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到了公元220年的時候,其實無論漢獻帝願意不願意,那個帝位他都得讓給曹丕,不過我倒願意相信,他是願意把位子給曹丕的。

    曹操去世的時候,此時的天下是個什麼樣子?南方的劉備和孫權基本是尾大不掉,短時間內根本吃不掉他們;而許昌的那個所謂的漢朝朝廷,已經變成了養老院和幽閉地;而已經從魏公晉封魏王的曹家,此時只需臨門一腳,就可以登基稱尊,號令大半個天下了。

    而劉協本人呢?種種史料都表現出他是個有能力、有魄力、有想法的君主,本不該成為那個亡國之君,但是無奈桓靈二帝實在太混賬,把這個國家給折騰得奄奄一息。他曾經想對命運作出抗爭,比如著名的衣帶詔事件。但是在曹操的鐵拳下,他終究沒有辦法抵抗命運的暴戾。

    所以他還能怎麼辦?曹丕雖然遠不及曹操,但是時勢已經逼著他向九五之尊前進。既然坐在這個寶座上和當囚犯也沒啥區別,那還不如直接去做他的山陽公吧。

  • 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問問本次事件的主人公——魏文帝曹丕。

    曹丕在三讓其位後,終於“勉強”答應漢獻帝的“禪位”,然後登上帝位,建立曹魏政權,漢朝至此徹底被終結。

    但是就在此時,本應該低調的曹丕卻說了這樣一句話:“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就是這句話,區區幾個字,就把儒家宣揚的上古時期的堯舜禹禪讓美談,毀了個一乾二淨。

    試問,如果自己年富力強,貴為九五之尊,天下共主,享受著萬國來朝、四方朝賀的榮耀,哪個帝王會甘願放棄這一切,去做一個毫無影響力的平民?

    最要命的是,你還不知道你要禪位的人人品如何,萬一是個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角色,那主動交出權力後等待自己的,遲早是咔嚓一刀。

    這樣的情況下,禪讓既違背了自己內心初衷,又讓自己的未來多了很多未知的危險,換做你是漢獻帝,你會主動心甘情願地讓位嗎?

    “傻子才會心甘情願禪位!”這就是漢獻帝內心的真實想法。

    但是不讓是不行的,因為不交出權力,佔著皇帝的寶座,等待自己的,也會是冰冷的刀劍,而裝作情願一些,獲許還能在被禪讓者的皇恩浩蕩下,獲得一個安享晚年的厚道待遇。

    曹魏的勢力,從曹操時代就開始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並稱為漢朝最重要的勢力。213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216年4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鄴城。他名義上還為漢臣,實際上已是皇帝;217年10月,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曹操以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太子。

    王冕十有二旒是天子的配置,這說明曹操已經完成了建立王朝的所有準備,曹丕需要的,只是一個理由,一個可以合理取代漢朝的理由。

    所以,曹丕需要給漢獻帝秀一下肌肉,讓漢獻帝“自願”禪位給自己。

    而漢獻帝很配合,於是曹丕成功。而作為回報,漢獻帝獲得了保障。

    220年,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234年3月,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8月,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禪讓”這事,在歷史上也不是漢獻帝獨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燕王噲就為了圖個堯舜之名,把王位讓給國相子之,而漢獻帝將帝位禪讓給曹丕後,曹丕得意洋洋地說:“舜、禹之事,朕知之矣!”這話的意思還真值得玩味。

    既然要得到真相,必然要了解當事人漢獻帝的情況。

    漢獻帝非常悲催,他在位的時候,權臣當道,並且還層出不窮,先是被權臣董卓迎立為帝,打著他的旗號號令諸侯,而他有名無權,只能聽任董卓擺佈。

    董卓死後,權臣曹操又將漢獻帝迎至許昌,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寄人籬下的漢獻帝為了報恩,賜他權力無上的“節鉞”,希望他能匡扶漢室。

    不過曹操才不做賠本的買賣呢,他本來就是利用漢獻帝的名號,完成他統一天下的野心,於是開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模式,而漢獻帝再次鬱悶地成為傀儡。

    當然小青年漢獻帝也曾為此而反抗過,他曾暗下衣帶詔,讓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謀殺曹操。

    董承忠於漢室,聽命於漢獻帝,於是暗中與左將軍劉備等人密謀,結果還未起事,就洩漏了風聲,就這樣窩囊地成了曹操的刀下鬼,可憐還有孕在身的董貴人也跟著送了命。

    事情發生後,曹操對待漢獻帝像沒事人一樣,可是他越是這樣平靜,讓漢獻帝和伏皇后完越是害怕,於是伏皇后和漢獻帝暗中商量,想尋求父親伏完的幫助,她秘密地寫了封信給伏完,希望他能殺死曹操,遺憾的是伏完在忠誠和保命之間,選擇了保命,所以他收到信後,只是裝聾作啞。結果他果然保全了性命,而他死後,有人將伏皇后的事告密,伏皇后再次成為犧牲品,她和漢獻帝所生的兩個皇子也在這次事件中被曹操藉故剷除。

