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快樂剪輯喵

    在中國近代史上面對列強侵略的戰爭中,甲午中日戰爭無疑是其中對中國衝擊較大的一場侵略戰爭。面對東洋一個所謂“彈丸島國”的侵略,偌大一個清朝居然沒抵禦住!這對後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產生不小影響。讓我們來看看甲午中日戰爭中清國為何失利。

    首先從各種實力對比來看:實際上,當時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並不比日本差,在19世紀60後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已經開展了起來。從經濟上看,甲午戰前日本的重工業還比較薄弱,輕工業中也只有紡織業比較發達。鋼鐵、煤、銅、煤油、機器製造的產量都比中國低得多。當時日本共有工業資本7000萬元,銀行資本9000萬元,年進口額1.7億元,年出口額9000萬元,年財政收入8000萬元,這些指標除了進口量與中國相當外,其它都低於中國,說明當時日本的經濟實力和中國一樣並不強盛。

    從軍事上看,日本在甲午戰前的一二十年裡,竭全國之力提升軍事實力,尤其重視海軍建設,到1893年,擁有軍艦55艘,排水量6.1萬噸,與中國海軍主力北洋艦隊相當(中國還有廣東、福建水師)。很顯然,中日軍事力量對比,不像鴉片戰爭時大刀長矛對堅船利炮那樣懸殊,有的方面如海陸軍總量中國還略佔優勢。也就是說從軍事力量對比來說,清朝不落下風!

    分析:1、統治者對可能發生的戰爭不重視,貪圖享樂,行政者應對侵略的準備不足。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產生了軍國主義怪胎,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 侵略並戰勝中國,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1887年天皇下令從皇室經費中擠出30萬元作為海軍補助費,這筆錢雖然不算很多,但表達了最高統治者的決心,勢必對全中國產生很大激勵。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國富豪紛紛捐款,一年就有100多萬元。這不僅增加了軍費,也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氣。1894年陰曆甲午年十月初十是慈禧老婆子的生辰,為了舉辦隆重的慶典,一年前就已著手籌備。有官員向朝廷上報說軍費緊張,要朝廷撥錢過去,但是慈禧太后就說誰讓她這個壽過的不好,她就讓誰過的不好,為此官員就不敢在向朝廷撥錢打仗!甚至一些官員為迎合上意,把原定給軍隊的軍費挪用,如此做派怎能不敗!

    二、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 北韓戰場的失利,雖然造成了一定的被動,但還沒有影響全域性。這時候,清政府如果能認清形勢,堅定地投入反侵略戰爭,並採取正確的戰略,能夠挫敗敵人的進攻。當時日本打到了鴨綠江,直逼大連,打的清軍連忙逃跑。但是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慈禧太后並不是很慌張,她說了一句只要不打到北京,這個壽就必須辦下去。如此做派怎能不敗!

  • 2 # 草民879

    甲午戰爭爆發前,以中為師一千多年的日本在鴉片戰爭爆發後,對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國敗於英帝國深感震驚。

    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日本毅然摒棄以儒學為根基的中華農耕文明,張開雙臂擁抱西方近代工業文明,於19世紀60年代末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脫亞入歐“的明治維新。巧合的是,19世紀60年代初,大清帝國的洋務派展開了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帝國統治的自救運動——“師夷制夷”、“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

    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的共同點是:致力於國家的現代化改革。不同之處在於:一、明治維新是全盤西化,洋務運動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所謂洋為中用。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領袖人物張之洞,同時也是晚清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領軍人物。而“改良主義”的領袖康有為所鼓吹的還是尊孔保皇,以至於當時的改良派終日沉迷在“惟我皇上聖明,乃能救中國”的夢幻中;二、明治維新是上下一心,洋務運動是各懷鬼胎。洋務派與保守派的明爭暗鬥貫穿了洋務運動的全過程。

    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其代表作《全球通史》中認為,西方的科學不可能用來維護儒家文明,相反,必將削弱這一文明。而在當時大量的保守士大夫使洋務運動不可能進行全面的西方化,因而註定失敗。斯塔夫裡阿諾斯的觀點正確而深刻。

    甲午戰爭一聲炮響,宣告了“脫亞入歐”的明治維新大功告成,同時宣告“師夷制夷”、“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前功盡棄。

    歷史告訴現在與未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保持長盛不衰的唯一途徑就是——所選擇的文明必須始終站立在歷史的潮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仙瀾的技能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