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都地產逍遙君

    說隆美爾戰略才能不高的完全是無稽之談,即便隆美爾並不是傳統陸軍參謀體制下誕生出的將軍,但也不能就因此否認其深遠的戰略目光。就算戰略才能稍低,那也只是和其出神入化的戰術指揮水平相比而言。

    在第一點分歧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不管是裝甲兵力的前置還是後置,都會由於德軍的海軍和空軍的劣勢而讓陸軍陷入孤軍作戰的局勢。古德里安和蓋爾以及龍德施泰特均支援裝甲兵力後置,亦及保留機動預備隊的策略。而隆美爾則大概是受阿拉曼戰役中盟軍巨大制空權優勢的刺激,一直想要規避敵人空中力量的打擊,所以他堅持將裝甲兵力集中在海岸線上。可以說,按照隆美爾的方案,德軍的大量裝甲兵力勢必會受到盟軍海軍和空軍優勢力量的炮擊和轟炸,機動性的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而按照龍德施泰特的方案,正如後來發生的那樣,大量的後方部隊在向前方行進時,被盟軍的轟炸機群肆無忌憚地蹂躪了一番。所以說,不管是哪個方案,都改變不了德國失敗的結局,因為根本原因是德軍在制空權以及制海權上以及武器裝備上的巨大劣勢。

    而隆美爾在這個問題上的考量就是盡最大努力挫敗盟軍的登陸計劃,在士氣和物質裝備上對敵造成打擊。

    其實隆美爾不是不懂預備作戰部隊的重要性,只是將裝甲兵力後置在他看來實在太浪費,而他自己的方案,在其看來也只是“中策”而已。他自己也列出了必須這樣做的理由。

    1.英美兩國的戰鬥轟炸機可以不分晝夜——夜間使用照明彈,監視所有的道路,阻止一切交通。(而這就否決了古德里安認為的那種可以利用夜間讓裝甲部隊前進的僥倖心理)

    2.盟軍的轟炸機群可以炸燬一切橋樑和城鎮,這種行動將封閉道路達幾天之久,結果重要的道路完全失去作用。

    3.如果有十幾個師同時前進,那麼協調指揮的難度會加大很多,而將領沒有應急才能的話,勢必會亂成一團。

    最後,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拯救大兵瑞恩》中的那些鏡頭,無論是美軍空降兵不顧一切阻擊德軍後方部隊的前進,最終炸燬橋樑,將德軍和前線部隊切割開來,還是上尉臨死前那個氣焰囂張的坦克被飛機炸爛的鏡頭,是不是符合隆美爾的憂慮呢。

    第二個就是關於北非戰場重要性的爭論,如果說第一個爭論我是持保留意見的話,那麼在這個問題上我是全面支援隆美爾的。

    儘管曼施坦因在早期的戰略規劃中,否定了透過地中海打垮英國的可能性,所以採用了本島登陸作戰的方式。但是,到了後期,形勢完全變化了,而最重要的,就是美國的參戰,以及其對其他盟國意義巨大的戰略物資補給。

    在義大利被踢出軸心國陣營後,其那極其有限的地中海封鎖能力的喪失讓德國的形勢更加雪上加霜。而中東的石油資源更是讓大英帝國在北非肆無忌憚搞飛機轟炸的憑藉。

    在隆美爾看來,北非背後的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對於盟軍而言有三個重要意義。

    1.1939年,伊朗和伊拉克兩國大約生產了1500萬噸的石油。而羅馬尼亞只有650萬噸。若是軸心國佔領了這個地區,則陸軍就可以提高其摩托化的程度,而空軍的力量也可以大大增強。

    2.美國的軍火物資的主流都是經由波斯灣中的巴士拉流入蘇聯。那裡有數以萬計的戰車和車輛,正在解除安裝轉運的途中。軸心國若能佔領這個地區,則美國的船隻就只好開往摩爾曼斯克去卸貨了。在那一條航線上,由於他們的護航艦隊必須經過一大段挪威的海岸線,所以會受到德國飛機和潛艇的威脅。而對於英國來說,他們的物資就必須饒過好望角,航行1.2萬英里才能到達目的地。ps:到時候就可以讓他們嚐嚐德國狼群戰術和潛艇的威力,這可不是意呆利佬的海軍能夠比擬的。

    3.假使軸心國部隊能夠佔領整個地中海海岸線和美索不達米亞,那麼向蘇聯南部發動攻勢,這就是一個最好的基地。英華人不能再阻止德意的運輸船隻經過地中海,所以不會再有補給上的困難。

    而我自己則可以補充一個第四點,那就是北非戰場獲勝後對中東佔領的優勢,首先其石油資源相比希特勒注重的高加索和時刻需要保護的羅馬尼亞更加豐富,其次就是可以利用當時盟軍管制下中東各國的政治和民族矛盾削弱抵抗力量。

    一個是被希特勒的民族歧視政策搞得團結在一起的蘇聯各民族,一個是內部矛盾重重,國內反西方思想蓬勃的中東國家,即便是讓中東保持中立,那麼對英國的打擊也是極為致命的。而這些,如果在戰爭早期就能實踐的話,後果將會是讓盟軍難以承受的。

