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小堯茗居

    第177期總268期

    就因為李紱的假清高,所以他沒有朋友,惹出事了,傻逼了!剛剛登基的雍正皇帝把這次開科取士看做頭等大事,所以瞭解到李紱有學問人耿直,這才當了副主考。【說李衛:不識字寫什麼摺子】

    李紱為何與所謂的“三爺”三阿哥胤祉熟悉,就是因為李紱是讀書人的領袖,老三胤祉喜歡文人墨客,李紱就在三阿哥的府上幫助整理文案得到了三阿哥的賞識。

    科考之前李紱曾經與三阿哥胤祉說過考題可能被洩露了,要舉報,三阿哥胤祉就與李紱說,無憑無據你怎麼舉報,另外你知道這裡的水多深嗎?牽扯王公貴族你如何收場,三阿哥胤祉意思是你李紱不要多管閒事,可李紱不聽。

    實際上歷朝歷代對於科考舞弊案那是層出不窮,見怪不怪,可李紱這個犟種偏偏要管到底!【這就是號稱三爺的老三胤祉】

    開考了,果然出事了,李紱在外面花錢買的考題與雍正皇帝發的考題一模一樣,一字不差!李紱這才蒙圈了,與正主考官張廷璐理論,張廷璐不答應,甚至說李紱:等你當了正主考在說話吧。

    李紱就此罷手已經晚了,事情既然捅出來不管那是欺君之罪,想管李紱沒那個能力,這才想到此事如此蹊蹺,像有一張網在罩著。

    騎虎難下的李紱想到了他的“三爺”三阿哥胤祉,畢竟他是一位王爺,那想到三阿哥胤祉是最怕事的人。【三阿哥胤祉也害怕此事】

    李紱大清早的來到了三阿哥胤祉的府上,預料不差;他的三爺胤祉開口就埋怨李紱,不讓你管,你騙管,再說了,誰有那麼大的膽子跟你淌這個渾水呀!

    李紱真的不認識其他權貴,只有這位“三爺”三阿哥胤祉有這個能力,李紱那想到三阿哥胤祉腦袋瓜子皮薄怕事,李紱失望了,正要走開,這位三阿哥胤祉出了一個主意;去找纏死鬼李衛,他有辦法。

  • 2 # 雪穎溯史

    李紱(1675~1750)字巨來,號穆堂,江西臨川榮山鎮人,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學家和詩文家。

    康熙四十八年進士,由編修累官至內閣學士,歷任廣西巡撫、直隸總督,因參劾下獄。乾隆初起授戶部侍郎。治理學宗陸王(陸九淵、王守仁),被梁啟超譽為“陸王派之最後一人”。著有《穆堂類稿》、《陸子學譜》、《朱子晚年全論》、《陽明學錄》、《八旗志書》。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李紱是康熙第三子胤祉的門人,其為官清廉,被李衛稱之為“清流的領袖,讀書人的榜樣”。

    雍正登基後首次開科取士,朝中大臣推舉主考官的人選,八爺推薦了兩個人,一個是張廷玉的哥哥張廷璐,另一個就是李紱。雍正任張廷璐為主考,李紱為副主考。

    不想考試還未進行,李紱在酒樓吃飯時(酒樓的名字忘了)首先發現了考題洩露的事,李紱立即找胤祉商量,因為考試還未開始,不能確定是否是真題,只好暫時作罷。

    等考試一開始,李紱發現考題和自己賣的一樣,他首先報給了自己的上司主考張廷璐,但是張廷璐的種種表現讓李紱懷疑張廷璐也參與其中,覺得茲事體大,不知道這件事牽扯到朝中哪些人,自己又無權無兵,想抓人都抓不了,只好向自己的主子,誠親王胤祉求助,畢竟胤祉是王爺,又是皇上的哥哥,怎麼都好說話。

    果然胤祉又指點李紱去找李衛,這件事才算在雍正面前過關。

  • 3 # 游泳的魚9

    謝邀!!雍正王朝裡李大人屬於文化人的領袖,清高,自命不凡。根本不懂官場裡的厚黑學!就因為清高,正直,一根筋,才捲入科考大案!因為事關重大,牽涉到王公貴族,李大人也奈何不了!李大人平常清高不太與人交往,而三阿哥平常也是舞文弄墨,所以李大人也就與三阿哥有交集!所以李大人不得不去求三阿哥!而這事水太深,三阿哥也不敢趟!而雍正皇帝也只能犧牲他來保全自己的顏面了!!!

  • 4 # 涵江66261669

    三爺是這些文人的後臺。李褔就是在三爺主持修書時逐步被提拔到朝廷的。雖然用他是雍正任用清流,而他的確有名氣,但是具體到用誰,還是離不開三爺的舉薦。在李看來三爺就是他能夠得著的顯貴,他不找三爺找誰?

