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年華》是部老劇了,冷門又經典,真開心看到題主的提問啊。答一發給大家解解悶兒。
豆瓣評分8.8,▼
不少人都看了不止一遍,▼
文藝青年必看系列,▼
為此專門去了拍攝地,▼
有點厲害啊,《似水年華》以兩個城市作為故事背景,烏鎮為主,臺灣為輔,講了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
男主角叫文(黃磊飾),▼
他從北京碩士畢業後,回到烏鎮的圖書館,從事古書修繕的工作。與其說在生活,不如說是殺時間消磨日子。
館長齊叔(朱旭飾)與他相依為命,待他如子。▼
對他離開北京迴歸故土的行為非常不解,一顆心全撲在他身上:文啊,吃早飯啦,你去參加同學聚會吧別老一個人悶著,你的個人問題該怎麼解決啊。
女孩默默(李心潔飾)暗戀文,▼
每天去圖書館報到比上學還準時,只為看看他的文哥,晚上出來跑步也是,留在齊叔家吃飯也是。
女主角叫英(劉若英飾),▼
她是從臺灣來到烏鎮的設計師,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卻從不故地重遊。
未婚夫雄(扈強飾)正值事業上升期,工作繁忙,對英卻一直很體貼。她不喜歡黃昏,就時刻記得為她拉上床簾,從烏鎮回來帶她與朋友聚餐還送上了烏鎮造型的蛋糕......
以上背景,兩集之內,交待完事。
其它的時間裡,都在表現文和英這對命中註定般CP,雖然從始至終他們也沒有正式在一起過。
最初他們在圖書館的二樓不期而遇,隔著一面書架,透過一本書的空隙看對眼了 。
見面幾次的交流不過寥寥數語。但這幾天裡,兩個人相愛了,頗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副作用是巨大的。
在烏鎮的文,因為對英的思念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不好好吃飯,對默默愛答不理,這又愁壞了齊叔,如此迴圈……
▲英從臺北來信,只有文沒有收到,留下一個孤獨與傲嬌的背影
在臺灣的英,因為放不下文又不想對不起雄,變得糾結不可自拔。三天兩頭鬧小脾氣,父親和閨蜜都察覺出她的不對,卻什麼也問不出來所以然……
▲寶寶不開心
小十君也算看了不少有各種相愛方式的影視劇了,不禁想問,這愛的是不是有點沒道理?
徐克的《青蛇》裡,小青說過:一見鍾情就是見色起意。那文和英這一見,是看見了什麼呢?
他們說,在與彼此短暫的相處中遇見了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與色相無關。所以即使遠隔千里,卻常常做著同樣的事,說著同樣的話。
▲一個偶然的機會,文去了臺北。隨便逛進一家店,相中英曾經想買的音樂盒
▲去陽明山上看風景,又遇見英認識的流浪歌手
這些巧合,他們自己是一概不知的。
英違背了自己不故地重遊的習慣,第二次來到烏鎮。重逢的兩個人話題依然寥寥,淨是天氣、橋、酒這類瑣事,但感情洶湧,一對視就出事。
他們約定,英回臺灣後會再來烏鎮,那一次就是再也不分開的相見。
英離開前,文給她寫了一封信,讓英自己寫下地址,一起投進郵筒裡。文說,當你回到臺灣,這封信也能到了。
後來,回到臺灣的英發現,她錯過了與父親的最後一次見面,受到刺激後心髒病發作。而留在烏鎮的文就此與她失去聯絡,陷入日復一日的等待與悔恨。
因為郵筒沒記憶,不能告訴他英的地址。▼
文去臺北的時候,巧遇正在試婚紗的英,他沒敢上前。英延遲婚期,來烏鎮的日子又是文和默默訂婚的第二天。
雖然觀眾都被相愛的人給感動了,但坦白講劇情是有Bug的。
因為他們的愛情用兩個詞來概括最合適不過:相遇和錯過。而這兩件事,講了23集。不過這部劇的觀眾都意外的寬容。
大家看《似水年華》不為前因後果的邏輯,而是不由自主的跟著它進入烏鎮,以及文和英的世界。再由人及己的產生一些情懷,這樣就很滿足了。
不過能把這劇看完也證明了是真愛,因為《似水年華》的製作算不上精緻。不過和現在一些電視劇裡那種假裝精緻的粗糙,小十君還是更願意看它。
大部分取景都在烏鎮的小橋流水人家,非常省事。那個時候的烏鎮還沒有商業化,街街巷巷都樸素到不行。
在大柔光的掩飾之下,反倒產生了一種朦朧夢幻的美感。有很久之後才看到這劇併為此去了烏鎮的觀眾,回來就抱怨。
這尼瑪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啊,▼
不過大柔光也沒能掩蓋的是穿幫鏡頭,收聲的話筒就總搶戲,▼
小十君猜這個劇組錢不多,除了幾個主要演員之外,偶爾客串的路人也是當地的老人,滿臉的驚奇與羞澀。
其它時候,鎮子上沒什麼人。大家都出門打工了,多好的藉口。倒是有個客串的副導演,演了個傻子,一個相當可愛的存在。
總的來說,這部劇粗糙但耐看,男女主愛得莫名其妙但確實是交心的靈魂伴侶。
他們這段文藝的出軌總讓小十君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回想一下才想起,這種或發乎情止乎禮或意外降臨的感情在很多影視劇裡都有過。
▲《花樣年華》《小城之春》《廊橋遺夢》
不過這時候你們是不是要問,是誰這麼任性拍了《似水年華》這樣一部劇?
