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銀星耀眼
-
2 # 李政權
永輝剝離雲創板塊業務,怎麼就能被理解為走回頭路呢?永輝回得去嗎?
我不贊成這種觀點!
1.剝離虧損業務是上市公司中的常見現象。因為雲創業務三年虧損近10億,兩年虧損近9億,也就是說它是永輝這家上市公司的虧損業務,上市公司剝離虧損業務是一件比較常態的事(實際上,差不多同一階段,蘇寧易購也剝離了它目前的虧損板塊蘇寧小店)。
2.剝離還將持續投入、繼續培育以及可能產生持續性較大虧損的業務,更是上市公司中的常見顯現。雲創業務主要涉及超級物種、永輝生活店和APP永輝到家等,對永輝而言都是創新業態的業務,而這樣的創新業務都是需要持續性的投入和培育的,由於是更多牽涉到實體零售門店的業務,而門店業務本身也有一個養店週期的(比如6個月-18個月的養店週期),再加上在布點落子、圈地擴張上的持續投入,要到一定量級的門店數字,投資額也是比較巨大的。
3.永輝超市自騰訊去年年底進入,股價達到一個相對的高點之後,已大幅下落,目前正在相對的低位震盪。永輝超市的市值相對其高點的過1000億,也伴隨股價下落,縮水近40%,這無論是對股東、對投資人,以及對永輝本身的市值管理等,都是不利的。剝離主要虧損業務,顯然會明顯改善其來年的利潤情況,有利提振股價。
4.不過綜合永輝有關公告等相關資訊來看,永輝創始人張軒寧、張軒松量兄弟的大機率在永輝的戰略發展方向,特別是在雲創板塊上存在較大的分歧。這既可能已經影響到永輝超市大盤子的發展,也直接影響了超級物種、永輝生活店的發展與計劃達成,據其三季度財報,截止2018年9月底,這兩者的開店完成率都不足計劃的1/3(而對比永輝超級物種所對標的阿里盒馬鮮生,其已經在今年完成落子100家的任務了),因此選擇剝離雲創進行所謂的“分家”,實際上是對各方都比較有利的選擇。
5.瞭解了永輝剝離雲創板塊的來龍去脈,是有助於我們對永輝超市的走向做出更正確的判斷的。可以這樣說剝離雲創業務,是上市公司永輝及其創始人做出的“優選擇”——上市公司主體專注成熟業務的發展和提升,繼續鞏固優勢地位,並交出一份得到較大改善的比較漂亮的報表;超級物種等雲創業務在“分家”後亦能專注與提速發展。
話說,永輝超市即便剝離了超級物種等雲創業務,它就能回到兩三年前的老套路上,並停止創新和停止對新零售的探索嗎?
創新與變革可能找死,但不創新、不變革鐵定等死。永輝也好,其它也罷,過去的好時光回不去了,也不允許回去了!
回覆列表
應該是走下滑,沒有跟上時間淘汰,沒有思路,終究還是沒有發展,沒有目標,水平有限,只取利沒有有價值取方,以前口號,人民永輝,現在幹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