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唐宋詩詞寫橋的很多,如下: 元稹(779-813)字微之,曾為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寄樂天》:“天下風光數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靈汜橋在五雲門外,今廢。此詩寫越州風光的優美,熱情邀請白居易來越州銷魂。 李紳(772-856),唐大詩人,大和七年(833)為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靈汜橋》是一首完整的詠橋詩,詩曰:“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岸花前後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能促歲陰惟白髮,巧乘風馬是春光。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凋零憶越鄉。” 華鎮(約1093年前後在世),北宋著名詩人,又名華安仁,會稽人。《還珠橋》:“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清風不共門牆改,長與寒泉起浪花。” 陸游(1125-1210),山陰人。古代愛國詩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詩至少寫到30多座橋,有百餘首橋詩。陸游與雲門寺結下深厚的感情,這裡曾經是陸游早年讀書之處,史稱“雲門草堂”。《五雲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第二句是描繪石橋的千古佳句。《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遊,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陸游在《劍南詩稿》中有十幾首寫紹興的柳橋,如:《戲作絕句,以唐人句終之》“雨細穿梅塢,風和上柳橋。山居無歷日,今日是何朝?”《柳橋秋夕》:“柳疏橋盡見,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漁舟浦浦風。眼明無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誰能那,悠然西復東?”《秋日雜詠》:“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東西。忽然來到柳橋下,露溼蓼花紅一溪。”《柳橋秋夜》:“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正是吾廬秋好夜,上橋渾不要人扶。”《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墮時有聲。柳橋東岸倚筇立,聊借水風吹宿醒。”《柳橋》:“村路初晴雪作泥,經旬不到小橋西。出門頓覺春來早,柳染輕黃已蘸溪。”《獨行,過柳橋而歸》:“忽覺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雲覆江干,慘慘雪欲作。籬根犬迎吠,碓下雞俯啄。徐行過傍舍,醉笑盛酬酢。” 陸游還寫了紹興其他許多橋,如:《題跨湖橋下酒家》:“湖水綠於染,野花紅欲燃。春當三月半,狂勝十年前。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翩翩幸強健,不必愧華顛。”《泊舟湖橋酒樓下》:“縹緲雲邊罨畫樓,空濛雨外木蘭舟。誰知老子清狂甚,獨佔城南十里秋?”《柳》:“春來無處不春風,偏在湖橋柳色中。看得淺黃成嫩綠,始知造物有全功。”《晚歸》:“梅市橋邊弄夕霏,菱歌聲裡棹船歸。白鷗去盡還堪恨,不為幽人暖釣磯。”《梅市舟中作》:“漕渠北向小橋通,漸入蒼茫大澤中。