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傷寒論》的初級階段來讀本條,很容易讓讀者認為這只不過是仲景為我們舉出的一條運用桂枝湯時的注意事項而已,但當我們細細品讀及經過臨床實戰之後再回過頭來閱讀這條條文時,你會發現事實上本條可以告訴我們的並非僅為一般性的常識和注意事項那麼簡單。那麼事實如何呢?現試分析如下:
文中所說的“脈浮緊,發熱,汗不出”,凡是讀過《傷寒論》者都知道應該是麻黃湯證,而在麻黃湯證時如果醫者卻使用桂枝湯來進行治療,我們知道,桂枝湯所適用的體質是偏弱的,換言之,即體弱(或素體脾胃虛弱)的患者罹患了外感等疾患時,是可以用桂枝湯來予以強壯性發汗的,因為此類體質的患者的腠理或也可以理解為汗腺是比較疏鬆的,所以用桂枝湯來予以治療實為十分恰當的針鋒之選,而現在處於我們面前的卻是一位麻黃湯證的患者,這種人腠理致密而不易汗出,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使用桂枝湯顯然是不正確的更是不合適的,再者我們根據有是證用是藥的原則來驗證這種用方思路也顯然是不正確和錯誤的,所以仲景接著就為我們下了警語:“不可與之也。”但是不可忽視而偏偏會令我們在讀書不夠深入時容易忽視的是本條中所說的“脈浮緊”、“發熱”、“汗不出”是緊密相連的(----這也正是我要和大家說的“方證鏈”,即方證證據鏈,今天限於篇幅及主題不再分支另述,以免離題太遠導致各位無法掌握和領會,容待以後我將會設專題講解這個問題。)換句話說,就是以上三個症狀是同時出現的,我們切不可人為的將之割裂開來,可以這麼理解:即當患者發熱汗不出而脈又表現為浮緊時才不可以用桂枝湯,其無字之處就是:如果發熱而汗不出脈不是浮緊而是浮弱就依然可以選擇桂枝湯進行治療,正如上面我們剛才講過的42條的意義一樣,仲景把“脈浮弱”設定為桂枝類方與麻黃類方的“脈浮緊”的鑑別要素!這也正從另外一個側面證明了張仲景在臨床實際工作當中是如何來鑑別方證並以此來指導其方藥應用的!也更加為我們說明和證實了他為什麼在每一病篇之首都要冠以“某某病脈證並治”的原因所在了,讀到這裡我們方才明白,仲景的用意原來卻在於此啊!(即在臨床關頭,方證疑似,如何取捨?這是一個亟待解決並用必須正確的實際問題,其訣竅就在於脈!因其證同而脈卻不同之故也,為什麼?因為體質是完全不同的或可說態勢也是完全不同的!可笑的是,後世就有不少的注家就把出現在“太陰病篇”第276條的:“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這條條文也認為此條條文中應當有“自汗出”一症,這其實是犯了印象主義和斷章取義的固定僵化思維的錯誤,如果用這種化整為零近乎刻舟求劍的思維模式來理解甚至來註解《傷寒論》,那實在是對仲景的侮辱,因為仲景寫《傷寒雜病論》時,他把這本書的讀者們個個都當作智者和細心的讀者來看待,但是我們後學在讀這本書時是否做到了細心的閱讀了嗎?我們能夠成為仲景眼中的智者的標準的後學嗎?我捫心自問,也請各位學友自省一下。
如果有的學友還暫且沒有弄明白的話,我們不妨再次回到剛才談及的42條(---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寧澀勿滑而臨證寧拙勿巧此之謂也!相信大家應該不會嫌我嘮叨的吧!沒有辦法,我這人嘴也確實太笨,但還好,正因為笨,我所以會願意下一些笨功夫,特別是搞學問,搞中醫,事實證明笨一點還是有好處的!)在42條原文中只提到了“脈浮弱”來做為指導我們使用桂枝湯的標準,而仲景並沒有特意的提出使用桂枝湯的標準必須要有“自汗出”,再換句話來講,就是發熱而汗不出或可說發熱而無汗時就不一定不能用桂枝湯,雖然發熱而無汗是一樣可以考慮使用桂枝湯的,而其使用的關鍵就是看其是脈浮弱還是脈浮緊!亦即脈之有力和無力是指導我們是否使用桂枝湯的金標準而並非是在有汗無汗一症上去喋喋不休、浪費筆墨、徒費口舌,爭論到頭的結果卻仍然是沒有結果,不但於事無補而更其是反滋後學之眩惑。這就證明汗不出而禁用桂枝湯只有在出現了“脈浮緊”的情況下才適用的,而縱然是發熱而無汗出只要沒有這個脈浮緊,我們就不要急著去放棄或排除使用桂枝湯,此可謂“宜”或“可與”的語境之內讓我們來加以斟酌推敲;而如果此時出現了“脈浮弱”時,我們就可以毫不猶豫的使用桂枝湯法進行治療,此即仲景所謂的“主之”了!
