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速警事

    理論上轉速高,機油消耗也會多一點的,發動機高轉速行車時,由於發動機處於小扭矩/高轉速,活塞的執行速度快、而進入的混合器較少,相對於進氣系統的真空度較大,對於負責密封活塞/活塞環/缸筒的潤滑油,就有更多進入燃燒室的趨勢,增加了機油消耗的可能。另外發動機轉速高會使發動機內部壓力增大,促使加速機油的消耗,但是新車一般密閉比較好,實際不會損耗多少,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機油粘度和溫度有一定關係,溫度越高,機油會變得越稀,車速越高,機油的粘度會越低,流動性會越好,如果是開了15萬公里以上的老車,跑高速的時候,老車磨損比較大,機油的密封性會降低,造成機油滲漏燃燒室,而導致大量的消耗。

    汽車發動機高轉速時,機油接觸到高速運轉的曲軸,會使潤滑油過分飛濺到發動機內高溫的表面和泡沫化,比起低轉速時更易引起潤滑油氣化和透過曲軸箱通風系統進入燃燒室燃燒消耗掉,形成機油消耗增加

    根據《汽車發動機效能試驗方法GB/T19055-2003》,明確規定:額定轉速、全負荷時機油/燃油的 消耗比不能超過0.3%。如果你的車子機油消耗比小於這個數就是正常的。

    如果你開的是老車老車,可以更換成粘度更高的全合成機油,以增強機油的密封效能,可以改善一下燒機油的症狀。

  • 2 # EF愛車有道

    這個確切的說呢,不能說什麼轉速就把在幾種情況下,對機油那是有嚴重的這種不好的作用。

    一點的是在冷車啟動的時候,油溫不高,這個時候的雞湧的快速運轉,如果在冷車啟動的時候,高速行駛,馬上那麼機油的剪下作用就比較大,然後容易失效,而且來對機油的傷害比較大,對發動機的傷害也是非常大。

    第二點呢,就是我們在運動模式或者手動擋的第一段低檔高轉速模式,這個時候呢,對機油的損害是非常大的,因為油溫過高,而且呢,這個機油泵的壓力也過高而且負荷非常大。

    第三點的就是超速超載是八極高轉速的學院運轉,以及這個負重太大造成的,機油的分子膜會脫落,在剪下的作用下呢,機油分子容易失效

  • 3 # 非專業車評

    機動車開什麼速度比較損機油?

    這個“損機油”是什麼意思?指的是燒機油亦或者是機油衰減?看您的問題描述指的是機油衰減吧?您問的應該是“您經常跑高速,對機油的損害大不大”?總之這個題看上去有些彆扭呢。。記住一點,急加速、地板油最導致機油衰減、還導致燒機油!長跑高速對發動機當真是極好的!您認為跑高速您的車子負荷會很大?別逗了,對於自吸發動機來說,跑高速120KM/H轉速大概在2600轉左右(僅是大概、平均,別槓),而渦輪增壓發動機維持120KM的速度大概僅用2000轉左右即可!這個轉速對於當今的發動機來說完全是小意思,中低負荷!而經常跑高速會令內機器內的積炭少之又少!要知道積炭也是導致燒機油的元兇之一,超級硬的陳舊積炭會導致活塞環、缸壁之間的縫隙越磨、越大,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一些德系車不經過大修,燒機油的現象就不能治本,就是因為陳舊的積炭不能徹底的清除,即便把活塞環之類的都換了,用不了多久就又會磨損,所以長跑高速對於發動機是一種享受,遠比您在市內堵車、蠕行要好的多!您要知道長跑高速就是最理想的愛車方式,經常跑高速能夠使燃燒室和火花塞始終保持在正常工作溫度,而並非“高溫”,因為發動機轉速根本不夠,跑到120封頂了,這速度對發動機來說完全是小菜一碟!由於長時間保持理想車速進行勻速巡航,發動機的溫度也會處於一個最理想的狀態!在市內緩慢的蠕行才容易導致機體溫度最高,而高速巡航對發動機只有好處而沒壞處!對機油的“損”也比在市內堵車的時候“損”的小。。因為高速120對傳送機產生的負荷太低了!車子就是這樣,能跑高速就別在市內堵著,發動機不怕您在高速公路上勻速巡航,怕的是您在市內頻繁的走走停停、頻繁的加油,那樣才是最傷車的,頻繁的給油加速,導致頻繁的混合氣體高濃度,久而久之積炭就多了,而長時間的低速行駛對機油的損耗也大,透過“機油損耗量=(里程數/平均時速)*汽車功率*機油消耗設計值”這個公式,可以清晰的判斷機油的損耗和車子的速度有直接關係,時速越高,機油消耗量反而低,當然這是指在正常的負荷之下進行,所以長跑高速並不“損”機油!該注意的是車子高速行駛不等於“急加速”,正常把速度拉起來沒有任何問題,而地板油之類的急加速方式也是燒機油的元兇之一(同樣經常粗暴的急加速會導致機油衰減,而跑高速公里勻速巡航並不會導致機油衰減)!至於多久才用換機油?要求多就換、就多就換,不必因為長跑高速就提前更換,發動機兩三千轉而已,不必大驚小怪,鄙人經常7000轉呢,也沒提前換過機油啊!

