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契訶夫1891年寫出了這本讓列寧同志看過感覺到生命之不可琢磨性的小說。據列寧的夫人回憶:他當時看過之後,在夜色裡沉思良久。

    我匆匆的讀了這篇中篇小說。我通常是在讀第一遍就有感覺的。並且需要讀完就寫出來。不然會消失的。遺憾的告訴你,儘管我是如此鍾情於俄羅斯的文字。可是,他們的名字也太長了。所以,我感覺到如果要我在不打草稿的情況下告訴這些故事裡 人的名字----對我那是不可能的。可我要堅持把這篇東西打完。

    故事的結尾是以主人公的死亡告終的------那是我最想的結局。除此以外,任何結局都會被我嗤之以鼻。主人公死在第六病室。他曾經是這個病室的主治醫生。他本來是站在這些病人的完全相反的一面的。

    那麼,病人們有的是怎樣的一面呢?主人公和那個他認為是那個小城裡唯一一個可以談得來的人------這裡非常關鍵的是,這個人是一個瘋子----的談話裡,我們可以知道。在他看來,世界上也沒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糟糕了。他們沒有自由,遭到毆打。生活環境奇差。

    而主人公在某個時刻之前的很久一段時間裡。下人都叫他老爺。他是一個愛讀書的人,生活平淡的人。不是一個好醫生--------在這個故事裡也沒有好醫生。他冷漠的面對那些“瘋子”20年了。如果要我提一下那是一個什麼年代----我想,應該是人們通常說的革命前的風暴或者什麼時代吧。

    至於關於其他幾個人物的描寫,我是不是要簡要說一下呢?以至於我要不要告訴你們----這是一個小城。“離鐵路線200俄裡”。

    我覺得沒有必要具體說其他人物了。而故事還得繼續講。

    也就是說,主人公是一個苦悶的人。他忽然甚至偶然的去探望了那個“常規”-----那個環境裡的絕對不可抗拒的常規----不應該去看望的“第六病室”。而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他遇到了一個他感興趣的瘋子。那個瘋子-----一個敏感的人,一個未畢業的大學生,一個不適應舊時代的人,其實他的瘋路歷程滿有趣的-------用激烈的言辭影響了他。至於影響的層度有多深,無從知曉。

    我只知道小說這樣的敘述:也就是主人公經常去跟那個“瘋子”探討人生了。

    於是,常規覺得這是不正常的。小說裡常規的邏輯是這樣演繹的-----演繹的結果,就是小說的結果------既然經常跟一個瘋子談人生,談信仰;而主人公又是個醫生,他本不該談這些與一個瘋子;見於醫生在保持“常規”所認可的理智時,發生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

    於是,“常規”-----它的執行者就是社會的上層或者說上層必須遵循的行為規範----就認定:主人公神經出了毛病。簡單地說,用中國的話說:近朱者齒,近墨者黑。因此如此的與一個瘋子糾纏。那麼,主人公肯定神經有病了。

    讓這樣一個危險的人當醫生是非常危險的。-------至少保證不了他還有他作為上層人所應有的信仰。如果主人公神經真的有了“毛病”--信仰的毛病。那麼,醫院的總管就不能貪汙了,或者說,很多人的利益就要遭到一定層度的損失-----他們太高估我們的主人公了。

    於是,在他們象徵性的想要挽救這個“離格”的生靈---他們曾經的夥伴而不得善果時,也就是說,我們的主人公信仰可能真的有危險的時候。他們就拋棄了主人公-------我們的醫生,以他特有的虛無主義的悲觀,聽天由命的,失落的最後一次被引誘進第六病室----以幫助那個新上任的醫生醫治一個病人的名義,他猛然發覺他的自由沒有了。他進入了了一個絕境----自由的絕境。

    他還是“反抗”了。結果被那個以前叫了他20年左右老爺的看守人打倒在地。我們的主人公有過這樣一個念頭-----衝出去,殺死那些人。

    在被打的哪個晚上,善良的契訶夫讓我們的主人公選擇了一種死亡------來路不命的暴死,不是自殺。我傾向於理解為鬱郁而死----那是對整個時代,對自己命運,對大多數人的命運的最終絕望。

    他只有死。能感受到些什麼呢?

    有相同感受的小說的還有加繆的《局外人》,它們讓我渾身冰冷。還好,我還可以踹口氣。我還沒有進入“第六病室”。

    ----

    落霞與孤騖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你不見我的音容笑貌,你可以見我的真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用一種動物來形容你自己,你會選擇什麼動物?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