但是說到這裡,又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可能有的學友會有這麼一個疑問,那就是:你憑什麼認為你的這些論點是正確的呢?有什麼客觀的依據呢?因為在仲景書中確實有很多或者主相當不少的條文當中是運用了省文筆法來進行述說的,那麼你憑什麼就認為這裡就不是運用了省文法而省略了“自汗出”這一個桂枝湯證呢?為了將這個問題解說得更加明白,我們不妨再回到下面三條條文:一是第2條條文:“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二是第12條:“太陽中風,脈陽浮而陰弱,(按:大多數《傷寒論》文字12條中的“陽浮而陰弱”之前是沒有這個“脈”字的,這個“脈”字是據日本“康平本傷寒論”而加入的,本人認為,在陽浮而陰弱之前冠一“脈”字,才是仲景的真正原文,此中之理諸君細閱後文當可自知。)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三是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以上三條原文給我們的資訊是太陽中風可以有兩種表現形式,即既有無汗者,又有自汗者,換句話來理解,就是凡是發熱而脈浮弱(緩)者都可以視之為太陽中風而用桂枝湯法予以治療,而並不是以有汗無汗來作為辨證是否屬於太陽中風及是否可以使用桂枝湯法來進行治療的依據的,請看矢數道明先生在其所著的《傷寒論解說》中是怎麼認為的:“······太陽中風,除會發熱之外,同時也會自然出汗,而桂枝湯證亦有自汗者,可是,如果自始就懷著若不自汗就不可使用桂枝湯的想法則其應用範圍就會變為非常狹窄,所以不必拘泥有無自汗,不論有無自汗,都可使用桂枝湯。”那麼我們又是如何證明桂枝湯亦可用於無汗之太陽中風呢?那只有還是從仲景的原文中找到答案,請各位看一下桂枝湯方後注吧:“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不汗···”從此方後注中不難看出,這裡的桂枝湯所主的太陽中風原本在用桂枝湯治療之前是沒有汗出的,而發熱又無汗的情況之下又與麻黃湯證非常相似難以鑑別,所以仲景特別提出了“脈陽浮而陰弱”的特點以脈定證來作為與之區別的要素,並且,仲景還特意的列舉了另外一個症狀來作為桂枝湯證乃為表虛的指向,即“鼻鳴乾嘔”的”乾嘔,關於這一點,矢數道明先生是這樣解說的:“太陽中風,是為單純的表證,不會兼起裡的變化,···然而為什麼竟在這裡列舉意味著裡有變化的乾嘔呢?(原來)平素胃腸虛弱的人,雖為僅患感冒,也往往會發生乾嘔。”其實仲景在這裡用“乾嘔”來提示我們:太陽中風而呈現為桂枝湯證者,即是平素胃腸虛弱之人。在實際臨床運用桂枝湯治療太陽中風時,這個乾嘔的症狀是可有可無的,事實上筆者在二十餘年的行醫生涯中還未曾遇到過桂枝湯證而兼乾嘔者,但不可否認的是,仲景在這裡並不是讓我們把眼光只鎖定在乾嘔的這個症狀上面,而是借這個症狀來影射該患者是個平素胃腸虛弱之人而已,既然是胃腸虛弱那就會出現其他各種胃腸虛弱的症狀表現,而這個乾嘔只不過是作為代表詞彙來予以借用而已就是很明確的事實了。
再從臨床的實際證明,表證未解而脈現浮弱的,不一定都會有自汗出,例如虛體感冒的患者,既可以因表虛而自汗,亦可以因氣血乏源物質匱乏而不能(無力)出汗,這時我們難道還要用麻黃湯類來予以發汗而無視虛弱的實際情況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還有,在脈不浮緊的情況下,不但“無汗”不是禁用桂枝湯的條件,就連“脈浮”、“發熱”的症狀我們也可以將之忽略不計,比如第91條說:“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再看387條:“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訊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我們從以上條文中可以看到,仲景在既沒有“發熱、自汗”,就連“脈浮”也沒有而只餘說明“表不和”的“身痛”一症時仍宜“桂枝湯”來進行治療,一方面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實在是沒有別的更加適宜的方藥可供選用,另一個方面也為我們提示了在臨床實際運用當中我們既要了解一般性和原則性,更要學會打破常規和一般性的思維模式,敢破敢立,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葉天士先生所說的用藥“活潑潑的”境界,這是因為,我們不可以把一般性的原則看作呆板的教條。這也正是我為什麼如此引證紛繁嘮叨不休而想要說的一句心裡話,果能達到這一境界則於臨證當中之斟酌取捨、閃轉騰挪之法,既不失原則性而又具靈活性之道,思過半矣。
