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海法健身

    亦稱糟母肉,系以糯米、紅麴加上糖,鹽發酵成糟母,再將雞、鴨等肉類放入其中淹制而成,兼具酒香及肉香,且有滋補之效。紅糟肉過去是客家人珍貴的過年菜餚,現則已普遍化,平常日子就可嘗其美味。 做法是:先用糯米煮成飯,待冷卻至微溫時,即用紅曲(一種經過酵化的糯米,呈深紅色)與糯米飯拌和,其比量每斤糯米配紅曲1兩,並適量加點米酒。約二天後,糯米飯經過發酵,便醞釀出濃香的酒味來,再加進適量經炒過的鹽和少量冰糖,然後裝進缶甕,再把烹熟的雞鵝鴨或豬肉,也裝進甕裡進行醃貯。數天後取出時,經過酒漬醃製過的肉食,其色清紅,其味醇香,肉質鮮嫩,微鹹帶甜,別有一番風味,且可保藏一月而色味不變。 醃製紅糟肉,產生於往昔山區經濟自給自足的年代。過去,山區居民,平時省吃儉用,而每逢春節到來,總要把自家飼養的牲口烹宰,高高興興地過個年。這樣一來,過多的肉類,總不能三兩天就吃完,結果先人發明了酒漬醃貯的辦法,並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山區居民崇尚好客,於春節期間(從正月初一至正月二十日),常留客用餐,而不論菜餚的豐盛程度如何,其中的“雞碗”則不能缺少。所謂“雞碗”,就是取雞頭、雞尾和兩個雞翅,放在碗的四邊,擺成“四點金”,再鋪墊一對雞腳在碗底,碗麵鋪上肉塊。雞頭朝向客人,表示禮重,但客人吃“雞碗”,切不可攪亂“四點金”。這既為主人表示家有餘慶,美食常存,也表示客人的文明有禮。因正月親友往來頻繁,持續時間又長,有了糟肉,客來禮待,隨時取用,甚為方便。 糟雞糟肉一般的做法: 糟雞和糟肉是連帶的餚饌,需同時做出。做法是用當年大雞連同五花豬肉和豬爪尖一同下鍋白煮,少加料酒鹽粒,煮至九成熟(不可太爛),以豬肉能利刀為度 。撈出後,趁熱傾入壇中,用新布口袋盛好香糟,擺在肉上。糟袋要擺得嚴密,壇內貯入少許雞肉湯,不可太多,用紙糊嚴壇口,然後用布紮緊,放在涼爽地方,一星期後便可食用,但千萬不能使其上凍。 吃的時候,肉切厚片,雞切大塊,頗堪咀嚼。 糟肉,應必備:五花肉,紅豆腐,糯米珍,花椒粉,蒜,白酒。 五花肉是主料,所以選擇就顯的尤為重要。應選當年的家豬的五花肉,肉質要嫩,不能要老的,不然做出的糟肉就不細了。 做法:先將五花肉切成片,至於要多大的,我認為小一點好,這樣入味就更好。 然後將切好的肉片用沸水煮一會,因為五花肉還是比較的肥,用水煮煮,這樣可以去油不膩了。 煮個三成熟就可以了,撈出,放在容器裡,記得水要控幹,然後將紅豆腐乳倒在肉上,其實要紅豆腐就是要它的豆腐汁,不過也可以放幾塊,紅豆腐是很鹹的,所以做糟肉就不用再放鹽了。 接著,放入糯米珍,糯米珍說白了,就是將炒熟的糯米搗成小珍子,可不能全搗碎變成糯米粉了。 然後放入少許花椒粉,蒜片,倒一點點白酒,然後攪拌攪拌再攪拌。 等到攪拌均勻了,用碟子或用碗將肉片碼好。 等擺裝整齊了,就放在蒸鍋裡用旺火蒸上個三十分左右,新鮮的糟肉就可以出爐了。 看上去,肉是粉紅的,聞一聞,微微有點燻,燻是由於白酒的緣故,吃糟肉最好是用熱熱的軟軟的饅頭夾著糟肉吃。吃在口裡的肉,很細膩很滑爽,還有點粘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十歲的人生跌入谷底,沒結婚,沒工作,沒技能。還能重新開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