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存希齋書法
-
2 # 山西一塵
一塵對閆老不太瞭解,不敢妄言,但及此二幅作品淺析認為有,一雖均屬行書一路,幾乎看不到楷功的底蘊,並有很多人為造作的頓筆以顯示古樸,按年令很不該有這種時尚之書風,應以飽墨實劃功力隱在其中而面世才對。二章法上均有欠佳之處,主題與落款存有分離之感,未得到和諧統一之效。這也可能是我的單一己見不足為論。
-
3 # 湘仔評論
說閻老先生字字有出處有些過了。字字有出處一般是指專業書法家,透過對海量傳統典經的長期臨習,廣納博取,入帖出帖,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之後的評價,閻老先生顯然不是。
從網路上搜索閻老先生書法,可看得出閻老先生沒有系統臨習過書法。只能算自由體,也只是憑感覺寫,憑蠻力寫。任筆為體,大筆一落,濃墨留跡,看似濃墨重彩,實則只是聚墨成形,墨坨坨,墨豬而已。毫無韻致韻味,大致屬於老幹、江湖書法體之類,最多隻能算書法票友。
寫字相對於畫畫門坎相對低些,大多數都會用毛筆舞弄幾下,近四十多年的書法熱,也引來有些專家學者、成功人士、演藝明星圍觀,有的偶爾也舞弄幾筆,因為名氣或眾所周知的原因捧場的粉絲多,懂行的人士出於尊重或礙於面子沒當麵點破,次數多了,就誤以為自己真的是書法家了,與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的皇帝一樣,出了洋相貽笑大方而不自知。演藝界前大佬趙本山的字不是也拍了一百多萬嗎?!這都是特色時代的特殊現象,是浮躁年代浮躁亂象的外洩表現。也是這些年江湖字、老幹體得以流行,弄得民眾無所適從的重要原因。
書法、書法,書而有法,法書、法書,有法之書。竊以為,評判一幅書法標準。書法有古意,即有來源,能與經典對接;有新意,筆墨當隨時代,可與時代同行;有己意,有自己的獨到理解,並注重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的錘鍊。是自我情感的個性表達。而這一切從閻老先生的手跡也看不出來。
-
4 # 麓風軒
閻崇年教授有一些寫字功底,應該是幼時“老班底”,但說“字字有出處”,我覺得完全言過其實。
2、那麼閻崇年的書法如何呢?客觀地說,閻崇年有一些寫字功底,應該是幼時“老班底”。閻崇年1934年出生在山東蓬萊,那個年代的人,上學要學書法是必然的,一般都有些童子功。我見過很多那個時代過來的普通老人,毛筆字都寫得非常有功底。
3、閻崇年這個寫字功底相比起那個時代的人來說,還真只是小兒科。題主說“字字有出處”,我覺得完全言過其實。我從網上搜集了儘量多的閻崇年的字(見附圖),而只有這一張“鄭家莊皇城”題字(見下圖)隱約可看見一點顏真卿楷書的影子,其他應該說都是自由體,而且有很多不良習氣。
4、用筆上來說,沒有很好掌握中鋒用筆,寫起字來有一些破敗的氣象;而結構上是典型的自由體,看不出淵源。當然,作為一個老一輩學者型人才寫出來的字,比時下的一些江湖體、惡搞書法還是要好的。
-
5 # 一張一弛38670620
是給滿清招魂的閻崇年嗎?在揚州買書讓中學教師打了。無恥之尤!該打!古人說:心正則筆正。心術不正,怎麼能夠寫好字?
-
6 # 狂喜淡墨a
閻崇年書法管窺:
由閻崇年為中華為局成立百年而書“學界之友”之斗方,字為行書,別有些許風味,其味濃郁,且有一種字脫,字格,體現了學識之究,審視多時,未可知從何家筆意,但看出,駕馭筆墨,有沉有穩,從容淡和,有一種獨有的氣息,
從筆法分析,曾有過顏魯公之崇尚,或早年有臨顏之體驗,融於自己的筆意中,然而從最後一個字“友”最末之捺筆,分析,誇張,然未出採,作為行草,之間,生硬而又拖長之捺筆破壞了行書之流便,流暢的韻,異常之楷筆之意,看得出,前三字,大小相間,草形簡捷,而後顯達楷之範,恰好失範,失在行書大忌,暢而活,而一捺直長出捺,而形筆粗硬,
知其弄巧按排,無可厚非,反拙,可知筆法有失,行草體有傷,傷在捺,有作俗之嫌,功於老底,才識有蕩,故參差不齊,未有機而天作人合,書貴自然,而閻崇年之墨未及達,卻有硬拖又拽之造。正未正之法,行未行之韻,僅僅剩下筆毫墨濃落熟習。之味道。
此作,枯燥又澀重,行筆力挺,意取顏,筆駛顫慄之鋸齒,造勢也,結體疏闊,點有圓,鋒藏裹墨,意顯老拙,法有欠缺,
總之,才人之字,功底而後學,見多識廣,這裡吸之,那裡收之,而用於自己筆中,一生之蓄積,取顏魯公渾厚,其它摘於雜家筆,而已,於場合揮毫,無蹤卻有跡,由外及裡,入眼。自然有人尊也。
往年講明清歷史,有趣,書法,有味之。祝福他吉祥,如意,
-
7 # 行書一點通
怎麼評價?寫的不好,自由體!字的結構問題太大——
下圖那個“春”在幹嘛呢?一撇一捺張那麼開,跳芭蕾舞的嗎?下面的“酒”,扭成了吧!!!
