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破天
-
2 # 7日
不用拐彎抹角,這就是本事,當今相聲行有一個算一個誰行呢?一個個論輩分不低,論出道時間也是掛著相聲名幾十年,說招徒也一群一夥的,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誰能單獨辦臺節目,一個個恬著臉,參加個綜藝節目,說個笑話,連個小段都不算哄事兒。吹牛逼個頂個。說別人一套一套呢,什麼反場多了破壞規矩了,說什麼相聲要清新脫俗吧。各位爺你們弄臺你們所鼓吹的相聲也給大家看看!
-
3 # 娛樂七分熟
確實著急了些,但原因還是有的。
國內市場需要新鮮血液德雲社各位角兒像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齡龍組合的商演密度很大,時間一長,難免出現審美疲勞。之前有商演空座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訊號吧。推出新演員,也能讓他們多少冷卻一下,以便能及時創作新作品。也能改變一下粉絲們的觀感,保持新鮮感。
流量和實力相聲演員的巧妙搭配當然這裡的流量指的是這幾位角兒,並沒惡意,是根據粉絲數量來的。像這些領銜的角兒,一定程度也搭配了一些相當實力的大佬人物。張雲雷最新的遊輪演出,劉春山就作為助演一起參與演出。這樣的搭配,巧妙的照顧了粉絲和觀眾的兩種情緒,可謂用心良苦。
藏不住的無奈選擇儘管郭德綱有意讓他們繼續深造,可粉絲們太過熱情,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再有就是徒弟們太多,能耐也都大了,自己都能把自己折騰紅了,再不推,就說不過去了。這也是給下面的師弟們樹立的榜樣。只要熬得住,他們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
儘管德雲社如今如日中天,這樣的變化,更顯示出了郭德綱在盛世太平下的危機意識。
相聲市場在2018年得到了井噴式的發展,德雲社新人輩出,營收規模直線上升,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正如郭德綱在2018年底的封箱儀式上所言,“現在是德雲社最好的時候”。
郭德綱在臺上經常說一個成語叫“一語成讖”,這下可以用到他自己身上了,2018年底確實是德雲社最好的時候,因為從2019年開年以來,一連串的意外事件造成了比較消極的影響,德雲社的人氣開始呈現下降趨勢。肉眼可見的事實是,去年底全社演出都一票難求的景象已不復存在,現在大部分演員的專場票都開始滯銷,僅有張雲雷等極個別演員的票依然搶手。
在市場熱度已經難以再進一步的現實情況下,怎麼把這個熱度儘量維持的更久一點,同時盡最大努力將流量變現,落袋為安成為最現實的選擇。
想要維持熱度,就要不斷的推陳出新,透過新的熱點維持老粉絲的新鮮感,刺激老粉絲的參與感,並持續吸引新粉絲的加入。
德雲社的新人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八年,很難在一朝一夕之間就有成熟的演員推出市場,所以請外援是最快的辦法。德雲社去年和今年已經網羅了劉春山、高玉凱、王善勇、楊進明、張番、劉銓淼、章紹偉、孔摯傑等新人,雖然素質參差不齊吧,但是對現有人員和風格來說,既是一個刺激,又是一種補充,肯定大有裨益。
在邀請外援的同時,對於內部有點模樣的演員當然也要加快推出的速度;原本還需要在小劇場再磨練兩年的演員都迫不及待的推出市場,接受考驗。如果市場認可,那就不斷加碼,大量安排演出;如果市場反應一般,那就及時止損,反正德雲社穩賺不賠,有利無害,何樂而不為?
商場如戰場,講究“兵貴神速”;德雲社當前的操作手法給人感覺就是先抓住這一波機會再說,至於以後怎麼辦完全沒有考慮,得過且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