有為男女主角量身打造的嫌疑啊,這人一定是他們的鐵粉。還慧眼識英的發現了黃磊和劉若英這對CP,兩隻文藝咖在一起,碰撞出的愛的火花也真是不得了啊。
喏,他長這樣,▼
對,《似水年華》的導演是黃磊本人,劇本也是他自己寫了小說改編的。
據說他寫劇本的時候,一度想採納很多編劇會用的方法:先在心裡定好主角,把他的照片放在桌上對著看。這有利於激發靈感,但他失敗了。
主角一早就選好了,可他和劉若英太熟悉了,熟到不用看照片,熟到看了照片會想笑。
但這劇是為她和自己量身打造應該不假,女主角的臺灣背景就不說了,劇裡很多細節都是他們現實生活裡的段子。
小十君最初看到他倆的組合還覺得奇怪,後來才想起來,這可是黃磊和劉若英的第三次合作了。
第一次是電視劇《人間四月天》,黃磊演徐志摩,劉若英演張幼儀,經典不言而喻。
第二次是電影《夜奔》,他們再次飾演情侶,喜歡著同一個男人。
但合作完《似水年華》之後,兩個人就沒什麼交集了。這時候,不管靠不靠譜,小十君要抖料了,說點坊間傳言。
作為娛樂圈兩股文藝的清泉,黃磊和劉若英很自然的就流到了一起。他們就像劇裡和文和英,相處之間有默契,總是能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
黃磊早年在臺灣有檔電臺節目,叫《黃磊時間》,收聽率很不錯。劉若英是第一個作為嘉賓與他一起主持的人,後來也曾直接代班過。
不知道這八卦聽這節目可能不覺得有什麼,一旦知道了,倒真能從兩人的話語間聽出說不清的親近與熟悉。
黃磊說,他對劉若英的感情是愛情親情友情之外的第四種;劉若英說,沒和黃磊在一起是因為捨不得,情侶會分開,但朋友卻不會。
不知這話又有幾分可靠,畢竟在一起是要建立在當第三者的基礎之上了。當時黃磊和孫莉已經在一起了,拍完這部劇後不久,兩人就領證結了婚。
劉若英和黃磊則是止於朋友,甚至再沒什麼交集。2015年《人間四月天》重聚的時候,劉若英也沒有到場。
兩個人一起拍的這部《似水年華》,就像是把一些想說不能說的東西,封存了起來。他們還給彼此的書寫過序,如果不是文藝青年,哪個明星這麼年輕就寫書。
而那時的黃磊也是真帥,周身的文藝氣質撲面而來。
多少女觀眾一見(青年)黃磊誤終生(此時我們都是孫莉),所以劉若英如果真的動心過也沒什麼奇怪的吧。女神小宋佳就說過,80年代的文藝女青年心裡都住著一個黃磊。
可惜他們合作的時候,黃磊已經是個胖子了。▼
不過如果說黃磊文藝的只有氣質小十君是不服的,還有細胞。
他在《似水年華》裡用了大量的背景音樂把劇中人和劇外觀眾一起圈在意境之中。這部劇的原聲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觀眾都會定期回味。
他還把文藝落入細節,比如動不動就植入聶魯達的詩,電影《鋼琴師》和《英國病人》以及日劇《悠長假期》也成了夾帶的私貨。
對普通觀眾來說,這些是一晃而過的細節,在文藝觀眾眼裡,它們可是驚喜。就像他那時的顏值一樣,值得懷念。
就像黃磊的顏值一樣啊,都是過去的事了。不過黃磊就算變成油膩的大叔了,依舊算是好看的。而《似水年華》這部劇的讀解就是以上這些啦,希望你們食用愉快~咱們其它問題裡見
《似水年華》是部老劇了,冷門又經典,真開心看到題主的提問啊。答一發給大家解解悶兒。
豆瓣評分8.8,▼
不少人都看了不止一遍,▼
文藝青年必看系列,▼
為此專門去了拍攝地,▼
有點厲害啊,《似水年華》以兩個城市作為故事背景,烏鎮為主,臺灣為輔,講了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
男主角叫文(黃磊飾),▼
他從北京碩士畢業後,回到烏鎮的圖書館,從事古書修繕的工作。與其說在生活,不如說是殺時間消磨日子。
館長齊叔(朱旭飾)與他相依為命,待他如子。▼
對他離開北京迴歸故土的行為非常不解,一顆心全撲在他身上:文啊,吃早飯啦,你去參加同學聚會吧別老一個人悶著,你的個人問題該怎麼解決啊。
女孩默默(李心潔飾)暗戀文,▼
每天去圖書館報到比上學還準時,只為看看他的文哥,晚上出來跑步也是,留在齊叔家吃飯也是。
女主角叫英(劉若英飾),▼
她是從臺灣來到烏鎮的設計師,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卻從不故地重遊。
未婚夫雄(扈強飾)正值事業上升期,工作繁忙,對英卻一直很體貼。她不喜歡黃昏,就時刻記得為她拉上床簾,從烏鎮回來帶她與朋友聚餐還送上了烏鎮造型的蛋糕......
