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04354348743

    我個人喜歡直接讀原著。在外國文學作品裡,“前言”有不同的形式和相應的作用:

    Foreword: 按詞根可拆解成 "fore"-"word", 相當於 before the word的意思。由第三方書寫。多是邀請該領域有威望的人幫忙推薦介紹,尤其當作者還是新人時,藉此來提升讀者的信任感,願意嘗試讀讀這位新人的書。Preface:由作者書寫。相當於在回答“Why this book?" "Why now?", "Why this person?", "Why by this author?" 等一系列背景問題。有時作者還會提出一些閱讀小建議,比如讀者若是對哪方便內容感興趣,可以重點讀哪幾個章節,閱讀之外還可以讀哪些作者的哪些作品。Introduction:由作者書寫。內容和Preface 多一致。除了回答上述的一些列背景問題外,還可以為第一章節做引子。Prologue:由作者書寫。它的內容就很豐富了,而且寫作手法和正文的手法一致,甚至是正文故事的一部分。讀著它,會有正在讀正文的感覺,但是翻著翻著,下一頁赫然出現 “Chapter 1" ,好嘛,故事才剛剛開始吶。那它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呢?其實在外國文學寫作中,從作者的角度,也有很多相關的探討,到底要不要為自己的書寫一個“Prologue"呢, 它能否成功吸引讀者的興趣,又不顯冗長拖沓?能否巧妙地透露資訊,又不明顯劇透?為此,prologue 也延伸出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1)寫後來發生的事情,用倒敘手法引出正文,(2)寫之前發生的故事,為人物出場做鋪墊,(3)以正文敘述者之外的視角來描述同一個場景,讓讀者從另一個人的眼中看故事的發展,(4)做背景介紹,尤其是科幻類的小說,帶領讀者先感受一下這個正文故事將要發生的新場景新世界。無論形式如何,目的都是為正文服務的,以不同的手法,抓住讀者的心,吊起讀者的胃口,讓讀者欲罷不能。

    根據上述不同形式的“前言”,我會有選擇性地閱讀。

    Foreword:先直接跳過。一方面有“商業鼓吹”的嫌疑,一方面“已是他人觀點”,我不想這麼早就受他人觀點的左右,想先全身心地投入作者的文字,去感受作者自身的經歷和思考。等全本書讀完了再回過頭來看,自己的理解和他人的理解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這時候能更好地理解“第三方“推薦的點在哪裡,自己是不是有同樣的收穫,如果閱讀時沒體會到,就會翻到相關章節再讀一次,這個時候往往會感嘆 “唔,還能這麼理解呢,有道理吶。“Preface, introduction, Prologue:和看正文一樣認真閱讀。我一直把他們當成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就好想要開始認識一位新朋友了,先從一些基本方面瞭解它,然後再一步一步地深入它的故事,逐漸和它成為很好很好的朋友。

    -------

    閱讀一本書,對於我來說就像在傾聽。我願意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先不急於去反駁去挑刺,而是靜靜地傾聽,聽作者想要講述的故事,它想要傳遞的資訊,和它想要表達的內心。靜靜地走進它,隨著它的視野,隨著它的情緒,去傾聽,去感受。等完整的傾聽完,感受完,我再記錄下我的收穫,和它相同的地方,和它不同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釋出隔空充電技術,為什麼很多評論會說輻射大小和智商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