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前瞻經濟學人

    一文帶你看懂中國醬油第一股海天味業2017年報看點 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持續高毛利發展

    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海天味業。1955年成立,2014年正式登陸上交所4年以來股價上漲6倍,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醬油第一股。

    2018年3月23號,海天味業公佈的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145.84億元,同比增長17.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31億元,同比增長24.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117.53億元,同比增長17.37%;整體毛利率45.69%,同比提高了1.74個百分點。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調味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帶你深入解讀年報背後的看點。

    三大主營產品持續穩定增長,醬油佔據半壁江山

    海天味業擁有三大主營產品,醬油、調味醬以及蠔油,三大主營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49.53%、45.38%、39.14%,擁有超高的毛利水平,在業內處於領先地位;三大主營產品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16.59%、12.45%、21.65%,營業收入增長都在兩位數以上,三大主營產品持續穩定增長。其中醬油佔營業收入60%以上,產銷量連續20年穩居全國第一,並遙遙領先。

    業績穩定增長,三年來淨利潤率保持在22%以上

    作為食品加工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過去三年,海天味業的業績增長十分可觀。2015年、2016年、2017年,海天味業營業收入分別為112.94億元、124.59億元及145.84億元,年均增長保持在13.50%;淨利潤分別為25.10億元、28.43億元及35.31億元,淨利潤率保持在22%以上。公司持續保持較快增長,產銷水平及盈利水平持續提高。

    海天味業2018年一季度報告資料顯示,海天味業2018年Q1收入46.9億,同比增長17%,歸母淨利潤12億,同比增長23%,一季度收入再度穩增。

    行業領先地位,毛利率高達45.69%

    2013-2017年,海天味業整體毛利率逐年增長,2017年創歷史新高,為45.69%。目前A股有4家醬油生產企業,分別是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加加食品及千禾味業,與行業內企業相比,海天味業整體毛利率一直處於領先水平。

    從下圖可以看出,在同行業中,龍頭海天味業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相對淨利潤控制的最好。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其他企業的經營淨現金流/淨利潤高於海天味業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其他企業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相對於淨利潤的相對值明顯高於海天味業,這樣同樣的經營現金流淨額的情況下淨利潤就會低,經營淨現金流/淨利潤比值高於海天味業只是說明了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佔比高,海天味業的規模優勢也體現出來了,作為龍頭企業的海天味業每年以高毛利快速發展也不無理由。

    調味品行業主要銷售模式是以經銷商為主,採用先款後貨的結算方式,從公司年報資料顯示,2017年海天味業經營現金淨額高達47.21億元,預收款項為26.79億元,應收賬款僅為0.02億元;其中,海天味業2014、2015、2016年的應收賬款均為0,預收款項分別為20億元、11億元、18億元,變現能力強悍,在上下游產業鏈中處於比較強勢的地位。

    專注已有優勢,穩步發展

    針對今後的發展,海天味業表示堅定走專注於調味品為主業的路子不改變,繼續推動公司保持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勢頭,繼續鞏固公司在調味品行業的龍頭地位,進一步擴大在醬油、蠔油、醬料的領先優勢,加快培育和建立料酒、醋、複合醬等潛力品的發展。利用好海天的平臺和優勢資源,全力加快新業務的拓展,不斷構築新優勢。

    海天味業2018年經營計劃就是在已有優勢的基礎上自主經營、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加快引入智慧管理,同時開展海外業務。自主經營是前提,也是海天味業成長到如此大體量一直堅持走的路線。

    穩步發展已經成為海天味業特有的企業基因,在海天味業的發展過程得到充分特現,根據2018經營計劃,海天味業做出了下表主要經營指標發展目標,穩中求進。據海天味業2018年一季度報顯示, 2018年Q1營業收入、淨利潤、扣非淨利潤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7.04%、23.11%、21.61%,以上指標同比增長全部達到預期目標。

  • 2 # Eastprofusion

    華西村冰油色澤濃赤,醬香濃郁,味鮮可口,久存不壞。華西村冰油的釀造工藝為無錫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清同治十年(1871),程翰庭在華士建立“鼎元醬園”。經過程翰庭及其後幾代傳人的不斷摸索,最終探索出一套釀製冰油的工藝,並首次推出瓶裝“華士醬油”。此後雖然經過多次合併改組,但冰油的釀造工藝一直傳承,並且在品質上,冰油一直是醬油中極品。

