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41082436059

    本體:葉子.

    喻體:亭亭的舞女的裙.

    相似點:圓形,舒展,形態相似.

    本體:白花.

    喻體:一粒粒的明珠,碧天裡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

    相似點:晶瑩剔透,忽隱忽現,纖塵不染.

    本體:月光.

    喻體:流水.

    相似點:月光照下來和水向下流相似.

    本體:月光下的葉子和花.

    喻體:籠著輕紗的夢.

    相似點:朦朧,恬靜,柔美.

    本體:樹色.

    喻體:一團煙霧.

    相似點:迷茫,朦朧.

    本體:燈光.

    喻體:渴睡人的眼.

    相似點:昏暗,沒有精神.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2.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裡的星星.

    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5.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著輕紗的夢.

    6.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畫在荷葉上.

    7.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8.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霎時傳過荷 塘的那邊去了.

    9.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雋秀優雅,為人稱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文中大量比喻句的巧妙運用.這些比喻貼切而又大膽,無斧鑿之痕,可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出神入化地將荷塘美景展現了在讀者的面前.下面試作舉例分析: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繁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放眼望去,荷塘上是一片田田的荷葉.高出水面的荷葉,猶如“舞女的裙”,既寫出了葉子亭亭玉立之姿,又有種飄逸舒展之勢,賦予了荷葉臨風飄舞的美感.作者寫為數不多的荷花,連用了三個比喻構成排比.白花點綴著層層的荷葉,像明珠一樣光彩奪目.“如碧天裡的繁星”比中含比,將一池塘的荷葉比作碧綠的天空,又把白花比作著碧天裡的星星.更為巧妙的是,作者將這些玉立水面的荷花比作“剛出浴的美人”,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了嬌羞純潔之態,甚具美感.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裡.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朦朧的月光,本不好描寫,而朱自清先生在這裡將月光將其物化.月光如流水,瀉在荷塘之上,這裡用“瀉”,不用“照”,寫出了月光光滑細膩的柔美.在融融月光下,荷塘上浮起一層薄霧,讓人感到如臨仙境.月光灑照,薄霧瀰漫,葉子和荷花便顯得潔白、柔和,猶如“在牛乳中洗過的一樣”.葉子和花,在月色和薄霧下,尤為朦朧,所以說“像籠著輕紗的夢”,用夢的幻覺反襯了月光的柔和恬靜.這幅詩意的圖畫,恐怕是任何畫家都無法描繪得出來的.

    這裡有一處比喻看似與全文優雅美景很不協調:“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有人曾就此批駁過它.但是,我認為我們讀文章不能就僅僅侷限於文章表面,還有了解作者的處境.這裡,作者將灌木叢的黑影比作鬼,造成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其實是有深意的.筆者認為,這是作者在折射當時的社會,表現黑暗統治的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剛買的卡西歐手錶上有幾個英文縮寫,不知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