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聯合國表示,今年因為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下行,讓全球的糧食市場波動劇烈,可能至少有25個國家將在今年面臨嚴重的饑荒風險,這有可能是全球將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不過,這背後的問題並不是糧食的產量不夠,而是全球糧食的供應鏈出現了一些人為的阻礙。
你肯定也聽說了,疫情期間,一些糧食出口大國開始限制或者停止出口。比如越南禁止出口稻米,哈薩克禁止小麥、土豆、糖等等農產品出口,埃及禁止出口豆類產品三個月。
很多人現在都關注美國的反應,因為在全球四大糧商當中,三個都是美國公司。如果美國禁止出口糧食,這肯定會對全球的糧食供給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不過,對於像糧食這樣的全球貿易網路來說,進出口政策也不是影響它的唯一因素。
最近,我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提到了全球貿易網路當中出現的另外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這個現象說的是,那些做大宗商品的貿易商,可能會遭遇資金鍊收緊的情況。這一點勢必會影響糧食、石油、金屬等等大宗商品的進出口。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在今天的問答中,我就結合《金融時報》的這篇文章和我最近收集的資料,和你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相信你肯定知道,全球各個國家之間,會透過大宗商品交易來獲取資源,包括糧食、石油、鐵礦石、煤炭等等。這個網路有多重要呢?比如我看到一個數字說,中國想要維持農產品的供需平衡,差不多需要38.5億畝的種植面積,但是在國內只有25億畝的種植面積。這意味著,剩下的13.5億畝的缺口,需要透過進口來解決。像我們熟知的中糧集團,有一部分業務做的就是糧食的進出口,也就是糧食貿易商的生意。
不過,要想讓這張貿易網路運轉起來,除了需要貿易商以外,還有一個玩家也是不可或缺的,就是那些給貿易商提供融資貸款的銀行。你想啊,這些做大宗商品交易的,動輒就涉及上億資金,這些資金從哪來呢?大部分都是由商業銀行貸款,或者信用擔保提供的。
但是最近,在國際上卻出現了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歐洲幾家商業銀行接連宣佈,要退出大宗商品貿易融資貸款的業務。
我給你說幾個重要的玩家:
比如在7月,法國興業銀行關閉了它在新加坡的業務;8月,荷蘭銀行宣佈退出了大宗商品交易;在9月,法國巴黎銀行關閉了它在瑞士負責大宗商品業務的辦公室。當然,這些銀行不是馬上退出大宗商品貸款的業務,而是留了一個緩衝期,但這背後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
如果你不瞭解這個領域,你可能不太清楚,為什麼歐洲銀行對於大宗商品那麼重要。簡單來說就是兩個詞:歷史悠久、家底深厚。比如荷蘭銀行的前身是尼德蘭貿易公司,1824年就成立了,主要在亞洲做咖啡、糖和茶葉相關的貿易。雖說現在荷蘭銀行自己不做貿易商了,但他們仍然透過給貿易商提供資金鍊的方式,把守行業的心臟地帶。
荷蘭銀行退出這個領域,帶來的資金缺口有多大呢?我在《彭博商業週刊》上看到一篇分析說,這個缺口大約在210億美元。即便其他人加入,比如說亞洲的銀行,這個缺口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補上。
那你肯定好奇了,這些歐洲銀行為什麼要退出大宗商品這個領域呢?
