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令君
-
2 # 使用者2241264816021
一、按真實性分類:
1、正史:以紀傳體、編年體的體例,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歷史,人物傳紀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面情況的史書叫正史。如,通常所說的二十四史。
2、別史:主要指編年體、紀傳體之外,雜記歷代或一代史實的史書,如《東觀漢紀》、《東都事略》、《大金國志》以及《通志》等史書都屬於別史。
3、雜史:只記載一事之始末,一時之見聞或一家之私記,是帶有掌故性的史書。它不同於紀、傳、表、志等體例齊全的正史,也不同於關係一朝執政的別史。它不受體例限制,博錄所聞,雖雜荒疏淺,卻可彌補官修史書的疏漏與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類別。
4、野史:有別於官撰正史的民間編寫的史書。
5、稗史:通常指記載閭巷風俗,民間瑣事及舊聞之類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類鈔》。有時也泛指“野史”。
二、按體例分類:
1、紀傳體:紀傳體史書創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用“本紀”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書”或“志”記載典章制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及外國。
2、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編寫,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絡。以編年體記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於中國。《春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3、紀事本末體: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這種體裁的特點是以歷史事件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現有九部紀事本末體的古籍。
4、國別體:國別體史書創始於《國語》。國別體史書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分載多國曆史。如《戰國策》都屬於這一類。
三、按時空分類:
1、通史:連貫地記敘各個時代的史實的史書稱為通史,如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因為他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歷時三千多年的史實。
2、斷代史:記載一朝一代歷史的史書稱為斷代史,創始於東漢班固的《漢書》。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其餘都屬斷代史。
四、按學科分類:
記載各種專門學科歷史的史書稱專史,如:經濟史、思想史、文學史、史學史等。
回覆列表
一.按編排方式不同
按史書內容編排方式的不同,我們可以把常見的史書分為:國別體、紀傳體、編年體,這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分類方式。
(一) 國別體
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這類的史書是按照國家的不同來編排的,用來記錄各個國家的事件,常見的國別體史書如《國語》、《戰國策》等。這裡以《國語》為例來具體說明,《國語》是中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記載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幾百年的歷史事件和傳說,是以國家為單位記錄歷史的國別體史書。
(二) 紀傳體
紀傳體,顧名思義,“傳”就是傳記,因此主要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敘述史實的一類史書,這類史書與以往的史書不同,的最大特點是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中心內容,是記言、記事的進一步結合,能夠更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史記》、《漢書》、《後漢書》、《晉書》、《元史》等都是用的紀傳體。如中國的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它的核心體例:本紀、世家、列傳,分別記錄帝王、諸侯和一些重要人物的史實和傳說,這些都是以人為中心來敘述史實的。
(三) 編年體
編年體是以時間為中心來記錄史實的,因為是記錄同一時間的不同事件,所以能夠更加清晰地反映出同一時期不同事件之間的聯絡,常見的編年體,如《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等。
二.按時間的連貫程度
按時間的連貫程度,又可以將史書分為通史和斷代史。
(一)通史
通史很好理解,就是歷史前後貫通的史書,這類的史書一般連貫地記錄各個時代的史實,也就是從最早的文明記錄到現在的歷史。最常見的同時,比如《史記》和《資治通鑑》,前者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後者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二)斷代史
斷代史,是相對於通史而言的,通史是博古通今的,那麼斷代史就是隻記錄某一朝代或者某一歷史時期事件的史書,如《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宋史》、《元史》等等,都是斷代史。