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糖溫度

    由於清朝還沒有硬筆,所以一直都是用毛筆字,而毛筆字不外乎隸書、楷書、草書以及行書等,那麼,清朝主要用什麼字型?事實上,清朝的情況一般要分兩種情況:

    首先在清代的官場:清代的官場主要流行館閣體。所謂“館閣體”,就是指在館閣、科舉考場盛行的字型,館閣體發源於明朝時期,在清朝也相當盛行,館閣體講究黑、密、方、緊,強調的是一種光潔、整齊的共性,但也不免陷入僵化的窘境。簡單地說,館閣體就是一種沒有性格的字型。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的字就是典型的館閣體,寫的也不怎麼樣。

    館閣體之所以非常流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館閣體方便書寫,我們可以類比現在的考試,在語文考試中,方方正正的字型往往能夠得到考官的青睞,分數也就更高,在古代也一樣,在科舉考試中,由於時間限制,館閣體可以在保證字型不變形的情況下更快的書寫;二是因為整個社會浮躁的氣氛,所謂“人浮於事”,清朝整個官場都是浮躁的,人人都想往上爬,根本沒有心思靜下心來練字,而館閣體這種不講究性格的字型就給了官員們一種便利,看起來也較為美觀。

    其次是在清朝的官場之外:真正有頭腦的人一般都不喜歡館閣體。尤其是有思想的書法家,他們對於館閣體是非常厭惡的,認為這是一種僵化的字型,沒有靈魂。這些清代書法家們強調返璞歸真,他們崇尚篆書、隸書以及北魏碑體,比如著名的書法家鄧石如,他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當然,其他字型也有人寫,只不過主流還是館閣體和以碑學為主的字型。

    所以,總的來說,在清朝初期流行的主要是館閣體,稍晚一些便是館閣體和碑學字型並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涼拌手撕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