造物將無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暮春》:“市橋岸下泛湖舟,雕檻疏簾半上鉤。春事幾何君惜醉,明朝赤幟插譙樓。”《江上》:“禹會橋頭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煙。冷雲垂野雪方作,斷雁叫群人未眠。萬里漂流歸故國,一生蹭蹬付蒼天。暮年尚欲師周孔,未遽長齋繡佛前。”《閒遊》其三:“祓除情景煙波上,放蕩胸懷詩酒中。禹會橋邊潮落處,夕陽幾度系孤篷。”《過杜浦橋》二首:其一:“橋外波如鴨頭綠,杯中酒作鵝兒黃。山茶花下醉初醒,卻過西村看夕陽。”其二:“橋北雨餘春水生,橋南日落暮山橫。問君對酒胡不樂?聽取菱歌煙外聲。”《舟中》:“捩柁柯橋北,維舟草市西,月添霜氣峭,天帶斗杓低。浦凍無魚躍,林深有鶴棲。不嫌村酒惡,也復醉如泥。” 紹興城裡的橋,陸游也寫了不少詠橋詩,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素璧初升禹廟東,天風為我送孤篷。山橫玉海蒼茫外,人在水壺縹緲中。茅舍燈青聞吠犬,蘋汀煙淡見驚鴻。白頭尚耐清寒在,安得終年伸釣翁。”《秋夕虹橋舟中偶賦》:“解纜初離小市門,放篙衝破一溪雲。露螢合散自成陣,水鳥飛鳴如覓群。楓落河疏秋漸老,河傾鬥轉夜將分。書生老負功名志,醉里長歌強一欣。” 徐渭(1521-1539),山陰人,為明代著名詩人、戲劇家、書畫家,中國青藤畫派創始人,寫了不少詠橋詩。如:《柳橋不知誰氏園,舊有梨樹六株,花甚盛。餘每當月夜坐觀移時,擬買之屋而扁曰香雪園,今歸誰氏,梨且斫盡矣》,這詩題目較長,對柳橋梨樹表達了深切的情意:“六樹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記柳橋頭。嬌來靨靨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樓。不受三郎催羯鼓、好當一夢入羅浮。今來斫盡誰家圃,鼙負山人扁額休。” 李慈銘(1834-1894),被尊為一代文史大師,寫過一些頌讚紹興柳橋的詩:《寓山四負堂謁祁忠惠公像》:“一泓清絕寓園中,角巾屹然水中止。講學同源幸得人,柳橋攜手王元趾”句。《東郭門外渡東橋吊餘忠節公尚書二首》:此詩作者有自注:“明季狀元殉國者,公與杞縣劉文正、吉水劉文忠三人而已。”“一死從容完晚節,二劉先後重拜名。隔城亦有尚書在,慚見橋東一水清。”另外還有一些橋詩如:《青田湖競渡詞十六首》:“虹橋三里小紅樓,樓下人家早艤舟。釧影隔窗燈未滅,曉星簾幕各梳頭。”《月夜待家慈近泛霞川》:“全家闌夜泛輕舠,燭影霞川五里遙。臨水人家花夾岸,笛聲吹月滿紅橋。”《鑑湖柳枝詞十二首》:“三兩漁莊老樹邊,漁娃補網橛船頭。板橋茅屋湖南埭、帶雨拕花更可憐。”《微雨中過湖塘二首》:“西跨湖橋雨到時,四山煙景碧參差。白雲忽過青林出,一角斜陽賀監祠。” 周作人(1885-1967),紹興人,是對新文學作出過多種貢獻的作家,在現代文學史上佔有很高地位,寫了不少歌詠紹興橋樑與懷念的詩。如《苦茶庵打油詩( 二十四首)》其九:“惟念水澄橋下路骨灰瓦屑最難看。”《苦茶庵打油詩補遺(二十首)》其九:“柳橋無復清冷水,梅市空餘暗淡山。”《吾家數典》詩其六:“清道橋下百姓家,逸齋遺教是桑麻。”《往昔三十首(三之五)》中的《河與橋》一詩:“往昔居越中,吾愛河與橋/城中多水路,河水劣容舠/曲折行屋後,舍櫓但用篙/夏日河水乾,兩岸丈許高/洞橋如虹亙,石樑橫空蹺/亦常有過樓,步屨聲非遙/(板橋上有屋通岸人家,名曰過樓,亦曰過橋,為居民所私設者,唯城內有之。) 行行二三里,橋影錯相交/既出水城門,風景變一朝/河港俄空闊,野板風蕭蕭/ 試立船頭望,爐峰幹雲霄/。” 陳從週中國著名古建築大師、園林大師陳從周教授,紹興人,寫了許多橋詩。如:《越州吟》:“玉帶垂虹看出水,酒旗招殿舞斜陽,越州佳處無人會,那得橋鄉兼醉鄉。”此書作者自注:“餘謂水鄉橋鄉醉鄉蘭鄉,唯紹興得之。”其四:“小橋通巷水依依,落日閒行到市西,柔櫓一聲舟自起,家家載得醉人歸。”其五:“三步兩橋接肆前,市頭沽酒待嘗鱒;漁舟唱晚歸來近,水閣人家盡捲簾。”《續越州吟》:“有水無山景不周,山重山複復何求;垂虹玉帶門前事,萬古名橋出越州。”