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引《晉太康三年地記》:“舜避丹朱於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尚書註疏》“舜典”中載:“孟子云,堯崩,三年喪畢,舜避丹朱於南河之南,天下諸候朝覲者,不之堯子而之舜;獄論者,不之堯子而之舜;謳歌者,不之堯之而謳歌舜。”
舜,姓姚,名重華,史稱虞舜,相傳,舜出生於上虞,耕於歷山。筆者查閱資料,關於舜耕歷山的傳說地,全國竟有21處之多。這與舜年輕時遭後母及名叫象的異母弟的虐待,迫使其四處漂泊有關。後來,唐堯禪位於舜,德澤黎庶,恩被百姓,聲譽日隆,百姓出於欽敬,都希冀舜帝曾在自己家鄉勞作過而為榮,也不無之故。
舜何以要避丹朱,這就得從堯舜禪讓說起。
堯有九子,長子名丹朱,丹朱驕奢淫逸,為人暴戾。洪水氾濫,百姓憂心如焚,而丹朱卻無動於衷,大泛其舟於洪濤取樂。洪水退後,舟擱淺於泥,丹朱競逼百姓堆沙推舟。“陸上行舟”便典出於此。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堯舜禪讓”的亙古美事。
關於唐堯的禪讓,太史公在《五帝本紀》中如是說:“堯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時乃傳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其實,堯舜禪讓,是件偶然的又極其複雜並十分艱苦的事。最先,唐堯看好巢父與許由。此二人是陽城(今洪洞)的大賢,威望很高,一天,唐堯親自登門拜訪了巢父,將禪讓之意說了一遍,巢父聽後不接受。不日,堯繼訪許由。許由不但不接受禪讓,而且遁耕於洪洞的九箕山中不出。可堯十分看重許由的智慧和公心,便緊追至九箕山說:“禪讓不受,做個九州長吧。”而許由連九州長也不肯接受,然堯還是執意勸說不願意離去。於是許由感到這是一種大辱,遂奔至溪邊,清洗聽髒了的耳朵。《史記》注引皇甫謐《高士傳》時,是這樣記著的:“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許由洗耳,問其故,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盛欲求其名,汙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真可把唐堯氣壞了。(這兩人也只是明哲保身的傢伙,算不上真正的大賢。真正的大賢,應該以天下為己任的,而他們只是為了貪圖自己的所謂獨善其身,而忘記了天下。)
唐堯在選拔自己的接班人事上,想不到會碰到如此之壁。他雖十分氣惱,但為了天下黎民,還是忍氣吞聲地繼續出訪求賢。當唐堯來到歷山,偶然發現躬耕壠畝的舜,其犁轅上撿有簸箕,不解,上前問其由,舜回答說,牛惰懶走慢了,要用鞭策,但牛拉犁已經夠辛苦了,再鞭抽於心不忍,所以拴個簸箕,不管哪個牛走得慢了,就敲敲簸箕,這樣左牛誤認為是在抽右牛,右牛錯覺是在鞭左牛,兩個牛都走快了,何必鞭打呢。唐堯聞之,不勝感佩,曰:舜乃對牲尚能愛憐體恤,讓其承以帝業,定會愛民如子。然而,唐堯畢竟對舜瞭解甚微,心裡總不踏實,一國之君,身系天下,只憑一時一事,哪能證明舜的才德。於是,堯決計以更大的代價來考驗舜,將娥皇和女英兩女下嫁於舜,以察舜的治家本領。姐妻妹妾,這事確實夠舜處理的了,但唐堯覺得還不夠,於是又讓九個不成器的兒子與舜一道生活,以進一步考驗鍛鍊舜的教化才能。