  • 4 # 愛車大家說

    開車什麼速度比較損機油,這個問題並不嚴謹,應該說“什麼工況下機油效能下降快”更合適一些。因為速度並不能全部反應發動機的執行狀態,而發動機的執行轉化決定著機油效能下降的速度。打個比方,同樣跑60公里/小時,我既可以3檔3500轉也可以5檔1500轉,而這時候發動機的工作狀態是完全不同的。

    機油這東西雖然看得見摸得著,但是想要知道其具體性狀還真需要裝置輔助檢測,所以作為一個非機油專業人士也無法給出諸如多少轉比多少轉更廢機油這樣直觀的答案,咱們就透過日常用車中的一些情景來簡單分析一下吧。

    1、個人認為激烈駕駛更廢機油

    比如一些車友喜歡動不動地板油,這時候發動機基本上是有多少力出多少力,負荷最大,摩擦部件的應力也更大,溫度上升也快,所以經常激烈駕駛的車主更應該定期檢查機油。

    2、一定速度勻速行駛比走走停停更省機油

    這完全是個人直觀感受,沒有任何實踐支援的,勻速行駛中發動機負載穩定,發動機溫度波動小,機油壓力波動小,機油均勻迴圈潤滑,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狀態。而走走停停時發動機負載不穩定,機油壓力也不穩定,機油迴圈速度也不穩定,特別是夏季堵車,發動機溫度上升很快,電子扇頻繁啟動,比如凸輪軸室本來機油迴圈就慢,當停車怠速時進入內部的機油更少,這些機油溫度就更高,而轉速起來後迴圈更快,機油溫度就不會那麼高了。

    3、高速公路行駛比市區行駛更省機油

    其實這點和上一條有點重複,我們都知道機油有清洗作用,高速行駛中燃燒充分,燃燒殘留物更少,而低速行駛更容易出現燃燒不良的情況,燃燒產物更多,最終會有一部分燃燒產物會被機油溶解吸收,機油性狀改變越快。還有一個方面,假如你每天上下班30公里高速,花費30分鐘。另一個人10公里市區,同樣花費30分鐘。當跑3000公里時你的發動機才執行3000分鐘,而市區的車卻要執行9000分鐘,你說哪個機油狀態更好?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拋磚引玉,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多多指教。

  • 5 # 玉為Yuwei

    你好,在潤滑油公司做過幾年,對於你的問題談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是否損失機油(俗稱“燒機油”)跟車速沒有直接的關係。據我們瞭解,燒機油的車輛基本上集中在德系車,特別嚴重的是奧迪,通常一個換油里程,奧迪車需要再加上1-2L機油,這主要和發動機的結構有關係。而美系車、日系車基本上是不燒機油的,比如我自己開的是美系車,正常的一個換油週期之內機油少得非常有限。就是說我們換機油的時候,機油在最大線和最小線中間,再次換機油的時候機油量不會低於最低線,這個就是非常正常的機油輕微消耗,這個不必理會。

    而如果你的車輛是像奧迪的這種普遍的存在消耗機油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其實已經不是車輛的缺點,而成為車輛的特點,應對的方法也很簡單,在車上備上機油,定期自己加進一些就好了,非常省事

