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雲遊地理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書法藝術”,這個說法成立。說“最早”,是因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比甲骨文更早的能稱得上“書法”的成熟漢字;而說“書法藝術”,則是因為至今所發現的甲骨文,確實具備了中國漢字書法的基本特徵。 “中國書法”,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是指按照漢字特點及含義,以考究的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創造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深受中國書法影響,產生了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等。 1899年,時任國子監祭酒(清朝教育機構最高長官)的王懿榮(1845—1900),無意中見到了刻字的甲骨。他是著名的金石學家,立刻敏銳察覺到這是比“金文”更古老的漢字。由此開始收集並進行研究。但第二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王懿榮攜家人投井殉節。 王懿榮的發現,使當時諸多著名學者加入了甲骨文研究的行列。 著名學者陳子展(1898-1990)教授評價早期甲骨文研究時說:“甲骨四堂,郭董羅王”。這個說法,被學術界廣泛接受。所謂甲骨四堂,是指中國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學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賓(字彥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 郭沫若研究甲骨文起步較晚(1928),但起點高,方法新,一出手就高屋建瓴,超越前人。1937年,他出版《殷契粹編》一書,對甲骨文的書法意義大加讚賞:“卜辭契於龜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輩數千載後人神往。文字作風且因人因世而異,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渾,帝乙之世,文鹹秀麗。而行之疏密,字之結構,迴環照應,井井有條……足知現存契文,實一代法書,而書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鐘王顏柳也。” 鐘王顏柳指的是中國古代四位大書法家——三國的鐘繇(151-230)、東晉的王羲之(303-361)、唐朝的顏真卿(709-784)和柳公權(778年-865)。 同為“四堂”“堂主”的羅振玉、董作賓都對甲骨文的書法十分痴迷,以致影響到他的弟子和後學商承祚、唐蘭、於省吾等等。 從書法角度講,甲骨文究竟如何好呢? 學者們認為,甲骨文在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方面的特點都十分鮮明而且出色。 就“用筆”來說,甲骨文皆以刀契刻在堅硬的龜甲或獸骨之上。刻時多用直線,曲線也由短直線接刻而成。其筆畫粗細盡顯均勻。因為起刀、收刀直落直起,故線條基本呈現中間稍粗兩端略細的特徵,凸顯瘦勁堅實、挺拔爽利,富有立體感。 就“結字”來說,甲骨文多呈長方形,間或方形,具備了對稱美及一字多形的變化美。另外,在結字上,甲骨文還具備了方圓結合、開合輯讓的結構形式。一些字還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圖畫的痕跡,體現了文字最初發展階段的稚拙和生動。 就“章法”來說,甲骨文往往全篇行款清晰,字型大小錯落。每行上下左右,雖有疏密變化,但通篇行氣貫串、大小相依、左右相應、前後呼應,給人以活潑的感覺。並且,字數多時,全篇佈局緊湊,給人以緊密之感;字數少時,又安排疏朗空靈。總之,都表現了古拙而又浪漫的情趣。 專家們考證後認為,受到社會順逆和風氣影響,甲骨文在書法風格上,可大致分為五期。 第一,自公元前1300年左右盤庚至武丁,約一百年,是雄偉期。受到雄韜偉略君主影響,書法風格宏放雄偉,為甲骨書法之極致。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 第二,自祖庚至祖甲,約四十年,是謹飭期。兩代君主,皆為守成,書法亦顯謹飭。承襲前風,恪守成規,新創極少,但已少了前期雄勁豪放之氣。 第三,自廩辛至康丁,約十四年,是頹靡期。朝政凋敝,書體亦顯幼稚、錯亂,而且錯字屢見不鮮。 第四,自武乙至文武丁,約十七年,是勁峭期。文武丁銳意復古,書法風格轉為勁峭有力,呈現中興之氣象。在較纖細的的筆畫中,帶有十分剛勁的風格。 第五,自帝乙至帝辛,約八十九年,是嚴整期。書法風格趨於嚴謹,與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長,謹嚴過之,無頹廢之病,亦乏雄勁之姿。 專攻中國書法的學者指出,除了甲骨文字身是中國最早的書法之外,後來又出現了兩個方面的“甲骨文書法”——後學之人。 一種,就是前面說到的羅振玉、董作賓及其弟子和後學。他們是以甲骨文字型結構、書法特徵為宗,加以工整地摹寫而成的書法作品。內容是新的,字卻如同三千年前殷人原字。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沒有的字,只好進行偏旁拆零,自己拼接。如此創作的要首推羅振玉。他在研究之餘,曾將將甲骨文用毛筆書寫成楹聯,出版了《集殷墟文字楹帖》。繼之有章鈺、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仿效集字創作。董作賓、商承祚、唐蘭、於省吾等也擅長甲骨文書法。這種甲骨文書法,被稱作本真意義上的甲骨文書法作品。 另一種,是借鑑甲骨文特徵,作為一種創作靈感,不追求形似,從而創作新的作品。所以,其往往是綜合了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等多種古文字的特點而創作。這樣的書法藝術,借鑑了甲骨文,但又不同於甲骨文。 甲骨文,確實是中國最早的書法藝術。對書法愛好者來說,彌足珍貴,大可師法。書法前輩對此亦有教誨。 書法篆刻家、金石家沙曼翁(1916-2011)先生認為:“寫甲骨把筆要輕,運筆要活,要學‘大米’的刷字。要中、側鋒互用,既要寫出毛筆的韻味,又要有刀的感覺。”就是說,書寫甲骨文體,既要體現鍥刻的感覺,更要表現書寫的味道。起筆微逆入紙,提筆中鋒執行,駐筆平出空收。在行筆時切忌出現楷書的頓挫之法,筆致要簡率、質直和暢達。尤其是要做到搭筆即成的迅捷運筆方式,做到急緩適中。臨習甲骨文儘管以中鋒為主,但要間或輔之以側鋒,以增其韻。甲骨文的轉折,一般應斷而再起,且不可一筆帶過,形成圓轉之狀,而失去了甲骨文方整峻拔的特質。

