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文不武88
-
2 # 蜜蜂文學
傳統小說講究個冰山理論,即說的少,讓讀者想得多,重點突出個伏筆。
而《尤利西斯》另走捷徑,他把所有人物的想法和前意思都寫將出來,按理說這樣做應該很易懂啊!因為角色在讀者面前沒有秘密可言。但是!不能忽略的一點,作者可是意識流流派的開山鼻祖!意識流是什麼?意識流就是生生把簡單的事寫的極其複雜,其思維的跳躍性與混亂性毫無規律可言。這就導致讀者面對簡單的文字,但硬是看不懂的情況出現。
《尤利西斯》講述了1904年6月16日三位普通的都柏林人,從早上8點到凌晨2點在都柏林的種種經歷。該書套用荷馬史詩《奧德修記》的框架,在人物設計與情節安排上也與之相呼應,將古希臘英雄尤利西斯在海上十年漂泊的神話,變成了布盧姆一天內在都柏林街頭遊蕩的故事,以此暗示英雄時代的結束與現代普通人的命運悲劇。
與前兩部小說相較,作為意識流小說的巔峰之作,《尤利西斯》將晦澀難懂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書中大量運用“直接內心獨白”的寫作技巧,毫無顧忌地將小說人物的所感所思直接表露出來,在獨白中看不到作者的行跡,這種敘述完全不同於傳統小說中有邏輯、有條理、在理性支配下的心理描寫,也不同於《追憶似水年華》中有一定連貫性的“間接內心獨白”,而是人類大腦不受時空限制、不受邏輯制約、具有跳躍性、隨意性和不連貫性的真實意識的展示,故而給讀者的閱讀和理解造成極大困難。
說起意識流,我讀過的第一本意識流的小說名為《高手寂寞》,書寫的很棒!但是讀的慢點,慢慢就能跟得上作者的思維,細細就能品出來意識流的味道,是一種晦澀隱晦但是很棒的感覺。但有時候很多話說了很多,但等於沒說,但又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或許看一葉而知三秋,對於理解《尤利西斯》有一定的幫助。
心理分析大師容格讀完《尤利西斯》後,曾給喬伊斯寫信:“我花了三年時間才讀通它。我很感激你寫了這部書,我從中獲益不少。但我大概永遠不會說我喜歡它,因為它太磨損神經,而且太晦暗了,我不知你寫作時心情是否暢快。我不得不向世界宣告,我對它感到膩煩。讀的時候,我多麼抱怨,多麼咒詛,又多麼敬佩你啊!全書最後那沒有標點的四十頁真是心理學的精華。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會把一個女人(摩莉)的心理捉摸得那麼透。
《尤利西斯》還被譽為意識流的百科全書。它如同砸中牛頓的蘋果,在整個文藝界掀起軒然大波,對二十世紀中後期的小說、散文、詩歌、繪畫、音樂、攝影、動漫、電影創作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進入二十一世紀,意識流開始廣泛進入人工智慧的研究和應用領域,成為計算機模擬人類靈感、直覺、想像等高階思維的基礎。
今天的《尤利西斯》不僅是一部意識流小說,更是一扇通往意識流殿堂的大門。我們不但可以經由這扇大門一窺堂奧、領悟意識流的妙處,更可以因此建立起專屬於自己的、運用意識流的方法。
《尤利西斯》的成功之處,在於對人物內心的細緻刻畫。喬伊斯以他驚人的文學功底,用一百萬字講述了三個人物在十八個小時內的活動。《尤利西斯》雖篇幅巨大,但毫無贅言,喬伊斯以他對人生和生活的認識和細膩的洞察力,描寫了主人公的行動,語言和細微心理變化。《尤利西斯》中對內心活動的描寫出神入化,三位主人公的每個細微的思想變化,都清晰真切地呈現在了讀者面前。諸如說《尤利西斯》的第三章,喬伊斯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刻畫了喬伊斯的心理活動。
它是一部文學史上的經典,是一部“讓教授們忙上幾百年”的“天書”,也是一部被廣泛誤讀的書。
它曾被英美等國列為禁書,事實上即使不封禁,能讀得下去的人也並不多,把全書讀完的人可能全世界也沒有幾個。
-
3 # 夏天與冰檸檬汽水更配
意識流小說,大篇大篇的描寫意識,而意識不是那麼容易懂,十分的晦澀難懂,但是看進去了,真的很精彩!嗯,寫這本書的是天才,看這本書的是人才,哈哈(ಡωಡ)hiahiahia反正你拿起來看著慢慢就想睡,然後就忘記書裡過去多長時間,等時間過去,才恍然如夢,就這麼點時間?!就這麼點破事?!但就像在活生生的品某人的某段時光
回覆列表
主題思想:揭露殖民統治的罪惡,弘揚愛爾蘭民族解放精神。
《尤利西斯》開卷第一章,小說主要人物斯蒂芬出場的第一句話問同住的馬利根:“海因斯還要在這個碉樓裡住多久?”然後又補充說:“要是他還要在這兒住下去,我走。”斯蒂芬討厭馬利根帶來的英華人海因斯,不願讓他住在自己租的碉樓裡。不久,他又想到自己是“一名僕人,一個侍候僕人的人。”因為依其宗教觀念,英華人是上帝的僕人,被英華人奴役的愛爾蘭人,包括斯蒂芬,就是僕人的僕人了。當送牛奶的老太婆來到碉樓時,斯蒂芬立刻想到:“一個四處奔波的老太婆,侍候著征服他的人。”窮老太婆是神話中愛爾蘭的形象,“征服他的人”指海因斯所代表的英華人。斯蒂芬剛一出場,就在流動的意識裡不斷地控訴英帝國對愛爾蘭的奴役。