下面這個稍好點,寫的規矩,有沒有學顏真卿說不了。
但他刻意模仿現代有些名家,比如,那個“鄭”字那一點,圓圓的,明顯學的的叔同風格,總體上,很一般!
下圖是鋼筆字,標準的“自由體”!硬筆行書怎麼樣,整體看神采,單字質量看結構與線條,並非是寫個繁體,再豎著寫就很高大上了!
下面的字,只有個“仔”結構及格了,其他字都不行!
但好的一點是,字的流暢感可以,手感好,說明沒少練。
倘若字結構不過關,基礎不牢,若再多寫多練,大都是這樣效果!
沒好感——不論是字!還是人! -
8 # 翰墨今香
有人說閻崇年的書法字字有出處?開什麼玩笑呢,如果說把這句話中的“有”改成“無”就對了。因為說實在的,真看不出來哪個字、哪一筆有出處。他的字是典型的“江湖體”,就是敢寫而已。
閻崇年是個歷史學家,歷史研究的怎麼樣不知道,但因為百家講壇而出名,至少大家都知道他講歷史講的不錯,是個有學問的人。現在的人都是這個樣,稍微有點名氣了就開始往書法上靠,什麼賈平凹、莫言、趙本山等等,本來不屬於書法圈裡的,但是非要往這裡鑽,是他們真的喜歡傳統文化嗎?
我看未必,只不過當你有點名氣之後,經常有人願意要你的題字,會給你一筆不菲的潤格費,像賈平凹賣字是明碼標價的。當然,市場經濟之下,一個願買,一個願賣,本無可厚非。但是,自己要心知肚明,人家要你題字,看重的不是你的書法,而是你頭頂的那個光環。況且,那也不能算是書法,最多就是毛筆寫字。
例如上面這幅字,毫無美感可言,就是一隻大號毛筆,蘸滿墨,按到底,使勁寫。書法講究的提按這裡你能看到嗎?只有按,沒有提。最可笑的是“年”字那一豎筆,自我感覺很瀟灑地拖一長筆,行筆過程似乎有意加了一些提按,但還不如不加,一段飛白一段濃墨,怎麼看怎麼難受,不如一筆飛白到底。
更有意思的是“日日新,月月新”這幾個字,兩個新並排,兩個省略字的“兩點”並排,實在不敢恭維,但凡稍微懂一點書法的也不會這樣處理的。
上面這幅字,不說別的毛病吧,就說第一個字“鄭”左邊下方的一點,和最下面“城”字上面的一點,猛一看以為是不小心滴上去的兩點墨,毫無形質可言。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在書法的江湖中,有很多地江湖書法。閻崇年先生應該是個文人,文人應該有文人的驕傲。書法江湖本來就水很渾,幹嘛非要來這裡洗白呢?很多名人不願意塌下心來臨習碑帖,只是憑感覺,使蠻力,落筆揮毫,濃墨留跡,看似鏗鏘有力,實則光怪陸離。
閻崇年的書法有墨跡,無骨力,實乃“江湖體”“名人體”書法,無半點臨池之功,何來字字有出處之說?不知各位看官,您對閻崇年的書法是怎樣看待的?
-
9 # 雲中鶴32
劉庸,曾翔的所謂亂書,吼書,射書也有人拍手叫好。寫得再亂,你叫一個外行去評也會說好,這裡好與不好就有一個標準的問題。
回覆列表
首先感謝這位朋友的邀請。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留言共同來討論!
提到閻崇年,我們知道他首先是一個學者,而且現在已經八十多歲高齡了,很多人認識他都是在《百家講壇》的節目上,因為他的研究方向就是清史,所以他對於清朝的歷史是極為熟悉的,並且自己親自考察了很多地方。
然而,儘管如此,閻崇年提出的一些史學觀點依然有很多人不認同,但是,我們今天不談閻崇年的學書成就,我們來說說他的書法。這兩幅作品就是閻崇年的書法,很多人說閻崇年的字字字有出處,我們就來看看他的這些書法作品,閻崇年的字主要是行書,基本上沒有楷書,我有一個觀點就是看一個人的書法水平還是要看一下楷書,因為楷書能直接反映出這個人的臨帖功底和對於書法的理解,當然了,也不能全看楷書。
我們看閻崇年的第一幅字裡面,他自己的落款,那個“年”字,我覺得有一些個人風格或者說是一種江湖習氣,像竹子一樣一節一節的這是江湖書法的基本特點!但是閻崇年也可能是無心為之!這應該是閻崇年的題字,就這幾個字來看還比較端莊,古樸,適合題字,但是我個人覺得落款沒有寫好!這是閻崇年抄寫的《大學》的內容,可以概括為行楷,我覺得這篇字比前面的書法作品要好,體現了他的學者風度,顯得很有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