    可以說,在強大的曹操面前,漢獻帝真是無計可施,再加上後來曹操又將三個女兒都嫁入後宮,也就意味著前堂有曹操坐鎮,後宮有他三個女兒做眼線,漢獻帝想要行動更是孤掌難鳴。

    公元220年,曹操統一了中原腹地,然而還沒等他實現統一天下的願望卻一病不起。

    曹操去世後,次子曹丕繼承了相位。

    此時的軍隊都是他曹家的私兵,而官員也是曹操提出“唯才是舉”後招募的人才,雖然漢獻帝是皇帝,可這些人吃的是曹家的飯,領的是曹家的工資,當然曹家才是他們的大BOSS,因此曹丕繼位後,這些人對新主子要表忠心,有人就提出,曹家白養了漢獻帝這麼多年,是時候讓他禪讓帝位了。

    這話曹丕愛聽,他早就想以魏代漢,完成曹操遺志了。

    不過曹丕不能去對漢獻帝明言,當然這事也不用曹丕說,就有人找到漢獻帝,好一番威脅,漢獻帝知道時不我待,如不禪讓,小命也會玩完,也許禪讓還能留得性命,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得依從建議,寫下了禪讓詔書。

    曹丕大喜,再說他也覺得漢獻帝不過在股掌之中,奪取帝位不過是早晚的事,所以他坦然地準備接受禪讓詔書。

    想立功的人肯定不止一個,比如司馬懿就趕緊在這時表示,不能這樣做,這樣做會給天下人詬病,那麼帝位就有些來路不正了。

    於是,這才有了文武大臣多次上表進言勸曹丕稱帝的行為,據史書記載,像這樣的行為多達15次。

    同時,漢獻帝也是個聰明人,自然也懂得作戲,於是他連下四次禪讓詔書,勸曹丕稱帝。

    而曹丕呢,則再三推讓,表示自己能力不夠。

    有了這些鋪墊,天下皆知漢獻帝要將帝位禪讓給曹丕,待一切戲做足後,曹丕這才“不情不願”地在繁陽亭接受玉璽,登基稱帝,是為魏文帝。

    也許是太過得意,曹丕在接受禪讓後對群臣說:“舜、禹之事,朕知之矣!”

    才退位不久的漢獻帝立刻跪伏在地,高呼 :“陛下萬歲,萬萬歲!”

    群臣也立刻跪倒在地,高呼:“陛下萬歲,萬萬歲!”

  • 4 # 北涼李義山

    說這個之前,我們來先說說禪讓,禪讓最早的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第一個執行禪讓的人是堯,那麼何為禪讓,禪讓一開始就是說把領導的位置傳給沒有血緣關係的賢者,當年堯禪位給舜也是足足考驗了他三年,終於將舜指定為下一位接班人,等到堯死後,舜就順理成章繼位,當然在舜後面的接班人也是禪讓,這個人是禹,著名的大禹治水就是說的他,也是因為這件事才讓大禹的才能展現出來,才有的後來的禪位。

    但是從大禹之後,大禹那時候有個才能出眾的的兒子,那時候他就不願意再禪位了,但是又不想揹負罵名,就名義上禪位給皋陶,但是皋陶都死了,大禹還沒禪位,之後又禪位給伯益,也就是皋陶的兒子,但是在大禹的有意安排之下,大權在握的禹子啟,成功登位。建立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夏朝。以後禪讓制就幾乎被廢,王朝的傳位都是世襲制。

    前面說了這麼多,再來說說漢獻帝是不是自願禪位給曹丕的,答案是肯定的。就是漢獻帝自願的,那時候漢獻帝等於是被逼著做皇帝,那麼多年的皇帝當著,整天提心吊膽,自從衣帶詔事件之後,他再也不敢去想著怎麼剷除曹家,要說他唯一還有一點點念想,就是劉備,這位名義的皇叔,想著有一天劉皇叔可以回來勤王,但是眼看著劉皇叔入主蜀中,是沒有指望,一付自己要當家做主的模樣,他也就死心了,再加上曹丕這邊蠢蠢欲動,軟硬兼施,最後只得禪位給曹丕,安安穩穩當個無憂無慮的富家翁,不要擔心自己的安危問題。

    這在之後劉備在曹丕稱帝之後,隨後就稱帝,漢獻帝還是蠻慶幸的,越發感覺自己的決定很明智,安心做自己的山陽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櫥櫃要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