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月葬花花叢笑

    英國女王作為國家元首在君主立憲制國家只是個象徵,沒有實質性的權利。如果約翰遜在脫歐的問題上讓英國深陷泥潭,各派能否讓女王出面解決危機,我想可能性微乎其微。君主立憲制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是幾百年來各派別和王室鬥爭的結果,各派別掌握實權,即使各派別掙的你死我活,也不會讓女王重掌實權。因為在他們看來,讓女王掌握實權,無疑是歷史的倒退,是為自由,平等奮不顧身進行戰鬥的否定。

  • 2 # 律之大者為國為民

    回答這個問題,先來看看兩段女王曾經就此問題發表的兩段談話:女王曾經在一次晚宴上問她的客人:"Give me three good reasons why Britain should be part of Europe."(來源:EU referendum: Queen asks guests to give her three reasons why Britain should remain in Europe)在脫歐公投後女王在一次午宴上說過 Britain should "just get on with" leaving the European Union。(來源:The Queen DID back Brexit, BBC suggests as it claims she said she wanted to 'get on with it'然後就此問題發表一點個人看法:

    1、伊麗莎白二世這種高度,就不應該單單按照一個普通人的思維和情感去分析了。

    2、英國脫歐的問題的根本不在她是否支援上。

    3、而關於是否會出面解決危機,等我講完我相信你就有個大概了。

    看過《國王的演講》的應該知道英國二戰時期的國王——喬治六世,而之後就是伊麗莎白二世在52年登基,53年加冕,至今快65年了。作為一個曾經是世界第一強國的女王,可以說二戰後至今的各個主要國家的領袖政要們都與她有接觸。光是憑著這份工作乾的夠久,她的成就就已經超過了這個世界的絕大部分人。

    納粹的瘋狂、丘吉爾的鐵血、斯大林的鐵拳、美利堅的崛起、不列顛的衰落、冷戰、獨立、熱戰、蘇聯的覆滅、歐洲的復甦、亞洲的強大......她所經歷的,或許是知乎上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沒經歷的,而她所做到的是在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屹立,甚至可以說在各國民眾眼中她都是保持著一個正面的形象,這已經絕不是一個個眾人意淫出來的“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了。

    首先,英國的君憲制一向被認為是民主的典範之一,但是其中有很重要的兩點是其他國家做不到的,一個是平民與皇室矛盾不大,另一個是國家侵略性不強。

    像中國,自秦漢開始便基本由封建制進入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制,而英國則更多是處於封建制,這就意味著中國的帝王們更多的是想著去做出千秋偉業,而封建制的國家全更多的限於權力的爭奪之上。

    同樣是帝王,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戰爭中所佔有的優勢非常大,匈奴以單于為首,以下諸多部落,劫掠西漢幾十年,結果到漢武帝時期,攢家當北伐,龐大的匈奴立刻四分五裂,應該說體制優勢下社會分工的優勢是巨大的。

    而英國,也正是這兩個原因,使得國王長期不能獨攬大權成為了傳統,這樣的立憲對統治權分工應該說更容易接受。而也正因此,英國的皇室,在國家的發展道路上扮演的往往是輔助而不是主導者的角色。

    自二戰後的民族覺醒浪潮起,殖民國家紛紛衰落,英國也不可避免,而在這一問題上,皇室和民眾是具有同一利益的。或許直接講一段歷史可能更形象,我來說說馬島戰爭,阿根廷進攻馬島,英國於是三萬裡迎戰,具體過程大家自己搜尋,我想提的是,當時的首相就是撒切爾,也就是馬島戰爭勝利後和鄧公談判的那位,引出那句“如果我們願意,今天晚些時候就可以收回香港”的。

    而她和伊麗莎白二世向來是有矛盾的,其中瓜葛又是很複雜,但是,”帝國大反擊“的遠征部隊中,恰巧就有當時正在服役的安德魯王子,有人說是巧合而已,有人又說當時王室是反對的等等,但是恰巧的是王子殿下以“巧妙的利用一面反光鏡來阻止飛魚反艦導彈的碰炸”這一理由獲得軍功,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所以結論是什麼?結論就是今天任何一個還有皇室的國家裡面,皇室都必須認識到只有和人民站在一起才有活路,“民為貴,社稷次之”。

    英國脫歐問題,說起來很複雜,但是從英國自身利益來說,留歐的理由遠遠沒有脫歐的理由來的多。

    首先,歐洲人覺得英國屬於歐洲,可英華人未必覺得自己屬於歐洲,從反羅馬到後來的登陸,到後來大航海時代揍西班牙,揍荷蘭,再到幾次反法聯軍的主導者,歐洲憲兵的資助者,反納粹的海上堡壘,島國一直所遵循的就是分化弱化歐洲大陸的戰略。

