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彎鬚穇鰳觽皪

    寶應民風民俗

    寶應境域置縣已有2200餘年。始名“東陽”,後稱“安宜”,“平安”。唐上元三年,縣境獲定國之寶,肅宗詔書,將“安宜”更名為“寶應”,沿用至今。

    寶應縣地處江蘇腹部,揚州市北緣。夾於江淮之間,京杭運河縱觀北南。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呈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特徵。境內物產豐富,尤產荷藕,素有荷藕之鄉的美譽。歷史上人才輩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丹青大師陶成,撰《山帶閣集》被收入四庫全書的才子朱曰藩等。這裡的水土養育著一代代寶應人,也孕育了此地的風土人情。

    【生活習俗】。

    衣著:清末,男子一般上著對襟服,下穿大腰褲。色調以藍灰黑白為主。逢年過節或走親訪友穿大襟長衫。商人,塾師,紳士等外著大襟長褂,大腰褲。青少年女子常在褂邊袖口鑲嵌花邊。嬰兒多著“和尚領”(繫帶而不口鈕)衣衫。開襠連腳蹬褲子,胸前圍兜兜。腰際及臀部圍包被。民國時期,職員,教員,學生和商人中的一些男子穿中山裝,少數著西裝。女子時興旗袍,除老年人外,很少穿折腰褲。貧苦勞動人民的服裝大多如舊。

    建國後,服裝款式有較大變化。五十至六十年代中期,男子普遍穿藍色中山裝,,列寧裝,青年裝,女子亦穿列寧裝,灰色春秋衫。“文化大革命”時期,男女穿黃色軍裝以為時髦。七十年代後,服裝款式不斷翻新,尤以青年及婦女服裝式樣為最。男子著西裝,夾克衫,T恤,香港衫,運動衫,滑雪衫,羽絨服,牛仔服,喇叭褲等。女子穿春秋衫,卡曲衫,蝙蝠衫,滑雪衫,羽絨服,連衣裙,百褶裙等。兒童穿娃娃衫,海軍衫,揹帶裙,牛仔褲。衣料從土棉布到咔嘰,毛滌,全毛,皮革等。色彩時有變化。當代服飾更是日新月異,步行街,商業廣場裡的服裝品牌比比皆是,色彩斑斕,滿足各個年齡層和消費層的需求。

    飲食:境內以大米為主食,輔以大賣,麵粉,糯米及其他穀物。民國期間,生活水平中等以上的家庭一日三餐,兩粥一飯。夏秋之交還摻以麵食(麵條,麵疙瘩,乾麵餅,餃子等)。每到農曆年底,很多人家蒸乾糕,炒炒米,做糟麵餅,黏食餅,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和歲末年初的早餐。貧苦人家則三餐不周,多吃粗糧,夏季吃大賣粥,飯,連麩倒的“水糊子”,或吃麵疙瘩。冬臘月,改吃兩餐,早上胡蘿蔔粥,晚上慈姑爛菜飯。水蕩地區則以煮藕飯,藕粥為主。建國後,生活日益改善,改為一日三餐。

    副食:主要副食有青菜,菠菜,慈姑,茄子,豇豆,冬瓜,芋頭,水芹,藕,魚,蝦,豬肉,雞,鴨,鵝,禽蛋及豆製品。解放前,城區市民日常菜一般有葷有素,一干一湯,葷素搭配。親朋上門冷盤熱炒,較為豐盛。六七十年代,農村過節,辦喜宴多為“八大碗”葷素皆有。八十年代以後,喜慶節日,宴席多為六碗四盤,或四冷四熱六大菜,甚至有八冷八熱六大菜。如有嘉賓貴客,還要辦蜜餞捶藕,妃色水蝦,白燉鱖魚,清蒸甲魚菊香肥蟹,八寶童雞,滷汁野鴨等維揚菜餚。現在,一般中高檔的宴席炒,燒,煨,燉,蒸俱全。