  • 3 # 美食圖文

    下面我們來了解下醬油的選擇方法:

    1、醬油分為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我們一般需要選用釀造醬油,它是由大豆,小麥為原料製成的,沒有毒副作用,而且更濃香。

    2、仔細看配料表,看看原料是大豆還是脫脂大豆,是小麥還是麩皮。當然選擇大豆,小麥的醬油了。好的醬油搖動起來會產生很多的泡。

    沫,不容易散去,而且也容易掛在瓶壁上。

    3、品質不好的醬油也則產生的泡沫少,還很容易散去。味道也是不一樣的,優質醬油味道更鮮美,更醇香可口。不好的醬油會有苦澀味。這個在炒菜的時候你最有體會了。

    4、有時候我們用醬油炒肉炒菜,有時候我們又用醬油涼拌黃瓜,涼拌木耳等菜餚。所以醬油也有烹飪醬油和涼拌醬油,千萬不可混淆,涼拌醬油是直接入口的,衛生標準更高!

    5、常常我們會做一些重口味的菜,需要上色,調味等,我們可以選擇老抽,一般的炒制就選擇生抽。老抽是再生抽的基礎上添加了焦糖,色更深,質更粘稠。而生抽色澤淡雅,味道鮮美。

  • 4 # 銘媽小廚

    李錦記的不錯,在購買烹調品的,不確定那個品牌好,就把一種商品不同品牌的配料表,進行比對,就好選了,

    1、新增劑少的,

    2、標明 釀造的

    3、不同等級的產品中選擇“特級”“一級”的。

  • 5 # 為季食旅

    做為愛吃一族,和吃沾上邊的事,都少不了參與一下。小時候打過醬油的都知道,醬油缸的蓋子掀開的剎那,醬香濃郁的味道撲鼻而來,比現在的香奈兒都能打動人心。長大了不再打醬油了,漸漸淡忘了這個味道。

    幾年前去過一次天津,逛超市時偶然發現一款始於1927年的光榮醬油,抱著試試的心裡買了一瓶,回來一開蓋,彷彿打開了小時候的醬油缸,久違的味道沁人心脾,從此以後常相伴。

    哈哈,好像廣告詞哦!

    醬油分生抽和老抽。

    生抽是以大豆、麵粉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種曲,經天然露曬,發酵而成。清澈透明、豉香濃郁,呈紅褐色。一般炒菜或拌冷盤的時候用得多。

    老抽是在生抽的基礎上,加焦糖色經過特殊工藝,製成的濃色醬油。顏色紅亮、味道微甜,適合做需要上色的燉菜及紅燒類菜。

    醬油的鮮味和營養價值取決於氨基酸態氮含量的高低,一般來說氨基酸態氮越高,醬油的等級越高。

    ≥0.8克/100ml為特級

    ≥0.7克/100ml為一級

    ≥0.55克/100ml為二級

    ≥0.4克/100ml為三級

    我一般準備幾種醬油,各有用途。

    一、蘸餃子、拌冷盤用千禾頭道或李錦記精選生抽、薄鹽生抽。二、炒菜用天津利民的光榮醬油或千禾醬油。注意:優選零新增醬油,有的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是新增的結果。

    購買時一定注意看標籤:配料表、釀造醬油、非轉基因大豆,氨基酸態氮含量,產品標準是高鹽稀態。

    三、紅燒菜用李錦記精選老抽、千禾的紅燒老抽等。

    四、拌餡或燒青菜、豆腐用蠔油。但是蠔油不是醬油,它是以牡蠣熬製加工而成。但平常使用時,習慣覺得它是醬油類,所以列出。我一般透過看標籤、品嚐,確定幾個品牌,輪換著吃。基本就是千禾、光榮、李錦記等,真心都不錯!