    再說換油週期,廠家建議的換油週期跟機油的品質是有關係的,機油通常分為全合成機油、半合成機油和礦物質機油,差別就在於基礎油的品質和新增劑的效能。這三種機油對應的換油週期分別為1萬公里、8000公里和5000公里。所以如果你用的是全合成潤滑油,1萬公里換油完全沒有問題,經常跑高速也沒有關係,潤滑油在設計配方的時候,已經考慮到各種工況,包括正常行駛,低速行駛或者高速行駛。

    另外一點是這個建議的公里數只是一個參考數,比如說1萬公里吧,你提前換油也ok,如果一時忘記了,12000公里的時候再換油,也不會有那麼大的問題,車就像我們的身體一樣,有時候也沒有那麼脆弱。而如果車輛長時間的停著不用,你就別隻按照行駛的公里數來換油了,就需要考慮時間了。一般建議半年更換一次,也就是說半年和1萬公里,誰先到了就按照誰的來。

  • 6 # 寶叔論道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影響機油壽命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路況和行車速度對於是影響機油更換週期的重要因素。

    道路狀況良好,行駛順暢機油壽命比較長。經常行走在擁堵路段,抵擋低速,走走停停,對於發動機機油會產生較大影響。

    眾所周知,機油是有生命週期的,這個週期就是換油週期,當然前提是指正在使用的機油。

    機油只要使用就會改變既有結構,只不過是最終變質的環境和時間不同。機油放在機油桶裡儲藏,一般情況下5年都不變質,尤其是鐵罐包裝儲存期會更長。倒入發動機後,一般從3000公里或者半年就會發生引數變化。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發動機工作時的溫度變化,高溫高壓高剪下摩擦以及水油氣等諸多惡劣環境影響。所以,我們想明確機油的更換週期,就得首先搞清楚都有哪些因素決定了機油的壽命。

    打鐵還需自身硬,首先是機油本身質量。

    真正全合成機油(PAO)至少10000公里起步,如果各種外在因素配合,更長時間都沒問題(ACEA標準是30000公里)。假如是合成機油(目前市場上大多屬於這個類別),5000公里就應該考慮,最多8000公里就要更換了,其次是礦物機油3000公里就要更換,最多不超過5000公里。其次是發動機的執行工況,發動機怠速運轉和高速運轉。

    發動機執行速度形成的溫度和壓力完全不同,速度就壓力的頻率和強度而言,差異非常大,也就是說,經常行駛在擁堵的城市與高速行駛相比,發動機需要提供保護的級別不同。當然對於為發動機而生的汽車機油的影響顯然也是不一樣的。理論上講速度越快,說明動能越大,那麼動能轉換勢能的趨勢越大。就好比行車速度走走停停是最不舒適駕乘感受,反而行車速度越快越穩,這都是與運動速度越快,說明勢能越大,說明壓力減小,所以摩擦力大小和運動速度有關係。速度越快,慣性隨機應變越顯得落後,比如地面有障礙物,如果速度足夠快,也就是所謂的衝過去,速度慢,一定會車陷其中。

    這說明運動速度越快,慣性越會向運動方向產生力量,致使摩擦力減小。

    另外就是駕駛習慣或者說人為因素。

    日常溫柔駕駛習慣和激烈駕駛風格一定會影響機油壽命,如果忽略這個影響就一定會影響發電機壽命。舉例說明,汽車競速運動用途的機油,使用的粘度和更換週期就一定要區別於普通日常用車,因為競速需要發動機短時間加速能力,致使發動機溫度更高、壓力更大,剪下力也更強,對機油的損害自然也更大,這就是為什麼競速賽車使用脂類高粘度機油,而且比賽結束就更換機油的原因。

    這裡面有兩個重點強調:一個是使用的汽車發動機型別不同,競速大多都經過發動機改裝,其次就是駕駛動作不同。前者延伸到我們日常來說,不論你選擇的是什麼品牌車,但發動機無非就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不能忽略兩種發動機存在的差異,要知道二者機械強化程度差異接近1.5倍,不同發動機當然對於機油的要求也不一樣;再者就是小夥伴們日常駕駛習慣因素,兩種不同風格的駕駛要求發動機的相應表現不同,所以發動機對於機油的要求也是會不一樣,也就是說,喜歡激烈駕駛不是問題,問題是日常要選擇粘度高一點的機油才能有利於對發動機的額外保護。