如果要說導火索的話,那就是今年在大宗商品貿易中,出現了好幾起暴雷事件。
我和你說一個影響最大的,在今年年初,新加坡有一家叫做興隆的石油運輸公司,這家公司之前的外號是“亞洲油王”。但是在今年,它被爆出來資產大幅度縮水,有33億美元的貸款無力償還,基本上把那些做大宗商品業務,叫得上名字的銀行都給拉下水了。光是匯豐銀行一家,興隆公司就欠下了6億美元。
除了興隆以外,有一家叫做Zenrock的新加坡企業,也被爆出欠下了6億美元的債務。而還有一家倒閉的貿易商,叫做Agritrade International,也欠下了15.4億美元的貸款。
而且,這些暴雷事件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企業除了因為市場波動,經營不善以外,還存在欺詐行為。
比如剛才提到的Zenrock,它利用同一批石油從好幾家銀行那裡獲得貸款。再比如Agritrade International,它欠下的15.4億美元,來自於26個不同的貸款人。
你聽到這裡可能會問了,這些欺詐行為,為什麼提供貸款的銀行沒有發現呢?這背後的核心原因是,大宗商品貿易的數字化程度很低,在申請貸款的時候,基本上是拿紙張作為憑據,所以鑽空子的可能性就大。
咱們回到大宗商品的實際場景上。你想,假如你手上有一批大豆,想要把它們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的話。你肯定不能把大豆拉到銀行門口,畢竟這個所謂的“一批”,可能是指好幾萬噸。
你貸款的方法,通常是拿一個憑據去申請貸款——比如某個倉庫寫“你於10月1號,在我司貯藏3萬噸大豆”——去申請貸款。那你想,一個借款人可能多次使用相同的抵押品,來申請貸款。那這樣一來,一家貿易公司暴雷,牽扯的就是很多家銀行。
這是歐洲銀行退出大宗商品融資業務的導火索。但是,它們的推出還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還有兩個長期的趨勢,也跟這個有關係。
一個趨勢是,對於銀行來說,大宗商品融資這塊業務越來越不賺錢了。
在最近這幾年中,大宗商品這個市場一直處於一個整合的過程,馬太效應比較明顯。也就是小的貿易公司慢慢消失,整個市場集中到比較大的公司手裡。以前銀行做很多不同型別的客戶,小型和中型客戶的利潤空間比較高。現在中小客戶逐漸消失了,銀行做生意的模式,也慢慢變成了把資金鍊提供給大的貿易公司,然後大的貿易公司再把這筆錢貸給中小型貿易商。這樣一來,銀行能獲取的利潤,其實是被大的貿易商搶走了。更何況,面對規模更大的客戶,銀行的議價能力也被削弱了。
這是一個趨勢。還有另一個趨勢,也在加速銀行的推出。
在過去這幾年中,歐洲的投資者秉著環保的理念,不斷給銀行施加壓力,要求它們 減少對碳密集行業的貸款額度。就比如法國外貿銀行在5月就表示,要在2030年前,退出歐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的火電煤行業。
所以你看,因為這一系列原因,為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資金的銀行,正在逐漸退出這個市場,這個領域的資金,也在陷入持續緊縮的狀態。如果這個狀態持續一段時間,大宗商品這個行業,肯定會面臨調整和重組。
最直接的結果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可能會被擠出這個領域。大公司越強,小公司越弱的馬太效應會進一步加劇。
我剛才和你分享過,銀行退出大宗商品融資的導火索,是因為擔心金融風險,出現暴雷事件,收不回貸款。為了規避這樣的風險,銀行在之後提供貸款的時候,會對小企業採取更高的利率。
我看到新加坡的一位銀行高管說,同樣是貸款給貿易商,一個銀行貸款給本地小公司的費用,可能比貸款給全球大公司的費用高出2.5倍。那你想想,企業規模本來就小,貸款成本還高,這是不是讓小公司在這個領域寸步難行?
這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一些小公司會破產倒閉,相當於全球的貿易網中,毛細血管破裂了,整個系統越來越依賴於主動脈了。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主動脈一旦出點么蛾子,比如被人為卡住了,整個系統的運轉也會出大問題。
即便小公司能想辦法生存下來,更高的融資成本也會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這部分成本怎麼消化?自然是轉嫁到商品上。比如在糧食領域,就有可能造成食品漲價。
當然,重組並不完全意味著壞事,我注意到大宗商品貿易行業把最近的波動當做一次機會,來改變這個行業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
