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本詞牌又名《菩薩蠻》,《巫山一片雲》. 這是後主入宋後的作品.表達了亡國的悲痛和對故國的無限思念. 開篇言愁,直抒胸臆.人生的遺恨何時才能完結?只有我如此悲痛,沒有盡頭.睡夢中回到故國,醒來卻仍然要面對殘酷的現實.不由得雙淚暗灑.這也正是開篇所言愁,恨的原因.亡國後的日子孤單清冷,無人陪伴.誰還可以和我一起登高遠眺,遙望故國呢?以前一起在晴朗的秋日登高望遠的日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可是那種快樂的日子,再也回不來了.往事不過是一場春夢,美好但難以留住.醒來依舊是空,什麼也抓不住.剩下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回憶和痛苦.多麼希望現在的悲苦也是一場夢,終有醒來的一天!只奈何,好夢易醒,噩夢卻永遠沒有盡頭. 這闋詞以思念故國為主旨,直白不假修飾,悲苦之情傾瀉而出。起筆即言愁恨,可見內心之苦恨,難以抑制。獨我,只有我。給人一種無人能解的悽惶和絕望。兩個夢字,意義不同故不覺重複。第一個夢,是對往事的依戀和對現實的無奈。美好的過去只能長記於心,故國只能重逢於夢,卻再也無法回去了。 後一個"夢"字,則表達了人生如夢的感慨和無奈。往事如夢,醒來成空。徒留傷感。但現實的苦痛卻實實在在地存在,永遠無法如夢般消失。這就讓整首詞,沉浸在一種極度無奈又空蕩的氣氛中。被俘入宋以後,李後主已深刻地意識到人生難免痛苦,但他始終不明白,為什麼獨有自己這麼不幸悲慘?是命運的捉弄還是自釀苦酒?他似乎沒有思考,至少在詞中,他對自己的人生痛苦,既不埋怨,也不控訴,又不懺悔,只是一味地呻吟.後主晚期的詞作,就像是一杯杯濃濃的毫無雜質的苦酒.夢,常常是現實的替代性補償,現實中無法迴歸故國,只好在夢中迴歸.然而美夢短暫而虛幻,一夢醒來,更加深了失落的痛楚.夢既不長,轉而追憶歡樂的往事,而往事已成空,追憶過後又是深深的失望.後主真是好痛苦啊! 李後主詞藝術上的一大特點,是善於寫出心態的變化,而不僅僅是寫瞬間的心緒.這首詞就體現出這一特色.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概括出李煜此詞的結構,這種結構也是他的心理流程的外化:痛定思痛——尋夢解脫——夢醒更痛——再思往事——又如夢境,重入苦海.在李煜入宋後期的詞作中,我們常常能見到後主孤獨的形象.前面《烏夜啼》曾寫到"無言獨上西樓",後面的《良淘沙》也說"獨自莫憑欄",此詞又是"高樓誰與上".日常生活中李煜似乎總是形影相弔,踽踽獨行.生活中的孤獨無伴更會強化心靈深處的孤獨感.我們不能憑空猜想他和小周後的關係和和諧,也不能把詞中所寫完全當作生活的真實,但後期詞作中從未出現他早年愛得那麼深切,那麼得意的小周後的身影,又不能不令人懷疑他與小周後的感情發生了裂變.李煜後期的詞中竟然一次也沒有涉及與他朝夕相處的小周後,這實在是一個難以索解的謎. 李煜能當上皇帝,是造化小兒捉弄的傑作。身為李璟的第六子,按常理,怎麼輪也輪不到他出頭。上面還有五個哥哥,把頭仰累了,也迎不來老爸的一個眼神。但世事難料,哥哥們無福享受帝王的寶座,接二連三地早卒了。就這樣,死神一出手,就把李煜推上了帝王之位。在遺傳學上,李煜真可謂誠實,全部繼承父親的懦弱和喜文厭武。作為文人,有這些秉性是得天獨厚的,但身為帝王,這些勢必引來殺身之禍。 李煜25歲登基時,國力已衰微,南唐不得不年年向宋朝稱臣納貢,以便偏安於一隅,勉強繼續維持帝王殘夢。國弱遭人欺,宋朝盧多遜來求《江南圖經》,這明擺著是搞“間諜”活動,如此明目張膽,毫不遜色於問鼎中原的楚王。李煜明明知道這是宋朝將南伐的前奏,但他還是令人抄錄一本畢恭畢敬地送去。宋朝於是熟知江南十九州屯戍遠近,戶口多寡,為用兵做好了準備。在古代,這比一張間諜衛星拍攝的高畫質晰國防部署照片實用多了。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曾力勸其攻伐宋朝的抗戰派人士,均遭殺害,自毀了長城。人的僥倖心理讓他認為,順從可以讓宋朝保留自己作為帝王的尊嚴。 碰到連自己的皇帝都敢反的宋太祖,李煜的美夢註定要破滅。