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001個朋友

    大家好,根據以上問題我發表個人的看法,不當之處多多溝通,歡迎指正,謝謝!以上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理論和實踐都是相輔相成同出一脈。有些人喜歡講道理。實踐性很差,有些人實踐性比較強,道理方面比較膚淺。所以說我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不能極左,也不能極右。每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深淺都有不同。在道德層面的理解也不同。所以說對。實踐和理論的理解也有3深淺。就我自己而言,道理懂得80%就可,關鍵在於落實。不管做人還是做事懂道理的人很多落實到行動上的人相對說比較少,能堅持下來的人也比較少,所以說我自己個人認為道理精髓懂就可。自己要去實踐落實到行動上,這樣的人相對來說有一定的效率,做事也比較爽快。誇誇其談,紙上談兵起不到任何的實際作用。所以說有一句俗話說的好,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現在生存的社會,很多人懂道理懂理論,但是要落實到實際落實到行動上的人寥寥無幾。所以說我自己個人倡導還是道理應該有,更多的的是去落實。把書裡面理論的東西用於實踐,這樣才真正能體現它自身的應該有的價值。

  • 2 # 西北微生活

    長遠價值觀上,我想說的是要肯定這樣的說法!

    網路配圖

    這個問題看上去是個平常的問題,但仔細仔細研究的話它屬於哲學範疇,只能用哲學的辯證關係來找到更接近它的答案!那麼我們來重溫一下,初中的課本,相信會好理解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對整個世界的看法以及對人與世界的關係的看法不僅是唯物的而且是辯證的。辨證唯物論和唯物辯證法是貫穿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兩條紅線。二者的研究物件是相同的,但是研究的角度不一樣。研究世界的本質要用辯證法的觀點,否則就會陷入形而上學;研究辨證法要在唯物論的基礎上進行,否則就會陷入唯心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徹底的唯物論,又是徹底的辯證法,體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高度統一。

    網路配圖

    在我認為回答這個問題要在下面最重要的唯物論五大原理和方法論裡第一條,第三條最能主要的詮釋和回答回答這個問題

    辯證唯物論裡主要的原理和方法論,可以重溫一下,有時候很忙的時候其實真的可以指點迷津,有時候沒忙是因為我們走的太快,其實我們早就有方法,而且還是世上最好的方法論!有點長,你們看黑色字就好了,這是本文可以用到的部分,時間寶貴,儘量節省。

    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及方法論(辨證唯物論)

    1、原理內容衛: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2、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二、意識能動作用原理及方法論(辨證唯物論)

    1、原理內容:(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①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改造世界。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②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2、方法論: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三、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1,原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促進作用,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起著阻礙作用。

    2,方法論:一方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四、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

    1、原理內容: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2、方法論: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五、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關係原理

    1,原理內容: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但人在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

    2,方法論: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網路配圖

    重溫之後我們再來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要肯定“不講大道理踐行道理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什麼是道理”這種說法:

    說到這裡我想首先給大家表達下我在當前物質背景下的觀點,粗糙的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對的未必有道理,有道理的未必對”生活和學習中我們會發現之前很多有道理的話,最後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同樣很多是對的話聽起來沒那麼有道理,也是側面對映唯物論辯證法哲學。

    第一,唯物論裡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做事情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種用行動踐行理論者正好就是按唯物辯證法在做事,是正確的方法!偉大的唯物論導師毛澤東也講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事其實有時候我們都在講啊,問題的答案在哪裡,其實很多時候問題是沒有答案的,但是如果說真的要要追索每個問題都有答案那我們肯定其實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

    第二,踐行道理的人就是運用馬克思唯物論裡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往往透過踐行得出的結論都是正確的結論,對事物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沒有實踐或者踐行的結論不能正確反作用事物的本質,對事物有阻礙作用,所以那種誇誇而談的結論很危險,這樣的人只會一時被人注意,時間一久就被毫無好感,對別人毫無幫助,踐行道理的人會要求自己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做事風格;另一方面,也在實踐真理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時間久了他會形成正確的意識作用,發過來對別人和自己的做法有積極的反作用,積極迴圈,會有正量能精神,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實踐後的言論很有根據,對別人和自己都有積極作用。

    第三點,這點我沒有在上面反映,感覺和“踐行理論”這個問題有關,也是也屬於唯物論範疇,就是踐行理論的人已經具備了我們常說的正確的“三觀”意識,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積極的主觀能動性的培養是和踐行道理密不可分的,比如很有道理但也很對的一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實踐了無數次的堅持最終得出正確的理論;大家知道有個叫馬雲的,很多次的失敗和實踐,培養了很睿智的主觀能動性和三觀,讓企業家這個稱呼推上從未有過的高度和權威。他的意識總能積極的反作用於自己做的事物以致於能夠看得夠寬夠遠。

    網路配圖

    說了這麼多,總之,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也是是物質的,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他的物質性,必須要求我們做事要以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客觀物質事實面前,檢驗真理唯有實踐,所以“踐行道理”有它的合理性!感謝採納!

  • 3 # 實灬諾

    我很贊同這樣的說法。

    這個問題有點哲學的味道,是個辯證的論題。

    講大道理=理論

    踐行道理=實踐

    理論+實踐=成長

    我們都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只有理論,空空而談,紙上談兵,沒有真正的去實踐證實過,只能說是嘴上厲害。

    為什麼很多所謂的老師,出了本書,指導人們如何如何升官發財,最終的結局普遍就是,沒什麼銷量,最終泯然眾人。因為他書中那些所謂的理論,只是他想象中的條件,這些條件他自己都未必符合,就更談不上是否能成功了。

    反過來,為什麼馬雲隨便一個演講就能讓人很信服。因為人家從一個普通人,一步步走到首富,人家說的都是自己親身經歷然後總結出來的,經過檢驗是可行的,所以比起那些寫書的“老師”,更有說服力。

    個人覺得,道理是應該在實踐之後才能得出的。那些成功的人士,不會在自己未成功之前說一堆大道理,在他們實踐之前,還不能稱之為道理,也許稱之為“想法”更合適。待到他們檢驗成功後,這個想法才成為真真正正的道理。

    當初,人們在南美洲發現了一種東西,叫狼桃。因為色澤鮮豔,沒人知道能不能吃,只能當做觀賞植物來對待。後來有人想嘗試,他當時想試吃的念頭只能稱之為想法,後來試吃之後發現這所謂的狼桃非常好吃,非常美味。這時候他得出一個道理:這東西可以吃,很好吃,並且對身體沒有害處。這種叫做狼桃的東西,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西紅柿。

    所以,真正懂得道理的人,不會先說,而是先把他認為是“道理”的想法去實踐化,讓實踐去檢驗這個“想法”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他就得到真正的道理。如果不行,那就依然是一個想法,並且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搞懂這其中的關係,才算是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心散文集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