舜娶娥皇、女英時已年逾三十。自此,舜才結束獨身貧窮受欺凌的生活。往後,舜不但沒有因為成了堯帝的女婿而孤高驕矜,而且更加謙虛恭謹,不露圭角。同時,對於曾經虐待過自己的父親、後母以及同父異母的弟弟象,也不記舊怨,恪守孝悌,娥皇、女英不但姐妹相親,也不因身份高貴而怠慢公婆家人,堯的九個兒子也變得比以前通情達理了許多。關於此事,司馬遷在《五帝本紀》中如此記著:“舜,內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女男皆益篤,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於是堯乃試舜王典、百官,皆治。”
舜接位後,禁貪賄,改陋規,減徭役,一秉大公,注重教化,仁愛為本。他與民同住同吃同勞作,可仍覺得見聞有限,惟恐決策有誤,故又特地在自己的門前設定“敢諫之鼓”和“誹謗之木”,以志彌補不周。他佈告天下,想薦賢獻策,均可擊鼓進言,不管是誰,發現帝有過失,皆可立木前月旦臧否,品藻評說。這樣的廣開言語,聞過則喜,終於繼“堯天”之後開創出一個“舜日”的輝煌。“堯天舜日”的成語便由時相傳天下。
透過“敢諫之鼓”和“誹謗之木”,舜終於得悉了顓頊和帝嚳的子孫們,不僅賢德,而且能恩施百姓,便一一委以重任;同時也獲悉帝鴻氏、少皋氏、縉雲氏的後代以以及自己的妻舅丹朱,或怙惡不悛,包庇奸邪,或利慾薰心,搜刮民膏,或行若狐鼠,散播惡語……於是便將他們一一發配荒域或降職使用,如此,丹朱慌了,便鳩集簪纓之族的貴胄子弟,向舜作亂。是平亂呢還是避丹朱?舜審時度勢後終於作出了避的決定,於是舜率父母妻兒及百官東遷原籍上虞,舜東遷何以選擇原籍?要知道,當時的上虞還只是一域臨海沼澤的不毛之地,要在這樣的地方建立根據地,其艱難困苦是現今人們所想象不到的。舜至上虞,正逢天降大雨。於是他迎著風雨而登上龍山(後人為了紀念舜又稱龍山這舜帝嶺)之巔,燃起熊熊大火,“相與虞樂”。據傳,他在這次祀天祭祖時,看到了大江南北的洪水正在泛泛其濫,看到了成群接隊的難民無家可歸……孟子曾說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以為虞舜登龍山和是真正的“小天下”呢!
虞舜登龍山祀天,宣稱自己受到了天神的示諭,實則是他為了自己日後發動全民治洪埋下的伏筆。不是嗎?在以後的幾十年中,舜令鯀統帥治水,以至革鯀職再啟用其子禹繼而治之的施政舉措,不就是“龍山示諭”的最好佐證嗎?
實際上,虞舜自接位後,他深知從刀耕火種到“二牛扛杆”,歷史只是前進了一小步。因此,他急需尋求一條既有悲壯,又要遠離“童年”的興邦大略,而這樣的大略在封閉的高山之域,是永遠尋求不到的。到哪裡去尋求呢?始祖三皇四帝告訴他必須向東去找到海濱的一座似龍的大山,於是他才趁朱亂之機東遷,終於使自己重新接近了大海,開闊了眼界,同時也開闊了輔佐於他的百官的胸襟,如此說,我敢推斷,虞舜避回到上虞,一半是為了避丹朱,另一半則是為了求索大海樣的韜略,這便是人們常說的“人生命運的大搏擊”,“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沒有如此超拔的希求,他能避丹朱於上虞嗎?“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在老子之前,虞舜已發現了這樣的一個規律。
我在構思寫這篇短文前,特地去登龍山,上得山巔,天突然降下雷雨。為此我心一震,忙忙在山野摘三根艾莖權當作香,虔誠地完成了心的祭奠。之後,我便想象著我們這個民族的發生之謎、生存之謎、騰飛之謎,除隱藏在西北黃土高原之外,也許有一半是隱藏在這座似龍的龍山之下以及橫貫上虞的那條滾滾舜江之中,或者隱藏於上虞這域沃土的層層皺褶之下。無怪於上虞的人們頗為自豪地這樣說:掘開一層一層虞就是翻開了一頁一頁的歷史,也有人曾經把這“舜土”夯成的遠古歷史稱作是一部由封閉到開流的歷史。不錯,舜沼令禹治水曾有千年歲月絕少洪患的記載不說是選擇了虞流入海的嗎?虞北的夏蓋山不說是這部開流歷史的最好佐證嗎?!