其二:“人人爭說江南好,多少風光系客情。一語先生須記取,水鄉總是賴橋名。”其三:“前輩流風立意新,名橋處處自亭亭,姿容留得千秋貌,未把河梁一樣形。”“遠山似睡早含煙,隱見石橋枕水眠;倩影姍姍通一顧,幾灣才得到卿前。”另有二首:“年年何事水邊行,為覓石橋付苦辛;贏得越州千載譽,一圖一字汗盈盈。”“幾人識得忙中樂,邂逅風情別樣濃。日午聞香橋下過,村人貽我醉面紅。”《再續越州吟》第一首:“越山明秀最移情,溪店半間入座薰。小檻依橋橋貼水,青峰照影酒杯深。”其二:“山裡村居山外溪,溼雲過嶺雨霏微。小橋處處隨人意,自有泉聲伴鳥啼。”《紹興沈園前春波橋》:“鳴禽歌宛轉,新柳舞婆娑。莫厭芳情少,春思上綠波。” 【宋】喻良能《月橋詩》天迥月逾晶,地偏人亦靜。簫然尋丈橋,寄此綠淨境。洗盞薦寒光,掬泉弄清影。塵遠耳目醒,令人發深省。 東方浩的現代新詩:《石拱橋》詩:“這唐宋的詩行/漫邪路於水鄉的河道/ 歲月之掌/撫去青石的溝溝坎坎/只把一種暖意/悠悠注入/絲綢的光輝/ 映亮暗淡的文字/工匠的姓名/早隨流水逝去/而他們的遺作/一年復一年,一日復一日/ 在無數深情的目光和雙腳下/親切,動人/石拱橋風度翩翩/一頭倚在古典的水域/一頭倚在現代的愛情 宋代詩人杜德源有這樣的詩句讚美趙州橋:“駕石飛樑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坦平箭在千人過,驛馬馳驅萬國通。雲吐月輪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朝東。” 明代詩人陳鳳梧有詩讚泰山中天門的雲步橋道:“百丈崖高鎖翠煙,半空垂下玉龍涎。天晴六月常飛雨,風靜三更自奏弦。” 唐代詩人王之渙說西安灞橋,:“橋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低垂,應為別離多。” 現代詩人東方浩的新詩《石拱橋》,這唐宋的詩行漫邪路於水鄉的河道歲月之掌,撫去青石的溝溝坎坎,只把一種暖意悠悠注入絲綢的光輝。映亮暗淡的文字、工匠的姓名,早隨流水逝去,而他們的遺作,一年復一年,一日復一日,在無數深情的目光和雙腳下親切,動人。石拱橋風度翩翩,一頭倚在古典的水域,一頭倚在現代的愛情。
因為唐宋詩詞寫橋的很多,如下: 元稹(779-813)字微之,曾為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寄樂天》:“天下風光數會稽,靈汜橋前百里鏡,安得故人生羽翼,飛來相伴醉如泥。”靈汜橋在五雲門外,今廢。此詩寫越州風光的優美,熱情邀請白居易來越州銷魂。 李紳(772-856),唐大詩人,大和七年(833)為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靈汜橋》是一首完整的詠橋詩,詩曰:“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岸花前後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能促歲陰惟白髮,巧乘風馬是春光。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凋零憶越鄉。” 華鎮(約1093年前後在世),北宋著名詩人,又名華安仁,會稽人。《還珠橋》:“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清風不共門牆改,長與寒泉起浪花。” 陸游(1125-1210),山陰人。古代愛國詩人,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詩至少寫到30多座橋,有百餘首橋詩。陸游與雲門寺結下深厚的感情,這裡曾經是陸游早年讀書之處,史稱“雲門草堂”。《五雲橋》:“若耶北與鏡湖通,縹緲飛橋跨半空。陵谷雙遷誰復識?我來徙倚暮煙中。”第二句是描繪石橋的千古佳句。《秋思》:“山步溪橋又早秋,飄然無處不堪遊,僧廊偶為題詩入,魚市常因施藥留”。 陸游在《劍南詩稿》中有十幾首寫紹興的柳橋,如:《戲作絕句,以唐人句終之》“雨細穿梅塢,風和上柳橋。山居無歷日,今日是何朝?”