前面我們講到過,大宗商品行業有一個頑疾,那就是數字化程度低,大量的交易還是透過紙張進行的。就在上個星期,新加坡的星展銀行和英國的渣打銀行牽頭,準備和12家其他銀行一起,搭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貿易融資資料庫。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提高這個行業的數字化程度,防止再出現集中暴雷的情況。
相信你也能想到,如果這個平臺順利建成的話,大宗商品交易網能夠更加透明,資金流動的效率,也會提高不少,對於整個全球的貿易網路來說,也是提高了它的彈性,讓它能夠更好地對抗市場波動。
好了,總結一下,我今天和你分享了《金融時報》的文章,文章提出由於歐洲銀行的退出,大宗商品的資金鍊將會出現縮緊。做大宗商品貿易的小公司可能會因此被擠出局,或者更難生存,讓行業裡的馬太效應加劇。這一點可能會讓這張貿易網路變得更加脆弱。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大宗商品這張貿易網特別像是一個大自然的生態系統?裡面有大魚,也有小蝦。表面上看,小蝦米沒啥分量,不那麼重要。但是對於一個生態系統來說,我們說它有沒有活力,不光是看它能不能養出大魚,還要看它能包容多少不同的物種。
最近聯合國表示,今年因為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下行,讓全球的糧食市場波動劇烈,可能至少有25個國家將在今年面臨嚴重的饑荒風險,這有可能是全球將瀕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不過,這背後的問題並不是糧食的產量不夠,而是全球糧食的供應鏈出現了一些人為的阻礙。
你肯定也聽說了,疫情期間,一些糧食出口大國開始限制或者停止出口。比如越南禁止出口稻米,哈薩克禁止小麥、土豆、糖等等農產品出口,埃及禁止出口豆類產品三個月。
很多人現在都關注美國的反應,因為在全球四大糧商當中,三個都是美國公司。如果美國禁止出口糧食,這肯定會對全球的糧食供給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不過,對於像糧食這樣的全球貿易網路來說,進出口政策也不是影響它的唯一因素。
最近,我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提到了全球貿易網路當中出現的另外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這個現象說的是,那些做大宗商品的貿易商,可能會遭遇資金鍊收緊的情況。這一點勢必會影響糧食、石油、金屬等等大宗商品的進出口。
具體是怎麼回事呢?在今天的問答中,我就結合《金融時報》的這篇文章和我最近收集的資料,和你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相信你肯定知道,全球各個國家之間,會透過大宗商品交易來獲取資源,包括糧食、石油、鐵礦石、煤炭等等。這個網路有多重要呢?比如我看到一個數字說,中國想要維持農產品的供需平衡,差不多需要38.5億畝的種植面積,但是在國內只有25億畝的種植面積。這意味著,剩下的13.5億畝的缺口,需要透過進口來解決。像我們熟知的中糧集團,有一部分業務做的就是糧食的進出口,也就是糧食貿易商的生意。
不過,要想讓這張貿易網路運轉起來,除了需要貿易商以外,還有一個玩家也是不可或缺的,就是那些給貿易商提供融資貸款的銀行。你想啊,這些做大宗商品交易的,動輒就涉及上億資金,這些資金從哪來呢?大部分都是由商業銀行貸款,或者信用擔保提供的。
但是最近,在國際上卻出現了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歐洲幾家商業銀行接連宣佈,要退出大宗商品貿易融資貸款的業務。
我給你說幾個重要的玩家:
比如在7月,法國興業銀行關閉了它在新加坡的業務;8月,荷蘭銀行宣佈退出了大宗商品交易;在9月,法國巴黎銀行關閉了它在瑞士負責大宗商品業務的辦公室。當然,這些銀行不是馬上退出大宗商品貸款的業務,而是留了一個緩衝期,但這背後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
如果你不瞭解這個領域,你可能不太清楚,為什麼歐洲銀行對於大宗商品那麼重要。簡單來說就是兩個詞:歷史悠久、家底深厚。比如荷蘭銀行的前身是尼德蘭貿易公司,1824年就成立了,主要在亞洲做咖啡、糖和茶葉相關的貿易。雖說現在荷蘭銀行自己不做貿易商了,但他們仍然透過給貿易商提供資金鍊的方式,把守行業的心臟地帶。
荷蘭銀行退出這個領域,帶來的資金缺口有多大呢?我在《彭博商業週刊》上看到一篇分析說,這個缺口大約在210億美元。即便其他人加入,比如說亞洲的銀行,這個缺口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補上。
那你肯定好奇了,這些歐洲銀行為什麼要退出大宗商品這個領域呢?
