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依然從心開始
-
2 # 圓小伍
看著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有喜愛,也有更多的好奇。寶寶在小的時候,總是呈現吃飽就睡的狀態,看上去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不管不顧的,新生的嬰兒,新來到這個世界上,對陌生的環境很好奇。
睡得足足的之後晨起的寶貝,吃飽之後笑咪咪的;
估計是在想,又看到爸爸媽媽國,感覺真好!朕很滿意!
想要人抱不想一個人在床上躺著的寶寶 估計是在想:( 我不要躺著!世界那麼大,朕還要去看看!)
如果看到了熟悉的人和喜歡的玩具,他們可能是在想:(我喜歡這個人!我喜歡這個玩具!我要和他們在一起!!)
而寶寶 的哭也是不盡相同的。
性格溫和的寶寶,哭聲音調相同,有規律:(來人啊,我餓了!來人啊,我餓了!)
性子急的寶寶,扯著嗓子喊,一聲高過一聲,上氣不接下氣,感覺到了崩潰的邊緣:(奶呢?奶呢?朕的奶呢?人呢?快點啊!不行了,這貨太慢了,朕要餓死了!---實際只過了兩分鐘!)
上午吃飽後,大部分寶貝會再小憩一會兒;
中午吃飯時寶貝們如果醒了,看見你們在吃,通常這樣想:(他們的嘴在動!在吃啥?我好像有點餓了,算了,吃個小手壓壓驚)
下午;如果尿了,或者拉了:(啊,啊,啊,屁股下面粘粘的、溼溼的好難受,朕的鏟屎官呢?快來啊!)
晚上臨睡前;如果吃飽了還不睡,通常是開始認人了:(爸爸怎麼又是你?煩不煩啊!誰來都不管用!朕只要奶媽!朕要含著奶頭睡!)
寶寶從出生就有自己的情感,只要把寶貝當大人,經常與他目視,交流感情,你就會知道寶寶的一切
-
3 # 心理師任葦
從臨床心理學角度而言,自弗洛依德起,各個心理學流派均可達成共識的是:個體的心理、人格發展與早期養育息息相關!
由此可見,臨床心理學的理論假設是認同剛出生的小嬰兒是有思想、有情緒、有感受的,即寶寶完全能夠接受養育者傳遞來的情緒和感受,他們只是無法用成人能夠聽得懂的語言表達出來罷了!
所以,胎教,絕對不是媽媽用個耳機放在肚皮上,讓寶寶聽聽音樂那麼簡單,它包含父母及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如何看待養育、兩個家族是否滿心歡喜地期待小寶寶的來臨!是否有重男輕女的性別期待、是否能無條件地接納孩子……
養育是充滿愛和細節的工作,包含著極高的技術含量,故父母是天下最難的職業,沒有之一!
-
4 # 週週看影視
其實寶寶知道的事情很多,他們出生後就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而且大人無意識地教給寶寶的東西,也正是他們想要知道的。嬰兒從出生就知道人類是特別的。他們模仿面部表情,他們更喜歡看人臉,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他們也意識到他們和自己的臉很相似。
九個月大的嬰兒能夠區分快樂、悲傷和憤怒的表情,並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出現這些表情的情況。一歲的嬰兒知道,他們可以透過看別人的方向找到一些東西。他們知道如何模仿別人的行為,如何模仿別人的反應,一歲的孩子忍不住會被一些東西吸引,而兩歲的孩子似乎故意作對。他們伸出小手觸控,用嚴肅的眼神盯著你。這種破壞實際上是非常理性的,他們似乎在系統地研究自己與他人意願的距離有多遠。所以說,小寶寶也是有自己思想的,從出生開始,他們就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感知探索這個這個未知的世界,也充滿了好奇,他們不會言語表達只能用哭來表達,
-
5 # 一流爸媽
首先剛出生的的小孩兒肯定有思想的,餓了、熱了、冷了或者是想拉大小便都會哭鬧。看到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反應。由於是剛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需要學習,我覺得剛出生事對世界充滿新鮮感、求知慾。
小孩剛出生時對聲音就會有反應了,如果讓寶寶俯臥,他就有抬頭的動作,長到1月時頭可抬30度45度左右,平睡時可注意媽媽的面容。到兩個月時左右時就可以對他喜歡的笑了,他可以分辨出媽媽的氣味和聲音。三個月大小就可以隨爸爸媽媽的走動而轉移視線。你與寶寶說話他會用眼神等迴應你,已能發單個聲音了,如啊、哦等來表達他的需求了。寶寶四個月時已經開始有了行為意識,能專心玩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向人表示他的高興和喜悅。喜歡聽人與他說話,喜歡看色彩鮮豔的物品,喜歡與人交流,....。隨著寶寶不斷長大更多更復雜的思維能力越來越好。這些都可以證明寶寶是有思考能力的。
雖然他剛出生,但是他能看懂外界是友善還是冷漠。出生沒多久的寶寶就會知道是媽媽在抱他,還是陌生人在抱他。當別人對寶寶微笑時,寶寶也會回報以同樣的微笑,其實是寶寶心裡感受到了認同和被喜愛。
當寶寶哭鬧時,我們用自己的柔聲細語來安慰哄孩子,把孩子抱在懷裡,用手輕輕的拍拍孩子的後背,他就會感應到,並逐漸不在哭鬧。所以我們要慢慢用自己最大的耐心和愛心關懷照顧寶寶,這些寶寶都會感受到,也有助於寶寶健康心理世界的形成,使他在溫暖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其次寶寶在想什麼呢?難道在想他的媽媽好漂亮啊?