  • 6 # 大風起兮偶飛揚

    珍極醬油不錯,八大調味品集團之一,感覺可以。是釀造醬油的國家標準制定企業,配製醬油強制性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

  • 7 # 招積珠海

    不管哪個品牌,只要是合格生產商,有國家相關認證就行。如果要挑選味道好的,建議選擇氨基酸態氮含量不少於0.9%/100ml的都不錯,不信你可以找找各個品牌生抽的外貼標籤就可以清楚瞭解,越是什麼美味鮮、一品鮮、頭抽... ...這個指標含量都不低。而且價格很高。

  • 8 # 夜貓閒談

    中國幅員遼闊,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其飲食習慣、口味嗜好不盡相同,全國同一類產品各地牌子也多如牛毛。因此,不考慮上述因素,單方面評價哪個牌子的醤油優劣很難辦到,且不切合實際。此外,即使針對某個區域加予評價,食用者的選擇也隨著時間而轉移,就珠三角地區而言,早期人們對佛山天海牌醬油趨之若騖,後來覺得其味精太濃食後出現口乾,轉而被開平的味鼓達牌醬油一躍居前,但好景不長,近五六年來鶴山的東古牌醬油被食家視為味之王,可惜的是,目前市面上出現不少冒牌貨。

  • 9 # 普濟

    廚子對醬油比較有發言權,因為天天要用到,好醬油出味,賴醬油敗味。

    遺憾的是,不知何時,醬油醋也居然跟白酒學會了造假,用化學品和水勾兌,操作簡單,產量巨大,成本很低,售價不變,很賺錢。

    老話說的好,好酒做成醋,指的是把好事搞砸。從另一個方面說的釀酒和釀醋做醬油的工藝原理相同,做好了是酒,做不好就發酸成了醋。做人一樣道理,做好了是人,做不好成鬼。所以才有了邯鄲學步,東施效顰,市場充斥勾兌白酒、醬油和醋。

    不過相比白酒,醬油醋還是有點點良心,包裝上有著工藝標明。從標牌上,只要找到三個內容就證明是釀造醬油,可以買了:①有曬制或釀造字樣;②有“GB/T18186”工藝標註;③有氨基酸態氮含量,並標明優質級別。我自己用到最多的是海天生抽和廚邦生抽,炒菜拌菜都很好。

  • 10 # 炊事媛

    醬油什麼牌子的好?沒有牌子的醬油比較好,記得小時候農村5毛錢一提,醬油醋都是按提賣的,那個時候的醬油沒有現在的鮮,但是沒有新增劑,現在醬油牌子多如牛毛,李錦記,欣和味達美,東字,金蘭,廚邦,雀巢,海天,東古,加加,等。越大牌的醬油,山寨的越多,一不留神就買到假醬油,真醬油都有那麼多新增劑,假的你感想嗎,基本就是水兌的,拿雀巢美極鮮做例子,一瓶30多塊錢,造假利潤很可觀啊…

  • 11 # 明月松間照968

    作為調味品,就別糾結有多少營養成分之類的了,兩條指標,第一,無害。符合國家標準。第二,味道好,調味品你要求他補鐵補鈣補元氣那是胡扯,愛吃就好,甚至無需區分釀造還是勾兌。我打小就愛吃醬油,七八十年代的上海醬油(沒錯,就是這個名字)味道很好,九十年代不知怎麼不行了,改用致美齋的老抽(紅燒)生抽(炒菜蘸料),到新世紀不得已換來換去,後來發現寬牌(現在叫和田寬)黃豆醬油很好,炒菜紅燒都可以,生吃就是海天海鮮醬油,也可以兩種搭配炒菜入湯和餡等等。其他什麼紅燒醬油草菇老抽味極鮮,味道都不如。

  • 12 # 美宴平臺

    這幾天江蘇省消保委釋出的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把醬油也推向了風口浪尖,報告涉及120款、48個品牌,56個生產(代理)企業的醬油,但在這120款醬油中,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29個樣品不合格,4款甚至不該叫醬油。其中不乏海天、李錦記等中中國產大品牌,還有很多進口醬油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醬油的品類也越來越多,分類也更加細緻,大致分為:生抽、老抽、海鮮、豉油等等,總之分類特別多,記得多年前,就只有一種醬油,還有一種是醬油膏,直接弄點水就是醬油了。餐飲企業裡使用的品類更多,一般家庭中最多用三四種不同的醬油就足夠了。順便在這裡給大家普及一個知識,任何品類的醬油,無論是老抽還是生抽,鹹度基本都一樣,只是顏色、鮮度這些的區別。

    至於品牌,普通大眾熟知的就是廣告做的比較多的那幾種品牌了,每種品牌都宣傳的是純天然大豆,純天然發酵,無新增等各種好詞都在自己的醬油上,但是這些宣傳的作為消費者如果全信,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個人覺得只要無毒、調味就可以了。你可以沒有營養但是別傷害我身體就行。