從讀《傷寒論》的初級階段來讀本條,很容易讓讀者認為這只不過是仲景為我們舉出的一條運用桂枝湯時的注意事項而已,但當我們細細品讀及經過臨床實戰之後再回過頭來閱讀這條條文時,你會發現事實上本條可以告訴我們的並非僅為一般性的常識和注意事項那麼簡單。那麼事實如何呢?現試分析如下:
文中所說的“脈浮緊,發熱,汗不出”,凡是讀過《傷寒論》者都知道應該是麻黃湯證,而在麻黃湯證時如果醫者卻使用桂枝湯來進行治療,我們知道,桂枝湯所適用的體質是偏弱的,換言之,即體弱(或素體脾胃虛弱)的患者罹患了外感等疾患時,是可以用桂枝湯來予以強壯性發汗的,因為此類體質的患者的腠理或也可以理解為汗腺是比較疏鬆的,所以用桂枝湯來予以治療實為十分恰當的針鋒之選,而現在處於我們面前的卻是一位麻黃湯證的患者,這種人腠理致密而不易汗出,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使用桂枝湯顯然是不正確的更是不合適的,再者我們根據有是證用是藥的原則來驗證這種用方思路也顯然是不正確和錯誤的,所以仲景接著就為我們下了警語:“不可與之也。”但是不可忽視而偏偏會令我們在讀書不夠深入時容易忽視的是本條中所說的“脈浮緊”、“發熱”、“汗不出”是緊密相連的(----這也正是我要和大家說的“方證鏈”,即方證證據鏈,今天限於篇幅及主題不再分支另述,以免離題太遠導致各位無法掌握和領會,容待以後我將會設專題講解這個問題。)換句話說,就是以上三個症狀是同時出現的,我們切不可人為的將之割裂開來,可以這麼理解:即當患者發熱汗不出而脈又表現為浮緊時才不可以用桂枝湯,其無字之處就是:如果發熱而汗不出脈不是浮緊而是浮弱就依然可以選擇桂枝湯進行治療,正如上面我們剛才講過的42條的意義一樣,仲景把“脈浮弱”設定為桂枝類方與麻黃類方的“脈浮緊”的鑑別要素!這也正從另外一個側面證明了張仲景在臨床實際工作當中是如何來鑑別方證並以此來指導其方藥應用的!也更加為我們說明和證實了他為什麼在每一病篇之首都要冠以“某某病脈證並治”的原因所在了,讀到這裡我們方才明白,仲景的用意原來卻在於此啊!(即在臨床關頭,方證疑似,如何取捨?這是一個亟待解決並用必須正確的實際問題,其訣竅就在於脈!因其證同而脈卻不同之故也,為什麼?因為體質是完全不同的或可說態勢也是完全不同的!可笑的是,後世就有不少的注家就把出現在“太陰病篇”第276條的:“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這條條文也認為此條條文中應當有“自汗出”一症,這其實是犯了印象主義和斷章取義的固定僵化思維的錯誤,如果用這種化整為零近乎刻舟求劍的思維模式來理解甚至來註解《傷寒論》,那實在是對仲景的侮辱,因為仲景寫《傷寒雜病論》時,他把這本書的讀者們個個都當作智者和細心的讀者來看待,但是我們後學在讀這本書時是否做到了細心的閱讀了嗎?我們能夠成為仲景眼中的智者的標準的後學嗎?我捫心自問,也請各位學友自省一下。
如果有的學友還暫且沒有弄明白的話,我們不妨再次回到剛才談及的42條(---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書寧澀勿滑而臨證寧拙勿巧此之謂也!相信大家應該不會嫌我嘮叨的吧!沒有辦法,我這人嘴也確實太笨,但還好,正因為笨,我所以會願意下一些笨功夫,特別是搞學問,搞中醫,事實證明笨一點還是有好處的!)在42條原文中只提到了“脈浮弱”來做為指導我們使用桂枝湯的標準,而仲景並沒有特意的提出使用桂枝湯的標準必須要有“自汗出”,再換句話來講,就是發熱而汗不出或可說發熱而無汗時就不一定不能用桂枝湯,雖然發熱而無汗是一樣可以考慮使用桂枝湯的,而其使用的關鍵就是看其是脈浮弱還是脈浮緊!亦即脈之有力和無力是指導我們是否使用桂枝湯的金標準而並非是在有汗無汗一症上去喋喋不休、浪費筆墨、徒費口舌,爭論到頭的結果卻仍然是沒有結果,不但於事無補而更其是反滋後學之眩惑。這就證明汗不出而禁用桂枝湯只有在出現了“脈浮緊”的情況下才適用的,而縱然是發熱而無汗出只要沒有這個脈浮緊,我們就不要急著去放棄或排除使用桂枝湯,此可謂“宜”或“可與”的語境之內讓我們來加以斟酌推敲;而如果此時出現了“脈浮弱”時,我們就可以毫不猶豫的使用桂枝湯法進行治療,此即仲景所謂的“主之”了!