    飲料:茶酒為境內主要飲料。解放後城鄉居民歷來用綠茶,白酒招待賓客。八十年代以後,啤酒,葡萄酒,汽酒及其他果酒等飲料已經成為酒席必備,視飲者不同愛好所需。純白藕粉,藕粉晶等地方特產為縣內普通饋贈飲料。桂圓精,麥乳精,蜂皇漿,全脂奶粉等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八十年代末。咖啡在部分青年人中流行,引之以為高雅。現在各式茶餐廳,咖啡廳已經是最普通的風景了。奶茶,奶昔,果汁,牛奶,酸奶等各種飲料在小吃店,冷飲店,快餐店,超市都可以買到。

    【 歲時習俗】。

    過年:正月初一。亦稱大年初一。古人教正旦,元旦,元日。民國元年(1912年)規定為春節。凌晨,點燭焚香,鳴放鞭炮,燒黃元,用三碗湯圓,鍋巴元寶插松枝,敬奉神靈,以示迎新。俗稱接天地。全家人穿戴一新,吃雲片糕,糖果等。早餐吃元宵或餃子(意即團圓,順心),然後親友互相串門賀喜,俗稱拜年。拜年的客人上門,各家皆用糖果,大糕,花生,瓜子和煙茶招待。小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小輩壓歲錢。

    元宵節:從正月十三日開始(上燈),十八日結束(落燈),十五日是高潮,也稱元宵節。上燈日起,家家張燈結綵,猜謎,放煙花,懸掛彩燈,有兔子燈,蛤蟆燈,荷花燈,鯉魚燈,走馬燈,荷藕燈,西瓜燈等。民間有十三,十五日晚上吃圓子,是把日晚上吃麵的習俗。俚語謂“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

    二月二:二月初二,天氣漸暖,春意萌動,即將開始新春,出嫁的女兒單身或帶子女會孃家小憩,俗稱“二月二龍抬頭,家家帶活猴”。此習俗農村尚流行。

    清明節:冬至過後106天。是時春和日麗,人們結伴而行,去郊遊野外踏青,放風箏,編柳圈。民間有門前插柳,掃墓祭祖之俗。建國後,清明節,各機關,團體,學校組織集體祭掃烈士陵園,參觀烈士紀念館,緬懷革命烈士的業績。

    立夏:公曆五月五日前後,民間有給小孩披單衣的習俗,謂“穿單衣”,意即夏天開始了。此外還有稱體重,吃青蠶豆,鹹鴨蛋等習俗。蠶豆穿成串,鴨蛋用綵線織成的網兜掛於脖間。是日人們不午休,不坐門檻,表示永不疲倦,此習俗至今尚存。

    端午: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民間有裹粽子,撒雄黃酒,驅五度,賽龍舟,祭屈原等習俗。是日門前掛菖蒲,艾草,堂屋或門上貼鍾馗畫像。中午飲雄黃酒,食紅蘿蔔,炒蔊菜,蝦子等紅色菜餚。小孩額上用雄黃酒寫“王”字,脖子上掛“龍虎符”或綵線結的鴨蛋網,腳上穿虎頭鞋,手足腕繫上彩色絲線結的“百索”,以示辟邪驅毒,長命百歲。今除賽龍舟外,其餘習俗尚存。

    臘八:臘月初八。一般人家用糯米,紅豆,黃豆,青菜等八樣食品煮粥,俗稱“臘八粥”。相傳吃了臘八粥,得神佛保佑,來年五穀豐登。今雖以示淡化,但吃臘八粥的習俗尚存。

    送灶:臘月二十四日。民間有“送灶”的習俗。古代官宦人家為二十三日送灶,民家為二十四日,俗稱“官三民四”。是日晚。人們用灶糖,灶飯供灶神,點香燭,鳴鞭炮,焚紙錢,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日家家大掃除,俗稱“撣塵”。今“撣塵”之俗尚在,餘俗不存。

    除夕:臘月最後一晚,俗稱“三十晚上”。家家貼春聯,焚香點燭,拜祭祖宗,閤家吃“團圓飯”,飲“守歲酒”。今年來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已經成了除夕夜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至深夜零時,家家鞭炮齊鳴,辭舊迎新。近年來,鞭炮煙花的燃放有所限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錦緞怎麼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