當初陳橋兵變,只穿了一件黃袍,就換了君臣的角色,黃袍果真有那麼大的能耐?恐怕是心早已有了勢在必得的想法。再聽聽太祖的理由:“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想必李煜的呼嚕聲不會影響太祖的睡意,怕是他不想看著李煜流口水幸福的樣子吧!更深的還是怕禍起蕭牆,哪天被李煜將一軍都不知道。再說,從始皇開始,誰不想一統天下,那能容得下國中之國?太祖遂滅南唐,李煜自殺未遂,而後率百官親屬肉袒出降。肉袒這個詞太刺眼了,搖一下白旗就行了,還興這人體藝術?古代的投降方式真是絕了。 從這一時期開始,李煜的鼾睡就沒醒過,昨日輝煌只能在夢中出現。身兼雙重身份(亡國之君,階下之囚)的李煜,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緒中,靈感輩出,寫出了許多催人淚下的詞句,此刻,無法再用一種調侃的語句去敘述一個傷心的文人帝王。 李煜前期所作的詞,嘆盡了繁華,歌舞昇平,一派祥和,隱約也透出一絲愁意,但這愁屬於為賦新詞強說的愁,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歡樂與熱鬧。“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男兒有淚不輕彈,帝王之淚更不可留,不學玄德淚江山!此時此刻,詞人再抑不住,淚流滿面,傷心不已!如今識盡愁滋味,竟已是淚人兒!睡夢裡,淚難收,繁華已殆盡。留了孤獨,寂寞常隨身。寂寞了還可消遣,把萬千的情緒潑在詞裡字間。而恥辱,哪能消受?帶著東流的春水,淘不盡千古的沙,悲嘆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的人生在此畫上句號。宋太宗聽罷兩首詞,大怒,遂下令讓他飲毒酒自殺。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度完如夢的此生,詞人在斟酒痛飲的時候,是否舉杯邀了明月?是否眼含了雙淚?我們無從知道,但全都明白,李煜的詞裡,字字含淚,句句凝血!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本詞牌又名《菩薩蠻》,《巫山一片雲》. 這是後主入宋後的作品.表達了亡國的悲痛和對故國的無限思念. 開篇言愁,直抒胸臆.人生的遺恨何時才能完結?只有我如此悲痛,沒有盡頭.睡夢中回到故國,醒來卻仍然要面對殘酷的現實.不由得雙淚暗灑.這也正是開篇所言愁,恨的原因.亡國後的日子孤單清冷,無人陪伴.誰還可以和我一起登高遠眺,遙望故國呢?以前一起在晴朗的秋日登高望遠的日子,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可是那種快樂的日子,再也回不來了.往事不過是一場春夢,美好但難以留住.醒來依舊是空,什麼也抓不住.剩下的只是無窮無盡的回憶和痛苦.多麼希望現在的悲苦也是一場夢,終有醒來的一天!只奈何,好夢易醒,噩夢卻永遠沒有盡頭. 這闋詞以思念故國為主旨,直白不假修飾,悲苦之情傾瀉而出。起筆即言愁恨,可見內心之苦恨,難以抑制。獨我,只有我。給人一種無人能解的悽惶和絕望。兩個夢字,意義不同故不覺重複。第一個夢,是對往事的依戀和對現實的無奈。美好的過去只能長記於心,故國只能重逢於夢,卻再也無法回去了。 後一個"夢"字,則表達了人生如夢的感慨和無奈。往事如夢,醒來成空。徒留傷感。但現實的苦痛卻實實在在地存在,永遠無法如夢般消失。這就讓整首詞,沉浸在一種極度無奈又空蕩的氣氛中。被俘入宋以後,李後主已深刻地意識到人生難免痛苦,但他始終不明白,為什麼獨有自己這麼不幸悲慘?是命運的捉弄還是自釀苦酒?他似乎沒有思考,至少在詞中,他對自己的人生痛苦,既不埋怨,也不控訴,又不懺悔,只是一味地呻吟.後主晚期的詞作,就像是一杯杯濃濃的毫無雜質的苦酒.夢,常常是現實的替代性補償,現實中無法迴歸故國,只好在夢中迴歸.然而美夢短暫而虛幻,一夢醒來,更加深了失落的痛楚.夢既不長,轉而追憶歡樂的往事,而往事已成空,追憶過後又是深深的失望.後主真是好痛苦啊! 李後主詞藝術上的一大特點,是善於寫出心態的變化,而不僅僅是寫瞬間的心緒.這首詞就體現出這一特色.