但是說到這裡,又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可能有的學友會有這麼一個疑問,那就是:你憑什麼認為你的這些論點是正確的呢?有什麼客觀的依據呢?因為在仲景書中確實有很多或者主相當不少的條文當中是運用了省文筆法來進行述說的,那麼你憑什麼就認為這裡就不是運用了省文法而省略了“自汗出”這一個桂枝湯證呢?為了將這個問題解說得更加明白,我們不妨再回到下面三條條文:一是第2條條文:“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二是第12條:“太陽中風,脈陽浮而陰弱,(按:大多數《傷寒論》文字12條中的“陽浮而陰弱”之前是沒有這個“脈”字的,這個“脈”字是據日本“康平本傷寒論”而加入的,本人認為,在陽浮而陰弱之前冠一“脈”字,才是仲景的真正原文,此中之理諸君細閱後文當可自知。)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三是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以上三條原文給我們的資訊是太陽中風可以有兩種表現形式,即既有無汗者,又有自汗者,換句話來理解,就是凡是發熱而脈浮弱(緩)者都可以視之為太陽中風而用桂枝湯法予以治療,而並不是以有汗無汗來作為辨證是否屬於太陽中風及是否可以使用桂枝湯法來進行治療的依據的,請看矢數道明先生在其所著的《傷寒論解說》中是怎麼認為的:“······太陽中風,除會發熱之外,同時也會自然出汗,而桂枝湯證亦有自汗者,可是,如果自始就懷著若不自汗就不可使用桂枝湯的想法則其應用範圍就會變為非常狹窄,所以不必拘泥有無自汗,不論有無自汗,都可使用桂枝湯。”那麼我們又是如何證明桂枝湯亦可用於無汗之太陽中風呢?那只有還是從仲景的原文中找到答案,請各位看一下桂枝湯方後注吧:“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不汗···”從此方後注中不難看出,這裡的桂枝湯所主的太陽中風原本在用桂枝湯治療之前是沒有汗出的,而發熱又無汗的情況之下又與麻黃湯證非常相似難以鑑別,所以仲景特別提出了“脈陽浮而陰弱”的特點以脈定證來作為與之區別的要素,並且,仲景還特意的列舉了另外一個症狀來作為桂枝湯證乃為表虛的指向,即“鼻鳴乾嘔”的”乾嘔,關於這一點,矢數道明先生是這樣解說的:“太陽中風,是為單純的表證,不會兼起裡的變化,···然而為什麼竟在這裡列舉意味著裡有變化的乾嘔呢?(原來)平素胃腸虛弱的人,雖為僅患感冒,也往往會發生乾嘔。”其實仲景在這裡用“乾嘔”來提示我們:太陽中風而呈現為桂枝湯證者,即是平素胃腸虛弱之人。在實際臨床運用桂枝湯治療太陽中風時,這個乾嘔的症狀是可有可無的,事實上筆者在二十餘年的行醫生涯中還未曾遇到過桂枝湯證而兼乾嘔者,但不可否認的是,仲景在這裡並不是讓我們把眼光只鎖定在乾嘔的這個症狀上面,而是借這個症狀來影射該患者是個平素胃腸虛弱之人而已,既然是胃腸虛弱那就會出現其他各種胃腸虛弱的症狀表現,而這個乾嘔只不過是作為代表詞彙來予以借用而已就是很明確的事實了。
再從臨床的實際證明,表證未解而脈現浮弱的,不一定都會有自汗出,例如虛體感冒的患者,既可以因表虛而自汗,亦可以因氣血乏源物質匱乏而不能(無力)出汗,這時我們難道還要用麻黃湯類來予以發汗而無視虛弱的實際情況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還有,在脈不浮緊的情況下,不但“無汗”不是禁用桂枝湯的條件,就連“脈浮”、“發熱”的症狀我們也可以將之忽略不計,比如第91條說:“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再看387條:“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訊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我們從以上條文中可以看到,仲景在既沒有“發熱、自汗”,就連“脈浮”也沒有而只餘說明“表不和”的“身痛”一症時仍宜“桂枝湯”來進行治療,一方面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實在是沒有別的更加適宜的方藥可供選用,另一個方面也為我們提示了在臨床實際運用當中我們既要了解一般性和原則性,更要學會打破常規和一般性的思維模式,敢破敢立,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葉天士先生所說的用藥“活潑潑的”境界,這是因為,我們不可以把一般性的原則看作呆板的教條。這也正是我為什麼如此引證紛繁嘮叨不休而想要說的一句心裡話,果能達到這一境界則於臨證當中之斟酌取捨、閃轉騰挪之法,既不失原則性而又具靈活性之道,思過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