    最後一個因素就是自然環境,也可以說是客觀因素。

    機油除了潤滑抗磨,還有清潔和防腐防鏽功能,所以,空氣質量不好,燃油質量不高都會對機油造成傷害,導致機油氧化提前。因為空氣濾清沒有辦法做到100%過濾效果,即使你選擇的是優質的過濾器,空氣中顆粒物及雜質,都會混入機油,導致機油潤滑效能下降。機油加到車內,就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當含水量超過0.1%時,可以使潤滑油發生乳化,使機油中新增劑分解、加速機油氧化失效。這裡有一個提示,空氣質量的影響,和開不開車沒有太大關係,即使車輛是停駛狀態也是無法阻止空氣對於汽車內油液的侵蝕。

  • 7 # 容濟點火器

    機油粘度和溫度有一定關係,溫度越高,機油會變得越稀,車速越高,機油的粘度會越低,流動性會越好,如果是開了15萬公里以上的老車,跑高速的時候,老車磨損比較大,機油的密封性會降低,造成機油滲漏燃燒室,而導致大量的消耗。

    汽車發動機高轉速時,機油接觸到高速運轉的曲軸,會使潤滑油過分飛濺到發動機內高溫的表面和泡沫化,比起低轉速時更易引起潤滑油氣化和透過曲軸箱通風系統進入燃燒室燃燒消耗掉,形成機油消耗增加

    根據《汽車發動機效能試驗方法GB/T19055-2003》,明確規定:額定轉速、全負荷時機油/燃油的 消耗比不能超過0.3%。如果你的車子機油消耗比小於這個數就是正常的。

    如果你開的是老車老車,可以更換成粘度更高的全合成機油,以增強機油的密封效能,可以改善一下燒機油的症狀。

  • 8 # 填格

    小民談談自己的體會。「損機油」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定期換油才是根本。為何耍定期換機油?因為機油使用一段時間後便變質繼而失去潤滑功效,變質原因有,被碳氫化合物所分解,氧化氮及硫等結合而酸化,與水蒸氣混和而結成油垢等,這都是一直以來困擾引擎潤滑系統的問題,如果把這些問題背後的根本原因解決了,汽車的使用不存在怎麼樣開就損機油。

    事實上現如今的引擎技術已大有改善了,比喻碳氫化合物,氧化氮等是燒燃時空氣與燃料比例不高或混合不好而引致,現今的電子燃料噴注系統已十分精準,加上改良的點火系統,將燃燒後的HC、NOx減至最低,改良打磨技術的燃燒室,也減少進油槽內,加上汽油內的含硫量嚴格控制,這一系列基本上由環保出發的引擎技術,令機油的穩定性與壽命都得以加強和延長。所以,勤換機油、定時保養,才是正道~

  • 9 # 天下苦秦久已

    長期短距離行駛,導致部分汽油透過缸壁流入曲軸箱裡稀釋機油,由於短距離行駛,這些殘餘汽油無法透過高溫揮發透過廢氣管在二次迴圈,時間久了機油效能下降

  • 10 # 行走的新能源汽車

    如果是加入的符合發動機特性的機油,而發動機又沒有涉及缺陷,養護時沒有維護缺陷,理論上是不存在燒機油的可能,除非你不按照規定的時間和里程保養,機油的高溫粘度下降,低溫流動性減弱,可能會存在機油變質及少量燒蝕的可能,否則機油幾乎不會參與燃燒。

    如果你使用的是礦物機油,5000公里或者半年,先到為準更換機油

    半合成機油通常7500公里或者半年,先到為準更換機油

    全合成機油需要1萬公里或者一年先到為準更換機油

    如果你跑的路段比較髒,建議提前一定里程和時間更換空氣濾芯和機油

  • 11 # 汽修社

    廢話不多說,直接講重點!

    車輛開不開,機油都會受損,至於什麼樣的速度比較損機油,我講解以下幾點!