以上背景,兩集之內,交待完事。
其它的時間裡,都在表現文和英這對命中註定般CP,雖然從始至終他們也沒有正式在一起過。
最初他們在圖書館的二樓不期而遇,隔著一面書架,透過一本書的空隙看對眼了 。
見面幾次的交流不過寥寥數語。但這幾天裡,兩個人相愛了,頗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副作用是巨大的。
在烏鎮的文,因為對英的思念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不好好吃飯,對默默愛答不理,這又愁壞了齊叔,如此迴圈……
▲英從臺北來信,只有文沒有收到,留下一個孤獨與傲嬌的背影
在臺灣的英,因為放不下文又不想對不起雄,變得糾結不可自拔。三天兩頭鬧小脾氣,父親和閨蜜都察覺出她的不對,卻什麼也問不出來所以然……
▲寶寶不開心
小十君也算看了不少有各種相愛方式的影視劇了,不禁想問,這愛的是不是有點沒道理?
徐克的《青蛇》裡,小青說過:一見鍾情就是見色起意。那文和英這一見,是看見了什麼呢?
他們說,在與彼此短暫的相處中遇見了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與色相無關。所以即使遠隔千里,卻常常做著同樣的事,說著同樣的話。
▲一個偶然的機會,文去了臺北。隨便逛進一家店,相中英曾經想買的音樂盒
▲去陽明山上看風景,又遇見英認識的流浪歌手
這些巧合,他們自己是一概不知的。
英違背了自己不故地重遊的習慣,第二次來到烏鎮。重逢的兩個人話題依然寥寥,淨是天氣、橋、酒這類瑣事,但感情洶湧,一對視就出事。
他們約定,英回臺灣後會再來烏鎮,那一次就是再也不分開的相見。
英離開前,文給她寫了一封信,讓英自己寫下地址,一起投進郵筒裡。文說,當你回到臺灣,這封信也能到了。
後來,回到臺灣的英發現,她錯過了與父親的最後一次見面,受到刺激後心髒病發作。而留在烏鎮的文就此與她失去聯絡,陷入日復一日的等待與悔恨。
因為郵筒沒記憶,不能告訴他英的地址。▼
文去臺北的時候,巧遇正在試婚紗的英,他沒敢上前。英延遲婚期,來烏鎮的日子又是文和默默訂婚的第二天。
雖然觀眾都被相愛的人給感動了,但坦白講劇情是有Bug的。
因為他們的愛情用兩個詞來概括最合適不過:相遇和錯過。而這兩件事,講了23集。不過這部劇的觀眾都意外的寬容。
大家看《似水年華》不為前因後果的邏輯,而是不由自主的跟著它進入烏鎮,以及文和英的世界。再由人及己的產生一些情懷,這樣就很滿足了。
不過能把這劇看完也證明了是真愛,因為《似水年華》的製作算不上精緻。不過和現在一些電視劇裡那種假裝精緻的粗糙,小十君還是更願意看它。
大部分取景都在烏鎮的小橋流水人家,非常省事。那個時候的烏鎮還沒有商業化,街街巷巷都樸素到不行。
在大柔光的掩飾之下,反倒產生了一種朦朧夢幻的美感。有很久之後才看到這劇併為此去了烏鎮的觀眾,回來就抱怨。
這尼瑪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區別啊,▼
不過大柔光也沒能掩蓋的是穿幫鏡頭,收聲的話筒就總搶戲,▼
小十君猜這個劇組錢不多,除了幾個主要演員之外,偶爾客串的路人也是當地的老人,滿臉的驚奇與羞澀。
其它時候,鎮子上沒什麼人。大家都出門打工了,多好的藉口。倒是有個客串的副導演,演了個傻子,一個相當可愛的存在。
總的來說,這部劇粗糙但耐看,男女主愛得莫名其妙但確實是交心的靈魂伴侶。
他們這段文藝的出軌總讓小十君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回想一下才想起,這種或發乎情止乎禮或意外降臨的感情在很多影視劇裡都有過。
▲《花樣年華》《小城之春》《廊橋遺夢》
不過這時候你們是不是要問,是誰這麼任性拍了《似水年華》這樣一部劇?