    作為從事餐飲供應鏈的企業,平臺上有多家餐企進行採購。只能從平臺上看餐企採購最多的是哪幾款醬油,我們從山西的餐飲酒店採購來看,使用李錦記、中醬的比較多,當然也有海天、加加、廚邦這些品牌在採購,但是至於說哪個品牌好,真的是不敢輕易下結論。

    總之醬油還是少吃點比較好。

  • 13 # 非正常物種管理中心

    我只選無新增的,有些醬油為什麼要新增味精?因為兌水太多,氨基酸不達標,所以加味精提鮮。然後兌水後保質期不夠,所以加防腐劑。我現在寧可買中中國產貴一點的,或者臺灣省出的,配料裡乾乾淨淨的品牌。日本的醬油也不錯,但是不適合中式烹飪。

  • 14 # 使用者102425249266

    海天 醬油,我們家買的最多的就是這個,但是吧,各種品牌的醬油有很多,不可能一個一個 的去試。畢竟每個人的口味都各不相同。

  • 15 # 食物曰

    作為必須的調味品,好的醬油必不可少。記得很小的時候,醬油都不是成瓶的,小賣部的都是大桶裝著,自家拿著空瓶子去打醬油,一般都是孩子去。那種醬油有很濃的醬豆香。

    現在市售的醬油品種繁多,叫法各異,什麼頭道鮮,一招鮮啥的。其實所有的醬油也就分了兩類:一類是有新增劑,比如焦糖色、味精、酒精或者防腐劑以及各種化學名詞的提鮮素,一類是純糧釀造,不含任何新增劑。我選醬油,帶有新增劑的一律不要,儘管挺鮮的,甚至價格還貴。一道菜的鮮美,靠的是食材相互發揮影響,而不單單以調味品提鮮,何況新增劑吃多了並不好。目前常用的就是欣和的原味醬油,價格也適中,只用糧食釀造,口感也好。

  • 16 # Sunny一縷

    我做飯還是喜歡廚邦或者千禾,畢竟是放心原材料,特別原因,廚邦的味極鮮用的是非轉基因原料,千禾不新增的食材,用的放心,吃的安心,希望廠家多做優惠活動。希望廚邦出一款香油更好。

  • 17 # 聖勞倫斯河的漁夫

    談不上什麼牌子的最好。但是,建議用釀造醬油,配方表有水、大豆(小麥)、鹽、酒,透過自然發酵而成的醬油最好。俗稱“高鹽稀態發酵醬油”,氨基酸態氮每100ml大於0.6克就屬於比較好的。不要使用勾兌醬油,儘量少使用新增各種味精、焦糖色的醬油,鮮味都是新增劑的味道。

  • 18 # 海棠依舊在開

    我覺的超級賣的幾種常見產品質量都不錯,更多的時候我會買袋裝醬油。因為我想袋裝醬油銷量大,不含提鮮劑,是不是會更安全?

  • 19 # 二哥的旦說無妨

    我們這市面上的我用的最多的是廚邦醬油,魯花,海天我三年前就棄之不用了,李錦記也用但不太多,千禾也用的不多,但是不管你用哪個品牌在選擇產品時要選擇等級一級的,氨基酸態氮含量高的,這樣才能儘可能的買到好醬油,蠔油我兩年前都棄之不用了,因為基本上都是新增劑勾兌的,一斤好的醬油要用幾十斤生蠔來產出,貴的一斤裝蠔油要幾十元,所以蠔油不能用。

  • 20 # 熱情的雪碧JA

    做為潮汕人,基本上絕大部分菜都用到醬油,本人以前用得最多的就是海天,其次珠江橋牌,味事達,廚邦也時不時有用,千禾這牌子的“0”新增去年也買過二瓶試用過,雖然沒有新增苯甲酸鈉,但它是加入了大比例食鹽替代防腐劑的,口感就是二個字“很鹹”,除了鹹之外,就沒有其他味,體驗就是跟下鹽沒區別,要知道吃多鹽對三高也是有太大危害的,給我的感覺是這幾個牌子的醬油,既然可以在市面上賣,那質量應該是沒問題的,新增劑這東西,基本上大部分食品都有,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對身體根本就沒害,沒必要小題大做,主要是各人對品質的追求,口感與價效比的問題,本人現在首選的是廚邦跟味事達這二個品牌,但都必須是特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老師幫忙看圖作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