英國BBC電臺就專門為此拍攝了一個紀錄片,片名是《北鼻的異想世界》,影片中請來了很多心理學專家與很多嬰幼兒,利用科技手段來分析小寶寶們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
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他們在小寶寶的頭上戴上很多高科技的裝置,用來掃描記錄寶寶的大腦,然後透過寶寶對外界不同的行為或者語言的感應,來分析寶寶到底是在想寫什麼。
參加科學實驗的寶寶,會在電視上看兩段影片,一段是一位溫柔的阿姨,模仿母親的說法方式,就是類似母親平時在跟小朋友交流時的一種幼稚些的語調,來與寶寶進行對話。另一個片段則是用成年人間的普通交流說話方式,來與寶寶交流。寶寶在觀看模仿媽媽語言的片段時很明顯在認真的傾聽,而在觀看第二段影片時,就很快便失去了興趣,開始顯得心不在焉的,開始尋找自己的媽媽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來,在觀看模仿的媽媽講話時,寶寶的腦電波也是在實時變化的。這就涉及到一種“大節奏變調”,而模仿的幼稚一些的講話語氣,其實就包含了這種大節奏變調,在這種的交流模式中,有一些峰值正好跟寶寶的大腦波動重合,會很快被寶寶接收。雖然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並不代表沒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們要把他當成一個可以溝通的大人,多多透過耐心的觀察,找到寶寶的情緒來源,才能夠更好的滿足寶寶的各種需求。
回覆列表
相信大多數生養過的父母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孩子還在嬰兒時期是對母親比較依戀,可是他們卻不會認生,不管是誰去抱他,他也會不哭不鬧,可這是為什麼呢?心理學家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實驗。
剛剛出生的嬰兒是很需要睡眠的,大部分新生嬰兒一天會睡上20個小時,在沉睡的時間裡他們可能偶爾會驚醒或者因為飢餓或是身體不舒服而醒來,睜開眼時他沒有你想象中的嚎啕大哭,他的雙眼好像一直盯著某個地方,一動也不動,自己觀察孩子的溺愛父母發現這一幕他們可能會認為孩子是在看什麼,跟著孩子的眼神看去,卻發現什麼也沒有。呆萌的孩子睜著茫然的雙眼,全神貫注的盯著某個地方,看起來專注而智慧,父母對此感到很驚奇。
父親玩下腰,低著頭問他“寶寶,你在想什麼?可以分享嗎?”小嬰兒緩緩地收回視線,將模糊的雙眼停留在發出聲音的這張臉上,靜靜的看著,一會兒臉上浮現出一點微笑,然後這張皺巴巴的臉上又變的毫無表情、難以捉摸,過了一會兒就又睡著了。
心理學家對此很感興趣,嬰兒這種做法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呢?於是他們開始進行試驗,希望可以從實驗的嬰兒那裡可以揭示小傢伙的內心世界。但由於嬰兒的特性,很多大膽的理論未被證實,也未被給證明是錯誤的。
如果以少數幾個假設為出發點,利用從直接觀察中獲得的少量資訊,我們對嬰兒的理解或許更為可信一些。在嬰兒出生的前兩個月,很少有能夠被稱之為“心理”的活動,在最初的幾個周,嬰兒的活動大多都圍繞自己而展開,比如他餓了,需要奶水;他撒尿了,需要換尿不溼,這些都只是他最基本的需求和滿足,當然他也不懂得如何去剋制或者控制自己的身體。
他的一切活動都基於本能,他飢餓時四處尋找乳頭,但當奶瓶或是乳房出現在他眼前,他又顯得不“認識”他們。這是不是很神奇?
如果你想要想象或者再現這種情景,那我們只能依靠夢中的場景也許會更真實一些,想象一下,你剛剛睡醒朦朧的眼睛什麼也看不清楚,在你的上方有一張緩緩晃動的人臉,好像還在說著什麼,漸漸地他又消失不見了。
嬰兒與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其實是沒有聯絡的,他即使才剛從母親的乳頭下襬脫飢餓,也未能與母親的面容建立聯絡,更別說是母親這個人,儘管他見過母親無數次,那張臉在它面前飄過無數次、或是停留過無數次,但他在4周大時對人臉的記憶力還很差。我們所看到的他不過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在他的世界裡,他還不能明白除自己之外還有一個能滿足自己需要的人,就好像童話故事裡有一個魔法葫蘆,裡面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美酒,只要你想喝或者念一句什麼咒語,奇蹟就會出現,他不會去思考食物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