    先來看埃及,1939年二戰爆發後,法魯克國王以及非華夫託黨領導的內閣均持親德的立場,試圖依靠軸心國的力量擺脫英國的控制。後來在英國的壓力下,法魯克國王被迫組建新一屆華夫託黨內閣,同時成為英國的戰時盟友,新一任內閣排斥異己,壟斷權力,讓很多埃及反感這位帝國主義的政治盟友。

    再來看伊拉克。二戰爆發後,努裡·賽義德政府持親英的立場,1940年3月,在軍方將領的壓力下。努裡·賽義德被迫辭職,原民族社會黨人拉希德·阿里.吉拉尼組建內閣,持親德的外交立場,試圖利用德國和義大利的支援實現伊拉克的政治獨立。

    最後來看伊朗。蘇德戰爭的爆發結束了禮薩汗的統治,盟軍在1941年佔領德黑蘭,巴列維繼位。在1941至1946盟軍佔領期間,伊朗經濟處於蕭條的狀態,包括穀物,水稻,棉花和菸草在內的主要農作物產量下降,工業生產亦呈負增長狀態,財政赤字。通貨膨脹嚴重,生活物資短缺。劇烈的貧富分化和尖銳的階級對抗,則是此間政治動盪的社會基礎。

    在7月16日託布魯克被德軍攻陷後,羅斯福曾經在霍普金斯這樣一份備忘錄——“不管蘇聯是否會崩潰,中東必須要傾全力加以固守,我希望你考慮到蘇伊士運河也淪陷後的一切影響。”

    而還有一個能證明隆美爾戰略目光的事例就是其對蘇聯和英美潛力的分析。這在其和兒子曼弗雷德的對話中被記錄下來。

    戰爭末期,很多德華人都相信西方國家和蘇聯在幾年內必有一戰,而隆美爾和當時很多人的觀點不同,他認為西方一定能獲得勝利。

    他的理由其來自於美英兩國的制海權,他們控制的法屬北非有大型的港口和第一等的鐵路交通線,而且軌道都比蘇聯的標準窄,他們不一定有多大用途。而換做蘇聯人來搞的話,勢只能使用卡車,而在利比亞到突尼西亞這2000英里沒有鐵路的領土上,卡車的油耗量和載量幾乎都持平了。而在英美相當於蘇聯四倍的生產能力下,蘇聯透過削減非軍事部門而已經被壓榨到極致的生產能力就顯得更加脆弱了。

    所以,我認為,隆美爾的戰略思想還是非常有遠見的,並非有人所質疑的那樣。

  • 2 # 戰略論

    大多數德軍總參謀部出身的將領都“瞧不上”隆美爾,認為隆美爾在北非的戰鬥根本無法同東線戰場相提並論,其實戰經驗非常有限,對於裝甲部隊的機動作戰和縱深佈防的戰略知之甚少,認為隆美爾之所以升遷如此之快完全是因同希特勒親密的關係,而不是他的軍功。即便是如龍德施泰特元帥這樣的德軍的靈魂人物對隆美爾的評價也並不高,他說:“隆美爾是個勇士,擅長指揮一些小型戰鬥,但還算不上是一個卓越的高階將才。”

    普遍質疑隆美爾的戰略能力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隆美爾在東線戰場吃緊之際仍舊執意在北非不停的發起攻勢行動,不斷的要求更多的增援,導致德軍一部分兵力的分散,當時只有東線戰場才是決定德國命運的關鍵,當時的陸軍總參謀長就曾嚴厲批評過隆美爾的要求重視北非的請求。之後據守突尼西亞的非洲集團軍群全軍覆沒,雖然隆美爾並沒有參與實質的指揮,但是作為該集團軍群的司令官無論如何人們都認為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加之隆美爾和希特勒特殊的關係,當時希特勒信任的那些將軍普遍都軍事才能不高,只會阿諛奉承,隆美爾自然也被許多國防軍將領所輕視,認為其徒有虛名,是納粹宣傳的後果。

    對於隆美爾元帥的戰略能力我們要給予其公正的評價,他在兩大戰略問題上的認識證明其在戰略家的地位。一個是關於地中海的戰略重要性的認識,另一個就是西線防禦中裝甲部隊的部署問題,事實證明隆美爾的觀點是正確無疑的。地中海的重要性直到軸心國在北非徹底失敗後才認識到嚴重性,德軍不得不投入許多兵力防禦和義大利和法國的地中海的海岸線以防止盟軍的登陸,這些兵力遠比之前隆美爾要求的增援要少很多,更為嚴重的是正是盟軍在義大利登陸的成功讓盟軍認識到大規模登陸行動的可能性,最終得以下定決心開闢西線戰場,在此之前盟軍對於嚴密設防的海岸進行搶灘登陸的成功性持極大的懷疑態度。另一個西線德軍裝甲部隊到底是靠近海岸佈置還是隱藏在後方的問題最終也證明了隆美爾的明智,隆美爾所預見的盟軍空中因素的強大幹擾成為現實,德軍的裝甲師根本無法及時趕到戰場並投入戰鬥,在盟軍的空中優勢下德軍寄予厚望的裝甲師沒能在最關鍵的一天投入戰鬥。

    正如李德•哈特所言,隆美爾是一位軍事天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盜墓筆記中各人物最後的結局還有各個部分的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