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渡雲天

    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吧。

    我從二年級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學習問題的習慣,到現在6年級了,學習一直很好,學習上99%都是她自己解決,只有不會的問題才來找大人幫忙。

    好習慣伴人終生。

  • 2 # 育心福生

    有啊!習慣成自然,每天一下班就輔導孩子的學習。

    一、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老師佈置的作業是處於鞏固的目的,所以一下班立即要孩子在桌子邊完成,這完成,一定要像考試一樣,讓他獨立完成,提醒他做完要檢查兩遍以上,真正達到認真完成作業的目的。而後檢查,對於沒做好的及時指出並改正,並用問答式讓孩子再複習一遍,因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及時的複習在頭腦中留下的印象深刻。

    二、家長出幾道題檢查

    待孩子休息了十幾分鍾,進入第二個環節家長出題給孩子做,這樣更檢查得出孩子的失誤。

  • 3 # 一個老男人7o

    我平時告誡女兒:”學習是你自身的事,你自己解決!”為此,從她四年級開始,我從不輔導她學習,主要有二方面原因:一我是中技生,文化水平低,不會輔導;二我女兒學習認真,自主、自理、自律能力強,不需我輔導!

  • 4 # 婉秋聊育兒

    我的觀點很明確:孩子的作業不需要家長在家輔導。

    有的人說:“孩子接受能力差,課堂上聽不太懂,我給他報了個輔導班,讓他加強一下。但是學生多的輔導班,學生水平參差不一,老師按一般的程式教,不瞭解自己孩子的弱點,效果不好。一對一的老師找不到好的,咱自己瞭解孩子的弱點在哪裡,自己在家輔導可以有的放矢。”

    我覺得這種做法不會有明顯的效果。

    大多數家長的心態都認為:孩子天性不是很聰敏,努力一點就能前進一點,我們做家長的能幫助多少就要幫助多少。

    如果你的孩子平時能考600分左右,往年的中考錄取分數大約在605分左右,你可以採取這個方法進行一下短期補救。

    但如果是長期在家輔導,不會對孩子的成績有大的幫助。我是這樣分析的:

    一個孩子上了幾年學後,應該學會了課堂聽講,學校教授的知識他應該掌握大部分,然後再透過練習、複習進一步消化吸收,真正掌握絕大部分的內容,做試卷時扣分不會超過10分。那些百分百掌握的,肯定是學霸了。

    如果上了八九年學,他的考試成績多數達不到滿分的三分之二,或者不及格,那他肯定有自身的原因:他可能上課根本無法專注地聽老師講課;他可能聽不太懂老師授課的內容;他對學習興趣不高,效率也不高;他的腦袋確實很笨。

    除了最後一條是先天原因,我覺得這種情況很少,多數學生的資質都差不多,只是可能優勢的學科不同。前面三條都關於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一個沒有好的學習習慣的孩子,將他送到輔導班他的習慣就會好了嗎?家長輔導就會有好的學習習慣了嗎?

    一個對學習興趣不高的孩子,面對新知識他感覺到的是枯燥無味,而不是學會新知識獲得一定的快感。新知識引不起他腦電圖的多點變化,多巴胺的釋放不會增多,又怎麼會印到他的腦子裡呢?輔導班的老師能讓他多巴胺分泌增多嗎?家長能讓他的腦電圖活躍嗎?

    所以,如果不讓孩子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興趣,單靠具體輔導,只能算是亡羊補牢式的措施,治標不治本。

    我的女兒數學不是很好,上了九年級後更為明顯。有時候做著做著題就哭開了:這個題不會做;那個題用了半個小時;我班誰做10個題的時間我也就做5個;誰的媽媽每晚在家自學數學,給他有用的提示。結果指向就是我跟她爸都不會做數學題,都不能給她有效的指導,是影響她數學成績的一個原因。

    我一般不搭理她的這種情緒,一是她本身就是一個愛哭的人;二是她想像每門課都學的得心應手,那是不可能的,一共八九門課程,裡面總有強勢的學科,也肯定有弱勢的學科。老祖宗早就說了:“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誰都有軟肋。要不高中還用得著分科嗎?再就是她不願意鑽研,遇到一看不會的題就不想繼續做下去,但又不甘心落後於別人。

    有兩次她直接了當的埋怨我指導不了她的數學,我義正嚴辭地跟她說明了我的觀點。

    一、即便我數學很好,我也不一定要指導你。因為我們那時候學的解題方法跟你們現在不太一樣。我可能能夠解出題,但不一定跟老師教的一樣。我數學好,你也不嫌我路數不對,你不會的作業我可以幫助你,但你也不要依靠我。

    二、現實情況是,你做的題我多數不會。我本身就是初中數學的水平,又已經二十多年沒接觸過數學。讓我在家學了教你哪能趕的上你在學校有專門的老師教呢?我肯定沒有你學的快呀。你現在初中的知識,我稍微看看也許能幫你一部分,但你上了高中呢?大學呢?還要家長做知識上的幫助嗎?

