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70後梅子生活錄

    我十歲的時候正是八九年,那個時候零食的種類沒現在這麼多,我最愛吃的是那種搖一會能發出巨響的機器炸出來的米花,雖然每次都很怕,會捂著耳朵,但吃起來確實很香。現在這個味道依舊是我的最愛。兒時的味道是最深的記憶。

  • 2 # 苗苗媽媽美食記

    吃泡泡,最愛的當然是贈送的“紋身貼”

    受到香港古惑仔電影系列影響

    那些“黑社會大佬”的紋身

    感覺好潮多希望自己也有一個

    這個貼紙簡直是大愛!

    麥 麗 素

    過家家一定把麥麗素當做“仙丹”

    吃一顆包治百病哈哈

    直到現在遇到麥麗素毫無猶豫買下

    不過是真的覺得很好吃

    乾脆面

    那時候吃麵只是為了要卡片

    但吃貨達人當年並不是這個包裝

    每次開啟包裝都會覺得很期待

    是閃卡還是普通卡?有一張還是多張

    練造了一手“摸面神功”

    直到開出來的卡片是一分錢

    西 瓜 泡 泡 糖

    形狀可愛得都捨不得

    有一層糖衣甜甜的,簡直愛不釋

    這麼多年過去了

    好多小時候的零食都沒有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

    放學衝向小賣部的日子

  • 3 # 崔振

    十歲的時候喜歡吃烤紅薯,那時候家裡窮並沒有什麼可以選擇的吃的東西。那時候街面並不像今天什麼都有的吃,最常見的也是那時候喜歡吃的就是烤紅薯了

    即便如此烤紅薯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那時雖然小但是深知家裡的經濟條件,很多時候和父母一起出去的時候,每每路過烤紅薯的攤子,媽媽最會問我和我哥烤紅薯你吃不吃,我們的回答永遠都是不吃,嘴裡說著不喜歡,其實真的很想吃,很早懂事的我們對家裡的經濟情況很清楚,當然了,那時紅薯是吃得起的,就是覺得沒必要浪費不必要的錢。長大了每次路過考紅薯攤,總會買一個帶回家,不是證明自己有錢了,卻總能讓你回憶起那時的不容易。

    時過境遷,我依然喜歡吃烤紅薯,現在很多都換了烤紅薯的爐子,多數都是那種抽屜式的烤爐,還是覺得那種鐵油桶改裝的爐子烤的更好吃。現在的紅薯比較小,那時的紅薯很大,烤的時間會很長,裡面的紅薯肉在長時間的烘烤下,由硬變軟,在由軟變成液漿狀,吃的時候,剝開外面那層外衣,吹一吹,然後一大口,軟甜香好吃極了。即便現在,那樣的烤紅薯口味依然如初。

  • 4 # 寬子哥

    大家好小時侯家裡窮也買不起什麼零食記得有一次老爸幹集回來買的圓棗哪種黑的,在有就是唐憎肉,大大泡泡糖等等。現在社會發展都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都不變了。

  • 5 # 哈桑vlog

    小的時候最開心的是莫過於夏天下了課回到家給爸媽要點錢去買雪糕吃,一個人或三五成伴在大樹的陰涼地下吃雪糕,美滋滋的。

    首先要說說“雪蓮”了,夏天買的最多的就是它了,5毛錢一袋,現在對孩子們來說仍然還是熱銷。外包裝類似於雪碧,吃起來也像雪碧的味道,不過是快吃完時甜到嗓子眼的後味兒,吃完之後覺得神清氣爽,一切躁動的都安靜了下來。

    “夏威夷雪糕”我覺得可好吃了,外面是一圈橘子冰,裡面是甜甜的奶油雪糕,既可以先吃橘子冰,也可以先挖著吃奶油雪糕,這種雪糕不同吃法,還可以有兩種口味,甜膩和清涼正好搭配,剛剛好。

    “三色杯”也是小時候很喜歡吃的雪糕,因為它有三種口味,香草、草莓和巧克力,總是把最喜歡的口味放到最後吃,那個時候都已經快化掉了,不過還是很開心。

    不得不說的就是“火炬”了,因為它的外形就像火炬,而且它的價格在當時很貴,可以買平常吃的雪糕的兩三個了,所以吃它的時候總是格外小心,薄薄的巧克力外衣,裡面是軟軟甜甜的雪糕,下面還有一個脆脆的蛋卷。真是好吃。

    還有小布丁,很濃的牛奶味,不過它真的很快就被我吃完,還記得我媽也很喜歡吃它。

    還有綠舌頭,整個雪糕都是綠色的,一開始吃它的時候還是脆脆的,如果你一直噙著,就感覺像是果凍,吃完之後你的舌頭都是綠色的了。

    雖然現在的雪糕種類越來越多,但這些雪糕全都是童年的回憶,想起它們來就覺得快樂。

  • 6 # 旮旯嘓

    十歲那時還是九十年代,忒喜歡吃龍棒 沒有之一,這是我們的傳統美食,在當時可是稀罕物,爸爸一身好廚藝,他將還微微溫熱的生豬血和煮熟的糯米飯、生蔥、山姜、剁碎的油渣等拌勻,灌入洗淨的豬腸中,入鍋小火慢煮,同時一邊用針在釀好的豬血腸上扎孔,不使其破裂,煮熟後即可撈起食用。再後來,大街小巷販賣,對衛生狀況誠惶誠恐,傳說生豬血都地上一鏟一鏟的撮,豬腸還殘留著寄生蟲,想吃不敢吃,現在微商繁榮的時代,生活品質要求,各種家庭作坊的製作出了品質精良的龍棒,嘗試過一次,沒變,是兒時的口感,是家的味道,然後歡迎來廣西都安做客,關注我,管吃管夠。