    假如你自己有事了需要找人,也只會去找自己夠的著的最高的權貴。

  • 5 # 劉一千五

    主要是李紱認為三王爺胤祉能幫上自己的忙。二是李大人平時曲高人和寡,至清則無魚,所以,沒幾個朋友。三是他做了那麼久的官,但對官場缺乏瞭解,不曉得方方面面向水與這科考有多深。以為三爺擺得平。

    李紱臨事無斷,而三爺好文無斷,避之不及,怕引火燒身,把這皮球踢給潑皮李衛,也算棋高一著。李衛辦得好不好,讓四弟去處理算了。這三爺"鬼"的機靈,自己一塵不染,看新皇的笑話了。

    李紱沒法,只好按知己的指點去把李衛拖出來,李衛這人不怕事,一桶,這事就鬧大了……

  • 6 # 達摩說

    之所以李紱出了事第一個想找的人是三爺,是因為李紱只認識這樣一個能管事敢管事的人。

    李紱是清流,不願低聲下氣地結交權貴,他唯一認識的大人物就是三爺胤祉。最初,他是三爺府上的門人,曾協助三爺編纂《古今圖書整合》。四爺追比國庫欠款時,追討到三爺府上時,三爺說借錢是為了替國家留一部大典,老四表示不以為然,李紱卻當場發了牢騷,這可能是四爺與李紱的第一次見面。

    後來四爺繼位,改元雍正,他並沒有記恨李紱對他的牢騷,而是大加重用,第一次恩科考試選的副主考就是李紱。但是,李紱卻在伯倫樓買到了考題,這說明考題已經外洩。李紱這時第一次來找了三爺,說明情況。三爺表示,千萬不要輕舉妄動,不能擾了咱這皇上的勵精圖治之心。李紱問,要是開考後發現試題果然外洩如何?三爺說,那就必須稟明聖上。

    李紱其實不明白,三爺是想躲事兒,他了解這位皇帝的性格和脾氣,貿然行事可能會惹禍上身,所以能躲一時是一時。但開考之後,李紱發現考題外洩的確是真,而且主考張廷璐心中有鬼,三番四次地阻撓,不讓他將此事報告皇上。這時候他去找誰才能壓住張廷璐呢?無疑只能去找身為王爺的三爺。

    三爺也是服了李紱這個文人的驢脾氣,他一大清早就被李紱拽了起來,李紱告訴他,考題確實外洩了。三爺本來就打算躲事兒呢,結果李紱又把事兒招來了。但茲事體大,自己已經知道實情,最後隱瞞不報也是罪過。

    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三爺也只好替自己也是替李紱打發了這個大麻煩。他幫李紱尋了一個真正敢管事又不怕事的人,那就是李衛。後來李衛果然不負眾望,替皇上解決了問題,李紱對李衛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 7 # 布夫舟

    李紱其實是三爺這邊的人。三爺雖然是讀書的做派,表面上無意功名,但是他也是有自己的勢力,並且熟諳官場鬥爭之道。三爺幾次出手都證明了他絕非是無意於皇位,只懂得一心讀書的文人。比如八王爺替代太子召見蒙古王公的時候,八爺說過了一番話,三爺便能猜出其中的深意。後來他更是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當晚,在關鍵時候向康熙報告了大阿哥胤褆“魘鎮”太子的罪行,直接導致了大阿哥出局。

    大阿哥“魘鎮”太子是何等機密的事情,三阿哥能夠得知絕非是聽人傳聞,而是他時刻在密切的關注著幾個皇子的動向。在當時,一旦太子被廢,大阿哥被他扳倒,那麼三阿哥則是目前皇子中最年長的,非常有可能成為新的太子。

    不要看著三爺天天帶著文人修書,實際上這些文人無論是輿論上,還是在未來,都是能夠給他帶來幫助。李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原本不過是三爺手底下一個修書的文人,後來能夠出任封疆大吏,成為當時清流的領袖。三爺必然對他有知遇之恩,就如同雍正之於田文鏡。

    李紱第一次出場的時候,便是在三爺手底下修書。注意一個細節,當時雍正在三爺府中參觀的時候,很多文人屋子裡面,幾個人共用一張桌子。只有李紱一個人坐在外面大廳,一個人一張桌子,而此時三爺則和雍正交談。雍正為了追繳欠款,是這樣對三爺說的:

    “借國債著韻書,恐怕於國計民生裨益不大。”

    此時,李紱毫不客氣,這麼回擊雍正的:

    “照四爺的話說,那倉頡造字也是多次一舉囉!”

    從這裡不難看出,三爺是非常信任李紱的,否則他們兄弟二人之間談話不會讓李紱旁聽。李紱在三爺府中地位也是相當高的,不然李紱不會有單獨的桌子,更不敢貿然頂撞四爺。

    那個時候的官場都是講究派系的,誰是誰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以十三爺為例,雖然他被康熙關了十年,但是一出來照樣能夠掌握軍權。這便是因為他早期帶兵,手底下很多人都是從他手底下爬起來的。對於他們來說,他們能有今天全靠這十三爺。當然,必然有改換門庭的人,不過這種人畢竟還是少數。

    再看看李紱做上了巡撫以後,第一次回京便是到三爺的府中,拿出珍貴的雞血石孝敬三爺。從這就能夠看出,李紱到底是誰的人?

    李紱每次遇到關鍵的時候,自然第一個找三爺。不光科舉舞弊案,李紱第一個想到的人便是三爺。河南考生罷考以後,李紱聯名上書雍正罷免田文鏡得不到批准,他決定上摺子辭官也是提前去三爺府上,告訴三爺他的主張。

    後來,雍正要殺李紱,拼命站出來保舉李紱的也是三爺。為了保住李紱,三爺不惜下跪,不惜不要親王的爵位,就能說明二人的關係。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萬落地,選轎車好還是SUV好?有哪些空間大的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