    三、如果你求助了老師、成績好的同學還不會,那就多用功夫,多看、多做,如果你努力了還不會就沒辦法了,會做多少就做多少。你要學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接受你的數學在你們班就是二流水平這件事,不要門門都去爭前幾名。

    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不嚴謹的,很粗糙的想法。

  • 5 # 小楊養娃

    講講我的親身經歷吧:

    我家倆娃,去年九月份,小寶開始上幼兒園了。第一天把他送園之後,我就迫不及待的在網上找起了工作。第三天就找到一個離家近,雙休但是錢不多的工作。

    我興沖沖地跑去上班了。第一天工作還不錯,也不累。下班時間到了,接娃的時候也到了。

    我騎著飛快的腳踏車來到幼兒園的時候,班裡的其他小朋友已經都接走啦。只剩我家孩子了。回家之後,孩爸還沒下班,我開始在廚房忙著做飯,小寶在客廳玩玩具,大寶在小屋寫作業。平靜沒有持續5分鐘,小寶就跑過去找姐姐了,喊著姐姐跟他玩,姐姐沒寫完作業,不跟他玩,倆人吵起來了……

    我跑過去勸架,把小寶帶到廚房陪我做飯,我切菜,他自己拿幾根菜葉幫我洗菜。等我切好,轉頭一看,小寶已經把自己的全身上下也全部弄溼了,跟洗過一樣......

    我看著髒兮兮溼漉漉的娃,趕緊把他弄到浴室,還是先洗澡吧。終於洗完了,大寶開始喊餓了,我轉身去廚房炒菜。

    終於可以吃上飯了,已經比平時晚了兩個小時。快點吃完,大寶洗漱,我洗碗。

    九點半多了,睡覺吧!作業放桌子上,一會兒媽媽檢查。

    好不容易等到小寶睡著,我拖著疲憊的身體,開始洗衣服拖地.....明天還要早起給孩子做早飯。

    作業已經想不起來檢查了。這種陀螺一樣旋轉的日子持續了三個月,我遞交了離職申請。

    所以,如果沒有人幫忙,全部事情都需要媽媽一個人來做,真的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 6 # 新農嫂優選

    持有這種想法的一般都是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媽媽。初中一般父母都沒必要去輔導孩子作業了,因為基本做不了,高中就更是這樣了。

    其實,輔導孩子作業本來就不應該是父母的事情,這是中國教育留下來的父母焦慮症。也可能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誤區教育。曾經就有教育專家呼籲, 不要給孩子留課後作業,把童年還給孩子等等,最後都不能實現。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找到替代考試製度更好的選拔人才的方式。

    作業是什麼?很多家長和老師認為,就是讓孩子學習吃飽點,或者是掌握知識牢固一些,更進一步說,還是題海戰術,強迫孩子用更多的課餘時間投入學習,這種效果真的好嗎?現在回想起自己當初讀書的時候,為什麼往往是那種,一到下課時,就衝出教室到處玩的孩子,學習成績反而相當好,高考也能順利考進名校呢?

    古話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身邊的好多小學生孩子所做的家庭作業,大部分是把題抄幾遍,把字讀幾遍的事情,很多孩子只顧完成任務,做完後當你問他做了些什麼,其實他們也有根本不明白的,把題抄遍其實也意義不大。

  • 7 # K衛東

    下班後,我一般不輔導孩子做作業。因為:

    做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老師佈置的作業,肯定是在課堂上已經講過的知識點,如果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話,應該能夠獨立完成的。

    如果完不成,說明孩子上課沒有好好聽講,孩子向我請教時,我會故意說:“壞了,這題媽媽怎麼也看不明白呀,明天老師講解的時候你好好聽,回頭再告訴媽媽,好不好?

    這個時候,孩子會不太高興,完不成作業,就意味著要挨老師批評。沒關係,你還是若無其事地該忙什麼就忙什麼。

    要讓孩子明白,不好好聽講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自己的事情依賴別人是不靠譜的,從而逐漸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

    家長送給孩子的,不是一桶魚,而是一張網。

  • 8 # 鴻毅老師

    做作業是孩子的基本行為,實際上最好的方式是給孩子養成獨立高質量完成作業的能力和習慣,但是是不是家長就不該給孩子輔導作業呢?又或者家長就一定要給孩子輔導作業呢?實際上都不是 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是家長對孩子做作業投以關注但並不過多幹涉,可以告訴孩子有不會的問題可以提問,也可以在孩子做完作業給檢查,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關心著他,但是他要獨立做自己的工作,並有自己的空間。家長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急躁的狀況,實際上家長的急躁不僅傷害自己傷害親子關係而且對孩子的學習進步也是副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婆媳關係是每個家庭都跨不過去的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