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譚倫
-
2 # 千海導師
透過儀式感,可以很好的與人潛意識連結。不喜歡儀式感的人,是因為有一些思想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判斷,導致意識上的抗拒。
-
3 # 陳飛子
以前是儀式是莊重讓人肅然起敬,現在是華貴,讓上感到無比浪費,以前是大家見面相親相愛,現在見面是互相比拼,誰也容不了誰。
-
4 # 情感心理諮詢工作室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說說什麼是儀式感。
1908年、法華人類學家範熱內普在其《過度禮儀》一書中、首先提出了‘‘禮儀’’的概念。
他認為人的生命總是存在一個階段向另一個的轉化,在轉化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儀式。每一個人的一生均有具有相似的開頭和結尾的一系列階段組成:誕生、生長、結婚、為人之父母、上升到一個社會更高階層、以及死亡。
其中每一個事件都伴有儀式,是自己能夠從一確定的境地過渡到另一個確定的境地。
同時他認為,無論個體還是社群,都無法獨立於大自然之外存在。由於大自然本身也受一種週期性的控制,如黑白晝夜,四季交替,這種週期性就體現在了人類的生活中。
所以說在人類儀式中、包含大自然週期變化過渡中所有的儀式,古人所過的節日,如春節、冬至、春分、夏至等都是儀式。
儀式反應我們的美好願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儀式可能會存在‘’安慰劑"效應,能夠改變人們的態度和信念。
在生活中古代將士出征會選擇良辰吉日出發,願望是取得勝利凱旋而歸,有些人做一些重大事情時會默默祈禱,願望是能取得成功。
不喜歡儀式感的人,只是不喜歡他們反感的那些儀式,或者不理解儀式感的心理意義。某些情緒也會影響人們的儀式信念。那些不喜歡儀式感的人不會討厭老闆年終發紅包的儀式吧?
也有些人覺得那些儀式有些虛頭巴腦,沒有意義。儀式感的東西似乎只有小女人,小孩們才會喜歡。過日子就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份內事。
也有些人儀不喜歡式感,或許與自己的性格有關,壓抑生活的瑣事,工作、生活中的壓力讓一個人不得不把那些小情懷深藏在心底。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有太多儀式感的東西,比如過節、婚禮、結婚紀念日、生日宴等等,這些儀式感給我們的生活平添了幾許樂趣。
儀式具體形式多種多樣,馬上就要到的春節,寫對聯、掛燈籠,放鞭炮、還有小孩最喜歡的給壓歲錢。這些民俗中的儀式、都有人們美好的寓意。
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增長,生活節奏的加快,也是有些人儀式感的缺失越來越嚴重。
-
5 # 我愛我家82271
儀式,就是禮儀,大到國家開國大典,國家元首訪問,鐵路開通,飛機試飛成功,軍艦下水試驗,建設宏偉大橋,攔水大壩,各種水利發電站,核電站,航空母艦,小到結婚,生小孩,很多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儀式,因為重要,所以必須隆重,還必須舉辦成功。
這是有紀念意義的時刻,只有讓世界看到,讓大家都看到,才能達到目底,雖然各項籌備很緊張,也非常繁雜,但必須做好,並且一定要成功。
有的時候,因忽視了一些東西,讓儀式辦的不好,這在很多人的眼中,就缺少了完美,在以後的工作或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只有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把事情做好,缺一不可,儀式更顯得重要。
有的人不喜歡儀式,連結婚都不舉辦,到老的那一天,會感到很多遺憾,……
-
6 # 國病
說說我的看法。
就中國而言你很難說誰不喜歡儀式感,因為我們丟失的文化之一就有儀式。你生活中幾乎沒有這種東西,那也就很難判斷喜歡不喜歡了。
我自己的感覺,當我一年級就被選入少先隊時,我對那個儀式感充滿了喜愛。不僅我,每個小朋友都天然喜歡參與儀式。我甚至是儀式感上身,在路邊撿到幾毛錢後就用少先隊禮詢問過路的人是誰丟的。但很快就被當頭一棒,“這孩子是不是傻?”但是在那個時代畢竟壞人不多,旁邊人立刻嚴肅批評了那位出口傷人的大叔。雖然正義輕鬆戰勝了邪惡,但我還是像洩了氣的皮球低著頭走開了,從此紅領巾這個儀式感再也沒有回來過,再也沒有對著誰敬過禮了。那幾大毛也在迅速成長後換成了水果糖。後來也只有在升旗儀式時偶爾會感受有一點點儀式的神聖感。就像那位路邊敬禮國旗的小朋友。