如果要說導火索的話,那就是今年在大宗商品貿易中,出現了好幾起暴雷事件。
我和你說一個影響最大的,在今年年初,新加坡有一家叫做興隆的石油運輸公司,這家公司之前的外號是“亞洲油王”。但是在今年,它被爆出來資產大幅度縮水,有33億美元的貸款無力償還,基本上把那些做大宗商品業務,叫得上名字的銀行都給拉下水了。光是匯豐銀行一家,興隆公司就欠下了6億美元。
除了興隆以外,有一家叫做Zenrock的新加坡企業,也被爆出欠下了6億美元的債務。而還有一家倒閉的貿易商,叫做Agritrade International,也欠下了15.4億美元的貸款。
而且,這些暴雷事件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企業除了因為市場波動,經營不善以外,還存在欺詐行為。
比如剛才提到的Zenrock,它利用同一批石油從好幾家銀行那裡獲得貸款。再比如Agritrade International,它欠下的15.4億美元,來自於26個不同的貸款人。
你聽到這裡可能會問了,這些欺詐行為,為什麼提供貸款的銀行沒有發現呢?這背後的核心原因是,大宗商品貿易的數字化程度很低,在申請貸款的時候,基本上是拿紙張作為憑據,所以鑽空子的可能性就大。
咱們回到大宗商品的實際場景上。你想,假如你手上有一批大豆,想要把它們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的話。你肯定不能把大豆拉到銀行門口,畢竟這個所謂的“一批”,可能是指好幾萬噸。
你貸款的方法,通常是拿一個憑據去申請貸款——比如某個倉庫寫“你於10月1號,在我司貯藏3萬噸大豆”——去申請貸款。那你想,一個借款人可能多次使用相同的抵押品,來申請貸款。那這樣一來,一家貿易公司暴雷,牽扯的就是很多家銀行。
這是歐洲銀行退出大宗商品融資業務的導火索。但是,它們的推出還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還有兩個長期的趨勢,也跟這個有關係。
一個趨勢是,對於銀行來說,大宗商品融資這塊業務越來越不賺錢了。
在最近這幾年中,大宗商品這個市場一直處於一個整合的過程,馬太效應比較明顯。也就是小的貿易公司慢慢消失,整個市場集中到比較大的公司手裡。以前銀行做很多不同型別的客戶,小型和中型客戶的利潤空間比較高。現在中小客戶逐漸消失了,銀行做生意的模式,也慢慢變成了把資金鍊提供給大的貿易公司,然後大的貿易公司再把這筆錢貸給中小型貿易商。這樣一來,銀行能獲取的利潤,其實是被大的貿易商搶走了。更何況,面對規模更大的客戶,銀行的議價能力也被削弱了。
這是一個趨勢。還有另一個趨勢,也在加速銀行的推出。
在過去這幾年中,歐洲的投資者秉著環保的理念,不斷給銀行施加壓力,要求它們 減少對碳密集行業的貸款額度。就比如法國外貿銀行在5月就表示,要在2030年前,退出歐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的火電煤行業。
所以你看,因為這一系列原因,為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資金的銀行,正在逐漸退出這個市場,這個領域的資金,也在陷入持續緊縮的狀態。如果這個狀態持續一段時間,大宗商品這個行業,肯定會面臨調整和重組。
最直接的結果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可能會被擠出這個領域。大公司越強,小公司越弱的馬太效應會進一步加劇。
我剛才和你分享過,銀行退出大宗商品融資的導火索,是因為擔心金融風險,出現暴雷事件,收不回貸款。為了規避這樣的風險,銀行在之後提供貸款的時候,會對小企業採取更高的利率。
我看到新加坡的一位銀行高管說,同樣是貸款給貿易商,一個銀行貸款給本地小公司的費用,可能比貸款給全球大公司的費用高出2.5倍。那你想想,企業規模本來就小,貸款成本還高,這是不是讓小公司在這個領域寸步難行?
這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一些小公司會破產倒閉,相當於全球的貿易網中,毛細血管破裂了,整個系統越來越依賴於主動脈了。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主動脈一旦出點么蛾子,比如被人為卡住了,整個系統的運轉也會出大問題。
即便小公司能想辦法生存下來,更高的融資成本也會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這部分成本怎麼消化?自然是轉嫁到商品上。比如在糧食領域,就有可能造成食品漲價。
當然,重組並不完全意味著壞事,我注意到大宗商品貿易行業把最近的波動當做一次機會,來改變這個行業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
前面我們講到過,大宗商品行業有一個頑疾,那就是數字化程度低,大量的交易還是透過紙張進行的。就在上個星期,新加坡的星展銀行和英國的渣打銀行牽頭,準備和12家其他銀行一起,搭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貿易融資資料庫。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提高這個行業的數字化程度,防止再出現集中暴雷的情況。
相信你也能想到,如果這個平臺順利建成的話,大宗商品交易網能夠更加透明,資金流動的效率,也會提高不少,對於整個全球的貿易網路來說,也是提高了它的彈性,讓它能夠更好地對抗市場波動。
好了,總結一下,我今天和你分享了《金融時報》的文章,文章提出由於歐洲銀行的退出,大宗商品的資金鍊將會出現縮緊。做大宗商品貿易的小公司可能會因此被擠出局,或者更難生存,讓行業裡的馬太效應加劇。這一點可能會讓這張貿易網路變得更加脆弱。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大宗商品這張貿易網特別像是一個大自然的生態系統?裡面有大魚,也有小蝦。表面上看,小蝦米沒啥分量,不那麼重要。但是對於一個生態系統來說,我們說它有沒有活力,不光是看它能不能養出大魚,還要看它能包容多少不同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