  • 7 # 王三金9991013

    吃泡泡,最愛的當然是贈送的“紋身貼”

    受到香港古惑仔電影系列影響

    那些“黑社會大佬”的紋身

    感覺好潮多希望自己也有一個

    這個貼紙簡直是大愛!

    麥 麗 素

    過家家一定把麥麗素當做“仙丹”

    吃一顆包治百病哈哈

    直到現在遇到麥麗素毫無猶豫買下

    不過是真的覺得很好吃

    乾脆面

    那時候吃麵只是為了要卡片

    但吃貨達人當年並不是這個包裝

    每次開啟包裝都會覺得很期待

    是閃卡還是普通卡?有一張還是多張

    練造了一手“摸面神功”

    直到開出來的卡片是一分錢

    西 瓜 泡 泡 糖

    形狀可愛得都捨不得

    有一層糖衣甜甜的,簡直愛不釋

    這麼多年過去了

    好多小時候的零食都沒有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

    放學衝向小賣部的日子

    首先要說說“雪蓮”了,夏天買的最多的就是它了,5毛錢一袋,現在對孩子們來說仍然還是熱銷。外包裝類似於雪碧,吃起來也像雪碧的味道,不過是快吃完時甜到嗓子眼的後味兒,吃完之後覺得神清氣爽,一切躁動的都安靜了下來。

    “夏威夷雪糕”我覺得可好吃了,外面是一圈橘子冰,裡面是甜甜的奶油雪糕,既可以先吃橘子冰,也可以先挖著吃奶油雪糕,這種雪糕不同吃法,還可以有兩種口味,甜膩和清涼正好搭配,剛剛好。

    “三色杯”也是小時候很喜歡吃的雪糕,因為它有三種口味,香草、草莓和巧克力,總是把最喜歡的口味放到最後吃,那個時候都已經快化掉了,不過還是很開心。

    不得不說的就是“火炬”了,因為它的外形就像火炬,而且它的價格在當時很貴,可以買平常吃的雪糕的兩三個了,所以吃它的時候總是格外小心,薄薄的巧克力外衣,裡面是軟軟甜甜的雪糕,下面還有一個脆脆的蛋卷。真是好吃。

    還有小布丁,很濃的牛奶味,不過它真的很快就被我吃完,還記得我媽也很喜歡吃它。

    還有綠舌頭,整個雪糕都是綠色的,一開始吃它的時候還是脆脆的,如果你一直噙著,就感覺像是果凍,吃完之後你的舌頭都是綠色的了。

    雖然現在的雪糕種類越來越多,但這些雪糕全都是童年的回憶,想起它們來就覺得快樂。

  • 8 # 秋天來了又去

    十歲時在鄉村生活,粗茶淡飯能吃飽飯已很滿足,至於零食和水果基本是沒有的。

    印象比較深的有幾樣東西:一是饅頭,我們那裡叫饃,是每天的主食,因當時小麥產量不高,還要交公糧,留下的作為全家一年的主糧顯然不夠,純玉米麵或紅薯面做的窩窩頭實在難以下嚥,奶奶做饅頭時就用白麵粉摻上玉米麵或紅薯面這些粗糧,做出的饃黃白或黑白相間、層次分明,口感雖不那麼粗礪澀口,但遠不如純白麵饃麥香四溢鬆軟可口,所以那時候極盼著過年,過年不但有新衣穿,還能吃到白麵饃饃和炸油饃及其他好吃的。

    第二個是麥乳精,母親去探親帶回來的。白色的奶粉裡夾雜著褐色的小顆粒(若干年後才知道那是可可粉),挖2勺到杯子裡,開水一衝,調羹攪拌融化開,好聞的奶香飄滿了一屋子。迫不及待地嘗一口,天哪,天下居然有這麼好吃的東西,甜香潤滑,喝了一口忍不住喝了第二口、第三口,及至喝了一半才想去給母親喝,母親笑看我卻不肯喝一口,直說她不愛這味道,那時的我哪裡知道這是母親為了我能多喝一口撒的謊。最後那袋麥乳精全進了我和弟弟妹妹的肚子。直到我上高中之前,麥乳精一直作為我們姐弟奢侈的營養品,也是隔三差五才能喝到。

    如今,白麵饃饃已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主食,倒是玉米麵和紅薯面窩頭(改良過的,裡面摻加了紅糖或豆沙)成為稀罕物,我還是喜歡白麵饃饃,小時候吃了太多的玉米麵和紅薯面,對這兩樣粗糧實在喜歡不起來。麥乳精早已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數不清的奶製品、飲料 ,也品嚐過各色咖啡、奶茶,但記憶中那獨特的香味兒無可替代,彷彿永遠都在,難以凐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抽油煙機排煙管的直徑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