儀式感其實是每個人都可能天然就會喜歡一陣的東西,只是我們從喜歡到無視轉換得太快了。
日本文化與我們的不同之處就是他們的基礎文化是中國上古沿海支文化。他們的儀式裡有一種行走和儀式非常慢的模式,就算是去街頭巡遊也是如此。在同樣是沿海支後裔的印尼也有很慢的儀式。這種慢的儀式,就會充分把儀式感受渲染出來,嚴肅加慢節奏。不信你可以隨便試任何行為動作,只要慢下來、嚴肅起來就會有儀式感。古人為何這麼設計,自然是古人發現了慢節奏的肢體行為天然就帶有儀式感。抖音上日本巡遊和印尼王室儀式都有,大家可以去看。
我們的宗教活動最缺乏的也是儀式感。就是去燒香了,磕了頭燒了就可以,當中的儀式只是在作揖磕頭時短暫閃現一下,而且不經常燒香的,還不習慣。這其實就會減弱宗教感受。我估計有的人喜歡外來宗教有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儀式感讓他們覺得那是好宗教。因為儀式必然會帶來一份神聖感。
由於生活中極度匱乏儀式,所以很多時候遇到需要進入儀式狀態時,大多數人是不知所措的。要麼嚴肅到緊張過度,要麼表現出嘻嘻哈哈緩解自己的尷尬。因此也就會聽到那些公知抨擊華人對生命缺乏敬畏,對死者缺乏尊重,同時又舉例日本救援隊每挖出一個死者都會集體默哀,以此來抨擊華人的醜陋。其實事實完全不是這樣,沒有多少人天然是無視生命的。這與人性道德沒有一毛錢關係。其實就是丟失的儀式生活,讓人們遇到這類情形時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我們的民間文化保留一定的儀式生活,那遇到這類情況自然就知道應該如何應對了。你讓一個缺乏儀式生活的人突然去給死去的朋友鞠躬,他都不會習慣。這也是我為何倡導儘快恢復民俗活動,尤其是恢復散落於各地區的漢族古代民俗儀式。既要把熱鬧民俗發揮出來,還要挖掘尤其先秦的古儀式。漢族的抱拳鞠躬禮本身就是一種儀式,清末還有保留著,雖然已經只是隨便比劃比劃,見了熟人抱拳搖幾下,但有總比沒有好。你要儀式感充分,就得認真抱拳鞠躬。不僅是禮節的意義,同時還是透過儀式行為促動精神世界建立的意義。行為可以影響甚至支配思維,這也是需要每個人認識的。為何行為體驗對於人的成長那麼重要,就是這個原因。一個高空彈跳歸來的人都會有捨我其誰的自信心爆棚感,儀式體驗同樣會給人帶來奇妙的不可思議的東西。所以我們的社會,尤其是學校增加儀式內容,尤其是端正老師們的儀式態度,會有神奇的效果發生。
事物都是需要有節制的,都需要有一定的度。儀式會影響人的思維和內心世界。所以也要警惕儀式過度帶來的不可理喻的情況。尤其宗教儀式過度、場面過大就會使得宗教對信徒的控制大大提升。所以就算我們自己的宗教文化加強儀式感也要適度。畢竟我們做一切都只是為了社會好,而不是透過宗教文化謀求權力,達到提升教長自己權力的目的。對於我們的文化應該加強儀式設定,對於儀式過度的外來事物則要充分警惕。網上出現某地寺廟讓信徒圍成一圈爬行,顯然就是過度了,且方式讓觀者厭惡。
-
7 # 姜白的樹洞
想起上學時的事。大學去圖書館,要加披肩保暖,因為空調要把人凍死似的吹;
保溫杯得泡枸杞,或叫從裡暖到外,或多幾趟廁所的間隙;
音樂必須準確,讀漢字要聽琵琶,讀外文要聽鋼琴,情緒得對、節奏配上句讀要準確;
要挑好時間。9:24不行,9:30才能把書翻開。握著手機看資訊,不小心就晃到了9:32。
那隻能再等到9:45。修修圖、換換桌布,一眨眼就到10點多了。
書沒有看兩頁,可覺得自己真是美極了。
儀式感就是這樣中看不中用的東西。
它在加碼,但加的不是你稱的東西的碼,是空空如也的情緒上的砝碼。
讓東施以為自己是西施了,鄒忌以為自己是城北徐公了。
結婚要結婚證,可攔不住離婚;加大沉沒成本才買房子,婚前協議就多起來;
妝化得再美,襪子還是褪到了腳底;車開出去臉上泛光,背地裡也要看貸款的臉色。
拜了師的人,不一定不會背叛師門;嘴上倔強的人,心裡也許閃爍著星空和道德律。
就像人們常說的,姑娘紋沒紋身和她是不是好姑娘沒關係,和她的心有關係。
歸根究底,心裡有神的人不用拜菩薩,沒做虧心事的不怕鬼敲門。
不過咱們還是要鑽戒、拜師傅、過春節、孩子隨夫姓,因為我們延續的是文化,不是道理。
回覆列表
儀式感是一種尊重的含義,沒有了舞臺又怎麼演唱,只是這種儀式感不建議太鋪張浪費,因為我們用掉的都是人民辛苦的勞動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