    反過來看歐盟是怎麼來的,由法德意三國主導的歐洲國家組織,其中法國可以說是居於領導地位,狹隘的說,這幾乎是戴高樂完成法國復興的重要戰略,而回顧英法爭霸的故事,這個矛盾恐怕不小。難怪最開始英國想加入歐盟幾度被拒絕。

    細了說,歐盟本質上可以說是Continental幾個強國以都是自己地的心態幫助弱國,為實現歐洲復興而不斷努力,德意作為二戰的戰敗國,走到二三把手的政治地位是有吸引力的,但是英國加進來這麼些年,長期付出卻又爭不到領導地位,反而不斷挫傷著本國利益,普遍的脫歐呼聲是必然的。

    而皇室,諸位可以先搜搜伊麗莎白二世的那超長的頭銜,然後再試想一下未來,如果歐盟三大機構的權力繼續擴張,那麼一個英國皇室的地位將會被擺在哪裡?當然,我認為一個九十歲的老人不會這麼膚淺,但是也不至於為一些莫須有的東西就放棄實際利益。

    例如有人說,她曾經問賓客留在歐盟的理由有什麼,我個人覺得,英國入歐的主要原因在於擔心被歐洲拋棄,而統一的歐洲勢必強大也顯而易見,爭奪它的領導地位當然對英國復興的大目標有無可比擬的益處。但是她的反問卻是表達了兩點,一是多少屆內閣都並沒有切實的爭奪到這個領導地位,另一個是由現狀和歷史經驗表達,歐洲統一之路仍舊漫長,而英國也並不懼怕一個所謂“統一”的歐洲,畢竟英聯邦國家都是她天然的“盟友”。

    有些答主總是認為,這些帝王貴族都是虛的,哪有什麼用,很抱歉,人家所擁有的資源本身就決定了其在一個國家的強勢地位,單單皇室參軍參政的都有,更何況當今英國政治軍事經濟的風雲人物說起來都是伊麗莎白二世的兒孫輩,一些實力領袖的家族長輩可能還和女王有不錯的私交,她對脫歐一事沒什麼反應的態度,表達的意思就是這事無所謂的態度,實際上一年後來看,英國該咋樣還咋樣,地球照轉,遛狗照舊。

    所以,綜上,女王不會出面,而此時女王的態度也似乎說明了其對脫歐僵局的一些態度。

  • 3 # 獵鷹追風

    ◆“我不理解,現在為什麼還有人想幹這個工作(英國首相)。”上月24日,英國女王在與新首相約翰遜見面時這樣說道。

    我們的政治家沒有能力管理國家。這是英國女王最近發出的最大的感慨。可以看出他對英國執政者的失望以至於絕望,深刻的表達出女王對2016年脫歐公投所造成了爆炸性政治後果的憤怒。因為這場公投至今仍然持續的分裂著英國議會和英國整個國家。

    英國女王此前一直保持著中立的態度。《星期日泰晤士》報稱,女王的私人秘書內閣秘書、首相首席私人秘書已經組成一個金三角。他們就女王的獨立性展開深刻的討論。英國的內閣辦公廳一直在提供意見,他們表示要保持英國的傳統,儘量防止女王做任何政治決策。英國《太陽報》評論稱:“如果將英國女王捲入到這場政治糾紛中,英國一貫的傳統就會被打破。”英國要想打破當前的混亂局面,最正確的做法是兌現三年前民眾的決定。

    女王很可能會出面干預,有如下幾個原因。

    對如今的英國政治家極不滿意。英國宣佈脫三年後,換了兩個政府,卻仍處於何時脫歐如何脫歐應該不應該脫歐的階段。這導致了英國民眾和英國女王極大的不滿,英國女王認為,現在的政治家是多麼的無能,英國民眾和女王對此都非常的失望。議員正在謀劃讓女王出面解決危機。按照英國的傳統,新首相上臺要去白宮接受女王的任命是有提前演練好的車隊護送。麥克康奈。此番表態顯示著試圖阻止無協議脫歐的議員在議會以無計可施。他們急切地盼望著女王能夠出面干預脫歐。 “當我們在現代尋找新的答案時,我個人更喜歡久經考驗的食譜,比如互相稱讚,尊重不同的觀點;聚在一起尋找共同點;永遠不要忽視大局。”女王說。

    儘管女王在用傳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但他的英國危機的背景下發表這些言論去向政界人士發出的一個訊號,希望他們引以為戒,積極作為,帶領民眾創造一個安定祥和繁榮的英國。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拙見,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小蟲子會吸血,殺死還很臭。一個地方咬了好多口,還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