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這兩句俗諺,華人耳熟能詳。估計提起程知節,除研究歷史的學者以外,肯定會面對茫茫然的臉,幾乎沒有人知道是誰。所以,通俗演義小說的民間力量,可以把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塗改(或美化或醜化)得與本來全非。程知節,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他年青時就驍勇異常,善於馬上擊槊。隋末四海鼎沸,大亂之中,程咬金聚數百徒眾,捍衛鄉里。李密起兵,他前去投靠,署為內軍驃騎。當時李密簡選八千名勇敢異於常人的兵士,以四驃騎統領,號為內軍,程咬金即四驃騎之一。李密常對人講,“此八千人可當百萬軍”。李密與王世充交戰時,程咬金領內馬軍與李密在北邙山指揮。王世充率眾猛攻單雄信統領的外馬軍(單雄信也是隋唐之際大名鼎鼎的好漢),李密見狀就命程咬金與裴行儼前去支援。裴行儼也是勇猛騎將,先行衝陣,行到中間被流矢所中,滾落馬下。程咬金挺身而出,一騎先行,擊殺敵人,王世充那些爭前想斬大將人頭的兵士望之披靡。程咬金下馬把受重傷的裴行儼抱上馬,兩個人騎一匹馬往回走。王世充又派騎兵追擊,由於馬上還有裴行儼這名傷員,程咬金的動作不如平時靈活,一根尖槊洞穿其身(估計不是胸部等致命處),這位大英雄牙關緊咬,回身生生把槊把折斷,順手一帶把追刺他的兵士拉至近前,刀斬其頭,後面追騎大駭,誰都不敢再近前,最終兩個人平安歸營。(裴行儼就是《隋唐演義》中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的原型。正史中,他勇猛善戰,號“萬人敵”,降於王世充後,心有不甘,想行刺未成,被王世充所殺。)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這兩句俗諺,華人耳熟能詳。估計提起程知節,除研究歷史的學者以外,肯定會面對茫茫然的臉,幾乎沒有人知道是誰。所以,通俗演義小說的民間力量,可以把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塗改(或美化或醜化)得與本來全非。程知節,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他年青時就驍勇異常,善於馬上擊槊。隋末四海鼎沸,大亂之中,程咬金聚數百徒眾,捍衛鄉里。李密起兵,他前去投靠,署為內軍驃騎。當時李密簡選八千名勇敢異於常人的兵士,以四驃騎統領,號為內軍,程咬金即四驃騎之一。李密常對人講,“此八千人可當百萬軍”。李密與王世充交戰時,程咬金領內馬軍與李密在北邙山指揮。王世充率眾猛攻單雄信統領的外馬軍(單雄信也是隋唐之際大名鼎鼎的好漢),李密見狀就命程咬金與裴行儼前去支援。裴行儼也是勇猛騎將,先行衝陣,行到中間被流矢所中,滾落馬下。程咬金挺身而出,一騎先行,擊殺敵人,王世充那些爭前想斬大將人頭的兵士望之披靡。程咬金下馬把受重傷的裴行儼抱上馬,兩個人騎一匹馬往回走。王世充又派騎兵追擊,由於馬上還有裴行儼這名傷員,程咬金的動作不如平時靈活,一根尖槊洞穿其身(估計不是胸部等致命處),這位大英雄牙關緊咬,回身生生把槊把折斷,順手一帶把追刺他的兵士拉至近前,刀斬其頭,後面追騎大駭,誰都不敢再近前,最終兩個人平安歸營。(裴行儼就是《隋唐演義》中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的原型。正史中,他勇猛善戰,號“萬人敵”,降於王世充後,心有不甘,想行刺未成,被王世充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