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中的“離合詞”,是涉及到詞彙和語法兩個方面的一種特殊現象。在以前的語法書上,都把現在所提的“離合動詞”放在十大結構中的“述賓結構”敘述。就是目前也還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是詞,有的認為是片語,有的認為既是詞又是片語,有的認為是動賓式的粘連短語,還有的認為是短語詞。其實,“離合詞”或“離合動詞”的提法未嘗不可! 這些詞的大致共同的特點是:
1. 從概念上講,似乎應該看成詞,表達了一個比較固定的完整的概念。
2. 從用法上講,常作為一個詞使用,即兩個字挨著出現(這是所謂的“合”),但也可以拆開來不緊挨著出現(這是所謂的“離”)。譬如“吃飯”:“飯吃了嗎?”,這時“飯”跟“吃”的位置顛倒過來了。還可以說“一天吃了兩頓飯”等等。 相對“離合詞”而言,漢語中大量的詞是不能離合使用的。譬如“修辭”、“改善”、“得罪”、“抱歉”等等,就很難把這個詞的兩個字拆開了用。 跟這種所謂離合詞相關的語法問題是: 1. 什麼因素決定一個詞可以或者不能離合?譬如“道歉”跟“抱歉”,前者能離合使用,後者卻不能,原因何在?按我的理解,這首先與該合成詞的詞素組成有關。比如支配式合成詞:洗澡、幫忙、投票、立足、中毒、冒險、乾杯、出神、討好等可以離合使用;而培育、製造(並列式),囊括、瓦解(修飾式),攻克、改善(補充式)等合成詞則不能離合使用。其次,跟語言習慣的發展變化有關。例如“道歉”、“鞠躬”等等當初也是不能離合的,而現在離合的現象就很多見。當然,不能離合使用的詞不叫離合詞,這裡只是用它們來進行比較以便於討論。 2. 在可以有離合用法的詞中,還存在離合程度的不同。譬如:典型的“離”的用法是在兩個字中間加入一些成分,如“吃了一頓飯”之類的。可以說,所有的離合詞都可以在中間加入一些成分,造成“離”的用法。還有的“離”的用法,就是乾脆位置也顛倒了,“離”得更遠。譬如“你的發是什麼時候理的?”。但並非所有的離合詞都具有這種“離”的用法。譬如“擔心”,我們可以說“為兒子擔了不少心”,但似乎很難把“心”給離到“擔”前面去。再比如“留意”似乎比“擔心”還要難“離”一些,但我們可以說“留點兒意”(在兩字中插入一些成分)。是什麼因素造成離合詞中有的離合詞更能“離”,有的“離”的程度稍差一些呢?這有待於深入探討。
現代漢語中的“離合詞”,是涉及到詞彙和語法兩個方面的一種特殊現象。在以前的語法書上,都把現在所提的“離合動詞”放在十大結構中的“述賓結構”敘述。就是目前也還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是詞,有的認為是片語,有的認為既是詞又是片語,有的認為是動賓式的粘連短語,還有的認為是短語詞。其實,“離合詞”或“離合動詞”的提法未嘗不可! 這些詞的大致共同的特點是:
1. 從概念上講,似乎應該看成詞,表達了一個比較固定的完整的概念。
2. 從用法上講,常作為一個詞使用,即兩個字挨著出現(這是所謂的“合”),但也可以拆開來不緊挨著出現(這是所謂的“離”)。譬如“吃飯”:“飯吃了嗎?”,這時“飯”跟“吃”的位置顛倒過來了。還可以說“一天吃了兩頓飯”等等。 相對“離合詞”而言,漢語中大量的詞是不能離合使用的。譬如“修辭”、“改善”、“得罪”、“抱歉”等等,就很難把這個詞的兩個字拆開了用。 跟這種所謂離合詞相關的語法問題是: 1. 什麼因素決定一個詞可以或者不能離合?譬如“道歉”跟“抱歉”,前者能離合使用,後者卻不能,原因何在?按我的理解,這首先與該合成詞的詞素組成有關。比如支配式合成詞:洗澡、幫忙、投票、立足、中毒、冒險、乾杯、出神、討好等可以離合使用;而培育、製造(並列式),囊括、瓦解(修飾式),攻克、改善(補充式)等合成詞則不能離合使用。其次,跟語言習慣的發展變化有關。例如“道歉”、“鞠躬”等等當初也是不能離合的,而現在離合的現象就很多見。當然,不能離合使用的詞不叫離合詞,這裡只是用它們來進行比較以便於討論。 2. 在可以有離合用法的詞中,還存在離合程度的不同。譬如:典型的“離”的用法是在兩個字中間加入一些成分,如“吃了一頓飯”之類的。可以說,所有的離合詞都可以在中間加入一些成分,造成“離”的用法。還有的“離”的用法,就是乾脆位置也顛倒了,“離”得更遠。譬如“你的發是什麼時候理的?”。但並非所有的離合詞都具有這種“離”的用法。譬如“擔心”,我們可以說“為兒子擔了不少心”,但似乎很難把“心”給離到“擔”前面去。再比如“留意”似乎比“擔心”還要難“離”一些,但我們可以說“留點兒意”(在兩字中插入一些成分)。是什麼因素造成離合詞中有的離合詞更能“離”,有的“離”的程度稍差一些呢?這有待於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