在上虞,我們已經無法覓尋到虞舜當年真正生活過的環境,但虞舜的遺蹟如舜廟遺址、龍山腳下的舜井、百官鎮北的百官橋以及百官之外的大小舜江、舜山、陶灶、漁浦湖、象山村、虹漾村等等仍遍佈全境,可以想象得到,當年上虞是何等的風光。
我從龍山下來,在大舜廟的遺址上佇立良久。此時我之心,已遠離了上虞,來到了洞庭湖的君山上。這是我於大前年去過的地方。那裡我拜謁了湘妃墓。娥皇、女英哭舜病死於蒼梧之野,淚滴綠筠,始有斑竹,後來,我又入湘江,望見連天的竹林。湘水的姐妹引我憑弔湘娥,雖是遠古情殤,也足以打動今人的心魄,尤其如我這樣從舜都裡走出來的人。
大舜廟不知坍塌何時,但它神聖的靈光並沒有消散。因為,一切曾憧憬過、尋找過的靈魂,總會湧動在後人的血脈中……唉,舜帝,以懷慕之心相祭了。
回頭又去謁舜井。井帝立著一尊石碑,上鐫舜井二字,碑和字,雖都是新的,卻古舊味遍全碑,為疑幻疑真的歷史作著默然無語的旁證。這一刻,我真像是在讀《舜典》。
上虞無疑是遠古江南繁華的一個佐證,一段抹不去的文化歷史,它已長久地積澱在上虞人乃至整個文化的記憶中了。我們現代人面對現實很容易,回到歷史卻很難。然而,歷史畢竟是歷史,巍巍龍山,奔騰舜江,古老舜井……總讓人在不經意間,經受了一番遠古文明的重溫和新讀。
嗨,百官,遠古的半部文明史在你這裡濃縮;嗨,上虞,你是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遠古文明液汁的地方。
我敬仰虞舜,我更愛亙東流的大舜江!
《水經注》引《晉太康三年地記》:“舜避丹朱於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尚書註疏》“舜典”中載:“孟子云,堯崩,三年喪畢,舜避丹朱於南河之南,天下諸候朝覲者,不之堯子而之舜;獄論者,不之堯子而之舜;謳歌者,不之堯之而謳歌舜。”
舜,姓姚,名重華,史稱虞舜,相傳,舜出生於上虞,耕於歷山。筆者查閱資料,關於舜耕歷山的傳說地,全國竟有21處之多。這與舜年輕時遭後母及名叫象的異母弟的虐待,迫使其四處漂泊有關。後來,唐堯禪位於舜,德澤黎庶,恩被百姓,聲譽日隆,百姓出於欽敬,都希冀舜帝曾在自己家鄉勞作過而為榮,也不無之故。
舜何以要避丹朱,這就得從堯舜禪讓說起。
堯有九子,長子名丹朱,丹朱驕奢淫逸,為人暴戾。洪水氾濫,百姓憂心如焚,而丹朱卻無動於衷,大泛其舟於洪濤取樂。洪水退後,舟擱淺於泥,丹朱競逼百姓堆沙推舟。“陸上行舟”便典出於此。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堯舜禪讓”的亙古美事。
關於唐堯的禪讓,太史公在《五帝本紀》中如是說:“堯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時乃傳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其實,堯舜禪讓,是件偶然的又極其複雜並十分艱苦的事。最先,唐堯看好巢父與許由。此二人是陽城(今洪洞)的大賢,威望很高,一天,唐堯親自登門拜訪了巢父,將禪讓之意說了一遍,巢父聽後不接受。不日,堯繼訪許由。許由不但不接受禪讓,而且遁耕於洪洞的九箕山中不出。可堯十分看重許由的智慧和公心,便緊追至九箕山說:“禪讓不受,做個九州長吧。”而許由連九州長也不肯接受,然堯還是執意勸說不願意離去。於是許由感到這是一種大辱,遂奔至溪邊,清洗聽髒了的耳朵。《史記》注引皇甫謐《高士傳》時,是這樣記著的:“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許由洗耳,問其故,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誰能見子?子故浮游,盛欲求其名,汙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真可把唐堯氣壞了。(這兩人也只是明哲保身的傢伙,算不上真正的大賢。真正的大賢,應該以天下為己任的,而他們只是為了貪圖自己的所謂獨善其身,而忘記了天下。)