《柳橋秋夕》:“柳疏橋盡見,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漁舟浦浦風。眼明無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誰能那,悠然西復東?”《秋日雜詠》:“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東西。忽然來到柳橋下,露溼蓼花紅一溪。”《柳橋秋夜》:“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正是吾廬秋好夜,上橋渾不要人扶。”《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墮時有聲。柳橋東岸倚筇立,聊借水風吹宿醒。”《柳橋》:“村路初晴雪作泥,經旬不到小橋西。出門頓覺春來早,柳染輕黃已蘸溪。”《獨行,過柳橋而歸》:“忽覺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雲覆江干,慘慘雪欲作。籬根犬迎吠,碓下雞俯啄。徐行過傍舍,醉笑盛酬酢。” 陸游還寫了紹興其他許多橋,如:《題跨湖橋下酒家》:“湖水綠於染,野花紅欲燃。春當三月半,狂勝十年前。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翩翩幸強健,不必愧華顛。”《泊舟湖橋酒樓下》:“縹緲雲邊罨畫樓,空濛雨外木蘭舟。誰知老子清狂甚,獨佔城南十里秋?”《柳》:“春來無處不春風,偏在湖橋柳色中。看得淺黃成嫩綠,始知造物有全功。”《晚歸》:“梅市橋邊弄夕霏,菱歌聲裡棹船歸。白鷗去盡還堪恨,不為幽人暖釣磯。”《梅市舟中作》:“漕渠北向小橋通,漸入蒼茫大澤中。造物將無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暮春》:“市橋岸下泛湖舟,雕檻疏簾半上鉤。春事幾何君惜醉,明朝赤幟插譙樓。”《江上》:“禹會橋頭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煙。冷雲垂野雪方作,斷雁叫群人未眠。萬里漂流歸故國,一生蹭蹬付蒼天。暮年尚欲師周孔,未遽長齋繡佛前。”《閒遊》其三:“祓除情景煙波上,放蕩胸懷詩酒中。禹會橋邊潮落處,夕陽幾度系孤篷。”《過杜浦橋》二首:其一:“橋外波如鴨頭綠,杯中酒作鵝兒黃。山茶花下醉初醒,卻過西村看夕陽。”其二:“橋北雨餘春水生,橋南日落暮山橫。問君對酒胡不樂?聽取菱歌煙外聲。”《舟中》:“捩柁柯橋北,維舟草市西,月添霜氣峭,天帶斗杓低。浦凍無魚躍,林深有鶴棲。不嫌村酒惡,也復醉如泥。” 紹興城裡的橋,陸游也寫了不少詠橋詩,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素璧初升禹廟東,天風為我送孤篷。山橫玉海蒼茫外,人在水壺縹緲中。茅舍燈青聞吠犬,蘋汀煙淡見驚鴻。白頭尚耐清寒在,安得終年伸釣翁。”《秋夕虹橋舟中偶賦》:“解纜初離小市門,放篙衝破一溪雲。露螢合散自成陣,水鳥飛鳴如覓群。楓落河疏秋漸老,河傾鬥轉夜將分。書生老負功名志,醉里長歌強一欣。” 徐渭(1521-1539),山陰人,為明代著名詩人、戲劇家、書畫家,中國青藤畫派創始人,寫了不少詠橋詩。如:《柳橋不知誰氏園,舊有梨樹六株,花甚盛。餘每當月夜坐觀移時,擬買之屋而扁曰香雪園,今歸誰氏,梨且斫盡矣》,這詩題目較長,對柳橋梨樹表達了深切的情意:“六樹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記柳橋頭。嬌來靨靨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樓。不受三郎催羯鼓、好當一夢入羅浮。今來斫盡誰家圃,鼙負山人扁額休。” 李慈銘(1834-1894),被尊為一代文史大師,寫過一些頌讚紹興柳橋的詩:《寓山四負堂謁祁忠惠公像》:“一泓清絕寓園中,角巾屹然水中止。講學同源幸得人,柳橋攜手王元趾”句。《東郭門外渡東橋吊餘忠節公尚書二首》:此詩作者有自注:“明季狀元殉國者,公與杞縣劉文正、吉水劉文忠三人而已。”