當海因斯告訴斯蒂芬打算收集他的言論時,斯蒂芬想到的卻是:“他們洗了又洗,擦了又擦,良心的譴責、內疚。可是這兒還有一點血跡。”這裡,斯蒂芬用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中麥克白夫人慫恿丈夫殺人後,幻覺自己手上總有血跡的情況來揭露英帝國對愛爾蘭的血腥統治。斯蒂芬看到海因斯“掏出一個光溜溜的銀盒子,盒子上鑲著一顆亮晶晶的綠寶石。”綠寶石象徵愛爾蘭,如同16世紀亨利八世將愛爾蘭琴圖案納入英國王室紋章以示統治愛爾蘭一樣,所以斯蒂芬“心緒不快”。這時,海因斯又對斯蒂芬說:“你是你自己的主宰。”斯蒂芬立即回敬說:“我是一僕二主,一個英國的,一個義大利的。”這句話暗喻並譴責英帝國與羅馬教會對愛爾蘭的雙重奴役。類似這種控訴英國殖民者奴役愛爾蘭的情節佈滿了小說第一章。
散見於作品中那些談論民族反抗與愛國志士的話題,那些有關民族問題的議論與鬥爭,以及遍佈全書的對被侵略被壓迫人民窒息而麻木生活的描寫,清晰完整地表現了這一主題。
文字第十二章裡,作家用反諷手法,正面描寫了殖民統治勢力在集會上公開處決革命者的場面。作品先極盡誇張地描寫了死刑之隆重:“憤怒的蒼天打開了閘門,瀉下一場傾盆大雨,這時場上聚集的人數至少已有50萬,全部未戴帽子而聽任大雨澆透。”連走紅的街頭演唱家也來助興,總督攜夫人登上觀禮臺,“外交使團全體出席”,包括中國的“哈鴻章”(李鴻章)。接著小說亦莊亦諧地描繪了革命者刑前與未婚妻訣別的動人場景,使“主持這一悲壯場面的嚴厲的指揮官”也“擦掉了一滴偷偷流出來的眼淚”。“他曾經將數目可觀的印度僱傭軍綁在炮口上轟死而不眨一下眼。”作家頌揚了革命者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慨,揭露了侵略者的暴行。史載1916年愛爾蘭革命兄弟會起義失敗,竟有14位起義領袖被判死刑。這裡,作品於嬉笑滑稽中揭露的正是現實生活裡英國殖民統治的殘忍與暴戾。
有侵略就有反侵略。小說第十七章,當布盧姆回憶女兒少年生活時,想起少女摩莉,“她不接受英國遊客的請求,不許他們拍攝和帶走她的人像。”其實這理由是不言自明的——仇恨侵略者。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有如此明確的反抗意識,這揭示了她生存環境的精神特徵——愛爾蘭民族同仇敵愾,反對英國侵略者。不言而喻,群體意識決定個體意識,而個體反過來也影響著群體。小說第十一章,當布盧姆在櫥窗裡看到“一幅豪勇英雄像”時,他的意識裡泛起了愛爾蘭民族英雄羅伯特·埃米特於1803年起義失敗後在就義前留下的遺言:“我不要任何人為我寫墓誌銘——等到我的祖國在列國之林取得了自己的地位,到那時,只有到那時,我才要人為我撰寫墓誌銘,我的話完了。”這位民族英雄的最後遺言,震撼著軟弱無助又關心民族興亡的布盧姆,也鼓舞著所有為祖國在世界民族之林取得地位而鬥爭的人們。
該小說裡有些文字,看似與民族解放主題無關,實則是作品透過隱喻、影射等寫作方法來表現此主題。如第12章,布盧姆在巴尼·基爾南酒店聊天,阿爾夫·伯根興致昂然地回憶起前些日子進行的一場軍民拳擊賽。一方是大個子英國兵珀西·貝內特,另一方是都柏林的邁勒·基奧。邁勒的個子還不及對方的肚臍眼高,卻因拳術高超打了珀西“一個落花流水。” 小說用誇張的手法、詼諧的語言,激情澎湃地描述這場拳擊賽是“一場歷史性的大決戰”,是“ 一場殊死戰,臺上你死我活,臺下激動萬分”,字裡行間充滿民族自豪。如“愛爾蘭勇士立即對準貝內特的下巴尖回敬一記硬拳。英國兵躲過這一拳,可是都柏林人使了個左肘彎,正落在他身上,打了他個仰天倒。”邁勒獲勝後,“全場觀眾爆發出瘋狂的歡呼聲。”這裡寫拳擊賽,也是寫弱小的愛爾蘭與大英帝國的較量。人們在欣喜地回憶拳擊比賽,也在宣洩被侵略的憤懣以及打敗英華人的狂喜,形象地表達了愛爾蘭人民打敗侵略者的強烈願望。
作品裡沒有正面描寫受命於祖國危難之際馳騁疆場、殺敵禦侮的英雄業績,也沒有抒寫金戈鐵馬的壯志豪情。但是,作者以他自己獨特的經歷與體驗為基礎,以超越本民族侷限的客觀視角,站在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弱小民族一邊,用獨出心裁的藝術形式,尤其是透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意識的自然流動,描寫了愛爾蘭的歷史與現狀,揭露了殖民統治的罪惡,弘揚了民族解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