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26722064098

    意思是巍峨高聳的滕王閣俯臨著江心的沙洲,想當初佩玉、鸞鈴鳴響的豪華歌舞已經停止了。

    出自《滕王閣序》,是唐代文學家王勃於上元二年(675年)所創作的一篇駢文。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全文(節選)如下:

    嗚乎!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譯文如下:

    呵!名勝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會難以再逢。蘭亭集會的盛況已成陳跡,石崇的梓澤也變成了廢墟。承蒙這個宴會的恩賜,讓我臨別時作了這一篇序文,至於登高作賦,這隻有指望在座諸公了。

    我只是冒昧地盡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我的一首四韻小詩也已寫成。請各位像潘岳、陸機那樣,展現江海般的文才吧:

    巍峨高聳的滕王閣俯臨著江心的沙洲,想當初佩玉、鸞鈴鳴響的豪華歌舞已經停止了。早晨,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黃昏,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

    悠閒的彩雲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著;時光易逝,人事變遷,不知已經度過幾個春秋。昔日遊賞於高閣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裡去了,只有那欄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遠方奔流。

    詞句註釋如下:

    滕王閣:為唐高祖的兒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修建,舊址在今江西南昌江之濱。

    擴充套件資料:

    高宗時,洪州都督閻某重修此閣,並於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閣上歡宴群僚和賓客。作者南下探親,路過這裡,也參加了盛會,即席賦詩,並寫了這篇序。

    《滕王閣序》全文行思縝密,緊扣題目,不拘一格,全文可分為四部分。第六、七段為第四部分,簡述自己的旅程和志向,對賓主的知遇表示感謝,對參加宴會並餞別作序表示榮幸,這一段內容與開頭遙相呼應,再一次緊扣主題。

    全篇採用對偶句,不但字面相對,而且音韻大體相對。如“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間又平仄相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n7執行快捷鍵有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