“一死從容完晚節,二劉先後重拜名。隔城亦有尚書在,慚見橋東一水清。”另外還有一些橋詩如:《青田湖競渡詞十六首》:“虹橋三里小紅樓,樓下人家早艤舟。釧影隔窗燈未滅,曉星簾幕各梳頭。”《月夜待家慈近泛霞川》:“全家闌夜泛輕舠,燭影霞川五里遙。臨水人家花夾岸,笛聲吹月滿紅橋。”《鑑湖柳枝詞十二首》:“三兩漁莊老樹邊,漁娃補網橛船頭。板橋茅屋湖南埭、帶雨拕花更可憐。”《微雨中過湖塘二首》:“西跨湖橋雨到時,四山煙景碧參差。白雲忽過青林出,一角斜陽賀監祠。” 周作人(1885-1967),紹興人,是對新文學作出過多種貢獻的作家,在現代文學史上佔有很高地位,寫了不少歌詠紹興橋樑與懷念的詩。如《苦茶庵打油詩( 二十四首)》其九:“惟念水澄橋下路骨灰瓦屑最難看。”《苦茶庵打油詩補遺(二十首)》其九:“柳橋無復清冷水,梅市空餘暗淡山。”《吾家數典》詩其六:“清道橋下百姓家,逸齋遺教是桑麻。”《往昔三十首(三之五)》中的《河與橋》一詩:“往昔居越中,吾愛河與橋/城中多水路,河水劣容舠/曲折行屋後,舍櫓但用篙/夏日河水乾,兩岸丈許高/洞橋如虹亙,石樑橫空蹺/亦常有過樓,步屨聲非遙/(板橋上有屋通岸人家,名曰過樓,亦曰過橋,為居民所私設者,唯城內有之。) 行行二三里,橋影錯相交/既出水城門,風景變一朝/河港俄空闊,野板風蕭蕭/ 試立船頭望,爐峰幹雲霄/。” 陳從週中國著名古建築大師、園林大師陳從周教授,紹興人,寫了許多橋詩。如:《越州吟》:“玉帶垂虹看出水,酒旗招殿舞斜陽,越州佳處無人會,那得橋鄉兼醉鄉。”此書作者自注:“餘謂水鄉橋鄉醉鄉蘭鄉,唯紹興得之。”其四:“小橋通巷水依依,落日閒行到市西,柔櫓一聲舟自起,家家載得醉人歸。”其五:“三步兩橋接肆前,市頭沽酒待嘗鱒;漁舟唱晚歸來近,水閣人家盡捲簾。”《續越州吟》:“有水無山景不周,山重山複復何求;垂虹玉帶門前事,萬古名橋出越州。”其二:“人人爭說江南好,多少風光系客情。一語先生須記取,水鄉總是賴橋名。”其三:“前輩流風立意新,名橋處處自亭亭,姿容留得千秋貌,未把河梁一樣形。”“遠山似睡早含煙,隱見石橋枕水眠;倩影姍姍通一顧,幾灣才得到卿前。”另有二首:“年年何事水邊行,為覓石橋付苦辛;贏得越州千載譽,一圖一字汗盈盈。”“幾人識得忙中樂,邂逅風情別樣濃。日午聞香橋下過,村人貽我醉面紅。”《再續越州吟》第一首:“越山明秀最移情,溪店半間入座薰。小檻依橋橋貼水,青峰照影酒杯深。”其二:“山裡村居山外溪,溼雲過嶺雨霏微。小橋處處隨人意,自有泉聲伴鳥啼。”《紹興沈園前春波橋》:“鳴禽歌宛轉,新柳舞婆娑。莫厭芳情少,春思上綠波。” 【宋】喻良能《月橋詩》天迥月逾晶,地偏人亦靜。簫然尋丈橋,寄此綠淨境。洗盞薦寒光,掬泉弄清影。塵遠耳目醒,令人發深省。 東方浩的現代新詩:《石拱橋》詩:“這唐宋的詩行/漫邪路於水鄉的河道/ 歲月之掌/撫去青石的溝溝坎坎/只把一種暖意/悠悠注入/絲綢的光輝/ 映亮暗淡的文字/工匠的姓名/早隨流水逝去/而他們的遺作/一年復一年,一日復一日/ 在無數深情的目光和雙腳下/親切,動人/石拱橋風度翩翩/一頭倚在古典的水域/一頭倚在現代的愛情 宋代詩人杜德源有這樣的詩句讚美趙州橋:“駕石飛樑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坦平箭在千人過,驛馬馳驅萬國通。雲吐月輪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朝東。” 明代詩人陳鳳梧有詩讚泰山中天門的雲步橋道:“百丈崖高鎖翠煙,半空垂下玉龍涎。天晴六月常飛雨,風靜三更自奏弦。” 唐代詩人王之渙說西安灞橋,:“橋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低垂,應為別離多。” 現代詩人東方浩的新詩《石拱橋》,這唐宋的詩行漫邪路於水鄉的河道歲月之掌,撫去青石的溝溝坎坎,只把一種暖意悠悠注入絲綢的光輝。映亮暗淡的文字、工匠的姓名,早隨流水逝去,而他們的遺作,一年復一年,一日復一日,在無數深情的目光和雙腳下親切,動人。石拱橋風度翩翩,一頭倚在古典的水域,一頭倚在現代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