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靈長類專家小組等機構於近日釋出了“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目錄”,其中海南長臂猿因數量極為稀少榜上有名。 12月23日,海南長臂猿所屬的保護區負責人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上世紀80年代,海南長臂猿一度僅剩7只左右,2003年的全面考察確認,世界上還有13只海南長臂猿。 由於現存數量極少,海南長臂猿也被稱為人類最孤獨的近親。近年來透過追蹤調查、恢復植被等方式,今年海南長臂猿的數量已經達到4群27只,並有望繼續增加新族群。專家表示,海南長臂猿保護的主要難題是資料的缺乏以及棲息地的破壞,由於長臂猿終生不下地,也不吃投餵的食物,很多保護工作需要為二三十年後著想。世界上最孤獨長臂猿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包括長臂猿在內的眾多類人猿動物,是人類的近親。 但現在人類的這些“近親”幾乎全部處於可能滅絕的危險之中。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靈長類專家小組等機構聯合釋出了“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目錄”,其中包括一種只生活在中國海南一片山林裡的類人猿——海南長臂猿。 來自香港的嘉道理中國保育高階自然保育主任羅益奎長期從事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工作。 他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全世界的海南長臂猿只棲息在海南省西部的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海南長臂猿僅存27只,“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長臂猿了”。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洪小江說,30年前,海南長臂猿的命運更加危險,“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海南長臂猿一度只剩下7只左右,真正是命懸一線”。 而在更早的幾百年前,海南長臂猿曾經是一種廣泛分佈在海南島山林裡的“山大王”。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被流放海南時,也曾看到過海南長臂猿的身影,留下了“柏家渡西日欲落,青山上下猿鳥樂”的詩句。 曾一度被認為已滅絕 洪小江認為,過去100多年間,海南的農墾、林業活動獲得了很大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海南長臂猿的棲息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是其物種數量大幅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 根據專家估算,在上世紀50年代,整個海南島接近90萬公頃的森林裡還分佈有超過2000只長臂猿。 “周邊的一些老百姓幾百年來靠山吃山,有打獵的風俗。一位老獵手曾經告訴我們,捕獵海南長臂猿往往能捕到很多隻,因為打死一隻之後,這一族群的其他長臂猿會圍著死者轉,不忍心離開,因此又成了獵人的目標。”洪小江說。 上世紀80年代,當地政府意識到了保護海南長臂猿的重要性,為海南長臂猿最後的聚集地霸王嶺建設了自然保護區。 洪小江說,當時有人測算,保護區裡的海南長臂猿可能只有7只左右。 羅益奎則表示,雖然國際生物學者早在20世紀初就注意到了海南長臂猿這一物種的存在,但因為一段時期的資訊交流不暢,到上世紀90年代,一些學者因為長期沒有海南長臂猿的訊息,懷疑這一物種已經滅絕了。 2003年,嘉道理中國保育和霸王嶺國家級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內的海南長臂猿數量做了一次系統全面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保護區內共有兩群13只海南長臂猿。洪小江給北青報記者展示了一張當時調查人員拍攝的照片,照片中,一黃一黑兩隻長臂猿坐在樹上望著遠方,黃色的雌性長臂猿身上還有一隻幼崽。 “正是這張照片,向國際社會證明了海南長臂猿的處境雖然危險,但還沒滅絕,需要制定長遠的保護計劃。”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靈長類專家小組等機構於近日釋出了“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目錄”,其中海南長臂猿因數量極為稀少榜上有名。 12月23日,海南長臂猿所屬的保護區負責人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上世紀80年代,海南長臂猿一度僅剩7只左右,2003年的全面考察確認,世界上還有13只海南長臂猿。 由於現存數量極少,海南長臂猿也被稱為人類最孤獨的近親。近年來透過追蹤調查、恢復植被等方式,今年海南長臂猿的數量已經達到4群27只,並有望繼續增加新族群。專家表示,海南長臂猿保護的主要難題是資料的缺乏以及棲息地的破壞,由於長臂猿終生不下地,也不吃投餵的食物,很多保護工作需要為二三十年後著想。世界上最孤獨長臂猿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包括長臂猿在內的眾多類人猿動物,是人類的近親。 但現在人類的這些“近親”幾乎全部處於可能滅絕的危險之中。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靈長類專家小組等機構聯合釋出了“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目錄”,其中包括一種只生活在中國海南一片山林裡的類人猿——海南長臂猿。 來自香港的嘉道理中國保育高階自然保育主任羅益奎長期從事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工作。 他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全世界的海南長臂猿只棲息在海南省西部的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最新的一次調查顯示,海南長臂猿僅存27只,“它們可能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長臂猿了”。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洪小江說,30年前,海南長臂猿的命運更加危險,“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海南長臂猿一度只剩下7只左右,真正是命懸一線”。 而在更早的幾百年前,海南長臂猿曾經是一種廣泛分佈在海南島山林裡的“山大王”。 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被流放海南時,也曾看到過海南長臂猿的身影,留下了“柏家渡西日欲落,青山上下猿鳥樂”的詩句。 曾一度被認為已滅絕 洪小江認為,過去100多年間,海南的農墾、林業活動獲得了很大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海南長臂猿的棲息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是其物種數量大幅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 根據專家估算,在上世紀50年代,整個海南島接近90萬公頃的森林裡還分佈有超過2000只長臂猿。 “周邊的一些老百姓幾百年來靠山吃山,有打獵的風俗。一位老獵手曾經告訴我們,捕獵海南長臂猿往往能捕到很多隻,因為打死一隻之後,這一族群的其他長臂猿會圍著死者轉,不忍心離開,因此又成了獵人的目標。”洪小江說。 上世紀80年代,當地政府意識到了保護海南長臂猿的重要性,為海南長臂猿最後的聚集地霸王嶺建設了自然保護區。 洪小江說,當時有人測算,保護區裡的海南長臂猿可能只有7只左右。 羅益奎則表示,雖然國際生物學者早在20世紀初就注意到了海南長臂猿這一物種的存在,但因為一段時期的資訊交流不暢,到上世紀90年代,一些學者因為長期沒有海南長臂猿的訊息,懷疑這一物種已經滅絕了。 2003年,嘉道理中國保育和霸王嶺國家級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內的海南長臂猿數量做了一次系統全面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保護區內共有兩群13只海南長臂猿。洪小江給北青報記者展示了一張當時調查人員拍攝的照片,照片中,一黃一黑兩隻長臂猿坐在樹上望著遠方,黃色的雌性長臂猿身上還有一隻幼崽。 “正是這張照片,向國際社會證明了海南長臂猿的處境雖然危險,但還沒滅絕,需要制定長遠的保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