唐堯在選拔自己的接班人事上,想不到會碰到如此之壁。他雖十分氣惱,但為了天下黎民,還是忍氣吞聲地繼續出訪求賢。當唐堯來到歷山,偶然發現躬耕壠畝的舜,其犁轅上撿有簸箕,不解,上前問其由,舜回答說,牛惰懶走慢了,要用鞭策,但牛拉犁已經夠辛苦了,再鞭抽於心不忍,所以拴個簸箕,不管哪個牛走得慢了,就敲敲簸箕,這樣左牛誤認為是在抽右牛,右牛錯覺是在鞭左牛,兩個牛都走快了,何必鞭打呢。唐堯聞之,不勝感佩,曰:舜乃對牲尚能愛憐體恤,讓其承以帝業,定會愛民如子。然而,唐堯畢竟對舜瞭解甚微,心裡總不踏實,一國之君,身系天下,只憑一時一事,哪能證明舜的才德。於是,堯決計以更大的代價來考驗舜,將娥皇和女英兩女下嫁於舜,以察舜的治家本領。姐妻妹妾,這事確實夠舜處理的了,但唐堯覺得還不夠,於是又讓九個不成器的兒子與舜一道生活,以進一步考驗鍛鍊舜的教化才能。
舜娶娥皇、女英時已年逾三十。自此,舜才結束獨身貧窮受欺凌的生活。往後,舜不但沒有因為成了堯帝的女婿而孤高驕矜,而且更加謙虛恭謹,不露圭角。同時,對於曾經虐待過自己的父親、後母以及同父異母的弟弟象,也不記舊怨,恪守孝悌,娥皇、女英不但姐妹相親,也不因身份高貴而怠慢公婆家人,堯的九個兒子也變得比以前通情達理了許多。關於此事,司馬遷在《五帝本紀》中如此記著:“舜,內行彌謹,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女男皆益篤,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於是堯乃試舜王典、百官,皆治。”
舜接位後,禁貪賄,改陋規,減徭役,一秉大公,注重教化,仁愛為本。他與民同住同吃同勞作,可仍覺得見聞有限,惟恐決策有誤,故又特地在自己的門前設定“敢諫之鼓”和“誹謗之木”,以志彌補不周。他佈告天下,想薦賢獻策,均可擊鼓進言,不管是誰,發現帝有過失,皆可立木前月旦臧否,品藻評說。這樣的廣開言語,聞過則喜,終於繼“堯天”之後開創出一個“舜日”的輝煌。“堯天舜日”的成語便由時相傳天下。
透過“敢諫之鼓”和“誹謗之木”,舜終於得悉了顓頊和帝嚳的子孫們,不僅賢德,而且能恩施百姓,便一一委以重任;同時也獲悉帝鴻氏、少皋氏、縉雲氏的後代以以及自己的妻舅丹朱,或怙惡不悛,包庇奸邪,或利慾薰心,搜刮民膏,或行若狐鼠,散播惡語……於是便將他們一一發配荒域或降職使用,如此,丹朱慌了,便鳩集簪纓之族的貴胄子弟,向舜作亂。是平亂呢還是避丹朱?舜審時度勢後終於作出了避的決定,於是舜率父母妻兒及百官東遷原籍上虞,舜東遷何以選擇原籍?要知道,當時的上虞還只是一域臨海沼澤的不毛之地,要在這樣的地方建立根據地,其艱難困苦是現今人們所想象不到的。舜至上虞,正逢天降大雨。於是他迎著風雨而登上龍山(後人為了紀念舜又稱龍山這舜帝嶺)之巔,燃起熊熊大火,“相與虞樂”。據傳,他在這次祀天祭祖時,看到了大江南北的洪水正在泛泛其濫,看到了成群接隊的難民無家可歸……孟子曾說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以為虞舜登龍山和是真正的“小天下”呢!