由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概括出李煜此詞的結構,這種結構也是他的心理流程的外化:痛定思痛——尋夢解脫——夢醒更痛——再思往事——又如夢境,重入苦海.在李煜入宋後期的詞作中,我們常常能見到後主孤獨的形象.前面《烏夜啼》曾寫到"無言獨上西樓",後面的《良淘沙》也說"獨自莫憑欄",此詞又是"高樓誰與上".日常生活中李煜似乎總是形影相弔,踽踽獨行.生活中的孤獨無伴更會強化心靈深處的孤獨感.我們不能憑空猜想他和小周後的關係和和諧,也不能把詞中所寫完全當作生活的真實,但後期詞作中從未出現他早年愛得那麼深切,那麼得意的小周後的身影,又不能不令人懷疑他與小周後的感情發生了裂變.李煜後期的詞中竟然一次也沒有涉及與他朝夕相處的小周後,這實在是一個難以索解的謎. 李煜能當上皇帝,是造化小兒捉弄的傑作。身為李璟的第六子,按常理,怎麼輪也輪不到他出頭。上面還有五個哥哥,把頭仰累了,也迎不來老爸的一個眼神。但世事難料,哥哥們無福享受帝王的寶座,接二連三地早卒了。就這樣,死神一出手,就把李煜推上了帝王之位。在遺傳學上,李煜真可謂誠實,全部繼承父親的懦弱和喜文厭武。作為文人,有這些秉性是得天獨厚的,但身為帝王,這些勢必引來殺身之禍。 李煜25歲登基時,國力已衰微,南唐不得不年年向宋朝稱臣納貢,以便偏安於一隅,勉強繼續維持帝王殘夢。國弱遭人欺,宋朝盧多遜來求《江南圖經》,這明擺著是搞“間諜”活動,如此明目張膽,毫不遜色於問鼎中原的楚王。李煜明明知道這是宋朝將南伐的前奏,但他還是令人抄錄一本畢恭畢敬地送去。宋朝於是熟知江南十九州屯戍遠近,戶口多寡,為用兵做好了準備。在古代,這比一張間諜衛星拍攝的高畫質晰國防部署照片實用多了。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曾力勸其攻伐宋朝的抗戰派人士,均遭殺害,自毀了長城。人的僥倖心理讓他認為,順從可以讓宋朝保留自己作為帝王的尊嚴。 碰到連自己的皇帝都敢反的宋太祖,李煜的美夢註定要破滅。當初陳橋兵變,只穿了一件黃袍,就換了君臣的角色,黃袍果真有那麼大的能耐?恐怕是心早已有了勢在必得的想法。再聽聽太祖的理由:“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想必李煜的呼嚕聲不會影響太祖的睡意,怕是他不想看著李煜流口水幸福的樣子吧!更深的還是怕禍起蕭牆,哪天被李煜將一軍都不知道。再說,從始皇開始,誰不想一統天下,那能容得下國中之國?太祖遂滅南唐,李煜自殺未遂,而後率百官親屬肉袒出降。肉袒這個詞太刺眼了,搖一下白旗就行了,還興這人體藝術?古代的投降方式真是絕了。 從這一時期開始,李煜的鼾睡就沒醒過,昨日輝煌只能在夢中出現。身兼雙重身份(亡國之君,階下之囚)的李煜,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緒中,靈感輩出,寫出了許多催人淚下的詞句,此刻,無法再用一種調侃的語句去敘述一個傷心的文人帝王。 李煜前期所作的詞,嘆盡了繁華,歌舞昇平,一派祥和,隱約也透出一絲愁意,但這愁屬於為賦新詞強說的愁,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歡樂與熱鬧。“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男兒有淚不輕彈,帝王之淚更不可留,不學玄德淚江山!此時此刻,詞人再抑不住,淚流滿面,傷心不已!如今識盡愁滋味,竟已是淚人兒!睡夢裡,淚難收,繁華已殆盡。留了孤獨,寂寞常隨身。寂寞了還可消遣,把萬千的情緒潑在詞裡字間。而恥辱,哪能消受?帶著東流的春水,淘不盡千古的沙,悲嘆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的人生在此畫上句號。宋太宗聽罷兩首詞,大怒,遂下令讓他飲毒酒自殺。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度完如夢的此生,詞人在斟酒痛飲的時候,是否舉杯邀了明月?是否眼含了雙淚?我們無從知道,但全都明白,李煜的詞裡,字字含淚,句句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