    1、車輛長時間高轉速行駛,車輛發動機轉速接近儀表轉速紅線行駛,雖然在國內高速最高限速為120時速,但是掛低速擋也是可以長時間高轉速的,這樣不僅損機油,還損變速箱。顯然這樣的情況很少出現。特別是自動變速箱車輛更加不回了。除非開啟了手動模式或低速模式。

    不然那麼高的轉速,車輛速度早就超速了。目前車輛120的時速,發動機轉速1500至4500轉這樣。顯然離紅線差的遠了。

    當初長安藍鯨NE 1.5T發動機以5500轉以上的高轉速,運轉200➕小時,期間也是換了好幾次機油,因此高轉速的情況下,對機油損害大,而且發動機的磨損也比較大,需要的散熱系統工作需求也更大。

    2、車輛經常行駛在惡劣路況,如果裝的還是劣質的空氣濾芯,或者空氣濾芯需要更換了也不換,久而久之失去了空氣濾芯的作用,一些雜質被吸入氣缸燃燒,汙染燃燒室後又被機油吸收,這就是導致機油壽命衰減的原因之一。

    3、發動機保養不當,發動機積碳過多,導致發動機燒機油,或者氣門油封老化,導致燒機油,燒機油的發動機特別容易積碳,如此迴圈,發動機機油壽命大打折扣。

    4、開低速也損機油,堵車路上走走停停走走停停,一腳油門一腳剎車,不僅費油,該比較傷機油,因為發動機起步需要較大的負荷,所以油耗高,噴油量多,發動機工作強度就高,機油損耗當然也大一些。

    5、你不開,車輛的機油也會損耗,機油都是有保質期的,一般開封后的機油保質期不會超過 1年,一年後的機油各項效能下降,已達不到之前的效果,但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保護性沒有那麼好了,我的車就是這樣了,可以用一萬公里的機油,被我走走停停,堵車嚴重,用到6000多公里,發動機噪音就大了,然後行駛一段時間我就去更換了,更換夠發動機噪音少了許多。

    總之就是,你車齡不開,機油也會損耗,你不開或者很少開,那麼機油最好也是一年更換一次,如果你經常開高速,那麼公里數上來的也快,如果是一萬公里保養間隔那就是一萬公里更換,其他公里數就其他時間更換。你跑的速度快公里數就多,機油的損耗自然就快一些。

    因為車輛的保養會有規定的時間和公里數,那個先到以那個為準,所以車輛跑的越快,機油損耗也就是越快,不跑的話可能一年換一次機油就可以了。

    我見有些車兩年不到就開到快9萬公里了,按照一萬公里保養,保養了9次,意思就是1個季度不到就要保養一次了,所以車輛速度越快機油損害越大,但是車輛經常低速走走停停對機油的損耗也不小。

  • 12 # 崑崙山大師兄

    一萬公里換機油,直接說結論,一點問題都沒有。不過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正常行駛沒有出現問題;二是機油的質量還是比較可靠;三是行駛的過程中也沒有出現異常的情況。

    一般來說,都是沒有問題,大膽整就行了,車子沒有那麼嬌氣的。

  • 13 # 袁華明月

    在急加速相當於彈跳起步時,由於機油泵不能與之同步,會出現暫時幹磨,時間久了就會燒機油。

    關於機油更換週期如果1萬公里的話,必須選擇大品牌價格在400元以上的全合成機油,比如美孚一號、嘉實多、殼牌等,否則會造成機油消耗過高。

  • 14 # 車友社

    其實換機油的話,主要取決於路況,目前國內比較堵車的情況下二檔行車,基本上都是走走停停,如果同樣的車型在中國行駛1000公里的話,國外則是4000公里換一次,因為轉速都不一樣,機油的衰減速度也就不一樣。

  • 15 # 雄鐵

    這個問題很簡單,開高速時比較損機油,特別是滿負荷、缸套磨損嚴重的狀況下更損機油。象大眾系列的汽車,過去“燒機油”的現象很明顯。我開過一段時間,大概每5000公里就要補充一升機油了。如果不及時補充,導致機油損耗過多,較長時間高速行駛會出現“拉缸”現象。

  • 16 # 愉悅的花貓IH

    在回答一道題目,我的意思是車輛長時間高速運轉情況下吧行駛,這個時候車輛發動機的轉速接近儀表轉速行駛,在國內高速上最高限速為120時速,但是這個時候你掛低擋也是可以長時間的高轉速度,這個不僅僅損機油,車輛行駛惡劣路況,如果你裝的還是劣質的空氣濾芯,或者是空氣濾芯該換的時候也不換,這個時候,這是我的意思,好友看此內容點贊評論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提榮威i6MAX不久,車內起霧,大家一般是怎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