虞舜登龍山祀天,宣稱自己受到了天神的示諭,實則是他為了自己日後發動全民治洪埋下的伏筆。不是嗎?在以後的幾十年中,舜令鯀統帥治水,以至革鯀職再啟用其子禹繼而治之的施政舉措,不就是“龍山示諭”的最好佐證嗎?
實際上,虞舜自接位後,他深知從刀耕火種到“二牛扛杆”,歷史只是前進了一小步。因此,他急需尋求一條既有悲壯,又要遠離“童年”的興邦大略,而這樣的大略在封閉的高山之域,是永遠尋求不到的。到哪裡去尋求呢?始祖三皇四帝告訴他必須向東去找到海濱的一座似龍的大山,於是他才趁朱亂之機東遷,終於使自己重新接近了大海,開闊了眼界,同時也開闊了輔佐於他的百官的胸襟,如此說,我敢推斷,虞舜避回到上虞,一半是為了避丹朱,另一半則是為了求索大海樣的韜略,這便是人們常說的“人生命運的大搏擊”,“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沒有如此超拔的希求,他能避丹朱於上虞嗎?“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在老子之前,虞舜已發現了這樣的一個規律。
我在構思寫這篇短文前,特地去登龍山,上得山巔,天突然降下雷雨。為此我心一震,忙忙在山野摘三根艾莖權當作香,虔誠地完成了心的祭奠。之後,我便想象著我們這個民族的發生之謎、生存之謎、騰飛之謎,除隱藏在西北黃土高原之外,也許有一半是隱藏在這座似龍的龍山之下以及橫貫上虞的那條滾滾舜江之中,或者隱藏於上虞這域沃土的層層皺褶之下。無怪於上虞的人們頗為自豪地這樣說:掘開一層一層虞就是翻開了一頁一頁的歷史,也有人曾經把這“舜土”夯成的遠古歷史稱作是一部由封閉到開流的歷史。不錯,舜沼令禹治水曾有千年歲月絕少洪患的記載不說是選擇了虞流入海的嗎?虞北的夏蓋山不說是這部開流歷史的最好佐證嗎?!
在上虞,我們已經無法覓尋到虞舜當年真正生活過的環境,但虞舜的遺蹟如舜廟遺址、龍山腳下的舜井、百官鎮北的百官橋以及百官之外的大小舜江、舜山、陶灶、漁浦湖、象山村、虹漾村等等仍遍佈全境,可以想象得到,當年上虞是何等的風光。
我從龍山下來,在大舜廟的遺址上佇立良久。此時我之心,已遠離了上虞,來到了洞庭湖的君山上。這是我於大前年去過的地方。那裡我拜謁了湘妃墓。娥皇、女英哭舜病死於蒼梧之野,淚滴綠筠,始有斑竹,後來,我又入湘江,望見連天的竹林。湘水的姐妹引我憑弔湘娥,雖是遠古情殤,也足以打動今人的心魄,尤其如我這樣從舜都裡走出來的人。
大舜廟不知坍塌何時,但它神聖的靈光並沒有消散。因為,一切曾憧憬過、尋找過的靈魂,總會湧動在後人的血脈中……唉,舜帝,以懷慕之心相祭了。
回頭又去謁舜井。井帝立著一尊石碑,上鐫舜井二字,碑和字,雖都是新的,卻古舊味遍全碑,為疑幻疑真的歷史作著默然無語的旁證。這一刻,我真像是在讀《舜典》。
上虞無疑是遠古江南繁華的一個佐證,一段抹不去的文化歷史,它已長久地積澱在上虞人乃至整個文化的記憶中了。我們現代人面對現實很容易,回到歷史卻很難。然而,歷史畢竟是歷史,巍巍龍山,奔騰舜江,古老舜井……總讓人在不經意間,經受了一番遠古文明的重溫和新讀。
嗨,百官,遠古的半部文明史在你這裡濃縮;嗨,上虞,你是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遠古文明液汁的地方。
我敬仰虞舜,我更愛亙東流的大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