  • 2 # 名揚藝術娛樂圈

    我個人覺得並不能這麼肯定的說是…

    至少我認為那會兒還沒有藝術這個東西,只能說是文化遺產,從本質上說藝術是人類透過藉助特殊的物質材料與工具,運用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物件的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造性勞動。

    甲骨文的話首先作用主要是記載,當時並不是因為審美而存在的,其次我覺得甲骨文那個時候,社會應該主要的問題是溫飽,精神上應該還沒有過多的藝術追求吧?它是藝術價值,那也是後人研究加上去的,而不是本身的目的存在……

    書法表現的首先是文字,不然就是繪畫藝術或其他藝術了。因此,文字是書法的母體。在遠古沒有文字時,人們開始以繩記數,以畫記事。

    大約四千多年前(商代時)出現了甲骨文,將記數和記事用象形文字刻畫在龜甲或是獸骨上,這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這裡值得注意的是三個要素:“文字、書寫工具和文字載體”。

    在這之後的漢字字型再如何的演化,直到形成標準意義的書法作品,仍然離不開這三個成因,簡單的講就是“字、筆和紙”。當然還有墨,大多書法家對墨的選擇運用是很講究的。

    不過,墨在漢字書寫演變過程中本身演化並不大。今天研究書法的人,注意力往往在書寫的字形的和書寫的技巧上,這當然不錯。不過忽略了另外兩個要素對書法演化過程的影響就容易偏差。雖然很多書法家在書法中非常注意紙和筆的運用,但是這裡的紙筆同古人的紙筆有很大不同。再遠看一些,根本不是今天的筆和紙。

    上面提到了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刻畫在龜甲或是獸骨上,這當然不是現在意義上的紙和筆。現代有的書家有把甲骨文引入當代書法,想法不錯,但做法值得商榷。首先書法不是畫,寫得再好誰認得?其次甲骨文是刻的,這與用毛筆寫在紙上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雖然歷來有“書畫相通”之說,那是指書畫間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和相互之間進行借鑑,書是書,畫還是畫。

  • 3 # 雲壑聽泉

    在華夏的歷史長河中,書法藝術的第一批作品其實並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畫符號,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象形文字或圖畫文字。所以說,中國的書法藝術興始於漢字的產生階段,即漢字的刻畫符號,首先出現在陶器上。

  • 4 # 得草書法

    甲骨文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古老的文字,是目前可知的最早的書法作品。甲骨主要以龜腹甲和牛肩甲骨,以及其它獸骨等,將甲骨削平和截材整齊處理,在背面挖槽,鑽眼,使鑽酌處變薄,占卜時用加熱的金屬在鑽酌處燒酌,待甲骨上出現卜字形裂紋,以裂紋的樣式判斷吉凶。

    甲骨文的內容是殷商宮廷占卜問事的記錄,占卜的時間和人為序辭,內容,命辭,占卜的情況為佔辭,占卜的應驗的情況為驗辭,從甲骨文來看,往往四項內容不全。古人非常執迷占卜,從軍國大政到生兒育女,每事必先佔卜。占卜有專人負責,稱真人,相當於後來的史官或巫師,具體刻字的人應為最早的書法家。

    甲骨文使用筆和刀等工具,都有先寫後刻的過程,刀有銳有鈍,骨有細有硬,所以筆畫自然有粗有細,有方有圓,筆畫頭尖,頭尾尖細且方折較多,交叉處剝落而厚重,尖利執著的筆法給後世留下很多用筆用刀啟示,甲骨文的結體或對稱,均衡,謹嚴規矩,或隨體易形,歪歪歪斜斜,或部件易位,活潑多姿,無拘無束,自然天成。甲骨文的章法縱有行,橫列不拘,錯落疏朗,嚴整端莊,而因骨片大小和形狀不同而活潑多姿,文字因形而成,如繁星在天,自然天成,顯示原始書法自然,樸拙,浪漫的勃勃生機,給我們現代書法在筆法,結字,章法上求新者很多啟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看的裙子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