1942年盟軍就進行過一次登陸作戰,地點選在了法國的迪耶普,但是卻是一場慘敗,傷亡率高達70%。當時這些部隊登陸上岸之後,雖然有己方坦克的支援,但是畢竟德軍以逸待勞,同時組織炮擊、空襲,並及時將盟軍登陸艦艇擊毀,直接讓這些盟軍進退兩難,最終德軍完勝。

    此役之後,盟軍時隔兩年之久才再次登陸,就是為了取得足夠大的優勢。首先盟軍在1944年基本已經取得了法國上空的制空權,德軍戰機幾乎沒了蹤影,能夠保證登陸部隊得到空中支援。同時,盟軍做好了情報工作,對德軍的佈防情況,各種重武器火力點都進行了事先掌握,在行動開始前透過空襲打掉了不少目標,行動之前還派遣傘兵攻擊德軍後方重要目標,策應登陸部隊作戰。有了這些保障,盟軍士兵才登陸成功,否則極有可能再次上演迪耶普的慘劇。

  • 3 # 白楊樹下談歷史

    是的。

    關注軍事歷史的朋友,都有一個嗜好,特別喜歡短平快的戰術運用和恢弘的戰略決戰。如果說二戰中的大規模登陸作戰,大家一定會想到諾曼底戰役,它是同盟國戰略進攻的開始。

    每當提起這次作戰,我都不由的想起“百萬雄師過長江”的情景。更是不由得將二者進行比較,為什麼盟軍非要選擇一個點去突破?為什麼就不能像我軍發起的渡江戰役那樣,多路突破呢?中、西方軍事思想的差別在哪裡?

    我們先說說盟軍的渡海戰役。

    早在1943年3月同盟國就在倫敦秘密地成立了一個參謀部,負責研究和制定開闢第二戰場的作戰計劃,籌集兵員和各種軍用物資。到正式作戰這一天,他們已在英國準備了各類飛機13000多架,各類艦船6000多艘,參戰人員達287萬多人,其中美軍153萬多人。

    而英吉利海峽對面的德軍,除了其大肆宣傳的“大西洋壁壘”外,其防守兵力不過76萬人。兵力上有近4倍的差距,怎麼進攻?他們根據歷次登島作戰的經驗教訓,首先確定地點,它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是該地要位於從英國本土機場起飛的戰鬥機的半徑內,這樣有利於發揮空中掩護作用;二是航渡距離要儘可能短,便於部隊快速推進及展開;尤其是登陸點附近要有大港口,便於大量的物資裝備及時跟進,沒有強大的後勤補給,盟軍將寸步難行。

    最終,他們選定了諾曼底。一是雖然距離上有些遠,但德華人的防禦力量較弱,二是此地地形開闊,可以同時展開30個師,快速穩固登陸場。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它距法國北部最大港口瑟堡僅80公里,補給十分方便。

    雖然,戰爭結果是登陸法國成功,離解放歐洲的日子不遠了。但是代價還是挺大的,盟軍損失12.2萬人,而德軍損失11.4萬人,幾乎1:1。日後,許多研究者對其戰術方面,都提出了許多的批評,但很少有人從戰略上去解釋這場“慘勝”為什麼這麼慘?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先看看我軍的渡江戰役。

    它也被稱京滬杭戰役,是我軍向全國進軍,實施戰略追擊的第一個戰役。在1800餘公里的長江沿線上,我軍集中了120萬人。而對手也佈防了45萬部隊,試圖憑藉天險阻擋我軍前進。近3倍的差距,我軍的戰略是什麼呢?

    也像盟軍那樣選擇一個點嗎?不。我軍組成東、中、西三個突擊集團,採取寬正面的同時進攻和有重點的多路突擊的戰法,殲滅沿江守軍,直向其縱深廣大地區推進,進行戰略性進攻。

    最終,以傷亡6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對方43萬餘人。1:5的戰損比,這讓人不由得產生聯想,難道武裝到牙齒的盟軍比不過小米加步槍的我軍。這是為什麼呢?

    關鍵還是戰略戰術思想的不同。

    首先,在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西方人習慣性按部就班,以點帶面,眼光始終盯在如何安穩的建立登陸場,保證後續部隊的有序跟進;並以此為依託再逐漸擴大戰果。

    其戰略上,除了讓對手有些措手不及外,並沒有起到避實擊虛的效果。這是因為德軍的裝甲叢集有很好的機動性,能迅速進行反擊。以至於中後期,雙方膠著在一起,打成了拼耗戰,造成美軍的損失較大。

    反觀我軍的戰略眼光,更高一籌。先舉個大家熟知的例子,電視劇《亮劍》中攻打平安縣城,獨立團加地方武裝近1萬人,而守軍不過一千多人。就在幾個營長因搶主攻而爭論不休時,李雲龍大喝一聲:“沒有助攻,全是主攻”。

    我軍強調集中優勢兵力。當數倍與敵時,多路同時突擊是最有效的方法。三路大軍把當面之敵牢牢的牽制在原地,這樣做不但讓對方不能相互策應,而且拉開防禦空檔。正如《孫子兵法》所講的:“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其次,戰略上的差異,導致戰術上也有很大的差別。由於佔領的是點,導致德軍的援軍從其他地方源源不斷的趕來。而他們絕不會,也不敢實施穿插和迂迴包圍戰術。只得憑藉後勤補給的優勢和守軍打消耗戰,從而導致德40萬部隊撤回,成為其本土防禦的中堅力量。

    而我軍,戰術目的就一個:儘快解決當前之敵,打殲滅戰。由於在戰略上三路突擊,對方不能顧此失彼,於是留在原地防禦我軍。從戰術來說,起到了很好的牽制和分敵作用。給穿插和分割包圍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不但解放多個城市,而且還幾乎全殲了當面之敵。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這句話裡透露出的戰略站位,是西方人不理解和學不來的。這就是中國老一輩革命家經過多年的戰爭實踐,總結出來的積極防禦的軍事思想。“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如何追?怎麼追?

    我軍強調的是,當我方兵力形成絕對優勢的時候,就要大膽的進攻。這樣做,一是在“勢”上嚇破對手的膽量,士氣全無;二是我軍各部沒有主次之分,都是主攻,這怎麼能行,一定要分個“主次”出來,於是各部隊爭先恐後,士氣大漲。

    更難能可貴的,這種“勢”形成一種摧枯拉朽的形式。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很小的傷亡下,取得最大的戰果。如:我軍一名戰士曾抓獲上千名俘虜,就是這樣的道理。

    而由於西方人“小家子氣”,在戰略上的短視和戰術上的呆板,造成了諾曼底登陸成了一場艱難的攻堅戰。看似是為了攻其一點,穩中求進,減少部隊的傷亡,卻恰恰是最不人道的做法。以至於成為大家議論的詬病。

    當然,諾曼底登陸的勝利意義還是很大的。它開闢的第二戰場,鼓舞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鬥志,拉開了納粹德國滅亡的序幕。但充其量只能是政治上的勝利,在軍事上沒有可炫耀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終極鬥羅》的第六冊即將上線,誰能最先猜測到唐軒宇的血脈和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