有為男女主角量身打造的嫌疑啊,這人一定是他們的鐵粉。還慧眼識英的發現了黃磊和劉若英這對CP,兩隻文藝咖在一起,碰撞出的愛的火花也真是不得了啊。
喏,他長這樣,▼
對,《似水年華》的導演是黃磊本人,劇本也是他自己寫了小說改編的。
據說他寫劇本的時候,一度想採納很多編劇會用的方法:先在心裡定好主角,把他的照片放在桌上對著看。這有利於激發靈感,但他失敗了。
主角一早就選好了,可他和劉若英太熟悉了,熟到不用看照片,熟到看了照片會想笑。
但這劇是為她和自己量身打造應該不假,女主角的臺灣背景就不說了,劇裡很多細節都是他們現實生活裡的段子。
比如,英要文給自己講個笑話,文張嘴就說:世界上有兩個人……. 比如,英說自己臉上有個瑕疵,眼角下方有個疤,是小時候被狗咬的。小十君最初看到他倆的組合還覺得奇怪,後來才想起來,這可是黃磊和劉若英的第三次合作了。
第一次是電視劇《人間四月天》,黃磊演徐志摩,劉若英演張幼儀,經典不言而喻。
第二次是電影《夜奔》,他們再次飾演情侶,喜歡著同一個男人。
但合作完《似水年華》之後,兩個人就沒什麼交集了。這時候,不管靠不靠譜,小十君要抖料了,說點坊間傳言。
作為娛樂圈兩股文藝的清泉,黃磊和劉若英很自然的就流到了一起。他們就像劇裡和文和英,相處之間有默契,總是能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
黃磊早年在臺灣有檔電臺節目,叫《黃磊時間》,收聽率很不錯。劉若英是第一個作為嘉賓與他一起主持的人,後來也曾直接代班過。
不知道這八卦聽這節目可能不覺得有什麼,一旦知道了,倒真能從兩人的話語間聽出說不清的親近與熟悉。
黃磊說,他對劉若英的感情是愛情親情友情之外的第四種;劉若英說,沒和黃磊在一起是因為捨不得,情侶會分開,但朋友卻不會。
不知這話又有幾分可靠,畢竟在一起是要建立在當第三者的基礎之上了。當時黃磊和孫莉已經在一起了,拍完這部劇後不久,兩人就領證結了婚。
劉若英和黃磊則是止於朋友,甚至再沒什麼交集。2015年《人間四月天》重聚的時候,劉若英也沒有到場。
兩個人一起拍的這部《似水年華》,就像是把一些想說不能說的東西,封存了起來。他們還給彼此的書寫過序,如果不是文藝青年,哪個明星這麼年輕就寫書。
而那時的黃磊也是真帥,周身的文藝氣質撲面而來。
多少女觀眾一見(青年)黃磊誤終生(此時我們都是孫莉),所以劉若英如果真的動心過也沒什麼奇怪的吧。女神小宋佳就說過,80年代的文藝女青年心裡都住著一個黃磊。
可惜他們合作的時候,黃磊已經是個胖子了。▼
不過如果說黃磊文藝的只有氣質小十君是不服的,還有細胞。
他在《似水年華》裡用了大量的背景音樂把劇中人和劇外觀眾一起圈在意境之中。這部劇的原聲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觀眾都會定期回味。
他還把文藝落入細節,比如動不動就植入聶魯達的詩,電影《鋼琴師》和《英國病人》以及日劇《悠長假期》也成了夾帶的私貨。
對普通觀眾來說,這些是一晃而過的細節,在文藝觀眾眼裡,它們可是驚喜。就像他那時的顏值一樣,值得懷念。
就像黃磊的顏值一樣啊,都是過去的事了。不過黃磊就算變成油膩的大叔了,依舊算是好看的。而《似水年華》這部劇的讀解就是以上這些啦,希望你們食用愉快~咱們其它問題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